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小麦抗逆节水高产高效 品种与栽培技术

小麦抗逆节水高产高效 品种与栽培技术. 沧州市阳光工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培训. 赵松山.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沧州综合试验站 沧州市农林科学院. 一、我国小麦的生产现状. 中国小麦已连续十年增产! 2011 年单产 322.5 kg, 总产达到 1174 亿 kg , 但播种面积下降至 3.64 亿亩。. 近年我国小麦的发展目标 1 .面积目标: 2015 年全国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 3.5 亿亩以上,保持面积基本稳定。

Download Presentation

小麦抗逆节水高产高效 品种与栽培技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小麦抗逆节水高产高效 品种与栽培技术 沧州市阳光工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培训 赵松山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沧州综合试验站 沧州市农林科学院

  2. 一、我国小麦的生产现状 中国小麦已连续十年增产! 2011年单产322.5kg, 总产达到1174亿kg, 但播种面积下降至 3.64亿亩。

  3. 近年我国小麦的发展目标 1.面积目标:2015年全国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3.5 亿亩以上,保持面积基本稳定。 2.单产目标:2015年全国小麦平均亩产340公斤。 3.总产目标:2015年全国小麦总产稳定在1190亿公 斤左右,保持产需基本平衡。 4.质量目标:2015年小麦优质率达到85%以上,优 质专用小麦基本满足市场需求。

  4. 沧州小麦生产概况 • 2011沧州市小麦播种面积597.5 万亩,亩产达到342.95kg,比去年增加11.22kg,增长3.38%,总产达20.49亿kg,比去年增加7.46%。 • 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实现沧州夏粮生产历史上八年连续增产的纪录。

  5. 沧州市要实现小麦持续的高产稳产,解决的途径只能通过:沧州市要实现小麦持续的高产稳产,解决的途径只能通过: 多抗节水品种, 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旱作农业技术。 小麦生产需要重大技术变革 !

  6. 二、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1 小麦的生长发育 2 小麦的器官建成 3 小麦的产量形成

  7. 营养生长并进生长生殖生长 出苗----分孽 分蘖----开花 开花----成熟 决定穗数决定穗粒数决定粒重 (一)、小麦的生长发育

  8. 2. 小麦的产量构成 • 小麦产量 =穗数 × 穗粒数 × 粒重足够的亩穗数是高产的关键,环节在播种和壮苗培育。 增粒数是保证,环节在春季管理。 高千粒重靠品种和气候,灌浆时间长相对较高灌浆速率 。

  9. 3 小麦合理群体结构动态指标

  10. 4. 小麦的产量计算 计算产量的公式是: • 亩产量(千克)=亩穗数×每穗平均粒数×千粒重×10-6

  11. 小麦单产最高纪录 • 安徽:2008年 亳州市亩产674.8kg, • 河北:2007年 赵县亩产646.7kg, • 河南:2008年 偃师亩产712.8kg, • 山东:2008年 泰安市亩产762.96kg, • 青海:1978年 香日德农场亩产1013kg。

  12. 2009年山东省滕州市级索镇千佛阁村3.46亩济麦22亩产789.9kg,刷新了我国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 。 ☆2011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创河南省小麦单产纪录736.8公斤。 ☆2011年河北省藁城市刘家庄万亩方内6亩“石麦18”品种小麦亩产711.5kg,创河北省纪录。 我国及河北省冬小麦高产记录:

  13. (二)小麦的需肥特性与平衡施肥 作物产量有40-80%的养分是从土壤中吸收的。科学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化肥增产作用要占到50%,每1公斤化肥可直接增产粮食5-10公斤左右。 要提高科学施肥就是要遵循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肥规律,掌握科学施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肥料发挥出最大效益。

  14. 1.小麦的需肥特性---小麦必需元素: • 大量元素:含量 > 0.1% 氮、磷、钾 • 中量元素:0.01% ---- 0.1% 硅、硫、铁、钙、镁 • 微量元素:含量 < 0.01% 铜、硼、锰、锌、钼等

