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3

机器零部件测绘

机器零部件测绘. 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目 录. §1 零部件测绘概述. §2 拆卸零件与画装配示意图. §3 零件测绘与零件草图. §4 拼画装配图的步骤. §5 零件图与装配图中的技术要求. 附录一 齿轮油泵工作原理及参考图. 附录二 齿轮减速器工作原理及参考图. § 1 零部件测绘概述. 一、 零部件测绘的目的. 零部件测绘是根据现有的机器或部件,绘制出零件图与装配图的过程。. 零部件测绘一方面是为设计新产品提供参考图样,另一方面是为现有产品补充图样以制作备件,它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 基本技能 。. 零部件测绘的主要目的:.

giles
Download Presentation

机器零部件测绘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机器零部件测绘 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 目 录 §1 零部件测绘概述 §2 拆卸零件与画装配示意图 §3 零件测绘与零件草图 §4 拼画装配图的步骤 §5 零件图与装配图中的技术要求 附录一 齿轮油泵工作原理及参考图 附录二 齿轮减速器工作原理及参考图

  3. § 1 零部件测绘概述 一、 零部件测绘的目的 零部件测绘是根据现有的机器或部件,绘制出零件图与装配图的过程。 零部件测绘一方面是为设计新产品提供参考图样,另一方面是为现有产品补充图样以制作备件,它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4. 零部件测绘的主要目的: 1)提高零部件视图选择、图形表达及实际应用等方面的能力; 2)掌握徒手绘图、尺规绘图、计算机绘图的技能,掌握零件图、装配图的内容和画法; 3)掌握零部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熟悉各种测量工具的使用,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4)能查阅有关国家标准与资料,合理的制定有关技术要求; 5)培养认真、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 二、 零部件测绘的内容与要求 1、作业内容分组测绘齿轮减速器或齿轮油泵零部件。 2、作业分量1)独立拆装部件模型。2)独立绘装配示意图。3)独立绘制全套零件草图。4)独立绘制部件装配图5)独立用仪器绘制全套零件工作图。6)每组用CAD软件绘制全套零件工作图,并打印。7)装订图纸。草图和工作图分别按A4幅面横装成册,并设计封面。封面内容包括:部件名称、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校名、系名等。封面的背面为图纸目录。

  6. 3、作业要求 认真阅读测绘指导书;提倡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反对不求甚解、盲目抄袭;所绘图纸作图准确、表达清晰、内容完整、图面整洁。 4、模型与工量具管理 每组配一台测绘部件及相应测绘工量具。组长负责领取与归还,全体同学协助保管测绘零部件及工量具。

  7. 三、零部件测绘的步骤 1、了解测绘对象 参阅有关技术文件、资料和同类产品图样,分析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装配关系,检测主要的技术性能指标和重要的装配尺寸,确定零件的拆卸顺序并作好相关的记录。 2、拆卸零件,画出装配示意图 对于较复杂的部件应画出装配示意图,以记录零件间工作位置、装配关系,作为重新装配部件和画装配图时参考。

  8. 3、画零件草图 ※非标准零件,应画出所有的零件草图。 ※标准件(如螺柱、垫圈、螺母、键、销、轴承)不必画草图,但要测出其尺寸,并查阅有关手册,使其尺寸规范化、标准化,并作好记录。 ※具有标准结构的常用件(如齿轮、弹簧等)不仅要画草图,而且对标准结构也要测出其规格尺寸(如齿轮的模数),并按规定画图。

  9. 4、画装配图 根据零件草图,装配示意图和有关资料,确定绘图比例,用仪器拼画装配图。 5、画零件工作图 根据装配图、零件草图用仪器或CAD软件绘制零件图。

  10. §2 拆卸零件与画装配示意图 拆卸零件与画装配示意图总是同时进行。

  11. 一、 拆卸零件要点 拆卸零件能使我们仔细观察和熟悉零部件结构、作用和装配关系,便于测绘。但在拆卸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注意拆卸顺序,严防乱敲乱打。一般先将部件拆成几个组件,然后按组件拆成零件。并对全部零件编号、记数,避免零件丢失,混乱。

  12. 2)拆卸时,应使用合适的工具或专用工具,做到既不损坏零件,又便于拆卸。不可拆连接及过盈配合要避免拆卸,对不影响了解装配关系的部分也不要拆卸。2)拆卸时,应使用合适的工具或专用工具,做到既不损坏零件,又便于拆卸。不可拆连接及过盈配合要避免拆卸,对不影响了解装配关系的部分也不要拆卸。 3)拆卸中要仔细了解零件的作用和装配关系。对传动、配合关系,相对位置关系,润滑及密封装置都要作深入的了解,为测绘零件作好准备。

  13. 二、装配示意图画法 装配示意图是用简单图线表达零件的大致轮廓。 1、装配示意图不受零件前后层次和可见与否的限制。 2、拆卸零件和画装配示意图结合进行,必要时可对零件进行编号。 3、装配示意图应包含零件明细表。 例:滑动轴承装配示意图与模型。

