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3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 药理概论 一、传出神经系统的解剖与生理 二、传出神经的递质 三、传出神经的受体与效应 四、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 式与分类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 药理概论 一、传出神经系统的解剖与生理 二、传出神经的递质 三、传出神经的受体与效应 四、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 式与分类. 中枢神经抑制药: 镇静催眠药等. 中枢神经. 中枢兴奋药: 咖啡因等. 神经系统. 传入神经: 局麻药. 周围神经. 传出神经:. 传出神经系统药.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交感副交感 运动神经. 传出药物. 局麻药.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自主神经. 传入神经. 外周神经 分. 非自主神经 :运动神经. 植物神经. 神经元. 效 应 器. 中枢 神 经.

ginger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 药理概论 一、传出神经系统的解剖与生理 二、传出神经的递质 三、传出神经的受体与效应 四、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 式与分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 药理概论一、传出神经系统的解剖与生理二、传出神经的递质三、传出神经的受体与效应四、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 式与分类

  2. 中枢神经抑制药:镇静催眠药等 中枢神经 中枢兴奋药:咖啡因等 神经系统 传入神经:局麻药 周围神经 传出神经: 传出神经系统药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交感副交感 运动神经 传出药物 局麻药

  3.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自主神经 传入神经 外周神经分 非自主神经:运动神经

  4. 植物神经 神经元 效 应 器 中枢 神 经 NA 交感 NS 副交感NS Ach 运动神经 骨骼肌 传出神经系统 Ach Ach Ach

  5.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区别

  6. 1.1传出神经突触的超微结构 • 交感神经末梢分为许多细微的神经分支,其分支都有连续的膨胀部分,呈稀疏串珠状,称为膨体(varicosity)。每个神经元约有3万个膨体。膨体内有线粒体,每一个膨体内约有1000 个囊泡,囊泡内可合成递质,贮存递质。

  7. 突触:节前纤维与次一级神经元的连接;神经末梢与效应器的连接。突触是传出神经系统完成传递信息的重要结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突触:节前纤维与次一级神经元的连接;神经末梢与效应器的连接。突触是传出神经系统完成传递信息的重要结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

  8. 突触前膜:神经末梢靠近间隙的细胞膜称突触前膜,前膜是神经递质合成、贮存、释放的部位,前膜存在受体。突触前膜:神经末梢靠近间隙的细胞膜称突触前膜,前膜是神经递质合成、贮存、释放的部位,前膜存在受体。 • 突触后膜:效应器或次一级神经元靠近的细胞膜称突触后膜,后膜上有与递质相结合受体。

  9. 突触间隙(synaptic cleft): 前膜与后膜间的空隙,间隙宽约有15~1000nm,间隙内存在有递质及灭活递质的酶。

  10. 2.1 神经冲动的递质 • 递质(transmitter):当神经冲动到达末梢时,从末梢释放的一种化学传递物称为递质.递质传递神经的冲动和信号,与受体结合产生效应。 • 递质是由神经末梢膨体内合成、贮存、前膜释放,释放的递质与受体结合产生效应,或被酶所灭活。

  11. 去甲肾上腺素(NA) 传出神经系统递质 • 乙酰胆碱(Ach)

  12. 2.2 按递质分类 胆碱能神经: 交感、副交感节前纤维(肾上腺髓质) 副交感节后纤维 运动神经 支配汗腺和骨骼肌血管舒张的交感神经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 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13. 2.3 NA的生物合成、贮存、释放和消失过程 • 1.NA的合成 多巴 多巴脱羧酶 酪氨酸 多巴胺 酪氨酸羟化酶 限速步骤 多巴胺-羟化酶 NA 胞浆 囊泡 苯乙胺-N-甲基转移酶 Ad 以上过程在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中完成

  14. TH: 酪氨酸羟化酶 囊泡 DD 多巴脱羧酶 MAO NA THDD DH 多巴-b-羟化酶 多巴 NA 酪氨酸 酪氨酸 消除以被再摄取为主 血管 COMT MAO 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物合成与释放

  15. 2.NA的贮存 • NA与ATP和嗜铬颗粒蛋白结合,贮存于囊泡中 大:9000-16000 小:900

  16. 3.NA的释放 胞裂外排(exocytosis):当神经冲动到达末梢时,Ca2+内流,胞质内Ca2+浓度 ,降低胞浆粘稠度,促进囊泡向前膜移动,囊泡与前膜融合,形成裂孔,NA排入突触间隙。

