1 / 32

降低低分子肝素钙针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发生率

降低低分子肝素钙针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发生率. 心胸外科 冯静. P— 计划. 组建项目团队. 项目背景. P— 计划. 统计2010年9月份 4 周时间,心胸外科低分子肝素钙针注射后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发生率为40.4% (4099) 。 皮下出血发生后造成病人心理紧张,不配合治疗。本次调查期间,有 2 位病人因此拒绝注射低分子肝素钙针。. 皮下出血发生率. P— 计划. 皮下出血发生率 40.4%. 注射后 12 小时观察. 皮下出血. 淤 斑. 皮下血肿. P— 计划.

gale
Download Presentation

降低低分子肝素钙针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发生率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降低低分子肝素钙针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发生率 心胸外科 冯静

  2. P—计划 组建项目团队

  3. 项目背景 P—计划 • 统计2010年9月份4周时间,心胸外科低分子肝素钙针注射后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发生率为40.4%(40\99)。 • 皮下出血发生后造成病人心理紧张,不配合治疗。本次调查期间,有2位病人因此拒绝注射低分子肝素钙针。

  4. 皮下出血发生率 P—计划 皮下出血发生率40.4%

  5. 注射后12小时观察 皮下出血 淤 斑 皮下血肿 P—计划 注射针眼周围直 径大于0.5CM 注射针眼周围出现皮下硬结、血泡 参照文献: 何龙英.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钙不同进针法的临床观察.护理研究.2010年7月24卷

  6. C—检查 调查表单

  7. 项目进程 P—计划

  8. P—计划 目标设定 • 至2011年2月份将皮下出血发生率控制在18%以内。 • 参照相关文献其发生率为14.29% 。 (何龙英.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钙不同进针法的临床观察.护理研究.2010年7月24卷)

  9. P—计划 鱼骨图分析 人 环境 机器 护士重视度X 病人的体位X 照明不充分N 护士工作年限N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器C 病人的知识X 工作环境C 病人是否使用其它抗凝药物N 护士的工作量大N 排气方法X 注射部位皮下出血 剂量大小C 注射部位X 注射结束后针头停留时间X 注射频次C 压迫时间X 压迫方法X 方法 材料 X=可控 N=常量 C=噪音

  10. 原因分析 P—计划 人的因素 • 护士: 工作量大 工作年限 重视程度不够 • 病人: 体位 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 是否同时使用其它抗凝药物 方法 压迫时间不够 注射方法不妥 拔针方法不妥 排气方法不科学 环境的因素 • 环境照明欠佳 材料 • 注射频次、剂量

  11. 确认要因 P—计划 控制外 控制中 影响高 影响中 影响低 全体成员投票的基 础上进行影响控制矩阵分析

  12. 制定对策 P—计划 改变排气方法 规范注射技术 对策群组 加强药物知识宣教 提高护士重视程度

  13. D: 1.制定低分子肝素钙针注射标准并进行培训、考核。 2.针对全科护士进行注射方法示教。 3.对示教效果进行考核。 对策一: P: 规范低分子肝素钙针注射各项步骤。 规范注射技术 A: 制定低分子肝素钙针皮下注射操作标准并已发放至科室每位护士。 C: 全科室护士注射技术质量关键点考核全部合格。 .

  14. D—执行 低分子肝素钙针皮下注射操作考核标准

  15. D—执行

  16. D—执行 操作考核结果

  17. 对策二: D: 1. 制定特殊排气方法操作流程。 2. 进行特殊排气方法的操作示教、考核,不定时抽查临床操作。 P: 1.推广低分子肝素钙针皮下注射时采用特殊排气方法。 改变排气方法 A: 1.完成“特殊排气方法的操作流程”。 2.已纳入新护士跟进培训内容。 C: 1. 全科室护士排气方法操作流程考核全部合格。 2. 抽查了6位护士的日常操作均符合规范要求。

  18. 特殊排气操作流程 核对信息 去除针帽 拉下针栓 排气至注射 器乳头部位 开始注射 针头向下 把空气弹至 药液上方 特殊排气方法的意义:药液推完后 ,少量气泡进入针头腔内起封堵药液外流作用,这不仅使药液得到了充分利用 ,同时也保证注射前后针尖部位无药沾染,避免针头损伤表皮毛细血管而引起的局部淤斑形成。

  19. D—执行 排气至乳头 部位(0.1ml) 注射时把空气 弹至药液上方 参照文献:张华等.改良低分子肝素注射手法减少皮下淤血的护理观察.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年6月22卷

  20. D—执行 特殊排气方法操作流程考核

  21. D: 1.制作“低分子肝素钙针使用注意事项”宣教单。 2. 首席护士负责本组病人的宣教工作。 3. 每次注射前后由负责注射的护士进行床边宣教。 对策三: P: 1.规范宣教内容 2.落实宣教责任人 加强健康宣教 C: 1.全科室护士重视宣教。 2.初步调查发现病人基本了解使用低分子肝素钙针注意事项,但仍有1位病人表示“护士说过但是忘记了”。 A: 1.“低分子肝素钙针使用注意事项”宣教单列入日常宣教。

  22. D—执行 规范健康宣教内容

  23. D: 1.护士长每周随机查看2位护士注射技术规范程度,进行个别纠正指导。 2.项目负责人每周随机检查3位以上病人对相关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3.项目成员每天观察低分子肝素钙针注射部位出血情况。 4.检查结果在护士会议上进行反馈。 对策四: P: 对注射技术进行持续监控。 落实监控 C: 1.护士在完成注射后主动去观察出血情况。 2.护士能认真执行操作规范、及时宣教。 A: 注射规范已纳入日常护理操作自查内容。

  24. 增强认识、督促落实 D—执行

  25. D—执行 增强认识、督促落实

  26. C—检查 效果调查 • 1、重新调查低分子肝素钙针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发生率。 • 2、调查方法同第一次。

  27. C—检查 调查效果 通过四周调查统计,心胸外科低分子肝素钙针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发生率为14.14%(15\106)。

  28. C—检查 效果评价

  29. A—处理 形成标准,推广经验 1、低分子肝素钙针的使用在本科室已经形成规范。 2、在院区内的推广。

  30. A—处理 低分子肝素钙针(速碧林)注射标准书

  31. A—处理 遗留问题及今后打算 仍然存在14.14%的发生率,是 否还有继续改进的空间?发生注射 部位皮下出血后现行的护理措施 是否有效? 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