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第 5 章 沉淀滴定法

第 5 章 沉淀滴定法. 5.1 沉淀溶解平衡与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5.2 分步沉淀 5.3 沉淀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5.4 沉淀滴定应用 Mohr 法 — 铬酸钾作指示剂的 银量法 Volhard 法 — 铁铵矾作指示剂的 银量法 Fajans 法 — 吸附指示剂的 银量法. 沉淀滴定方法概述. → 沉淀滴定对沉淀反应要求 *沉淀的 溶解度 必需很小 ( 溶出的离子浓度 <10 -5 mol/L ) *反应迅速,按一定化学 计量关系定量 进行。 *有合适的方法 指示终点 。

graceland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5 章 沉淀滴定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5章 沉淀滴定法 5.1 沉淀溶解平衡与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5.2 分步沉淀 5.3 沉淀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5.4 沉淀滴定应用 Mohr法—铬酸钾作指示剂的银量法 • Volhard法—铁铵矾作指示剂的银量法 • Fajans法—吸附指示剂的银量法

  2. 沉淀滴定方法概述 →沉淀滴定对沉淀反应要求 *沉淀的溶解度必需很小 (溶出的离子浓度<10-5 mol/L) *反应迅速,按一定化学计量关系定量进行。 *有合适的方法指示终点。 →常用的沉淀滴定法:银量法 Ag+ + X- == AgX ↓ 测定:Cl-,Br-,I-,SCN-,Ag+

  3. 沉淀 SO42- SO42- SO42- SO42- SO42- SO42- SO42- SO42- SO42- SO42- SO42- SO42- Ba2+ Ba2+ Ba2+ Ba2+ Ba2+ Ba2+ Ba2+ Ba2+ 吸附层 构晶离子 Ca2+ NO3- Ca2+ 扩散层 抗衡离子 K+ Cl- Cl- Cl- Na+ 沉淀的表面吸附作用 例 吸附原则 优先吸附构晶离子

  4. MA(固)== MA(水) M+ + A- 5.1 沉淀溶解平衡与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一、沉淀溶解平衡 纯水中,温度一定时,平衡常数 活度积 Ksp0 =αM+ ·αA- 1:1型沉淀 αM+ =γM+ [M+] αA- =γA- [A-] 溶度积:溶解离子浓度的乘积 活度系数,低浓度时为1 溶液离子浓度很低时Ksp=K0sp

  5. 1:1型沉淀 例2: 对于MmAn型沉淀: MmAn mM + nA Ksp=[M]m[A]n = (mS)m (nS)n • 难溶盐的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 • 溶解度S:溶解平衡时每升溶液中有S(mol)难溶盐化合物溶解成离子 • 例1:

  6. 利用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 1、根据溶度积常数判断难溶盐沉淀的溶解度,如: 2、计算溶解离子的浓度; 3、判断沉淀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一般在允许误差内,溶解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可认为反应完全 pKsp(Ca(OH)2)=4.9, pKsp( Mg(OH)2)=10.4

  7. 2. 影响沉淀平衡的因素 M+、A-的副反应系数 条件溶度积 M总+ A总

  8. H+ HC2O4- H2C2O4 先求出条件溶度积 αM=1 αA = 1 +β1[H+] +β2 [H+]2 β1 = 1 / Ka1 β2 = 1 / Ka1Ka2 例5-1 已知CaC2O4的Ksp和 酸碱平衡常数Ka1 Ka2,求在pH=8.0和pH=1.0时CaC2O4的溶解度 解:CaC2O4 Ca2+ + C2O42- 求不同pH下的 C2O42-副反应系数αA pH=1.0 , αA=103.62, 溶解度增加约60倍 ; pH=8.0 ,αA ≈ 1 , 溶解度不变

  9. 影响溶度积常数 3.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1)酸效应- Acidic effect (2)络合效应- Complexing effect (3)同离子效应-Common ion effect (4)盐效应-Salting effect : (5) 其他因素:

