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 一 ) 国家层面: 课堂教学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迫切需求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分析. ( 一 ) 国家层面: 课堂教学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迫切需求.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分析. ( 二 ) 改革层面: 课堂教学改革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 新课程十年回顾. 义务教育新课程 2001 年 42 个实验区 0.5%- 1% 2002 年 570 个实验区 18%-20%

glen
Download Presentation

( 一 ) 国家层面: 课堂教学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迫切需求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分析 (一) 国家层面:课堂教学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迫切需求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2.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分析 (二) 改革层面:课堂教学改革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 新课程十年回顾 • 义务教育新课程 • 2001年 42个实验区 0.5%- 1% • 2002年 570个实验区 18%-20% • 2003年1642个实验区 40%-50%(长沙市进入) • 2004年 2576个实验区 70%-90% • 2005年 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

  3.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分析 (二) 改革层面:课堂教学改革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 新课程十年回顾 高中阶段新课程 2004年 海南、广东、山东、宁夏四省区 2005年 江苏 2006年 福建、浙江、安徽、天津、辽宁 2007年 北京、黑龙江、 吉林、陕西、湖南 2008年 江西、山西、河南、新疆、新疆兵团 2009年 河北、内蒙、湖北、云南 2010年 西藏、甘肃、贵州、四川、重庆、青海

  4.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分析 (三) 学校层面:课堂教学改革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

  5.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分析 (四) 人才层面:课堂教学改革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人才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是实现中国梦的决定性因素,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有强烈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人才,是教育的神圣使命。

  6.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 1. “课改”代名词——杜郎口中学(10+35模式) 2. 领跑高中领着“改” ——昌乐二中(“271”模式) 3.课变:这里的学生管老师——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 4.不让教师进课堂——江苏灌南新知学校(自学•交流学 习模式) 5.这里的学生怕下课——河北围场天卉中学(大单元教学)

  7.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 (一) 教学理念:以人为本 1、重视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2、保护学生的求知欲,顺势引导 3、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改变教学方法

  8.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 (二)教学目标:多元化 五种基本课堂教学目标价值: ◆强调掌握基础知识的价值取向 ◆强调基础技能训练的价值取向 ◆强调获取生活经验的价值取向 ◆强调创造性思考能力培养的价值取向 ◆强调情感陶冶的价值取向

  9.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 (三)教学策略:自主、合作、探究 1、自主学习 □给学生一个学习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 □给学生一个学习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 □给学生一个自由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 □给学生一个探究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 □给学生一个挑战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 □给学生一个问题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 □给学生一个选择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给学生一个开放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10.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 1. 自主学习 2. 合作学习 3. 探究学习

  11.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 (四) 教学模式:注重模式但不模式化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是教学实践的概括化的形式和系统,具有多样性和可操作性。

  12.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困境突破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改革绝不仅仅是观念、模式、方式、行为的变革,即教学活动本身的改革,它首先而且主要是课堂文化的重建——这是核心、根本和终极追求。

  13. 课堂文化的构成: 一、教室文化(物理空间)——使教室体现出崇高的教育意义和审美价值 二、班级文化(社会环境)——使同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活伙伴 三、教学文化(教学范型)——使教学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活动 四、精神文化——使敬业乐业、求实创新、不断进取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14.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困境突破 • 课桌椅的排列: • ① ② ① ② ③ ① ② ③ • “T”型: • ③ ④ ④ ⑤ ④ ⑥ • ⑤ ⑦ (一)教室文化(物理空间)——使教室体现出崇高的教育意义和审美价值

  15. ① ⑥ • “马蹄型”: ② ⑤ • ③ ④ • ① ④ • “田字格”型: • ② ③

  16.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困境突破 (二)班级文化(社会环境)——使同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活伙伴

  17. 班级文化重建的核心是重建同学的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同学关系甚至比师生关系更能促进学生的成长。 1.学习关系(互帮互学的学习共同体) 2.情感关系(亲密友爱的情感共同体) 3.工作关系(团结协作的班级共同体)

  18.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困境突破 1. 学习关系(互帮互学的学习共同体) (二)班级文化(社会环境)——使同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活伙伴 从学习社会学角度来讲,学生的学习存在竞争与合作两种形式。竞争与合作是涉及人与人关系的一对基本范畴,学生之间在学习上也客观存在着竞争与合作两种关系。 竞争性学习方式:学习目标互相排斥 合作性学习方式:学习目标互相依赖 个体性学习方式:学习目标单行独进

  19.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困境突破 (二)班级文化(社会环境)——使同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活伙伴 2. 情感关系(亲密友爱的情感共同体) 3.工作关系(团结协作的班级共同体)

  20.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困境突破 (三)教学文化(教学范型)——使教学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活动 教学范式的转变 1.独白式教学文化→对话式教学文化 人与文本对话 人与人对话 人与自己对话 师生问答未必是对话 2.记忆式教学文化→思维式教学文化 复制、记忆→生产、建构 3.接受式教学文化→感受式教学文化 知道、了解、掌握→感悟、体验、体悟(身体力行)

  21.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困境突破 (四)精神文化——使敬业乐业、求实创新、不断进取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 课堂应该弥漫着一种精神: • 敬业精神特别是乐业精神:教学是一件幸福的工作——对教学的投入、对学生的责任 • 科学精神特别是求真精神:只服从真理的精神——对知识的认真、对学科的热爱 • 人文精神特别宽容精神,宽容精神是一种对于“不守成规”的观念和行为的容忍精神,它体现为能够容忍别人对自己信念和原则的直接反对,还体现对人的弱点,如人的软弱、愚蠢、庸俗甚至猥琐之外的容忍。 绝不容许有任何的精神虐待和心灵施暴。

  22. 教师的自我追求: • 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 • 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堂 • 让学生喜欢你的为人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课——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颗火星。”

  23. 教师的工作要求(习惯) • 每天上好一节课 • 每天与一个学生交流 • 每天观察并调查一个异常现象 • 每天寻找一道错题的根源 • 每天(上网)阅读半小时

  24. 四、我市课堂教学改革路线图 工作思路: 一个中心: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实现课堂教学科学性、艺术性、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打造高效课堂、魅力课堂、和谐课堂。 两项改革:一是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 三个转变:一是教学方法由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转变,二是课堂师生活动由以教师讲为主向以学生学为主转变,三是学生学习方式由以听为主的被动学习向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为主的主动学习转变。

  25. 四、我市课堂教学改革路线图 (一) 启动阶段(2012年) (二) 实施阶段(2013年—2014 年) (三) 总结阶段(2015)

  26. 五、课堂教学改革的应对措施 (一)行动:从“走近”到“走进” (二)改变:从“学习”到“创新” (三)研究:从“形式”到“实质” (四)超越:从“惰性”到“智慧”

  27. 五、课堂教学改革的应对措施 (五)管理者的责任 倡导自主学习,做学习型教师 倡导教学科研,做研究型教师 倡导教育艺术,做智慧型教师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