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主要内容

第六节 初 等 矩 阵. 主要内容. 初等矩阵的定义. 初等矩阵的性质. 两个矩阵的等价关系. 求逆矩阵的初等行变换法. 这一节我们来建立矩阵的初等变换与矩阵乘法. 的联系,并在这个基础上,给出用初等变换求逆矩. 阵的方法. 一 、初等矩阵的定义. 定义 13 由单位矩阵 E 经过一次初等变换得. 到的矩阵称 为 初等矩阵. 三种初等变换对应着三种初等矩阵. 第 i 行. 第 j 行. 1. 对调两行或对调两列. 把单位矩阵中第 i , j 两行对调 ( r i  r j ), 得初.

gisela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主要内容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节 初 等 矩 阵 主要内容 初等矩阵的定义 初等矩阵的性质 两个矩阵的等价关系 求逆矩阵的初等行变换法

  2. 这一节我们来建立矩阵的初等变换与矩阵乘法 的联系,并在这个基础上,给出用初等变换求逆矩 阵的方法. 一 、初等矩阵的定义 定义 13由单位矩阵 E 经过一次初等变换得 到的矩阵称为初等矩阵. 三种初等变换对应着三种初等矩阵.

  3. 第 i行 第j行 1. 对调两行或对调两列 把单位矩阵中第 i , j两行对调 ( ri rj ), 得初 等矩阵, 记为 P( i , j ) .

  4. 第 i行 2. 以数 c 0 乘某行或某列 以数 c 0 乘单位矩阵 E的第i 行 ( ri  c ) , 得初等矩阵, 记为 P( i(c) ) .

  5. 3. 以数k 乘某行(列)加到另一行(列) 以k乘E的第 j行加到第 i行上 ( ri + krj ) [或以k乘 E的第i 列加到第j列上 ( cj + kci ) ], 得 初等矩阵, 记为 P( i , j(k) ) .

  6. 第 i列 第 j列 第i 行 第j行

  7. 二、初等矩阵的性质 引理设 A是一个 s  n矩阵, 对 A施行一次 初等行变换, 相当于在 A的左边乘以相应的 s 级初 等矩阵; 对 A施行一次初等列变换, 相当于在 A 的右边乘以相应的 n级初等矩阵. 证明 我们只看行变换的情形,列变换的情 令 B = ( bij ) 为任意一个 s  s 矩阵, 形可同样证明. A1 , A2 , … , As为 A的行向量. 由矩阵的分块乘法,

  8. 第 i行 第 j 行 特别,令 B = P( i , j ) , 得 这相当于把 A的 i 行 与 j 行互换.

  9. 第 i行 第 i行 第 j 行 令 B = P( i (c) ) , 得 这相当于用 c乘 A的第 i行. 令 B = P( i , j(k) ) , 得 这相当于把 A的 j 行的 k 倍加到 i行.

  10. 2) 推论初等矩阵都是可逆知阵, 且 1)P( i, j )-1 = P( i, j ); 3)P( i , j(k) )-1 = P( i , j(-k) ). 在第二章第五节我们看到,用初等变换可以化 如果同时用行与列的初等变换,那么还可 简矩阵. 为了方便,我们引入: 以进一步化简.

  11. 三、两个矩阵的等价关系 1. 定义 定义 14矩阵 A与 B称为等价,如果 B可以 由 A经过一系列初等变换得到. 记为 A ~ B . 2. 等价关系的性质 (i) 反身性A ~ A; (ii) 对称性若 A ~ B, 则 B ~ A; (iii) 传递性若 A ~ B, B ~ C, 则 A ~ C.

  12. 4. 矩阵与其标准形的关系 定理 5任意一个 s n矩阵 A都与它的标准 形等价,并且其标准形的主对角线上 1 的个数等于 矩阵 A的秩 ( 1 的个数可以是零) . 证明 如果 A = O,那么它已经是标准形了. 经过初等变换,A一定可以 以下无妨假设 A O . 变成一左上角元素不为零的矩阵.

  13. 当 a11 0 时,把其余的行减去第一行的 ( i = 2, 3, … , s ) 倍,其余的列减去第一列的 然后,用 乘第一行,A ( j = 2, 3, … , s ) 倍. 就变成

  14. A1是一个 ( s - 1 )  ( n - 1 ) 的矩阵. 对 A1再重复以 上的步骤. 这样下去就可得出所要的标准形. 显然,标准形矩阵的秩就等于它主对角线上 1 的个数. 而初等变换不改变矩阵的秩,所以 1 的个 数也就是矩阵 A的秩. # 例 1任意输入一个矩阵,用初等变换把它 化为标准形.

