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本章知识点: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 的内容 抗日民主政权刑事立法的基本原则及主要罪名 抗日民主政权的主要诉讼原则和诉讼制度 马锡五审判方式 《 中国土地法大纲 》

第十四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革命根据地的法律制度. 本章知识点: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 的内容 抗日民主政权刑事立法的基本原则及主要罪名 抗日民主政权的主要诉讼原则和诉讼制度 马锡五审判方式 《 中国土地法大纲 》. 一、工农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 (一)工农民主政权的法律概况 1、党的工农苏维埃政纲的提出和工农民主政权 早期法令的颁布 2、党的 ” 六大 “ 的工农民主共和国纲领和工农 民主政权法律制度的初建

gil-kim
Download Presentation

本章知识点: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 的内容 抗日民主政权刑事立法的基本原则及主要罪名 抗日民主政权的主要诉讼原则和诉讼制度 马锡五审判方式 《 中国土地法大纲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四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革命根据地的法律制度 本章知识点: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内容 • 抗日民主政权刑事立法的基本原则及主要罪名 • 抗日民主政权的主要诉讼原则和诉讼制度 • 马锡五审判方式 • 《中国土地法大纲》

  2. 一、工农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 (一)工农民主政权的法律概况 1、党的工农苏维埃政纲的提出和工农民主政权 早期法令的颁布 2、党的”六大“的工农民主共和国纲领和工农 民主政权法律制度的初建 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及根据地的法制 建设 4、“人民共和国”纲领的提出和根据地法律制 度的重大变化

  3. (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1、制定和修改: 1931年11月7日,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 会在瑞金召开,会议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 国宪法大纲》 1934年1月第二次代表大会作了某些修改 2、主要内容:共17条 1)确定苏维埃政权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 2)确定工农民主政权的的基本任务——反帝反 封建 3)规定苏维埃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4)确认了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5)规定苏维埃国家的外交方针

  4. 3、历史意义及主要特点: (1)宪法大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 的第一部宪法性文献,它首次以宪法的形 式确认了人民民主制度和人民民主权利,揭 开了我国宪法史的新篇章 (2)它用立法的形式确认已经取得的革命成 果, 并指出了革命的方向 (3)它为以后民主立宪提供了历史经验 (4)受左倾机会主义的影响,它存在某些缺 点和错误

  5. (三)工农民主政权其它革命立法的基本内容 1、土地立法 1)不同时期的立法 土地革命前期(1927年-1928年): 《井冈山土地法》、 《土地问题决议案》 中期的土地法:《兴国土地法》、《土地暂行法》、 《中央军事委员会土地法》 后期的土地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6. 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制定:1931年12月1日公布实施 主要内容: A、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B、明确规定了对于没收土地财产的分配办法 C、规定了土地所有权问题

  7. 2、刑事立法 1)刑事立法: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 B、关于惩治贪污浪费和违法乱纪行为的法令 C、保障各种法令施行的专门立法 2)主要内容: A、确定反革命罪的概念 B、规定了刑罚的原则-重刑惩治和区别对待, 惩办与教育相结合 C、严惩贪污腐化和各种违法乱纪行为 D、规定了刑罚的种类: 死刑,一律枪决;监禁,相当于有期徒刑; 没收财产;剥夺公民权;驱逐出境

  8. 3、劳动立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3、劳动立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 4、婚姻立法:1934年公布《中华苏维埃共和 国婚姻法》,对以后婚姻家庭立法 产生重要影响 主要内容: 1)确立婚姻自由原则 2)实行一夫一妻制,严禁蓄婢纳妾 3)保护妇女利益 4)保护子女利益,禁止歧视非婚生子女

  9. (四)工农民主政权的司法制度 1、司法机关与任务 1)设立了国家保卫局和肃反委员会 2)设立各级审判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 A、 中央分立制:最高法院——审判工作 司法人民委员会——司法行政工作 B、地方“合一制”:省、县、区各级裁判部兼理 司法行政 C、军事裁判所:审理现役军人及作战地区的违 法案件 D、审检合署制

  10. 2、诉讼原则和审判原则 1)二审终审制 2)预审制度 3)巡回审判和公开审判制 4)审判合议制和人民陪审员制度 5)辩护制度 6)实行“重证据,不轻信口供”的原则, 7)实行上诉制度和死刑复核制度 8)审判人员的回避制度

  11. 二、抗日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 (一)抗日民主政权的施政纲领 抗日民主政权以1937年8月25日公布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为准绳索 1、《施政纲领》的制定 (1)1941年〈晋冀鲁豫边区施政纲领〉 (2 ) 1941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3) 1942年〈对于巩固和建设晋西北的施政 纲领导〉 (4) 1943年《晋察冀边区施政纲领》

  12. 2、基本内容: 1)实行团结抗日 2)推行民主政治 3)促进经济建设 4)发展文化教育 3、施政纲领的特点和意义: 特点: 1)在政治上实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原则 2)在经济上实行了调节各阶级之间利益、协 调各种经济成分的原则 3)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做出了更系统更成 熟的规定 意义:它确立了人民民主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 使边区成为全国最进步的地方,并对人民 民主政权的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3. (二)抗日民主政权的其它立法 1、刑事立法 1)刑事立法的基本原则: 镇压与宽大相结合;惩办与教育相结合 2)立法的基本形式和主要罪名 立法的基本形式——单行条例 主要罪名: 汉奸罪 A、特种刑事犯罪 盗匪罪 坚壁清野罪 B、普通刑事犯罪:盗窃罪、伤害罪等

