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緬甸約百分之九十的民眾以佛教為心靈信仰, 因而造就境內遍佈廟宇寶塔等佛國特殊景觀, 緬人向來好以黃金妝點寺廟佛像及寶塔。 悠閒的生活節奏,友善的緬甸人民、金光閃閃 的佛塔,都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佛 國 聖 境 仰光、蒲甘、曼德勒參學之旅. 緬甸約百分之九十的民眾以佛教為心靈信仰, 因而造就境內遍佈廟宇寶塔等佛國特殊景觀, 緬人向來好以黃金妝點寺廟佛像及寶塔。 悠閒的生活節奏,友善的緬甸人民、金光閃閃 的佛塔,都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鹿野苑藝文學會 吳文成會長編輯. 面積: 676,581 平方公里。 (19 倍 ) 人口: 約五千多萬人 (2002) 。 1947 年緬甸向英國爭取獨立,行政區經過調整,形成 7 省和 7 邦,共同組織緬甸聯邦。. 緬甸佛教簡介

gerard
Download Presentation

緬甸約百分之九十的民眾以佛教為心靈信仰, 因而造就境內遍佈廟宇寶塔等佛國特殊景觀, 緬人向來好以黃金妝點寺廟佛像及寶塔。 悠閒的生活節奏,友善的緬甸人民、金光閃閃 的佛塔,都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佛 國聖境仰光、蒲甘、曼德勒參學之旅 緬甸約百分之九十的民眾以佛教為心靈信仰,因而造就境內遍佈廟宇寶塔等佛國特殊景觀,緬人向來好以黃金妝點寺廟佛像及寶塔。 悠閒的生活節奏,友善的緬甸人民、金光閃閃的佛塔,都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鹿野苑藝文學會 吳文成會長編輯

  2. 面積:676,581平方公里。(19倍) 人口:約五千多萬人(2002)。1947年緬甸向英國爭取獨立,行政區經過調整,形成7省和7邦,共同組織緬甸聯邦。

  3. 緬甸佛教簡介 相傳在2500多年前,仰光有二位商人,一個叫提謂,一個叫波利,到印度賑災。以食物供養佛陀,並接受佛陀的教法,佛賜八根聖髮帶回仰光,建寶塔供奉。 緬甸佛教始於阿育王(西元前3世紀)遣使者至下緬甸打端地區傳教。 1044年,阿奴律陀統一緬甸全境,建立蒲甘王朝,他立上座部佛教為國教,尊阿羅漢長老為國師;1058年始創緬文字母,音譯了上座部佛教三藏典籍,奠定緬甸上座部佛教的基礎。 1871年,緬甸國王敏東召集二千四百位高僧,在首都曼德勒舉行第五次三藏結集。1886年,緬甸淪為英國殖民地,至1947年,終於宣告獨立。獨立後的緬甸努力發展佛教, 於1956年5月於仰光,召開第六次佛教經典結集大會,出版完備的巴利文南傳經典,成績斐然。 目前,緬甸由軍政府掌權,不再保障佛教的特別地位,從此盛極千年的緬甸佛教漸與耶穌教、伊斯蘭教等其他宗教,立於平等的地位。緬甸佛教僧制甚嚴,在南傳佛教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4. 大金塔的歷史 相傳虔誠的緬甸商人提謂及波利兩兄弟,蒙佛教化,獲得釋迦牟尼佛賜贈八根佛髮,返國獻給緬甸國王建塔供養,緬甸是佛陀賜福的國家,以佛為榮。緬甸人一生必定要到此朝拜的聖塔。世界佛教徒到緬甸時必到朝聖之地。 借隨處可見的外境三寶,來提醒自己的自性三寶;

  5. 大金塔 此塔建立於2500年前,高度近100公尺是當今世界上最高的佛塔。塔頂及外觀以七噸純金建造而成,頂上金質寶傘上有一直徑27公分的黃金鑽球,鑲滿鑽石及各色珠寶多達七千於顆,塔週環立68座小塔圍擁著大塔而形成金色塔林

  6. 虛雲老和尚、金山活佛千里迢迢來到此地朝聖,繞塔經行。虛雲老和尚、金山活佛千里迢迢來到此地朝聖,繞塔經行。

  7. 斯雷寶塔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位於仰光市中心,高51公尺,金碧輝煌,斯雷寶塔呈八角型建築,代表佛教的八正道。塔裡面有供奉佛髮舍利。當初佛陀八根聖髮還沒被納藏於大金塔時,就先安置於斯雷寶塔中。

  8. 世界和平塔於1952落成,1956年適逢佛祖釋迦牟尼佛涅槃2500週年,來自全球佛教教徒約二千之眾,曾齊集於此,舉行為期一年的第六次集結法會,意義非凡。

  9. 瑪哈巴撒馬石窟意思是「用石頭建造而成的巨大石窟」,1954年 為紀念佛陀涅槃二千五百年,舉辦了第六次的世界佛教大會結集經典,有2500位高僧前來參與,背誦出最為完善的巴利文《南傳大藏經》。

