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铅 球 理 论 课 主讲人:张振丰副教授

铅 球 理 论 课 主讲人:张振丰副教授. 田径投掷 ﹝ 铅球 ﹞ 理论课讲座. 一、概述 二、推铅球技术 三、运动员身体训练 四、推铅球的教学 五、训练内容与方法 六、运动员选材 七、田赛裁判法. 一、概述: 1 、推铅球运动的发展概况:历史悠久,其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投掷石块、投掷炮弹和推铅球。

Download Presentation

铅 球 理 论 课 主讲人:张振丰副教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铅 球 理 论 课 主讲人:张振丰副教授

  2. 田径投掷﹝铅球﹞理论课讲座 • 一、概述 • 二、推铅球技术 • 三、运动员身体训练 • 四、推铅球的教学 • 五、训练内容与方法 • 六、运动员选材 • 七、田赛裁判法

  3. 一、概述: 1、推铅球运动的发展概况:历史悠久,其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投掷石块、投掷炮弹和推铅球。 产生:1340年前,在苏格兰和爱尔兰的民间游戏中有一种比赛力量的游戏,其方法和推铅球比赛的方法基本相似,称它为铅球技术的雏形。到了1340年欧洲有了炮兵,士兵们为了作战时能快速装填炮弹,就用重量同一样重的16磅(7.257千克)的石头做比赛力量的游戏。后来改为铅制的、铁制的、铁及灌铅的各种器材。1978年国际业业余田径联合会决定把成年男子铅球重量改为7。26千克。 场地:当时的比赛场地是在一条直线后面进行,可采用原地或各种形式的助跑投掷。后改为一个方形场地边长7英尺,折合2·135米)而后又改为直径2·135米的圆圈内进行比赛,并限定球必须掷在直角的扇形落地区内成绩方为有效。随着技术的改进运动员水平的提高,铅球有效落地区角度逐渐变小,有90°减为60°40°到现在34·92° 2、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男子在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 成绩是 11·22米

  4. 3、女子是在1948年第十四奥运会,铅球重量为4千克,成绩13·75米,3、女子是在1948年第十四奥运会,铅球重量为4千克,成绩13·75米, 目前男子铅球世界是23·12米,是美国运动员巴恩斯创造的。女子铅球世界是22·63米,是前苏联运动员利索夫斯卡娅创造的。

  5. 二、铅球技术演变与发展趋势 (一)铅球技术的演变 从产生、发展至今经历了650多年发展过程,经历6个阶段的技术变革: 第一阶段: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前,采用的是跳步推球,及垫步法。 第二阶段:从1896年开始到1910年前后,采用是半侧向滑步推球方法。代表人物美国选手罗斯在1909年创造最好成绩15·54米。 第三阶段:1920年前后出现了侧向滑步推球方法。风行30年之久,代表人物美国选手福克斯在1950年创造最好成绩17·95米。 第四阶段:1953年~1973年是背向滑步推球技术出现和鼎盛时期。美国选手帕里创造了背向滑步推球技术:

  6. 从1953~1959年的7年中帕里创造了10次世界纪录成为最杰出运动员之一,最好成绩19·20米,这种技术一直沿用至今。从1953~1959年的7年中帕里创造了10次世界纪录成为最杰出运动员之一,最好成绩19·20米,这种技术一直沿用至今。 第五阶段:美国运动员费尔巴哈背向转体新技术,最好成绩21·82米世界纪录。 第六阶段:旋转与背向技术争雄阶段。70年代中期是“百花齐放”时代。苏联和美国运动员都创造出22·00米和22·68米世界纪录。 民主德国运动员沃尔卡以23·06米。

  7. (二)铅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1、技术向着更深层次发展 (1)、重视运动员早期的技术训练 (2)、对技术速度结构的深入研究和运用 2、在铅球运动员训练中更加重视整体综合效益 3、选材“大型化”和成绩“模式化”。 4、训练质量尚须进一步提高

  8. 三、投铅球的特点 1、速度是核心 初速度、角度、高度 (出手高度与成绩关系如下表) 出手高度(米) 成绩 (米) 1.8 2.0 2.2 2.4 2.6 18.93 19.11 19.29 19.48 19.66

  9. 背向滑步技术分析 1、握球与持球;(预备动作、滑步技术、最后用力、维持平衡) 2、预备动作:高、低姿状态。 3、滑步技术:目的 获得尽可能大的水平移动速度,为最后用力创造良好条件。 ①、摆动腿方法二种:A:以左大腿向后上方摆出… 优点:幅度大、压力小便于初学者。 缺点:时间长落地晚。 B:以左大腿向后伸出小腿向抵趾板插去。 优点:速度快、时间短。 缺点:肌肉力量大、技术要求高。

  10. 肩的位置

  11. 双脚跟提起

  12. 肩高

  13. 从运动员的眼中你看到了什么。杀气!

