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第 九 章 學習管理系統 (LMS)

第 九 章 學習管理系統 (LMS). 課程名稱: 數位學習 授課老師:李春雄 博士. 本章學習目標. 1. 讓讀者了解 數位學習系統 (LMS) 應該 具備 那些 功能 。 2. 讓讀者了解 數位學習系統 (LMS) 的 系統分析 與 實作平台 。. 本章內容. 9-1 何謂 學習管理系統 (LMS) 9-2 學習管理系統的 功能面 9-3 學習管理系統之 系統分析 9-4 學習管理系統之 實作.  前言.

gerd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九 章 學習管理系統 (LMS)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 九 章學習管理系統(LMS) 課程名稱:數位學習 授課老師:李春雄 博士

  2. 本章學習目標 1.讓讀者了解數位學習系統(LMS)應該具備那些功能。 2.讓讀者了解數位學習系統(LMS)的系統分析與實作平台。

  3. 本章內容 9-1 何謂學習管理系統(LMS) 9-2 學習管理系統的功能面 9-3 學習管理系統之系統分析 9-4 學習管理系統之實作

  4. 前言 在前面第三、四章中,已經了解「數位教材的設計模式」及第六、七章學會如何利用「PowerCam軟體」來實際錄製一門「影音數位教材」之後。接下來,就需要有一個功能完整的「學習管理系統(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LMS)」來讓授課老師「上傳」數位教材到平台上,除此之外,LMS更重要的是用來管理學習者在網路學習環境中的學習活動。 因此,在本章節中,將探討一個功能完整的「學習管理系統(LMS)」必須要具備有那些功能,以便讓學習者能夠透過網路來順利進行學習,進而提昇學習者的學習成效。

  5. 9-1 學習管理系統(LMS) 【引言】 由於學校是學習知識的重要基地,會負有推行教育、培育人才之重責大任。因此,為了彌補學校教育上的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以網路方式進行的「網路教學」以輔助「傳統教學」不足之處。所以,學校藉由「網路教學平台(又稱為學習管理系統)」的建置,不僅可以將現有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再運用」,以便讓更多學習者得以分享。

  6. 學習管理系統(LMS) 【定義】 學習管理系統(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LMS)是指用來管理學習者在網路學習環境中的學習活動。 【管理功能示意圖】 【註】學習歷程包括:閱讀記錄、互動討論、上傳作業、測驗記錄等歷程資料。

  7. 【LMS系統架構圖】 在上圖中,「學習者」可以透過電腦網路連到遠端的「學習管理系統(LMS)」來閱讀「數位教材」及進行相關的學習活動,而LMS平台就會將學習者的學習歷程加以紀錄,並且將全部的記錄資料透過統計方法或資料探勘的分析工具,找出「學習者」的學習樣板(Learning Pattern),以便讓「授課老師」瞭解「學習者」的學習成效。

  8. 9-2 學習管理系統的功能面 【引言】 如果我們更進一步來分析LMS的系統架構,它應該包括有學習工具、教學工具、教務管理工具,並且對於不同的使用者會有不同的管理介面。 【三種功能介面】 一套功能完整的學習管理系統(LMS),可以分為三個主要的功能介面,分別為:學生介面、老師介面及管理者介面等功能,並且再依照不同的介面細分各種不同身份的子系統。 【流程圖】

  9. 【流程圖】 在上圖中,LMS平台的使用者可分為「學生」、「老師或助教」以及「系統管理者」三種身份。當不同身份的使用者登入系統時,會先經過密碼的認證,通過後才允許使用者進入該網頁介面。其中,「老師」可以從「學習者」中指定某些同學當作「助教」身份,亦即「學習者」除了具有學生的身份之外,也會具有「老師」的部份功能。例如:協助「批改作業」、「討論區回覆」等。

  10. 【基礎功能】 (一)學生端 如何註冊及登入、如何選課、如何上課(閱讀教材)、如何討論、如何考試、寫作業…等。 【示意圖】

  11. (二)教師端 如何設定課程、如何上傳教材、如何出作業、如何出考卷、如何批改 考卷、如何登入成績…等。 【示意圖】

  12. 【進階功能】 LMS除了要具備「基礎功能」之外,也應該要再提供「進階功能」: (一)學生端 個人化桌面、個人學習紀錄、個人行事曆、小組專區、隨堂筆記、問卷、修課排行、成績資訊…等。 【示意圖】

  13. (二)教師端 到課統計、寄信點名、學生分組、SCROM課程匯入、教材統計、課程行事曆功能列設定、討論版管理、問卷管理。 【示意圖】

  14. 9-2.1 學習者的平台功能 【定義】 是指學習者在「數位學習平台」中學習活動的介面功能,並且也會記錄「學習歷程」到資料庫中。 【示意圖】

  15. 【實作畫面】 【註】本系統是李春雄老師研究室開發的LMS。

  16. 9-2.2 教學者的平台功能 【定義】指教師或助教所使用的介面。 【示意圖】

  17. 【實作畫面】 【註】本系統是李春雄老師研究室開發的LMS。

  18. 9-2.3 管理者的平台功能 【定義】是指系統管理者所使用的介面。 【示意圖】

  19. 【實作畫面】 【註】本系統是李春雄老師研究室開發的LMS。

  20. 9-3 學習管理系統之系統分析 【引言】 雖然,目前有一些免費(Free)的數位學習平台可以使用,但是,如果不符合我們的需求時,那就必須要自行開發e-Learning平台,身為資訊相關科系您,如何去完成整個e-Learning平台的開發,就必須要經過SDLC(軟體開發生命週期)的過程。