  14. 3)趋于完善的刑罚制度 主刑: A、死刑:采用枪决 B、无期徒刑 C、有期徒刑 D、拘役(苦役) E、罚金 F、训诫 从刑:没收财产和褫夺公权

  15. 4)刑事立法的主要内容: A、严惩汉奸 B、打击盗匪 C、惩治破坏坚壁清野财物的犯罪活动 D、严禁烟毒 E、惩治贪污 F、打击其它刑事犯罪

  16. 2、土地、民事立法 1)立法的基本原则〈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 A、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减租减息 B、团结地主中进步分子,交租交息 C、承认一定范围内资本主义和富农的生产方式 2)土地、民事立法的主要内容: A、保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和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B、减租交租,保障佃权 C、减息交息,保护低利贷

  17. 3、劳动立法 1)基本原则 2)主要内容: A、保护工人的合法权利 B、规定合理的工作时间 C、确定实际的工资制度 D、加强必要的劳动保护 E、保护女工、青工、童工的特殊利益 F、正确处理劳资纠纷

  18. 4、婚姻立法 1)主要婚姻立法: 2)基本原则: A、废除封建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平等 B、建设革命的社会秩序 C、有利于抗日战争 3)基本内容: 结婚:法定年龄;法定手续;其它规定 离婚: A、离婚的原则和具体条件 B、离婚后子女抚养的规定

  19. (三)抗日民主政权的司法制度 1、主要司法机关: 1)边区高等法院:管理全边区的审判工作 和司法行政工作 2)高等法院分庭:为二审机关 3)县司法处或司法科:负责第一审民刑案件 4)检察机关:实行“审检合一制”

  20. 2、诉讼制度 1)主要原则: A、简化诉讼程序,方便人民群众 B、侦查、逮捕、审判权由公安机关和司法机关统一行使 C、实事求是,调查研究 D、严禁刑讯逼供,重证据不轻信口供 E、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1. 2)主要诉讼制度: A、人民陪审制度 B、公开审判制度 C、辩护制度 D、就地审判制度 E、巡回审判制度 F、群众公审制度 G、复核制度

  22. 3)马锡五审判方式 马锡五审判方式:1943年,兼任陕甘宁边区 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的马锡五同志在巡回审判中 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正确地解决了许多疑难案件和错案件,使人民的合 法权益受到保护,创造了贯彻司法民主的审判方式。 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特点: A、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处理案件 B、依靠群众,正确判案 C、方便群众,诉讼手续简便

  23. 3、调解制度 1)调解工作的任务和范围 2)调解工作的原则: A、自愿原则 B、合法原则 C、不是诉讼必经程序的原则 3)调解的种类: A、民间调解 B、群众团体调解:群众团体或调解委员会调解 C、政府调解:在基层政权组织下的调解 D、司法机关调解:司法机关处理案件形式之一, 达成调解协议,对双方具有强制效力

  24. 4、狱政制度 1)监狱组织 监狱——高等法院及分庭,设典狱长 看守所——县司法处,设所长 2)监狱工作原则——思想教育和劳动改造相结 合原则 3)监狱工作制度: A、日常管理制度 B、思想教育制度 C、劳动改造制度 D、鼓励犯人自新制度

  25. 4)党鸿奎经验 陕甘宁边区监狱典狱长党鸿奎,在监狱工作中积 极执行思想教育与劳动改造相结合的原则,创造 了丰富的经验: A、加强对犯人的思想教育 B、调动犯人的生产积极性 C、关心犯人的生活

  26. 三、解放战争时期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 (一)宪法原则和施政纲领(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 1、民主政权的宪法原则 1)制定:1946年4月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 会通过的宪法性文件,共分政权五部分。 2)主要内容; A、政权组织: B、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原则 C、人民的权利: D、司法原则 E、经济政策 F、规定了文教卫生事业

  27. (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和立法 1、土地法 1)五四指示: 中国共产党于1946年5月4日颁布了《中共中央 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因是在5月4日颁布的, 故称,共18条。主要内容为由减租减息改变为 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

  28. 2)《中国土地法大纲》 制定和颁布:1947年7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9月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正式公布施行。 主要内容: A、规定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 B、规定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C、规定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D、规定设立保护土地改革的人民法庭

  29. 意义: A、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挖掉了 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基础,巩 固了根据地 B、农民分到了土地,为了保护自己的革命 果实,组织人民武装,建立人民政权, 并积极参加人民解放军 C、农民的革命热情被激发出来,促进了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 定了物质基础。 

  30. (三)镇反政策和刑事法令 1、镇反政策 一糸列法令,主要内容: 1)、惩办战犯 2)、肃清流窜叛匪 3)、取缔反动党团和特务组织 4)、解散所有会道门封建迷信组织 2、刑事立法 主要内容: 1)严厉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 2)严厉惩办贪污分子 3)严厉打击破坏自主婚姻和奸害罪 4)严禁鸦片

  31. (四)婚姻和民事立法 1、婚姻法 1) 主要法令: 2)主要内容: A、禁止封建重婚、纳妾等制度,实行一夫一妻制 B、废除封建包办婚姻,实行婚姻自由 C、保障革命军人的合法婚姻 2、民事法令 主要内容: 1)保障私人合法的借贷关糸的法令 2)保护和奖励畜牲业生产的法令 3)优待专家、奖励发明创造的法令

  32. (五)司法审判制度 1、东北解放区人民法院的审判制度 1)审判机关: 最高法院东北分院 高等法院 地方法院 审检合一(各级法院内设检察员1-5人) 2)审判原则:三级三审制

  33. 2、华北解放区人民法院的审判制度主要内容:2、华北解放区人民法院的审判制度主要内容: 1)取消人民诉讼须经区、村政府介绍制度 2)取消讼费 3)严禁刑讯逼供 4)设立裁判委员会,审断重要的民刑案件 5)规定上诉制度 6)确定刑事复核制度 意义:华北人民法院及其审判制度的确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法院及其审判制度的建立奠定基础。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