  10. 思考:对强酸形成的难溶盐是否受酸效应影响?思考:对强酸形成的难溶盐是否受酸效应影响? (1)酸效应- Acidic effect 溶液酸度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 对于二元弱酸H2A形成的盐MA: S = (Ksp/δA)1/2 例:当Ag2CrO4沉淀在酸性溶液中,CrO42-浓度减少,生成了HCrO4-和H2CrO4, 使Ag2CrO4的溶解度迅速增大。 一般地, CrO42- 在pH为6.5时已无酸效应 ; 当pH>10时又会有Ag2O沉淀生成

  11. (2)络合效应- Complexing effect 若溶液中存在有能与构晶离子生成可溶性络合物的络合剂, 则反应向沉淀溶解的方向进行,影响沉淀的完全程度,这种影响称为络合效应. 1)共存络合剂与金属离子的络合效应促使沉淀-溶解平衡移向溶解一方,从而增大溶解度

  12. 2)当沉淀剂本身又是络合剂时,应避免加入过多;既有同离子效应,又有络合效应——最佳浓度2)当沉淀剂本身又是络合剂时,应避免加入过多;既有同离子效应,又有络合效应——最佳浓度 Ag+ + Cl- AgCl AgCl+ Cl- AgCl2- AgCl2- + Cl- AgCl3- 因此,用 Cl-滴定Ag+是必须严格控制Cl-的浓度 类似地,Al3+、Fe3+等金属离子的水解作用(OH-配合作用)

  13. 例:硬水软化:CaCO3 Ca2+ + CO32- 沉淀平衡向左方移动,Ca2+减少 Ksp一定 加入过量Na2CO3 (3) 同离子效应-Common ion effect 当沉淀反应达到平衡后,向溶液中加入含有某一构晶离子的试剂或溶液,则沉淀的溶解度减少,称为同离子效应。 应用:在沉淀分析中,常加入过量的沉淀剂,降低沉淀的溶解度。 一般沉淀剂以过量50%-100%为宜,过多会引起盐效应、络合效应或酸效应

  14. S/S0 1.6 1.4 1.2 1.0 BaSO4 AgCl 0.001 0.005 0.01 KNO3 / (mol·L-1) (4)盐效应-Salting effect : 在KNO3、NaNO3等强电解质存在时,沉淀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的大,这种加入强电解质而增大沉淀溶解度的现象,称为盐效应。 注:沉淀溶解度很小时,常忽略盐效应(溶液中离子浓度<0.01mol/L)

  15. A.温度: T↑ ,S ↑ ,溶解损失↑ (合理控制) B.溶剂极性: 溶剂极性↓,S↓,溶解损失↓(加入有机溶剂) C.沉淀颗粒度大小: 同种沉淀,颗粒↑,S↓,溶解损失↓(粗大晶体) D.水解作用: 某些沉淀易发生水解反应,对沉淀造成影响 (5) 其他因素:

  16.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浑浊 砖红色沉淀 5.2 分步滴定 (1)多种沉淀离子共存情况下,形成沉淀的顺序 溶液中同时含有0.100mol/L的Cl-和CrO42-离子,逐滴加入AgNO3溶液,哪种沉淀先形成?

  17. 铬酸银形成时 溶液中剩余 先形成 形成 沉淀所需 形成 沉淀所需 19 [Cl-]<<初始浓度,可认为沉淀完全 (<10-5mol/L) 结论:利用溶度积大小不同进行分步沉淀,先达到溶度积的先沉淀;后达到溶度积的后沉淀 思考:1、对于同型沉淀,如何利用溶度积常数的大小判 断分步沉淀? 2、两种混合离子分别准确沉淀滴定的主要决定因素?