  15. 5. 两个矩阵等价的充要条件 根据引理,对一矩阵作初等变换相当于用相应 的初等矩阵去乘这个矩阵. 因此,矩阵 A,B 等价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有初等矩阵 P1 , … , Pl , Q1,…,Qt 使 A = P1P2 … PlBQ1 Q2 … Qt.(1) n级可逆矩阵的秩为 n,所以可逆矩阵的标准 由 (1) 即得 形为单位矩阵; 反过来显然也是对的.

  16. 定理 6n级矩阵 A为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它能表成一些初等矩阵的乘积: A = Q1 Q2 … Qm . (2) 由此即得 推论 1两个 s n矩阵 A,B等价的充分必 要条件是,存在可逆的 s级矩阵 P与可逆的 n级 矩阵 Q使 A = PBQ .

  17. 推论 2可逆矩阵总可以经过一系列的初等行 变换化成单位矩阵. 证明 设 A为可逆矩阵,则由定理 6 知,存 在初等矩阵 Q1 , Q2 , … , Qm使 A = Q1 Q2 … Qm , 把它改写一个,有 Qm-1Qm -1-1… Q1-1A = E . 因为初等矩阵的逆矩阵还是初等矩阵,同时在矩 阵 A的左边乘初等矩阵就相当于对 A作初等行变 换,所以结论得证. #

  18. 四、求逆矩阵的初等行变换法 当 |A|  0 时, 由 A = P1P2 ... Pl, 有 Pl-1Pl-1-1 ... P1-1A = E, (i) 及 Pl-1Pl-1-1 ... P1-1E = A-1. (ii) (i) 式表明 A经一系列初等行变换可变成 E , (ii) 式表明 E经这同一系列初等行变换即变成 A-1 . 用分块矩阵形式, (i)、(ii) 两式可合并为:

  19. Pl-1Pl-1-1 ... P1-1(AE) = ( EA-1) , 即对 n× 2n矩阵 (AE) 施行初等行变换, 当把 A-1(AB) = (EA-1B) (AB) A变成 E时, 原来的 E就变成 A-1 . 利用初等行变换求逆矩阵的方法, 还可用于 求矩阵 A-1B. 由 可知, 若对矩阵 施行初等行变换, 当把 A变为 E时, B就变为 A-1B.

  20. 例 2设矩阵 用初等行变换法, 判断 A是否可逆? 若可逆, 求 A-1. 解

  21. 例 3用初等行变换法解矩阵方程 AX = B , 其中 解 初等行变换 故

  22. 本节内容已结束 ! 若想结束本堂课, 请单击返回按钮. 本节内容已结束 ! 若想结束本堂课, 请单击返回按钮. 本节内容已结束 ! 若想结束本堂课, 请单击返回按钮. 本节内容已结束 ! 若想结束本堂课, 请单击返回按钮. 本节内容已结束 ! 若想结束本堂课, 请单击返回按钮. 本节内容已结束 ! 若想结束本堂课, 请单击返回按钮. 本节内容已结束 ! 若想结束本堂课, 请单击返回按钮. 本节内容已结束 ! 若想结束本堂课, 请单击返回按钮. 本节内容已结束 ! 若想结束本堂课, 请单击返回按钮. 本节内容已结束 ! 若想结束本堂课, 请单击返回按钮. 本节内容已结束 ! 若想结束本堂课, 请单击返回按钮. 本节内容已结束 ! 若想结束本堂课, 请单击返回按钮. 本节内容已结束 ! 若想结束本堂课, 请单击返回按钮. 本节内容已结束 ! 若想结束本堂课, 请单击返回按钮. 本节内容已结束 ! 若想结束本堂课, 请单击返回按钮. 本节内容已结束 ! 若想结束本堂课, 请单击返回按钮. 本节内容已结束 ! 若想结束本堂课, 请单击返回按钮. 本节内容已结束 ! 若想结束本堂课, 请单击返回按钮. 本节内容已结束 ! 若想结束本堂课, 请单击返回按钮. 本节内容已结束 ! 若想结束本堂课, 请单击返回按钮. 本节内容已结束 ! 若想结束本堂课, 请单击返回按钮. 本节内容已结束 ! 若想结束本堂课, 请单击返回按钮. 本节内容已结束 ! 若想结束本堂课, 请单击返回按钮. 本节内容已结束 ! 若想结束本堂课, 请单击返回按钮. 本节内容已结束 ! 若想结束本堂课, 请单击返回按钮.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