  14. 图1(a) 滑动轴承模型 图1(b) 滑动轴承的组成

  15. 5 4 6 3 7 2 1 8 图1(c) 滑动轴承装配示意图

  16. §3 零件测绘与零件草图 零件测绘的一般过程: 1、绘零件草图 2、绘装配图 3、绘零件工作图。

  17. 一、零件草图的绘制步骤 零件草图的基本要求: 表达完整,线型分明,字体工整,图面整洁,投影关系正确。 绘制零件草图的步骤: 1、 分析零件、选择视图。 仔细了解零件的名称、用途、材料、结构形状、工作位置及与其他零件的装配关系等之后,确定表达方案。 2、画视图。 画视图也要分底稿和加深两步完成。画图时,应注意不要把零件加工制造上的缺陷和使用后磨损等毛病反映在图上。

  18. 3、确定需要标注的尺寸,画出尺寸界线、尺寸线和箭头。 4、测量尺寸并逐个填写尺寸数字。测量尺寸时要合理选用量具,并要注意正确使用各种量具。零件上的键槽、退刀槽、紧固件通孔和沉头座等标准结构尺寸,可量取其公称尺寸后查表得到。 5、加深后注写各项技术要求。 6、填写标题栏,全面检查草图。 例:滑动轴承中“上轴瓦”零件的草图及其绘制步骤。

  19. 图2 零件草图的绘制步骤举例

  20. 二、零件轮廓绘制方法 1、徒手绘图法 徒手绘图法是依靠目测来估计物体各部分的尺寸比例,用铅笔和橡皮即可绘制草图的一种方法。 2、拓印法 在测量部分涂印油等色料,然后印到纸面上,再根据印出的图形测出其各部分尺寸。 3、制型法 零件上某些弧形表面,既不能拓印,测量又麻烦,可采用硬纸或金属(铅丝,铜丝)仿照弧面形状制出,然后把样板的曲线描到纸上。 4、 描迹法 用铅笔将压在纸上的零件轮廓描在纸上的方法。 5、坐标法 用钢尺与三角板配合,对回转曲面素线上几个适当的坐标进行测量,再按点的坐标求出所测曲线。

  21. 三、零件材料的确定 关于零件所用材料,一般根据零件的用途凭经验用类比的方法选定。对于机器中的关键件,可用取样分析或火花鉴别的方法确定。 四、零件尺寸的测量方法 量具用于测量零件的尺寸。常用的量具有钢尺、内卡钳、外卡钳、游标卡尺和螺纹规等。测量零件尺寸时,应根据尺寸的精确程度选用相应的量具。加工面的尺寸必须准确测量,非加工面的尺寸尽量取整数。 常见测量方法见下图所示。

  22. (1)线性尺寸

  23. (2)直径尺寸

  24. (3)壁厚尺寸

  25. (4)测量孔间距

  26. (5)测量中心高

  27. (6)曲线轮廓 对精度要求不高的曲面轮廓,可以用描迹法在纸面上描出它的轮廓形状,然后用几何作图的方法求出各连接圆弧的尺寸和中心位置。

  28. (7)螺纹 螺纹的螺距可用螺纹规或直尺测得。如图中螺距P=1.5

  29. (8)齿轮的模数 对标准齿轮,其轮齿的模数可以先用游标卡尺测得da,再计算得到模数m=da/(z+2),奇数齿的顶圆直径da=2e+d

  30. §4 拼画装配图的步骤 例 拼画柱塞泵装配图

  31. 1 . 确定图幅 根据部件的大小,视图数量, 确定画图的比例、图幅的大小,画出图框,留出标题栏和明细栏的位置。 2. 布置视图 画各视图的主要基线。并注意各视图之间留有适当间隔,以便标注尺寸和进行零件编号。

  32. 3. 画主要装配线 先画主要零件---泵体(按形体分析方法画图)。 再按装配顺序, 画主装配线上的其它零件(柱塞套和柱塞)。

  33. 4. 画其它装配线 进、出口单向阀;小轮、轴等。 5. 画细部结构 弹簧、销钉等。

  34. 6. 完成装配图 (1)全面 检查 (2)加深图线 (3)画剖面线 (4)标注尺寸 (5)对零件编号 (6)填写明细栏、标题栏 (7)书写技术要求等。

  35. §5零件图与装配图中的技术要求

  36. 一、 表面粗糙度的确定 零件上表面粗糙度的注写,一般可用类比法确定其级别。 1)对配合表面,应根据配合性质、公差等级,经查阅手册资料来解决。配合表面一般可采用 ~ 左右。 2)对非配合的加工表面一般可采用 ~ 左右。 3)对铸锻非加工表面,可在图样的右上角标注“其余 ”字样。