  14. ②、 右腿蹬离地面的方法 二种:A:脚跟 B:脚掌 ③、滑步过程的蹬、摆配合 ④、形成最后用力前的预备姿势 拉长肌肉(躯干和下肢肌群) 决定滑步效果的主要因素:一是左腿摆动力量、速度、方向;二是右腿蹬地的力量、速度和角度;三是蹬摆配合。 4、最后用力 最主要的环节。包括蓄力阶段、加速阶段。 5、维持平衡 积极交换两腿。降低躯体重心,防止犯规。

  15. 原地投掷铅球 的技术要领是:右腿动作过程;上体动作重心移动过程;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等。 两脚站位示意图

  16. 推铅球技术的诊断与简易分析方法 A:反顺序分析法 B:利用位置观察诊断方法 C:动作定位观察法 D:利用摄影、图片 观察技术动作位置示意图 铅球技术的诊断与评价 正后方 正前方 侧方

  17. 圈内地面 1.4~2.6cm 线宽为5cm 34.92º 图(6):铅球场地 投掷圈直径2.135米 30 厘 米 9.8~10.2cm 11.2厘米 抵趾板 圈外地面 抵趾板: 宽11.3~30厘米 高9.8~10.2厘米 内弧1.21~1.23米 铁圈: 高7.6cm 上沿宽6mm

  18. 3米 3米 3米 线宽为5cm 34.92º 34.92º 图(7):铁饼场地 3.17米 投掷圈直径2.50米 1.83米 3.17米 6.00米 铁饼场地示意图 护笼结构示意图

  19. 图(8):标枪场地 此线宽为7cm 其它线宽5cm 向外突出部分长0.75米 助跑道宽4米 半径8米

  20. 最后用力工作顺序;髋部发力,膝关节、踝关节肌群依次用力,将铅球投出。 推铅球时,运动员应从静止开始;身体不能触及圈外的任何物体;铅球要从靠近颈部或下颌单手投出;器械落地后方可从圈后半部离开; 成绩的测量:每次有效投掷后就测量成绩,铅球落地痕迹最近点取直线量至投掷圈内沿,通过圈内圆心。 决定投掷远度的主要因素;出手角度、出手高度和出手初速度。 掌握原地推铅球的技术要领有以下几个方面: 右腿动作过程、上体的动作移动过程、上下肢动作过程。

  21. 超越器械:P241 铅球的测量方法: 田赛在比赛中人数等于人或少于8人时,每人均可参加六次。 最后用力的顺序:髋部发力,膝关节、踝关节肌群依次用力。 径赛和田赛:以时间为计算成绩(走和跑)的项目叫“径赛”。以高度和远度计算成绩(跳跃和投掷)的项目叫“田赛”。 铅球技术教学相关步骤:P242 最后用力:肌肉工作顺序。P241

  22. 对铅球技术的评价 • 1、技术比较法: • 专家、教练、教师组成评定组。 • 2、教学、训练达标测验 • 经济性、实效性。 • 3、技术指标与生物力学分析: • 所得参数比较

  23. 运动员的专项身体训练 一、运动员的专项身体训练的内容: 力量、速度、灵敏、耐力、柔韧训练 。 1、力量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A、 最大力量训练的方法与手段:负荷强度;60%-85 %重复练习。 重复次数与级数:每组4-8次,可做5-8组。最后几组和重复次数必须坚持完成,以刺激肌肉。间歇时间:2-5分钟或延长。 B、练习强度与训练量的设计与控制: 练习强度设计与控制:保证一定强度下的40 % --60 %练习量。 二种方式:1、逐渐变化。2、跳跃式变化。

  24. 训练量的设计与控制:增加强度,减少次数。 最大力量训练方法:重复、极限、强度等。 100千克×1 100% 90% 90千克×2 80% 80千克×2 70% 70千克×2 塔式训练法

  25. 最后用力:肌肉工作顺序。

  26. 投掷项目落地区的计算及丈量 E (1)先确定投掷方向OE,在OE线上取OA=9·539米。 (2)以A为圆心,以3米为半径,向直线OE两侧分别画弧。 (3)取AB=4米,以B为圆心,以5米为半径,向投掷方向左右各画一弧与前相交于C、D。 (4)通过圆心连接OC与OD延长之,所构成的圆心外扇形既为投掷落地区,延长线内夹角为34·92米。 (5)在投掷圆外两侧各画长为0·75米,宽0·5㎝。 0.05 C 3 A 3 D 5 4 5 34.92° 9.539 B 0.75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