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芬蘭的教育

芬蘭的教育. 四年七班 三號 謝文嘉. 研究動機. 我個人研究芬蘭的教育的動機 是因為芬蘭這個國家 在大人的眼中還會有人注意 但是小孩可能連聽都沒聽過 所以我就研究芬蘭給我的朋友看 讓他們認識更多國家. 大綱. 芬蘭. 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芬蘭教育成就的驚歎 芬蘭教科書的驚歎 英語教育成就的驚歎 問題導向學習 (PBL) 的落實 教學設計 :learning by doing 情境學習 (situated learning) 台灣 vs. 芬蘭 教育的比較 結論 -1.2. 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教育的終極目的是培養學生創造力。

geneva
Download Presentation

芬蘭的教育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芬蘭的教育 四年七班 三號 謝文嘉

  2. 研究動機 我個人研究芬蘭的教育的動機 是因為芬蘭這個國家 在大人的眼中還會有人注意 但是小孩可能連聽都沒聽過 所以我就研究芬蘭給我的朋友看 讓他們認識更多國家

  3. 大綱 芬蘭 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芬蘭教育成就的驚歎 芬蘭教科書的驚歎 英語教育成就的驚歎 問題導向學習(PBL)的落實 教學設計:learning by doing 情境學習(situated learning) 台灣 vs.芬蘭 教育的比較 結論-1.2

  4. 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教育的終極目的是培養學生創造力。 創造力才能領先,不能創造則注定追隨的命運培養下一代在二十一世紀的國際競爭力教育不是百米賽跑,而是人生的長跑而非溫習或 背誦昔日不同情境脈絡下課本段落。 背誦之學,無法培養出來創造或邏輯的推理能力的為公平而失掉了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是捨本逐末的可悲論述

  5. 芬蘭教育成就的驚歎 OECD調查:芬蘭十五歲級花30hrs/week課業上。時間比別人少,卻能達到比別人更好、更均衡、更普及的高水準教育成果。芬蘭教育體系和教師群的長期規劃能力和執行力。 • 2000 & 2003年年底公布: • 數學、自然科學、閱讀和邏輯解題四大能力

  6. 芬蘭教科書的驚歎 • 從封面到內頁的每一頁,頁頁都是精品;文字配上生動彩色的精緻插圖,賞心悅目。有芬蘭、瑞典、英文等三種版本。 • 教科書設計、美術和美學品味的初級教本。 • 教育是啟發,芬蘭教科書以漂亮的形式&生動豐富的素材,美妙地落實。 • 「國際化」和「芬蘭化」是教科書的高度整合。

  7. 英語教育成就的驚歎 • 英語教學首重在「講英語」,不是寫英語或考英語。學到的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用得到的。 • 在「國際化」和「芬蘭化」同步時的基調,呈現的形式中包括了美學和製圖,而以「成長經驗」做為 教材的進階。

  8. 問題導向學習(PBL)的落實 • 以PBL和傳統學習比較起來,PBL組的學生選擇專題主題時,傾向較深入的分析、選擇、和決策,而且對於期末專題之相關議題的討論和描述也較多元。

  9. 教學設計:learning by doing PBL是指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從練習中學習如何發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藉由處理問題的過程中,自行搜尋資訊而學到必要的知識。 PBL為教師安排一個問題或任務,交由學習者去達成或解決。

  10. 情境學習(situated learning) • 提供解決問題的必要資源、指引、與探索的機會下,使學習者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主動建構知識與發展問題解決的技能 • 問題導向學習: • 探索問題而不是測試技能的精通 • 學生經緻化問題、探索問題、與解決問題 • 評量是根據情境式的表現

  11. 台灣 vs.芬蘭 教育的比較 • 台灣教育和芬蘭教育有一個最大的分野:台灣學生是在讀書,芬蘭學生是在學習 。 • 學生學習中的主動求知力是十分旺盛的,而且是學習成果自行負起責任來。 • 教育的成敗決定於老師,只有偉大的教師,不會有偉大的教育制度。教學卓越計畫的制度設計,也必然得自於卓越老師。但是,沒有好教材與教學法,就不會有好老師。 • 學生不是在聽課,每個人至少都要動手做。

  12. 結論-1 • 芬蘭的長項不在雄厚的財經實力和旺盛的產業活力,而是勝在人的品質; • 「芬蘭創意價值」可能即將成為新世紀人類的共同追求。 • 視教育上的創意:由教師作起要結合創意教學的風格,因而激發學生的個別潛能,而政府的資金應大幅的注入、與教育人員的鏈結,未來台灣的教育才能締造佳績。

  13. 結論-2 • 每一個人的天賦有別,對一位公民而言,當其面對浩瀚的資訊汪洋,重要的不再是知道多少資訊,而是能否有蒐集及分析、研判、整合、運用資訊的能力 • 不再只是有多少數學、科學的知識,而是能否有效發揮從數學訓練中所獲得的邏輯思考能力或應用科技的能力,以及面臨困難時,能否有手腦並用且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