  37. 二、极限与配合的选择 1、公差等级的选择 在保证零件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择较低的公差等级,以减少零件加工的制造成本。通常IT5—IT12用于配合尺寸,IT12—IT18用于非配合尺寸。 例如:IT6,IT7用于机床和减速器中齿轮和轴,皮带轮和轴,与滚动轴承相配合的轴及座孔。轴颈选IT6,孔选用IT7;IT8,IT9用于一些次要配合 。 2、配合的选择 当零件之间具有相对转动或移动时,必须选择间隙配合。 零件之间无键、销等紧固件,只依靠相结合面之间的过盈来实现传动时,必须选择过盈配合;零件之间不要求相对运动、且不依靠配合传递动力时,通常选择过渡配合。

  38. 1)减速器中配合的选择:轴承端盖与箱体孔常用H8/H7、H7/H6;大齿轮与轴常用H7/r6,H7/K6;与轴承外圈(基准轴)相配的基座孔采用H7、与轴承内圈(基准孔)相配的轴颈采用K6、m6。 2)齿轮油泵中配合的选择 齿轮为主、从动轴常用H7/h6、Js7/h6; 轴颈与衬套常用F7/h6、H7/e6; 衬套与泵体孔常用H7/r6;H7/s6; 齿轮与泵体内腔常用H7/f6、H7/d7; 齿轮端面与泵盖用H7/h6、H7/e6。

  39. 三、装配图中的技术要求 例一 某圆柱齿轮减速器技术要求 1)在装配前,所有零件用煤油清洗,滚动轴承用汽油清洗。 2)机座内不许有任何杂物存在,内壁涂上不被机器侵蚀的涂料二次。机座内装45号机油至规定高度。 3)运动时,整机平稳无冲击,无异常振动和噪音。 4)各剖分面、接触面及密封处,均不许漏油。 5)啮合侧隙Cn大小用厚薄规检验,保证侧隙不少于0.17mm。所用铅丝不得大于最小侧隙四倍。 6)表面涂油漆。

  40. 例二 某齿轮油泵技术要求 1) 装配后,用手转动主动轴应灵活自如。 2) 泵体装配时,垫片厚度应保证齿轮端面与盖面的间隙(间隙在0.05-0.117mm)。 3) 齿轮顶圆与泵体内圆柱面间隙不得少于定值(0.02—0.06mm)。 4) 油泵外盖等处不得漏油。 5) 油泵成对齿轮的啮合面应占齿长的3/4以上,可根据试验后的压痕来检查。 6) 性能参数要求(温度90℃±3,油压为6kg/cm2。油泵转速应为1857rpm,流量不应少于50L/min)

  41. 附录一 齿轮油泵工作原理及参考图 1.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 齿轮泵是安装在油路中的一各供油装置。如图所示,当主动轮逆时针带动从动轮顺时针方向转动时,齿轮的啮合区右腔空间压力降低而产生局部真空,油池内的油在大气压力作用下进入泵的吸油口。随着齿轮的转动,齿槽中的油不断沿箭头方向被带至左边的出油口,把油压出。 主动轮 压油口 吸油口 从动轮

  42. 2.齿轮油泵参考图例 (1)齿轮泵三维模型 工作原理模型 拆卸演示模型 装配演示模型 泵体模型---1 泵体模型---2 (2)泵体零件图 (3)齿轮泵装配图

  43. 附录二、圆柱齿轮减速器工作原理及参考图

  44. 1.工作原理: 减速器是装在原动机与工作机之间的传动装置。工作时动力从主动齿轮轴(输入轴)输入,由从动轴(输出轴)输出,用以降低转速,提高扭矩。

  45. 2.减速器结构 箱体采用剖分式,由箱座和箱盖组成。 主动轴和从动轴上装有单列向心球轴承,起支承和轴向定位的作用,轴承的内环由轴肩或套筒顶住,轴承的外环由端盖或调整环压住,以防止轴向移动。同时,调整环还用来调整端盖与外环间的间隙,以便适应温度变化时轴的伸缩现象。

  46. 打开视孔盖可观察齿轮的啮合情况,也可把油注入箱体。为排出减速器工作时油温升高而产生的油蒸气,以便保持箱内外气压平衡,盖上装有通气塞,否则箱内压力增高会使密封失灵,造成漏油。打开视孔盖可观察齿轮的啮合情况,也可把油注入箱体。为排出减速器工作时油温升高而产生的油蒸气,以便保持箱内外气压平衡,盖上装有通气塞,否则箱内压力增高会使密封失灵,造成漏油。

  47. 打开箱体下部的螺塞可以放出污油。 轴的伸出端采用毡圈密封,主动齿轮轴上还装有挡油环起挡油作用。 齿轮减速器采用飞溅润滑,齿轮转动时溅起的油及充满减速器内的油雾,使齿轮、轴承等得到润滑。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