  10. 白玉佛寺 白玉佛寺因為大理石白玉佛像而聞名,意思是「世界繁榮與和平」。這尊坐佛像,是用一塊巨大的白色大理石製作而成。

  11. 白玉佛像高37英呎、寬24英呎、厚11英呎,重達600多噸,號稱世界上最高、最大的白玉原石。

  12. 喬達基六層寺最著名的巨大臥佛像,此臥佛是緬甸最大的臥佛像,總長72公尺,寬16公尺。臥佛腳底有一人長,以108個圖案呈現佛經中三界故事(欲、色、無),宗教意味濃厚。

  13. 浦甘背臨伊洛瓦底江平原, 自西元1世紀起便有建築,至1044年,有位阿奴律陀國王將浦甘王朝建設成最輝煌時期,並將國教改為小乘佛教

  14. 在浦甘平原最強盛的二百年間,曾佈滿多達12,000座金碧耀眼寺廟。據1978年的統計,浦甘現存有2230座保存完好的佛教建築。在浦甘平原最強盛的二百年間,曾佈滿多達12,000座金碧耀眼寺廟。據1978年的統計,浦甘現存有2230座保存完好的佛教建築。 浦甘為什麼有那麼多佛塔有以下因素: 1、皇帝的力量。 2、人民的信仰力。 3、有藝術的工匠在印度佛教衰退時很多印度工匠來到緬甸 4、有財力—有成就的時候或人過世的時候蓋塔做功德。 5、有寬闊的土地。 蒲甘佛塔群

  15. 阿難陀佛寺 是浦甘平原最美麗的白色佛塔金頂。這座佛塔相傳於1105年落成,高53公尺為十字四方的建築風格,殿內各有一尊高9.5公尺的佛像。佛像的面容「近看嚴肅,遠看微笑」。

  16. 佛以慈祥和藹的笑容,迎接信徒,你的內心會感受到無比祥和的氛圍。佛以慈祥和藹的笑容,迎接信徒,你的內心會感受到無比祥和的氛圍。 阿難陀佛塔的立佛 高九五0公分

  17. 瑞喜貢佛塔興建於西元1084至1130年的瑞西貢佛塔,因為納藏釋迦牟尼佛的佛骨,而被緬甸人視為最靈驗的佛塔。瑞喜貢佛塔興建於西元1084至1130年的瑞西貢佛塔,因為納藏釋迦牟尼佛的佛骨,而被緬甸人視為最靈驗的佛塔。 碧空下金光閃閃的瑞西貢佛塔

  18. 有一天,當西屋不垢去托缽時,他遇到了一位痲瘋病患老女人想把食物供養給他,但痲瘋病患不小心連自己患病的手指,也跟著食物一同掉進了西屋不垢的缽裡。西屋不垢拿到之後,便開始猶豫不決,自己到底是要吃呢?還是不吃呢?但他又猛然抬頭一看,發現天上太陽位置,已經快要超過中午了,他不能再猶豫下去,因為過午不食,應以平等心去接受供養,不貪戀食物滋味,他便毫不考慮的把痲瘋病患的手指也一併吃了下去,而當西屋不垢吃下去的同時,他頓悟了,因為他放下了心中所有的分別執著,也因為他修行的很好,所以緬甸當地相信,供奉西屋不垢,可以驅魔保佑平安。有一天,當西屋不垢去托缽時,他遇到了一位痲瘋病患老女人想把食物供養給他,但痲瘋病患不小心連自己患病的手指,也跟著食物一同掉進了西屋不垢的缽裡。西屋不垢拿到之後,便開始猶豫不決,自己到底是要吃呢?還是不吃呢?但他又猛然抬頭一看,發現天上太陽位置,已經快要超過中午了,他不能再猶豫下去,因為過午不食,應以平等心去接受供養,不貪戀食物滋味,他便毫不考慮的把痲瘋病患的手指也一併吃了下去,而當西屋不垢吃下去的同時,他頓悟了,因為他放下了心中所有的分別執著,也因為他修行的很好,所以緬甸當地相信,供奉西屋不垢,可以驅魔保佑平安。

  19. 最高的佛寺—達比尼奧,高61公尺,此塔有『神廟』之譽,象徵佛陀無所不知,學問精深之意,由阿朗悉都王建於12世紀。

  20. 古報基塔寺為供養金佛而造,屬於緬甸早期塔寺的精品,方形東面有前廳、迴廊和聖堂,牆上保留精美的繪畫而聞名。古報基塔寺為供養金佛而造,屬於緬甸早期塔寺的精品,方形東面有前廳、迴廊和聖堂,牆上保留精美的繪畫而聞名。

  21. 狄瑪揚意它為蒲甘最大的塔寺之一,從遠處各個方向望去,都可以很清楚的認出它來。狄瑪揚意它為蒲甘最大的塔寺之一,從遠處各個方向望去,都可以很清楚的認出它來。

  22. 瑞杉多佛塔,阿奴律陀王(1044-1077)所建,Shwesandaw指「金色神聖的髮舍利」,以供奉在塔內的髮舍利為塔名。瑞杉多佛塔,阿奴律陀王(1044-1077)所建,Shwesandaw指「金色神聖的髮舍利」,以供奉在塔內的髮舍利為塔名。