  15. 1.小麦需肥特性---需肥量和需肥规律 • (1).小麦的需肥量 • 平均每生产100 kg小麦籽粒大致需要: 产量水平 N P2O5 K20 • kg 3.0—3.5 1.0---1.5 2.0---4.0 • 300 3 : 1 : 3 • 500 2.6 : 1.0 : 3.5 • 随着产量的提高,对磷、钾的吸收量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16. (2).小麦的需肥规律 • 氮大量吸收是在分蘖拔节和开花结实阶段; • 磷主要是从拔节到籽粒形成阶段; • 钾吸收的高峰则出现在开花前后。 • 拔节至开花对锌,锰、钼的日吸收最大。 • 返青至拔节是对铜、锌、锰、钼的吸收量也较大。 • 小麦拔节期前后是微量元素营养的关键时期。开花后吸收量也较大,补施微肥均有增产效果

  17. 4. 小麦施肥量——氮肥 • 按亩产500 公斤的产量指标,每亩需施纯N 15 公斤。 • 秸秆还田,每亩可以归还给土壤纯N 2-3 公斤。 • 每亩可施纯N 12-13 公斤。底施 6-6.5公斤。 • 按亩产600 公斤,应施纯N 14-16 kg。底施 7-8 公斤。 • 氮肥的底、追肥比例可在60%以上。

  18. 4. 小麦施肥量——磷肥 • 按每生产100公斤小麦籽粒吸收磷(P2O5)1-1.5 公斤,亩产500公斤计算,每亩可以施P2O5 5-7.5 公斤。秸秆还田,每亩可以归还给土壤1.5公斤左右。因此,每亩可施用 3.5-6 公斤。 • 据研究,亩产700公斤左右玉米磷( P2O5)的总积累量为3-5公斤。因此,与玉米综合考虑,可以在小麦上施磷( P2O5)8-9 公斤,全部作为底肥。

  19. 4. 小麦施肥量——钾肥 按生产100公斤小麦籽粒吸收钾(K2O)3公斤,亩产500-600公斤的产量计算,每亩应该施K2O 15-18 公斤。 我省土壤中含钾量较高,施钾增产效果。小麦的施钾量以10公斤左右。 缺钾麦田及小麦超高产栽培,要提高钾肥施用量。

  20. 4. 小麦施肥量——计算 化肥用量计算: 化肥用量=需施肥(纯肥量)÷化肥含量% 底施五氧化二磷9公斤、纯氮6公斤为例,以磷酸二铵和尿素作为氮肥磷肥: 二铵施用量= 9公斤(五氧化二磷)÷46%(二铵磷含量) =9÷0.46=19.6(公斤) 二铵计算纯氮量,则:19.6公斤×18%(二铵中的氮含量) =19.6×0.18=3.5(公斤)。 在计算尿素施用量时需从规定的纯氮施用量中把二铵中含的氮减去,则:6公斤-3.5公斤=2.5公斤。 尿素施用量:2.5公斤÷46%=2.5÷0.46=5.4公斤。 这样就求出了本年度氮磷底化肥需要每亩施磷酸二铵19.6公斤,尿素5.4公斤。

  21. (一)小麦需水特性 1.小麦的耗水量与耗水系数 田间耗水量:指小麦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育期间的 麦田耗水量。 棵间蒸发:大部分在返青前,占总耗水量的 30%~40% 麦田耗水量 植株蒸腾:孕穗至抽穗期达最大值,占总 耗水量的60%~70%

  22. 1.小麦的耗水量与耗水系数 耗水系数:指单位籽粒产量的耗水量。 小麦一生的耗水量是随着产量的提高而略有增加,但耗水系数却由于产量的提高而大大降低。 亩产400~500公斤 耗水系数为700左右; 亩产250~300公斤 耗水系数为1000~1300。

  23. 三、小麦的品种选用

  24. 1.选择品种应注意的问题 ●要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地力水平以及耕作制度; ● 要考虑当地气候 土壤 水利条件; ● 必需选择通过审(认)定的品种 ● 仔细考察品种的性状及适应范围。

  25. 1.选择品种应注意的性状 (1).抗寒性:小麦冻害在我市发生较重,对小麦产量 影响甚大, (2).抗旱节水性:沧州市水资源严重缺乏,春旱十有 七遇,品种的抗旱和节水特点要突出。 (3).耐盐性:我市盐碱地面积较大,且地下水矿化度 比较高,品种的耐盐性应注意, (4).丰产性:小麦品种的丰产性必须要考虑。

