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伊斯蘭世界

伊斯蘭世界. 組員名單 : 通訊一 林哲綸 物理一 許甯淳 理學士一林俐廷 理學士一陳香穎. 經濟二 麥志偉 經濟二 湯佳芸 英文二 賴品妤 企管二 A 戴宏全. 伊斯蘭起源. 西元 570 年,在麥加出生了一位名為穆罕默德的人,據說他自小就經常感受到天使的造訪 中年時,天使經常給予穆罕默德一些啟示,有天告訴穆罕默德: 背誦,因神創造你的名 由凝塊被創造的人類阿 背誦 你的神是最豐盈的 他以筆教導人 教導他們不懂的事 古蘭經 是由 多神 信仰向 唯一神 信仰的思想昇華. 補充:古蘭經和聖訓. 性惡論傾向 : 主張知足,反對貪婪 反對不義

giulio
Download Presentation

伊斯蘭世界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伊斯蘭世界 組員名單: 通訊一 林哲綸 物理一 許甯淳 理學士一林俐廷 理學士一陳香穎 經濟二 麥志偉 經濟二 湯佳芸 英文二 賴品妤 企管二 A戴宏全

  2. 伊斯蘭起源 • 西元570年,在麥加出生了一位名為穆罕默德的人,據說他自小就經常感受到天使的造訪 • 中年時,天使經常給予穆罕默德一些啟示,有天告訴穆罕默德: 背誦,因神創造你的名 由凝塊被創造的人類阿 背誦你的神是最豐盈的 他以筆教導人 教導他們不懂的事 古蘭經 • 是由多神信仰向唯一神信仰的思想昇華

  3. 補充:古蘭經和聖訓 • 性惡論傾向: 主張知足,反對貪婪 反對不義 主張順從,反對悖逆 主張命人行善,反對誘人作惡 • 今世的生活是「虛幻」、「暫時」、 「微不足道」;後世的幸福則是「更好」、 「更長久」,是「樂園」──對兩世幸福的追求,成為穆斯林道德修養的出發點與內在動力。 • 繼承以古希臘哲學為主體的東西方哲學思想,並經過加工改造,賦予伊斯蘭特色。

  4. 補充:從中國伊斯蘭學者王岱輿看伊斯蘭 • 順從 • 堅忍與敬畏:堅忍是對信仰的堅信和為宗教事業艱苦奮鬥的精神;而敬畏則是對真主、對教義信仰出自內心的虔誠、崇敬,對離經叛道行為和信念動搖時的悔悟與恐懼。 • 公正與寬恕。 • 追求和平安寧的社會理想:如穆斯林是兄弟,是教胞的思想,商業經營中的公平買賣,禁止高利盤剝的思想,戰爭中寬待俘虜,合理分配戰利品的思想,日常生活中施捨濟貧的思想,善待和釋放奴隸,善待孤兒的思想,家庭和諧,鄰居敦睦的思想等等。

  5. 伊斯蘭哲學 • 闡述伊斯蘭教義及有關對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的哲學基本問題的學說或世界觀體系。 • 融匯穆斯林各民族多樣性的文化,吸收古希臘等外來哲學思想和自然科學成果,借助理性思辨和邏輯論證,運用與教義學不同的哲學概念術語、範疇命題、論證方法,說明造物主與被造物、理性與啟示、知識與信仰、人與現實世界等之間的關係,而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宗教哲學及自然哲學思想 • 是中世紀以來伊斯蘭教國家各族人民和學者,在長期的社會鬥爭、宗教論爭和生活實踐中,在伊斯蘭社會文化傳統和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共同創造的、獨特發展的哲學形態。

  6. 前伊斯蘭 • 沒有詳細的道德規範 • 深受榮譽、勇氣以及殷勤影響 • 伊斯蘭教強調穆斯林要像對待非穆斯林的宗教般持寬容和尊重態度接納非穆斯林的文化,間接推動了中東地區的各大文化(希臘、波斯文化)之間的交融。

  7. 舉例:法源 • 《古蘭經》作為律法的基礎,應予遵循,但它仍為後人的立法留有廣闊的餘地,應根據時代條件的變化,對經義作新的解釋。 • 聖訓雖為重要法源,但它只揭示隱含於個例中的原理,而未就不同民族的特殊性作出規定,故不應墨守成規,而應予靈活運用。 • 公議雖為最重要的法源,但它從未在任何國家形成永久性制度,故應在穆斯林國家建立有各黨派、各階層代表參加的立法議會,作為當代公議的體現。 • 關於類比:歷史上教法學家虛構的教法「創制之門關閉」之說,使教法思想日趨僵化,今人有權根據類比原則重開教法「獨立判斷」的大門。

  8. 舉例:四大法學派的包容 • Abu Hanafi:「人們當他不知我的依據時,不宜採納我的決議;人們當他不知我的依據時,不宜用我所頒佈之教法令去教導人們,因我們皆是凡人,今天說的也許明天會背推翻,如果我所頒佈之教法令有違背古蘭經及聖訓之情事時你們就不要採納它。」 • Maliki:「我是個凡人,時對時錯,如果發現有違古蘭經及聖訓時,你們就放棄它。」 • Shafi`i:「只要有正傳之聖訓為依據,那就是我的路線;如我所言發現有違古蘭經及聖訓時,你們就把它棄擲於牆外罷!」 • Ahmad:「由穆聖所正傳之聖訓才是正確的,但我所說的,今天對不保證生前與死後皆是正確的,故不要追隨我,也不要追隨Maliki教長、Shafi`i教長、Auza`i、Thauri等學者,你們應追隨你們所認為是確鑿之經訓為依據。」