  17. 4.NA的消失 • (1)摄取(uptake) • ① 摄取-1 (uptake-1)或神经摄取(neuroal up-take)或摄取贮存型。释放到间隙的NA约有75~90%被神经末梢摄取到囊泡内贮存重新利用。主动转运机制

  18. ②摄取-2 (uptake-2)或非神经组织摄取(non- neuroal up-take)或摄取代谢型:心肌、血管、肠道平滑肌摄取NA,摄取的NA很快被COMT和MAO代谢。

  19. (2).灭活 • ① 摄取-1的NA,部分末进入囊泡可被胞质中的线粒体膜上的单胺氧化酶(mono-anine ox-dase,MAO)破坏。 • ②摄取-2的NA被细胞内的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actechol-O-ethyltransferease,COMT)和MAO所破坏。 • (3).释放的NA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产生效应。

  20. 主要破坏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摄入胞浆的递质的酶是主要破坏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摄入胞浆的递质的酶是 A、COMTB、腺苷酸环化酶C、酪氨酸羟化酶 D、磷酸二酯酶E、MAO

  21. 下列何种神经末梢兴奋时释放NA A、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B、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C、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D、运动神经 E、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22. 下列何种部位的递质是Ach A、到肾上腺髓质的神经末梢 B、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C、神经肌肉接头 D、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E、以上都是

  23. 2.4Ach的生物合成、贮存、释放及消失过程 1.Ach的合成

  24. 2.Ach的贮存 • Ach合成后进入囊泡,与囊泡内的ATP及蛋白结合,贮存于囊泡中。每一个囊泡内约含1000~50000分子的Ach。

  25. 3.Ach的释放 • 胞裂外排 4.Ach的消失 • Ach释放到间隙后,被间隙内的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所水解。每一分子的AchE 1min内可水解105分子Ach。

  26. ChAc ChAc: 胆碱乙酰化酶 突 触 间 隙 AcCoA: 乙酰辅酶A AcCoA :Ach 主要被ChE水解消除 乙酰胆碱在胆碱能神经末梢合成

  27. 三、 受 体 3.1.胆碱受体 3.2.肾上腺素受体 3.3.多巴胺受体 3.4.同一组织多种受体的共存

  28. 3.1. 胆碱受体受体分型 • 3.1.1.M胆碱受体(毒蕈碱受体,Muscarine receptor, M受体) • 用药理学方法,以配体对不同组织M受体相对亲和力不同,将M受体分为五种亚型,称为M1、M2、M3、M4、M5。而用分子生物基因技术发现M受体也有五种亚型,分别用m1、m2、m3、m4、m5命名。这两种亚型M受体的分布、效应基本相对应。

  29. M1:中枢皮质、海马:中枢兴奋。 • 突触前膜:激动时抑制Ach释放。 • 神经节:神经节除极化。 • 胃粘膜壁细胞:胃酸分泌;胃肠活动。 • 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 M2:中枢、突触前膜:激动时抑制Ach释放。 • 心脏:窦房结、心房,房室结、心室, • 激动时抑制。

  30. M3:外分泌腺:汗腺、唾液腺分泌增加 • 胃肠平滑肌、支气管平滑肌、膀胱逼 尿肌兴奋收缩 • 血管平滑肌扩张 • 中枢抑制 • M4:外分泌腺、平滑肌、中枢神经 • M5:中枢神经

  31. M受体小结 • 心脏:抑制,四负。 • 腺体:汗腺、唾液腺、胃腺、呼吸道腺 • 分泌增加。 • 眼睛:瞳孔、睫状肌收缩。 • 胃肠平滑肌:兴奋时收缩,蠕动增加, 括约肌松弛。 • 膀胱逼尿肌:兴奋时收缩,蠕动增加, 括约肌松弛。 • 支气管平滑肌:兴奋时收缩。

  32. 3.1.2. N胆碱受体(烟碱受体,Nicotine receptor) • N1(NN)受体:神经节N受体(兴奋、分泌) • N2(NM)受体: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N受体(收缩)

