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5

未來趨勢 II 麗珍、 靜蓉、 苡蘅、 鼎芳

未來趨勢 II 麗珍、 靜蓉、 苡蘅、 鼎芳. 數千年 想到 石頭當工具. 人 類 越來越聰明了嗎 !?. 數千年 想到 製作斧頭. 真的 , 人類越來越聰明了. 120 年. 火車 學會並普及. 為什麼呢 ?. 60 年. 電視 學會並普及. 15 年. 手機 學會並普及. 後設概念 (Meta-Ideas). 啟發、發展、檢驗、 捕捉、散佈及運用概念. 偉大的後設概念 以科學為基礎的後設概念 邏輯、觀察自然

gay-calhoun
Download Presentation

未來趨勢 II 麗珍、 靜蓉、 苡蘅、 鼎芳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未來趨勢 II麗珍、靜蓉、苡蘅、鼎芳

  2. 數千年 想到 石頭當工具 人類越來越聰明了嗎 !? 數千年 想到 製作斧頭 真的,人類越來越聰明了 120年 火車 學會並普及 為什麼呢 ? 60年 電視 學會並普及 15年 手機 學會並普及

  3. 後設概念 (Meta-Ideas) 啟發、發展、檢驗、 捕捉、散佈及運用概念

  4. 偉大的後設概念 • 以科學為基礎的後設概念 • 邏輯、觀察自然 • 基本科學方法、以科學為基礎的教育 • 金融業 • 銀行與創投業 • 電訊技術 • 網際網路、衛星電視 • 全球化 • 旅行與遷徙

  5. 混種優勢 • 環境因素 • 全球智商每十年提升 3% 人類智能的提升

  6. 驚人的知識成長力 • 知識工作者每年成長 5% • 加上 • 工作者的生產力每年成長 7% • 人類知識每年的複合成長率 • 約等於 12% • 2030年人類知識成長 7倍

  7. 哪些知識成長最快速呢? 數學、統計學、古典物理學、化學 量子力學、遺傳學 未來最有希望的兩個創新領域 生物科技 資訊科技

  8. 生物科技 當生物技術直接與間接帶動的產業佔 GDP 50%時 2030年 生物經濟來臨 全球永續發展面臨的挑戰 : 人口結構老化、新興傳染疾病、 糧食供應不均、能源消耗、 環境環保問題等等

  9. 生物科技應用範疇

  10. 全球生技產業市場產值 全球市佔率 金 額 億美元 中國 未來 5年將投入 4百億人民幣 全球生技創投金額 金 額 億美元

  11. ICT 資通訊科技 2011年ICT產業營收預估將達到近3.5兆美元 且未來五年也將持續攀升 科技不再是資訊長的專屬領域 科技已然成為每個人的財產與生活

  12. 4G風 低碳風 智慧風 社群風 你想像的 第11顆風向球呢? 2012年 全球ICT產業 十大風向球 平板風 雲端風 App風 體感風 平台風 3D風

  13. 總結來看 人類知識每年的複合成長率約等於 10% 全球智商每十年提升 3% 技術與經濟快速創新增長 我們的孩子們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 什麼是他們可以勝出而該擁有的特質呢??

  14. 企業招募新人時,最重視的特質 即使科技業亦然是

  15. 企業認為新鮮人最需強化的項目

  16. 未來你一定要知道的一百個超級趨勢:第七章:環境與資源壓力未來你一定要知道的一百個超級趨勢:第七章:環境與資源壓力 報告人:劉靜蓉 Dec. 09, 2011

  17. 2010~2050年間的超級趨勢 • 環境污染大致將減少。 • 需要數十年間方控制住碳排放量 • 地球將升溫攝氏一~二度,海平面也可能小幅上升,但影響有限。 • 人類將不會耗盡任何一種大宗資源商品。 • 能源與一些工業金屬將出現短暫的供不應求。。

  18. 環境績效指標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2010 EPI:環境衛生、空氣污染、水資源、生物多樣性和動植物生長環境、生產型自然資源、氣候變遷。 http://epi.yale.edu/

  19. 全世界最乾淨的十五個國家 • 人均GDP與環境績效指標(EPI: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有正相關關係。 • 人均GDP達一萬美金或更高國家的環境績效指標整體的分數較高 • 冰島(GDP:35607)、瑞士(GDP:36702)、哥斯大黎加(GDP:9636)、瑞典(GDP:33432)、挪威(GDP:48113)

  20. 全世界最不乾淨的十五個國家 • 除了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以外,全球污染最嚴重的國家都一貧如洗。 • 多哥(GDP:782)、安哥拉(GDP:4164)、茅利塔尼亞(GDP:1832)、中非共和國(GDP:658)、獅子國(GDP:666) • 不過上述說明並不反映富國將重污染的工業轉移至開發中國家。