  26. 3.适宜我区种植的小麦品种 • (1).适宜我区高水肥条件种植的小麦品种。 南部麦区:沧麦119、邯6172、石麦15、衡观35等。 北部麦区:沧麦119、沧麦026、中优9507、京冬8、中麦9号等。 • (2).适宜中水肥条件种植的品种 沧麦028、石家庄8、沧麦6002、中麦12、沧麦6005、轮选987等。 • (3).适宜旱碱地种植的品种 旱薄盐碱地仍以冀麦32为主,肥力较高的麦田可种植沧麦6001、沧麦6003和晋麦47。

  27. 四、小麦的壮苗培育 及节水栽培

  28. 小麦壮苗培育及安全越冬 • 1.小麦的冬前壮苗培育 小麦冬前壮苗的标准: 在适期播种条件下,单株主茎叶6--7片,单株分蘖5个,单株次生根7--8条,也就是三大二小五个孽,八条根子六片叶。 群体要求多穗型品种冬前分蘖数达到计划穗数的1.2--1.5倍,大穗型品种要达到2倍。冬前的壮苗、根系发达,分蘖壮,大蘖比例高,养分贮存多,抗逆力强,冻害轻,成穗率高。

  29. “培育壮苗”---- ⊙良种 ⊙沃土 ⊙足墒 ⊙精耕 ⊙保密 ⊙匀播 ⊙镇压 ⊙调肥 七分种,三分管,

  30. 良 种 适宜品种:穗数多,穗粒数稳, 灌浆早快,抗逆性强。 亩产400-500kg,可选择的品种范围较宽,主要看容穗量,目前生产中推广应用的多穗高产品种大都可用。 亩产600kg以上,则应在高容穗量的前提下重视穗粒重,特别是粒重,应选择容穗量大、穗粒数稳定、千粒重高的品种。 重视抗逆性,特别是前期抗寒性,后期抗热性

  31. 沃 土 • 肥沃的土壤是壮苗培育的基础。 • 高产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2%以上。亩产650-750kg的超高产地块有机质含量在1.4%以上。 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合理耕作, 轮作倒茬……

  32. 足 墒 作用:调整土壤贮水,灌足底墒。 通过播前灌足底墒水,使2m土体的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90%以上。在正常降水年份每亩需灌水50方。 不提倡抢墒播种,不提倡浇“蒙头水” “播前土壤贮足墒,冬春无雨心不慌”

  33. 玉米秸秆含水量应大于30% 精 耕 • 粉碎质量好 • 整地质量细 • 保证耕翻深度

  34. 匀 播 减少弱株率,增加均匀度,提高整齐度 • 严把播种质量关: • 行间一致:各下种口流量一致 • 行内均匀:无缺苗断垄,无撮苗 • 播深一致:3~5cm , 无悬吊苗 • 落籽均匀:机播无堵塞、无踏播、无漏播 • 缩行(15cm)、重播。

  35. 适当晚播 增加播量 要求年前生长积温400-600℃,单株麦苗生长5-6片叶。小麦晚播,生长量小,叶少蘖小,减少了水分消耗。晚播给玉米让出积温200-250℃使玉米充分灌浆成熟,提高粒重,有利于大幅度提高全年亩产。 10月1日播种每亩20万苗,每晚播一天增苗1.5万,最多增至40万苗。要确保播深适度,深浅一致,落粒均匀。

  36. 镇 压 • 播后镇压

  37. ---平衡施肥技术 调 肥 1.根据小麦产量水平来确定养分需要。 2.通过土壤养分的分析化验来确定土壤中能提供多少养分。 3.了解施入土壤的肥料有多少被作物吸收利用,这需要通过能田间肥料试验来确定。 • 根据小麦计划产量的养分需要和土壤供肥能力,以配方施肥方式合理补充肥料,满足作物需要,达到增加产量、改进品质、提高肥力、防止污染、降本增效的目的。

  38. 节 水 节水灌溉 调整土壤贮水,推迟春季灌水时间 春季浇好关键水 春浇1水,起身—拔节期间为好。 春浇2水,起身水+孕穗水或拔节水+开花水。

  39. 综 防 1.药剂拌种 播前拌种 小麦地下害虫和病害防治。 2.草害防治 注意恶性杂草和药害。 3.一喷综防 防病治虫,保叶促灌浆。

  40. 4.小麦的安全越冬管理 小麦冬前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是,在全苗、匀苗的基础上,促根增蘖、培育壮苗,提高小麦的抗寒性,保证麦苗安全越冬。 • (1)、及时浇好封冻水。 • (2)、抓紧冬季镇压。 • (3)、严禁猪羊啃麦田。 • (4)、麦苗遭冻后加强管理。