  21. 【軟體開發生命週期的五個階段】 1. 調查規劃階段(本單元介紹) 2. 系統分析階段(本單元介紹) 3. 系統設計階段(請參考系統分析書籍) 4. 系統製作階段(下一個單元介紹) 5. 系統維護階段(請參考系統分析書籍) 【示意圖】

  22. 9-3.1 調查規劃階段 【定義】是系統發展生命週期(SDLC)的第一階段,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目的】 1.透過資料收蒐,避免各部門可能「重複性」的資料。 2.達成資料的「一致性」。 【圖示】

  23. 1. 了解現行作業 【定義】了解使用者在現行作業上所遭遇的問題及發生的原因。 【作法】進行資料蒐集工作。 【舉例】 學校對於學生的重補修問題,無法適當的安排授課老師上課之問題, 而原因是老師週六、日沒有意願到學校上重補修。 【示意圖】

  24. 2. 蒐集系統背景資料 【定義】藉助有系統、有計劃的方式來蒐集資料。 【作法】藉由訪談、問卷調查等方式,來取得系統的背景資料。 【舉例】 以「數位學習系統」為例,了解重補修有那些科目、人數及學生是否為在職生等相關資料。 【示意圖】

  25. 3. 定義系統任務及目標 【定義】 是指先將問題定義清楚,將有助於系統分析人員了解新系統所要達成的任務及目標。 【舉例】 授課老師想利用「數位學習系統」來進行重補修時,則必須要事先錄製完成「影音數位教材」。 【示意圖】

  26. 4.定義新系統需求 【定義】是指定義新系統可以解決那些目前遇到的問題。 【舉例】 利用「數位學習系統」可以克服老師的授課時間問題及如何讓學生順利完成重補修的目標。 【示意圖】

  27. 5.可行性研究 【定義】 當學校決定要開發一套新系統之前,系統分析人員必須先要進行可行性研究,其主要的目的是研究本專案可不可行。因為可行性研究必須要考慮到五種層面: (1)技術 (2)經濟 (3)法津 (4)作業 (5)時程等層層。

  28. 【舉例】 當學校想要利用「數位學習系統」來讓學生進行「重補修」時,在現行的教育法規中,學分是否會被承認,這是學校中的系統分析人員所要考慮到的層面。 【示意圖】

  29. 6.找出最佳方案 【定義】 對所有可行方案進行「可行性分析」及「成本效益分析」,找出最好的方案。 【舉例】 自行開發或委外開發「數位學習系統」所需的成本及效益,進行全盤的分析。 【示意圖】

  30. 7.撰寫「可行性報告」及「專案計劃」

  31. 9-3.2 系統分析階段 【定義】蒐集「使用者需求」進而訂立「系統需求」。 【目的】設計出一個合乎使用者需求的系統。 【流程圖】

  32. 【分析文件的主要工作內容】 1.確認使用者需求。 2.建立系統範圍。 3.訂立系統規格書。

  33. 一、確認使用者需求 基本上,系統分析師想要蒐集使用者的需求時,則常見的方法有下列六種: 【示意圖】

  34. 二、建立系統範圍 根據過去的一些系統發展經驗得知,系統的範圍應比使用者的需求稍微大一點(但不能過大),亦即,系統除了能解決使用者目前的需求之外,尚提供額外的擴充機能。 【示意圖】

  35. 三、訂立系統規格書 系統規格書是系統分析報告書中的主體,系統規格書所規範出的雛形系統即是未來設計與製作新系統的依據。 【示意圖】

  36. 9-4 學習管理系統之實作 在本單元中,將介紹「系統實作的畫面」,其網站如下: http://myebook.idv.tw/lms 1.學員管理 2.老師管理 3.課程管理 4.題庫管理 5.學習歷程

  37. 9-4.1 學員管理 在「學員管理」介面中,提供以下功能: 【註】本系統是李春雄老師研究室開發的LMS。

  38. 9-4.2 老師管理 在「老師管理」介面中,提供以下功能: 【註】本系統是李春雄老師研究室開發的LMS。

  39. 9-4.3 課程管理 在「課程管理」介面中,提供以下功能: 【註】本系統是李春雄老師研究室開發的LMS。

  40. 9-4.4 題庫管理 在「學習歷程」介面中,提供以下功能: 【註】本系統是李春雄老師研究室開發的LMS。

  41. 9-4.5 學習歷程 在「學習歷程」介面中,提供以下功能: 【註】本系統是李春雄老師研究室開發的LMS。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