  21. 環境問題結論 • 國民人均所得達到很高的水準時,人口會停止成長,顯然是舒緩環境與資源壓力最重要因素。 • 國家日益富裕時,資源的效率會大幅提昇,污染因此減少。 • 富國推行改善環境的措施,如回收資源、保護景觀以及大規模植樹。。 • 國民所得與污染指標有明顯的負相關關係。國民所得越高,環境越乾淨。

  22. 全球暖化問題: 何謂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 • 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共通點在於他們能夠吸收紅外線。 • 太陽輻射以可見光居多,穿透大氣層到達地面,地面反射紅外線,但無法穿透大氣層,因此熱量保留在地面附近的大氣中,造成溫室效應。

  23. 曲棍球棒的理論爭議 • 全球氣溫長期變化圖,說明全球暖化問題,從1970年起氣溫開始急升。(Nature, 1998) •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專家小組(IPCC)大篇幅出現此圖。 Dr. Michael E. Mann

  24. 全球暖化四個不同觀點 • 艾爾高爾(Al Gore)觀點:盡全力解決全球暖化問題 • Henrik Svensmark觀點:全球暖化及冷化經常發生,而且是自然現象。 • Bjorn Lomborg觀點:試圖以斷然措施防止暖化將浪費極多資源。這些資源用於促進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成長、舒緩全球暖化的負面效應,以及研究替代能源,效益大得多 • Ray Kurzweil觀點:太陽能發電容量每兩年倍增,至2030年太陽能將可滿足全部能源需求。。

  25. 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 • 1997年12月在日本京度由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參加國制訂的規範,38個國家與歐盟在2008~2012年該國溫室氣體排放量降至1990年水準平均5.2%。多排一噸二氧化碳罰一百歐元。 • 歐盟建立碳排放交易系統。歐盟十五個正式國均有簽署。 • 中國非綱要公約參加國,所以不受約束。 • 美國既不簽署條約,也不從條約退出。

  26. 資源問題 • 某些資源需求可能每20~25年增加一倍,但是知識成長的速度則快得多,我們遠遠未至於接近耗盡各種資源,而且可用資源隨著人類知識成長而日益增加。 • 石油:1939年美國內政部13年耗盡,但是預測落空。1951年預測又出現,還有13年就耗盡。事實上美國擁有未開採的的頁岩油遠超過全球全部傳統油藏。 • 水資源:利用太陽能海水淡化廠可以生產出任何數量的淡化水。 • 銅:利用機器人開採海底礦藏,意味著總量超過人類使用8300萬年!。

  27. 資源問題 • 農作物產量:利用改良基因及嚴選種子的方法,玉米產出成長率將大幅上升,每十年增加40%。 孟山都公司(Monsanto Company)是一家跨國農業生物技術公司。其生產的旗艦產品Roundup是全球知名的草甘膦除草劑。該公司目前也是轉基因(GE)種子的領先生產商,佔據了多種農作物種子70%–100%的市場佔有率。孟山都公司創始於1901年,創始人是約翰·奎恩伊,公司是用他妻子的名字奧爾加·孟山都命名,當時生產人造甜味劑(糖精)。1928年奎恩伊的兒子埃德加接管公司,除了製造化肥,還為美國的核武器提煉鈈元素。也曾製造過發光二極體及矽晶圓(MEMC, 後來成為獨立事業)。在越戰時,也是橙劑的主要生產商。資料指出孟山都在經營轉基因生物技術的同時,已對稻米的基因專利虎視眈眈。有調查發現孟山都等公司藉與中國科研機構、科學家和種子公司之間簽訂的協議,以使他們在科研過程中使用國外專利技術,以染指甚至壟斷中國的種子基因專利。當前,世界上絕大多數基因改造作物研發技術,都已經被孟山都等少數公司所控制。他們通過大投入獲得的良種,控制了相當大的市場佔有率。在西歐,玉米種子市場的80%由6大種子公司佔有。這些生物巨頭已經通過專利技術和國際公約,壟斷了一些國家的糧食控制權

  28. 給你的一個問題? 哥本哈根共識(2008) • 如果你有五百億美元,捐給世界公益事業,你會優先捐助哪些項目? • 有條件的現金救濟 • 支援女性生育 • 為兒童提供微量營養素補充劑(維他命A與鋅) • 為農村供水 • 擴大兒童預防接種的覆蓋率 • 降低學費 • 低碳能源技術之研發 • 為女孩提供更多教育機會並改善教育品質 • 心臟病發作之緊急處理 • 社區為本的營養改善計畫