  9. 帝國的形成與影響 • 穆罕默德的後繼者率穆斯林軍先後向外擴張,到8世紀中期,形成地跨亞非歐三洲的阿拉伯哈里發帝國,伊斯蘭教發展為多民族信仰的世界性宗教。 • 促進農業、手工業、商業和海陸交通的發展。隨著經濟的繁榮,文化科學事業日益活躍,在天文學、數學、醫學、化學等學科取得了重大成就。 • 實行博採諸家、兼容並蓄的文化政策,大力贊助翻譯和介紹外國的科學和哲學著作。其中,以古希臘哲學為主。

  10. 結論:文化貢獻 • 中世紀可算是伊斯蘭文化頂盛時期 • 根據傳統伊斯蘭教鼓勵穆斯林終身學習的原則,阿拉伯人穆斯林在政局穩定,商業繁榮,大量財富得到累積後,帝國統治者便如饑似渴地學習帝國(阿拔斯王朝)周圍文明(希臘、波斯、印度)的先進文化 • 阿拉伯帝國歷代哈里發都奉行較開明的文化政策,令帝國在的各學科的學術領域(文學、歷史、哲學、地理學、教育、科學、醫學等)都有長足的發展 • 《古蘭經》鼓勵人們重視知識、研究學問,另外,伊斯蘭文化亦間接為日後歐洲的文藝復興作好了準備。

  11. 補充:生理衛生 • 穆聖:「清潔是信仰的一部份。」、「五件合乎人性之事:剃體毛、割包皮、修剪上、拔腋毛、修剪指甲。」 • 身心並重的清潔:   小孩未成年要割包皮,以免尿道感染   身體上的毛髮不可超過四十日不清理 • 穆聖時代的牙刷(Miswak) 是用一種苦樹的樹枝所製程,長度大約一手掌,尖端用刀削成毛刷狀,其用途為清潔及保健牙齒,同時去除口臭。

  12. 補充 • 每天禮五番拜,聚禮比單獨在家裡禮貴27倍,每七日聚禮主麻一次,每年兩會禮,不僅止於此,一生中全世界穆斯林又相聚一次(朝靚)──代表團結 • 古蘭經裡一並提起「聽」與「視」兩個詞達19九次之多,其中有17次是先提到「聽」,然後才提到「視」──這是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嬰兒便是一例。 • 以前,阿拉伯人有重男輕女的心態。生下女嬰就把她活埋掉,繼承權也被男性獨吞:他們認為只有參加戰爭的男孩,才有繼承權。伊斯蘭出現以後,推翻了這些不正確的觀念。由伊斯蘭的歷史來看,婦女的貢獻很大。穆聖時期,第一位信奉伊斯蘭的人是哈蒂佳聖妻。不僅止於此,她為了發揚伊斯蘭,亦奉獻了她的財產。當時第一位為教殉亡者也是女人──提倡男女平等,但是互補而非競爭。

  13. 近代伊斯蘭 習俗 • 不吃豬肉 • 女性配戴面紗服裝以不露出曲線為標竿 • 結婚雙方需為穆斯林 • 不崇拜偶像 • 一夫多妻制

  14. 近代伊斯蘭 文化習俗上的改革 支持者 • 埃及法學家卡希姆·艾敏(Qasim Amin)於1899年發表了頗具前瞻性的《女性解放》(Tahrir al-Mar‘a)一書。他被認為是埃及女性主義之父。在此書中他批評了當時社會所盛行的一夫多妻制、蒙面紗以及帷幕制度,也就是伊斯蘭教的性別隔離。 • 反對者 • 一些伊斯蘭組織如塔利班則力圖繼續實行適用於婦女的傳統法律

  15. 近代伊斯蘭 • 組成跨國的伊斯蘭會議組織 • 伊斯蘭主義 • 地下秘密組織 • 美國如何對待穆斯林?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pjd-bKNYzs&list=UUrtTd5_J33CfsC6BKUrTiQA&index=3

  16. 為何穆斯林會遭受如此待遇?

  17. 美國與伊斯蘭 衝突原因各家說法不同 • 本質論:伊斯蘭教的本質傾向鼓吹仇恨意識和採用暴力手段面對爭端。 • 歷史論:歐洲國家與伊斯蘭過去爭鬥了千多年,現今的衝突是過去的延續。 • 壓迫論:穆斯林反美國反西方是基於現今在政治經濟層面受到壓迫。 • 代罪羔羊論:穆斯林在過去幾百年來一直落後於西方,反美國、反以色列是一種尋找「代罪羔羊」的心理防衛機能。

  18. 總結 • 長久以來穆斯林一直「被視為」西方國家的敵人,但是,伊斯蘭的威脅究竟從何而來?他們的目標是哪些國家?為什麼是那些國家而不是其他國家?需要回頭看看歷史 • 伊斯蘭文化顯然覆蓋許多不同的文化和民族,派系眾多,不盡相同。若草率的將他們視為「相同」,那對龐大的伊斯蘭信徒而言太不公平了。 • 為什麼我們對伊斯蘭的印象都是恐怖主義而已?為什麼我們對穆斯林的貢獻一無所知?為什麼我們對西方感到熟悉,而對穆斯林十分陌生?這種知識上的偏斜是怎樣形成的?

  19. 資料來源 • 百度(伊斯蘭哲學)http://baike.baidu.com/view/357464.htm • http://tw.myblog.yahoo.com/hawa-taichung/archive?l=f&id=9&page=1 • 世界日報http://www.creative-wisdom.com/education/essays/on_cultures/Islam_US.shtml • 維基https://zh.wikipedia.org/wiki/伊斯兰教#.E8.81.96.E6.88.B0 • http://www.chiculture.net/1603/html/1603c29.html • http://www.angelcity.idv.tw/world/is4.htm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