  18. (2)沉淀的转化:微溶的化合物转化为更难溶的化合物(2)沉淀的转化:微溶的化合物转化为更难溶的化合物

  19. 5.3 沉淀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AgNO3 (0.10 mol·L-1) T/ % pCl pAg NaCl (0.10 mol·L-1) 0.0 1.0 0 90.0 2.3 7.2 sp前:pCl按剩余 Cl -计 pAg按Ksp和剩余 Cl –计算 99.0 3.3 6.2 99.9 4.3 5.2 突跃 sp: 100.0 4.75 4.75 100.1 5.2 4.3 101.0 6.2 3.3 sp后:pAg按过量Ag+计; pCl按Ksp和过量的Ag+计算 110.0 7.2 2.3 200.0 8.0 1.5 1、沉淀滴定曲线 pKspAgCl=9.5

  20. AgNO3 NaCl 2、滴定曲线与滴定突跃大小影响因素 6.2 5.2 (1)浓度增大10倍,突跃增加2个pAg单位 4.75 4.75 4.3 3.3 0.1mol·L-1 1mol·L-1

  21. AgNO3 I- Cl- Br- I- Br- 3.3 12.5 7.9 Cl- 3.3 8.8 6.1 3.3 6.2 4.8 (2)滴定突跃还与沉淀的KSP大小有关 (1mol·L-1) Ksp减小10n, 突跃增加n个pAg单位.

  22. pH pH pH OH-  H2A OH-  HA OH-  H+ T/% T/% T/% 强碱滴定强酸:浓度增大10倍,突跃增加2个pH单位。 强碱滴定弱酸:浓度增大10倍,突跃增加1个pH单位 Ka越大,突越增加 各类滴定曲线小结 目测终点准确滴定(误差±0.1%)的可行性判断:c Ka 10-8 1、酸碱滴定曲线

  23. pM´ Y  M T/% 2、络合滴定曲线 (1)CM增大10倍,滴定突跃增加1个单位。 (2)K′MY增大10倍,滴定突跃增加1个单位。 1、单一金属离子准确滴定(允许误差±0.1%)的判据: lgCM SP K’MY≥6 当CM SP=0.01mol/L-1时, 2、混合金属离子分步滴定条件 (△lgK + lg ( CM / CN ) ≥ 5

  24. (1)浓度增大10倍,突跃增加2个pAg单位 (2)Ksp减小10n, 突跃增加n个pAg单位. pAg Ag+  Cl - T/% T/% 3、沉淀滴定曲线 1、生成沉淀的溶解度必需很小(溶出的离子浓度 <10-5 mol/L) 2、分步准确滴定两种离子时,第二种离子沉淀形成时,第一种离子应沉淀完全(剩余浓度<10-5 mol/L)。

  25. (1) 原理: 砖红色沉淀 5.4 沉淀滴定法的应用 1、Mohr法-测定Cl -和Br- 问题:能否用Cl-标准溶液滴定水中的Ag+? 指示剂:K2CrO4 滴定剂:AgNO3(0.1mol·L-1)

  26. (2)滴定条件 A.指示剂用量: 过高——终点提前(由于CrO42-多,提前达到铬酸银溶度积 ) 过低——终点推迟(由于CrO42-少,达到溶度积所需的Ag+多) 理论终点——在计量点时恰好生成Ag2CrO4↓,此时[Ag+]同时满足两种沉淀溶度积常数,此时所需指示剂CrO42-浓度: 实际分析时控制[CrO4]=5×10-3 mol/L

  27. 滴定终点 计量点时 计量点与滴定终点的误差分析 [Ag+]ep> [Ag+]sp, 即终点在化学计量点之后,误差仅为+0.006%

  28. B.溶液酸度: 酸性条件下(pH<6),除CrO42-酸效应外 碱性条件(pH>11) 所以,控制pH = 6.5~10.5(中性或弱碱性) C.注意 防止Cl-被沉淀吸附,从而减少溶液中的浓度,导致终点提前 措施——滴定时充分振摇,解吸Cl-

  29. 可测Cl-, Br- • 不可测I-,SCN- (3) 适用范围 • 不可测I-,SCN-原因: • AgI和AgCN沉淀具有强烈吸附作用,使终点观察不明显