  29. http://www.yannarthusbertrand.org/index_new.php

  30. 導讀:林苡蘅 超級帝國

  31. 全球約有10億人居於富裕、成功的國家,另有50億人居於經濟快速成長,將躋身富國行列的國家。全球約有10億人居於富裕、成功的國家,另有50億人居於經濟快速成長,將躋身富國行列的國家。 目前人口10億左右的55個國家錯過了全球化列車,其中部分國家未來好幾十年也無法上車。 2010至2050年間估計將有約100場新戰爭,幾乎全部源自或發生在這些迷失的國家。 期間這些國家將產生約5000宗恐怖行動、綁架及海盜案件。 使用機器人作戰將變得非常普遍。 正規軍隊之間將幾乎不再交戰。

  32. 美國軍事力量將繼續稱霸全球,大幅領先其他國家。美國軍事力量將繼續稱霸全球,大幅領先其他國家。 強國為取得一些資源,將支持一些獨裁政權。 除目前針對戰爭、侵犯人權及其他罪行國際法庭外,國際間將成立審訊恐怖分子的法庭。 2050年的偉大帝國將不是由清晰的國界界定,因為這些帝國將是虛擬的,而且將靠自然方式成長--由部落自願合併而成,而不是仰賴軍事征服。 2050年,世界將有兩個這樣的虛擬帝國,一個主要由華人構成,另一個由拉丁/德裔/盎格魯薩克遜族構成。

  33. 定義:超級部落是一群對其他族群有極大 影響力的人。不同族群、部落或國家聯合起來,接受單一政權統治且幅員遼闊時,,帝國就出現了。 第八章 部落與帝國

  34. 國際貿易及海軍力量的領先地位 優秀的行政體系 令人欽佩的文化藝術成就 新科技(船艦、武器,及通訊技術等) 帝國是如何形成的

  35. 為什麼從1450年起,歐洲及西方國家幾乎壟斷了帝國之締造,以及科學及藝術等方面的成就?為什麼從1450年起,歐洲及西方國家幾乎壟斷了帝國之締造,以及科學及藝術等方面的成就?

  36. 文藝復興

  37. 宗教改革紀念碑 宗教改革運動

  38. 古希臘的哲學家,古希臘時代充滿了啟蒙時代學者崇尚的學術氣氛古希臘的哲學家,古希臘時代充滿了啟蒙時代學者崇尚的學術氣氛 盧梭 啟蒙運動

  39. 婦女運動

  40. 未來帝國就地理意義而言將是虛擬的 它們將藉由以下力量創造 經濟力量 社會魅力

  41. 長期而言,知識將是最大的再生資源與成長產業,最有能力啟發知識的國家,將繼續繁榮興旺。此類國家包括歐洲及其他西方國家,如美國、澳洲及加拿大等。長期而言,知識將是最大的再生資源與成長產業,最有能力啟發知識的國家,將繼續繁榮興旺。此類國家包括歐洲及其他西方國家,如美國、澳洲及加拿大等。 2050年,世界將有兩個這樣的虛擬帝國,一個主要由華人構成,另一個由拉丁/德裔/盎格魯薩克遜族構成。

  42. 看帝國的興替

  43. 大英帝國的衰敗

  44. 全球大部分黃金儲備最終都落到美國人手裡 1944年的布雷頓森林(BrettonWoods)會議,各方協定將美元與黃金一起作為儲備用途。 美國的崛起

  45. 最近的情況,是輪到美國積累了越來越多的經常帳戶赤字,而貿易逆差也越來越大。看來,美國似乎步上了英國的後塵? ! 風水輪流轉

  46. 黃金為什麼漲不停

  47. 中國可能取代美國嗎?

  48. 中國大量購買美國公債,這意味著美國人對中國欠下巨債。中國大量購買美國公債,這意味著美國人對中國欠下巨債。 這種財富轉移因此意味著經濟帝國之建立。

  49. 在發行一個投資者和政府都願意持有的“儲備貨幣”問題上,蘇布拉曼尼恩認為中國已經具備了許多先決條件是正確的。但中國依然缺乏某些關鍵因素,包括健全的房地產所有權。在發行一個投資者和政府都願意持有的“儲備貨幣”問題上,蘇布拉曼尼恩認為中國已經具備了許多先決條件是正確的。但中國依然缺乏某些關鍵因素,包括健全的房地產所有權。 如果你擔心經濟環境轉差時無法轉移資金的話,中國就不是一個適合存放儲備的地方。

  50. 因此,如果美國在近期內被超越的話,這更可能是因為其社會凝聚力的喪失及運作失調的政治系統。因此,如果美國在近期內被超越的話,這更可能是因為其社會凝聚力的喪失及運作失調的政治系統。 中國很有可能會填補這一真空,但這跟有能力把美國擠到一邊是兩回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