  33. 3.2.肾上腺素受体 • 3.2.1. 受体 • 1受体:皮肤、粘膜血管,内脏血管,1受体激动时血管收缩。 • 冠状血管舒张。 • 胃肠平滑肌松弛。

  34. 突触前膜:激动时负反馈抑制NA的释放。 • 2受体 • 突触后膜(20%):皮肤、粘膜血管收缩,胃、肠平滑肌松弛,脂肪分解。

  35. 3.2.2. 受体 • 1受体:心脏、肾脏, 1受体激动时心脏兴奋性增加,心收缩力加强,传导加快,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释放肾素。

  36. 2受体: • 支气管平滑肌、冠状血管、骨骼肌血管的2受体激动时均表现为扩张。 • 骨骼肌收缩。 糖原分解、糖异生、脂肪分解。

  37. 突触前膜受体:激动时促进NA释放。 • 中枢受体:激动时交感神经活性增加。

  38. 3.3.多巴胺受体(D受体) 1.中枢D受体 2.外周D受体:肠系膜血管、肾血 管、冠状血管扩张。 D1受体:外周,主要肾血管平滑肌 D2受体:突触前膜、平滑肌效应器

  39. 3.4.同一组织多种受体的共存 • 胆碱能受体与肾上腺素受体在许多组织中共存 • 胃肠道平滑肌、血管、肝细胞等组织中 受体和受体共存 • 生理意义不清楚 • 共存时注意其对药物的不同作用

  40. 总结:传出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41. 四、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基本作用及分类 • (一)基本作用 • 1.直接作用于受体:药物直接与胆碱受体或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产生的效应与神经末梢释放递质的效应相似,称为激动药。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不产生或较少产生拟似递质的作用,并妨碍递质与受体结合,从而产生递质相反的作用,称为阻断药或拮抗药。

  42. 2.影响递质 • (1)影响递质释放 • ①促进递质释放如麻黄素,间羟胺等。 • ②抑制递质释放如可乐定,碳酸锂等。 • (2)影响递质转运和贮存如利舍平,去甲丙咪嗪等。 • (3)影响递质的转化如AchE抑制药:新斯的明,有机磷酸酯类等。

  43. (二)、分类 • 拟似药 拮抗药 • 1、胆碱受体激动药1、 胆碱受体阻断药 • (1)M,N受体激动药 :卡巴胆碱 (1) M受体阻断药 • (2)M受体激动药:毛果芸香碱 ①非选性M受体阻断药:阿托品 • (3) N受体激动药:烟碱 ② M1受体阻断药:哌仑西平 • 2、抗AchE药:新斯的明 ③ M2受体阻断药:拉碘胺 • 3、肾上腺受体激动药 ④ M3受体阻断药: • (1) 受体激动药 hexahydrosiladifenidol • ① 12 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 2、AchE复活药:解磷定 • ② 1受体激动药:去氧肾上腺素 3、肾上腺受体阻断药

  44. ③ 2 受体激动药:可乐定 (2) 、ß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 (3) ß受体激动药明 ① ß1、ß2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 ②ß1受体激动药:多巴酚丁胺 ③ß2 受体激动药:沙丁胺醇 (1) 受体阻断药 ① 12 受体阻断药: 酚妥拉明 ② 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 ③ 2 受体阻断药:育亨宾 (2) ß受体阻断药 ① ß1、ß2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 ②ß1 受体阻断药:阿替洛尔 ③ ß2 受体阻断药:布他沙明 (3) 1、2 、 ß1、ß2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

  45. M-R激动时的效应是 • A、腺体分泌增加 • B、胃肠道平滑肌收缩 • C、瞳孔缩小 • D、瞳孔扩大 • E、心率减慢

  46. NA能神经兴奋的表现是 • A、骨骼肌收缩力加强 • B、心肌收缩力加强 • C、收缩胃肠道括约肌 • D、皮肤黏膜和内脏血管收缩 • E、瞳孔扩大肌收缩

  47. N1受体分布于 A、运动神经支配的效应器 B、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 C、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 D、肾上腺髓质

  48. 激动N受体可引起 A、胃肠平滑肌兴奋 B、心率加快,血压上升 C、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D、腺体分泌减少 E、肌束颤动

  49. 第5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掌握传出神经系统受体的分类,各型受体激动时的生理效应 熟悉传出神经按递质的分类,主要递质(Ach和NA)的作用消失方式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