  23. 蒲甘臥佛像(12世紀)

  24. 瑞杉多佛塔位於浦甘平原最高點,觀賞落日之處瑞杉多佛塔位於浦甘平原最高點,觀賞落日之處

  25. 瑞杉多佛塔,觀賞落日之處

  26. 瑞杉多佛塔往西可以拍攝浦甘平原,也是觀賞落日之處。瑞杉多佛塔往西可以拍攝浦甘平原,也是觀賞落日之處。

  27. 佛學孤兒院此處共有一千四百多位孤兒 每天早上四點半起來後先拜佛,八點左右出去化緣托缽後約十點多回來,中餐必須在十二點以前吃完,出家人過午不食,至隔天早上再吃。早餐由佛學院供應,晚課後約九點半熄燈睡覺,食衣住行都在同一間教室。 沙彌早晨托缽

  28. 托缽化緣是佛世時出家比丘的職責。佛制出家眾托缽乞食,為了延續色身、長養慧命並令眾生種福。托缽化緣是佛世時出家比丘的職責。佛制出家眾托缽乞食,為了延續色身、長養慧命並令眾生種福。

  29. 佛學院晨間托缽歸來,神情肅穆、舉止莊嚴的小沙彌,準備用午齋。安祥的舉止和專注的神情,保存著二千多年前佛世時的傳統佛學院晨間托缽歸來,神情肅穆、舉止莊嚴的小沙彌,準備用午齋。安祥的舉止和專注的神情,保存著二千多年前佛世時的傳統

  30. 吃飯前先拜佛後懺悔:「我今日所吃的食物並不是為了增長容顏,強壯身體;我今日所吃的食物只是為了維持生命,修成正果。」

  31. 用餐時安祥寧靜沒有一點聲音,個個露出知足感恩的眼神。用餐時安祥寧靜沒有一點聲音,個個露出知足感恩的眼神。

  32. Mahasi 瑪哈希禪修中心 仰光市內,為緬甸三大禪修中心之一,全世界有五百多個分院。

  33. 印度裔禪修女眾,介紹瑪哈喜禪修院清瘦安祥的面容,道出禪修學佛後心靈的感受,是任何物質所不能替代的印度裔禪修女眾,介紹瑪哈喜禪修院清瘦安祥的面容,道出禪修學佛後心靈的感受,是任何物質所不能替代的

  34. 曼德勒Mandalay:意為多寶之城,或稱“黃金之都”位在緬甸中央,曾為阿瓦(Ava)王朝首都,所以華僑稱之為“瓦城”,也是緬甸第二大城,面積沒有仰光大,人口卻比仰光多(500多萬)曼德勒Mandalay:意為多寶之城,或稱“黃金之都”位在緬甸中央,曾為阿瓦(Ava)王朝首都,所以華僑稱之為“瓦城”,也是緬甸第二大城,面積沒有仰光大,人口卻比仰光多(500多萬)

  35. 【曼德勒】; 因曾經是阿瓦(AVA)王朝的首都,所以當地華僑習慣稱之為【瓦城】,人口卻比仰光多(約500多萬)。專車前往參觀緬甸最後一個王朝-【雍笈牙王朝】,也是曼德勒皇宮參觀,此為緬甸王朝威力遍及中南半島時期,建築面積最大之皇宮,也是緬甸王朝的【故宮】。爾後參觀位於曼德勒西北方的【庫克多佛塔】參觀世界最大之石刻經書,隨後前往【曼德勒山】登山遊覽;高230公尺,要赤足登山(約45分鐘),但石階蓋有廊頂,共串聯八座佛塔;抵達山頂後沿途參觀白色佛塔、佛像及一尊鍍金之柚木佛陀雕像;傍晚時可於此觀看夕陽下山及鳥瞰曼德勒市全景。

  36. 【馬哈木尼佛寺】此佛塔內供奉馬哈木尼佛像,年代可追溯到西元前1世紀,高達4公尺的馬哈木尼佛是緬甸人最尊崇的佛像,每天湧入無數善男信女跪地膜拜唸經祈求。爾後參觀著名的千人佛學院了解佛家的生活情形及參觀一場盛大的供奉儀式,前往曼德勒市區碼頭安排搭船,橫跨依洛瓦底江至【明宮】;明宮佛塔為世界上最大之磚造佛塔之ㄧ,此佛塔建造於1808年,於此您可看到號稱全世界最大的鐘,此鐘高約3.7公尺、直徑約5公尺且重達90公噸,國王建造了此巨大的明宮大鐘,以彰顯緬甸的國勢強大及對佛陀的崇敬。隨後前往【白象仙女佛塔】此塔建造於1808年時緬甸佛教皇帝Bo Dawn所建造,據說此塔中藏有10萬斤藍寶石。

  37. 1871年,緬甸國王敏東召集二千四百位高僧,在首都曼德勒舉行第五次三藏結集。 將佛經刻成729個石碑做成世界上最大的書本。

  38. 這真是一個奇妙,不可思議,令人法喜充滿的地方這真是一個奇妙,不可思議,令人法喜充滿的地方 完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