  41. 病虫害防治

  42. 小麦病害防治方法 • 拌种防治: • ①防治小麦黑穗病用3%的敌委丹20毫升,或2%的立克秀15克,拌麦种10公斤。 • ②在纹枯病、根腐病多发区,用2.5%的适乐时10毫升,或3%的敌委丹20毫升拌麦种10公斤。 • ③在冬前锈病多发区,用3%的敌委丹或3%的立克秀20克拌麦种10公斤。

  43. 小麦病害防治方法 • 喷雾防治: • ①纹枯病  用15%粉锈宁100克加20%的井岗霉素25-50克对水45-75公斤喷洒,隔7-10天喷洒一次,连喷2-3次。 • ②白粉病  用12.5%禾果利每亩30克对水50公斤及时喷雾防治。 • ③锈病  每亩20%三唑铜乳油每亩50-70毫升或12.5%禾果利每亩30克对水 50公斤喷雾。

  44. 2.小麦主要虫害防治 • 小麦主要虫害有30多种,为害较重的有小麦蚜虫、麦叶螨、吸浆虫、地下害虫等,严重影响着小麦的丰产与丰收。 • 1.蚜虫 • 麦蚜是我国小麦的重要害虫之一,其种类主要包括麦长管蚜(Macrosiphumavenae)、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am)、禾谷缢管蚜(Rhopalosphum padi)3种。

  45. 麦蚜、红蜘蛛药剂防治 • 麦蚜防治方法 • 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ml/亩、 • 40%三唑磷乳油21.3~40ml/亩、 •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20%啶虫脒 • 乳油3000倍喷雾防治。 • 红蜘蛛药剂防治 • 每亩用73%克螨特乳油1500倍液,    • 0.9%虫螨克乳油或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雾, • 20%灭扫利乳油3000倍液喷雾。

  46. 黏虫、麦叶峰、吸浆虫防治 • 90%敌百虫晶体,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 • 用25%的杀虫双水剂200-400倍液,按每亩加水30-45千克。 • 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 • 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每亩35毫升,兑水均匀喷雾喷雾。

  47. 吸浆虫防治 • 防治适期:      小麦齐穗至扬花前为成虫最佳防治适期,每个地块具体防治适期仅3-5天,注意早抽穗早防治。 • 防治方法:喷雾: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000 - 1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 • 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 2000-3000倍液。 • 毒土:小麦拔节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每亩1—1.5公斤或5%毒斯蜱颗粒剂每每亩0.8-1公斤加入15—20公斤细土配成毒土,撒施于麦间土表。

  48. 小麦地下害虫防治 • 药剂拌种  (1)辛硫磷拌种 1千克75%辛硫磷乳剂对水100--200千克,拌种1000--2000千克,拌匀后堆闷4--6小时以上,注意浓度不得超过0.2%以免影响发芽。对3种害虫均有效,且低毒。     (2)乐果拌种 1千克40%乐果乳剂对水40--60千克,拌种400--600千克,堆闷4小时以上。对蝼蛄有效。     (3)早基异柳磷拌种 用40%甲基异柳磷乳剂1千克对水80--120千克,拌麦种1000千克,拌匀后堆闷24小时,稍晾干播种。 

  49. 3.麦田杂草防治 • (1).麦田杂草种类 • 我国麦田杂草有200余种,以一年生杂草为主,有一部分二年生(越年生)杂草和少数多年生杂草。北方麦田为害严重的杂草有11种。 • 麦田双子叶杂草主要有播娘蒿、猪殃殃、小藜、荠菜、萹蓄、米瓦罐、小蓟(刺儿菜)、打碗花(小旋花)等, • 单子叶禾本科杂草主要有野燕麦、看麦娘、雀麦、节节麦等。

  50. 双子叶阔叶杂草防治 • 以双子叶阔叶杂草为主的田块。 • 每亩单用75%百阔净40~50毫升对水30~40公斤喷雾; • 每亩单用10%苯磺隆(巨星)10克对水30~40公斤喷雾; • 每亩可用75%百阔净25毫升+10%苯磺隆(巨星)8克混合后对水30~40公斤喷雾。 • 每亩可用72% 2.4—D丁脂40—50mg喷雾。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