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经济常识第八课

经济常识第八课. 外汇与汇率. 相关知识. 1 、外汇、汇率、外汇储备 2 、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 3 、汇率变动对外贸的影响 4 、汇率的计算方法 5 、经济全球化 6 、宏观调控. 一、 外汇. 形式是外币,本质是国际间支付手段. 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 1 )外汇执行的是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 ( 2 )外币不等于外汇。 外币指外国的货币包括纸币、铸币。 外汇包括外币、外币有价证券、外币支付凭证等(主要是美元、欧元、日元) 外币属于外汇的范围,但并非任何一种外币都是外汇,必须能用于国际间的结算。故不能等同。. 一、 外汇.

Download Presentation

经济常识第八课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经济常识第八课 外汇与汇率

  2. 相关知识 1、外汇、汇率、外汇储备 2、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 3、汇率变动对外贸的影响 4、汇率的计算方法 5、经济全球化 6、宏观调控

  3. 一、 外汇 形式是外币,本质是国际间支付手段 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1)外汇执行的是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 (2)外币不等于外汇。 外币指外国的货币包括纸币、铸币。 外汇包括外币、外币有价证券、外币支付凭证等(主要是美元、欧元、日元) 外币属于外汇的范围,但并非任何一种外币都是外汇,必须能用于国际间的结算。故不能等同。

  4. 一、 外汇 形式是外币,本质是国际间支付手段 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1)外汇执行的是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 (2)外币不等于外汇。 二、外汇储备 (1)作用 是一国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 (2)形式 包括拥有的外国货币、债券、股票等

  5. 从1978年-1999年,我国的外汇储备从18亿美元增至1546亿美元(不含港、澳、台地区),这标志着我国(1)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债权国(2)对外贸易取得较大发展(3)综合国力增强 (4)改革开放政策取得了重大成果A.(1)(2)(3)(4)B.(2)(3)(4)C.(1)(3)(4)D.(1)(4) B

  6. 从外汇储备数额增长看,1981年底首次达到27亿美元;1990年底首次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10.9亿美元;1996年底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达到1050.5亿美元;2001年底跨过2000亿美元的门槛,达到2121亿美元;2004年底达到6099亿美元;2005年底达到8189亿美元从外汇储备数额增长看,1981年底首次达到27亿美元;1990年底首次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10.9亿美元;1996年底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达到1050.5亿美元;2001年底跨过2000亿美元的门槛,达到2121亿美元;2004年底达到6099亿美元;2005年底达到8189亿美元

  7. 辨析:外汇储备越多越好 (1)外汇储备的含义作用 (2)外汇储备增长,贸易出现巨额赢余会使我国的货币坚挺,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对外信誉,增强海内外对我国经济和人民币的信心;有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商投资;有利于应对突发事件,平衡国际收支波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有利于增强我国宏观调控能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3)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不是越多越好,要坚持适度原则。外汇储备的迅速增加推动了一国本币的不断升值,削弱了该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过多会使一国失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优惠贷款;在防范本国货币贬值的同时,会带来另一种金融风险,就是外币贬值的风险。 不能片面地认为外汇储备越多越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8. 三 汇率 1、含义 又称汇价,是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 或:用一国货币表示另一国货币的价格,它表示的是一种比率关系 2、表示方法 1)直接表示法: 本币汇率 即用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一般是100单位)来表示外币的价格 2)间接表示法: 外汇汇率 即用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一般是100单位)来结算成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 我国通常采用的间接表示法 外汇汇率 以人民币为本币时,  汇率有 人民币汇率

  9. 3、 汇率的变化 1)外汇汇率下降: 即人民币汇率上升,意味着同等的外币兑换更少的人民币,人民币升值,外币贬值 2)外汇汇率上升: 即人民币汇率下降,意味着同等的外币能兑换更多的人民币,人民币贬值,外币升值

  10. 4、 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有哪些? • 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是影响汇率波动的最基本的因素 • 国际收支平衡的情况。这是影响汇率的最直接因素。 • 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水平的差异。在纸币制度下,汇率从根本上说是由货币所代表的实际价值所决定的。当一国货币贬值,其他国家不变时,它的汇率必然降低,反之则升高。 • 利率水平的差异。 • 汇率政策、重大的国际政治事件及信息、心理、投机等因素对汇率的变动也有影响。

  11. 5、 汇率变化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应辩证分析 以人民币升值为例: 第一个经济学家:“如果人民币升值,咱口袋里的人民币就值钱了,出国也神气多了” 第二个经济学家反对:“如果现在升值,恐怕你还没出国,就失业了” 第三个经济学家总结:“如果人民币汇率稳定,随着经济发展,咱口袋里的人民币会多起来,出国时还能神气起来。”