  30. (4) 干扰 • 阴离子:凡是在滴定条件下,能与Ag+生成沉淀的阴离子都干扰测定 • PO43-、AsO43-、SO32-、S2-、CO32-、C2O42- • 阳离子:与指示剂 K2CrO4生成沉淀 • Ba2+、Pb2+ • 有色离子:影响终点变色 • Cu2+、Co2+、Ni2+ • 易水解离子:干扰终点观察 • Al3+、Fe3+、Bi3+、Sn4+ 措施:预先分离除去干扰离子,或者用Volhard法测定 应用:饮用水中Cl-测定

  31. (5) 测定步骤 ①取一定量水样加入一定量的K2CrO4; 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滴定至砖红色出现,记下消耗的 AgNO3体积V1; ②取同体积空白水样(不含Cl- ),加入少许 CaCO3作为陪衬,加入少许K2CrO4, 用 AgNO3滴定,滴定至砖红色记下消耗的AgNO3体积V0 ③用基准NaCl配置标准溶液,标定AgNO3溶液的浓度 计算

  32.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AgNO3: (棕色瓶中保存) —纯品:直接配制 —非基准试剂,粗配后用NaCl 标液标定其浓度 NaCl:工作基准或优级纯 —高温电炉中于550ºC干燥2h

  33. (1)直接法测Ag+: NH4SCN(滴定剂) Fe3+ Ag+(被测物) Ag++ SCN-= AgSCN(白) Ksp= 1.0×10-12 Fe3+(K=200) FeSCN2+(络合物) 当[FeSCN2+]= 6 ×10-6mol·L-1 即显红色. 2、Volhard法 滴定剂:NH4SCN;指示剂:铁铵矾 FeNH4(SO4)2

  34. NH4SCN (滴定剂) Fe3+ Ag+(过量)+ X-(被测物)==== AgX ↓ + Ag+ (剩余) AgSCN↓(白色) SP: FeSCN2+ (2)返滴定法测水中卤素离子: 可在强酸性(0.1~1mol/LHNO3 )条件下 优点:在HNO3下滴定,许多弱酸根阴离子, 如PO43-、S2-不干扰测定

  35. AgCl Ag+ + Cl- Ksp(AgSCN) < Ksp(AgCl) + (2.0 ×10-12) (3. 2×10-10) FeSCN2+ SCN-+ Fe3+ AgSCN Volhard法返滴定测Cl-时注意事项 由于KSP.AgSCN < KSP.AgCl,滴定Cl -时,到达终点后,振荡,红色退去(沉淀转化) 沉淀转化平衡时,Ag+与AgCl 和AgSCN两种沉淀保持平衡,此时需多消耗SCN-, 产生较大误差

  36. Volhard返滴定法测Cl- 时应采取的措施: • 过滤除去AgCl (煮沸、凝聚、滤、洗) • 加硝基苯(有毒),包住AgCl  由于AgBr AgI的溶度积常数小于AgSCN,故可直接用返滴定测定,不必采取措施

  37. 吸附 3、Fajans法—吸附指示剂法 以Ag+滴定Cl- 为例 指示剂: 荧光黄(fluorescein),有机弱酸 原理 荧光黄 问题:若用Cl-滴定Ag+ ,颜色如何变化?

  38. 滴定前 滴定中 滴定终点 Fajans法滴定Cl-(荧光黄为指示剂) p182 习 题 3、5、6、7

  39. 第5章 教学要求 • (1)掌握沉淀溶解平衡常数——溶度积的概念和难溶盐溶解度的计算; • (2)掌握多种离子共存时分步沉淀的条件; • (3)熟悉沉淀滴定过程中被滴定离子的浓度变化; • (4)掌握莫尔法的原理和应用与水中Cl离子的测定。

  40. 第5章 教学重点与难点 • 教学重点: • (1)利用难溶盐溶度积计算其溶解度; • (2)混合离子分步沉淀的计算; • (3)莫尔法测定水中Cl的方法。 • 难点: • 难溶盐溶度积计算其溶解度; • 多种离子共存时分步沉淀的条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