  12. 5、 汇率变化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应辩证分析 以人民币升值为例: 不利影响 (1)降低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对外贸易的发展 (2)影响外来投资 (3)恶化当前就业形势 (4)加剧我国的通货紧缩现象 (5) 基础薄弱的农业面临更大的挑战,进口农产品下跌,威胁农民生计

  13. 利处:1、进口商品价格下跌,有利于中国进口 2、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商成本下降 3、有利于人才出国学习和培训 4、外债还本付息压力减轻 5、中国资产出卖更合算 6、中国百姓国际购买力增强 7、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有利于中国企业扩充海外业务,有利于实施走出去战略 8、人民币地位提高,中国经济的国际地位提高

  14. 总体上看,货币大幅升值,对一个国家来说弊大于利。西方发达国家,一般轻易不选择将本国货币升值总体上看,货币大幅升值,对一个国家来说弊大于利。西方发达国家,一般轻易不选择将本国货币升值 一些专家认为,本次人民币小幅升值,在短期内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总体上利大于弊。

  15. 6、 中国政府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态度 1)2003年10月1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曼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峰会上指出,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一个国家的汇率政策应当根据其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监管水平和企业承受能力等因素决定。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符合中国国情。

  16. 3)探索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17.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10日在上海阐述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新机制所参考的“一篮子货币”的组成原则,并首次透露美元、欧元、日元、韩元等是主要的篮子货币。 周小川说:“篮子货币的确定是以对外贸易权重为主的,目前,美国、欧元区、日本、韩国等是中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相应地,美元、欧元、日元、韩元等也自然会成为主要的篮子货币。” 此外,周小川还表示,由于新加坡、英国、马来西亚、俄罗斯、澳大利亚、泰国、加拿大等国与中国的贸易比重也较大,它们的货币对人民币汇率也是很重要的。

  18. 分析:人民币的此升值非彼升值   其实,许多普通人关心的“是否贬值”或“升值”的内涵为:在今后的生活中,他们存在银行里的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商品的能力是否会下降或上升;而媒体上所说的人民币“不升值”(或贬值)则是指在汇率政策方面将保持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比率不会上升(或下降)。

  19. 练习 D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币值下降,本国货币币值上升B、 外汇汇率降低,外币币值上升,本国货币币值下降C、 一国的货币升值,有利于该国的商品出口,不利于进口外国产品;D、 一国的货币升值,会带来该国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从而引发经济不景气。

  20. 2、美国、日本、欧盟通过官方渠道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以市场为基准立即升值,对此观点正确认识正确的是:A:美、日、欧盟是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的;B:美、日、盟是代表他们国家和地区的利益的;C:美、日、欧是从中国输出通货紧缩实际出发的2、美国、日本、欧盟通过官方渠道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以市场为基准立即升值,对此观点正确认识正确的是:A:美、日、欧盟是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的;B:美、日、盟是代表他们国家和地区的利益的;C:美、日、欧是从中国输出通货紧缩实际出发的 D:人民币升值符合中国和世界的整体利益; B

  21. 业内专家认为,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要从中国实际出发,根据中国经济发展和客观需要来安排,不能被动地迫于几个国家的压力来进行。3、上述观点体现的政治学道理是: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业内专家认为,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要从中国实际出发,根据中国经济发展和客观需要来安排,不能被动地迫于几个国家的压力来进行。3、上述观点体现的政治学道理是: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B国际竞争的实质是汇率的较量; C坚持独立自主,维护国家利益;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C

  22. A 4、上述观点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坚持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C坚持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D坚持矛盾的观点;

  23. 2002年,我国成为接受外资最多的国家,分析钱往中国跑的原因及经济意义2002年,我国成为接受外资最多的国家,分析钱往中国跑的原因及经济意义 • 原因: • 国际方面: • 这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 • 国际资本要追求利益最大化。 • 国内方面: • 我国政局稳定,经济增长强劲,劳动力成本低,是理想的投资场所。

  24. 2002年,我国成为接受外资最多的国家,分析钱往中国跑的原因及经济意义2002年,我国成为接受外资最多的国家,分析钱往中国跑的原因及经济意义 原因: 意义:可以直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部分资金;便于我们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利于扩大就业;有利于我国企业提高竞争能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25. 针对美、日等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行为,从哲学角度分析这样做的原因、目的、本质、危害是什么?针对美、日等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行为,从哲学角度分析这样做的原因、目的、本质、危害是什么?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