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电子商务概论

电子商务概论. 大连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组. 模块八:电子商务中的 SCM 概述. 一、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念. 什么是供应链? 所谓代供应链是指从物料获取并加工成中间件或成品,再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的一些企业和部门的业务活动及其相互关系构成的网络。 Definition- The facilities, functions, and activities involved in producing and delivering a product or service, from suppliers to customers. 产品信息. 消费者.

gray-rhodes
Download Presentation

电子商务概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电子商务概论 大连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组

  2. 模块八:电子商务中的SCM概述

  3. 一、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念 • 什么是供应链? 所谓代供应链是指从物料获取并加工成中间件或成品,再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的一些企业和部门的业务活动及其相互关系构成的网络。 • Definition- • The facilities, functions, and activities involved in producing and delivering a product or service, from suppliers to customers

  4. 产品信息 消费者 销售商 核心企业 供应商 需求信息 供应链流程图

  5. Figure An example of a supply chain

  6. SCM 加工 銷售 生產製造 資訊科技 資訊科技 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供应链管理是指透过供应链成员间的有效配合,提升该供应链的经营表現绩效与服务水准,换言之,希望能对相关的企业个体以及流程利用资讯科技加以整合,以减少浪费与重复,並藉由緊密的合作,以提升经营绩效

  7. 零組件 供應商 製造商 批發商 流通中心 零售商 顧客 传统 零組件供應商 电子化 顧客 製造商 資訊網利 物流、金流、交易流 批發商 零售商 資訊流 物流中心 传统供应链与电子化供应链 资讯纲理化

  8. Support activities Firm infrastructure margi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rocurement Primary activities Inbound logistics Outbound logistics Marketing and sales After sale service Operations Figure The value chain (Porter, 1985)

  9. 二、供应链管理的策略 • JIT(just in time) • QR(Quick response) • ECR(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 •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 EOS(electronic ordering system)

  10. 2.1 JIT • JIT系统最基本的目标是使用最小数量的资源,以最有效的方法,在需要的时间,按需要的数量和质量,生产或提供所需要的物品或服务。

  11. What is Just-In-Time? • JIT is an all-encompassing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management philosophy that is founded on the concept of elimination of waste. • The term just-in-time stems from a primary form of waste elimination: reducing inventories (in manufacturing) and waiting times (in services).

  12. 浪费的例子 • 观看设备运行(Watching a machine run) • 等待零部件(Waiting for parts) • 点数部件(Counting parts) • 超量生产(Overproduction) • 长距离搬运物品(Moving parts over long distances) • 库存(Storing inventory) • 查找工具(Looking for tools) • 机器故障(Machine breakdown) • 返工(Rework)

  13. JIT的目标 • 零残次(zero defects) • 最短调整准备时间(zero set-up time) • 零库存(zero inventory) • 最低搬运量(zero handling) • 最低的故障率(zero breakdowns) • 最短生产提前期(zero lead time) • 最小生产批量(lot size of one)

  14. JIT的形式 • 委托保管方式 • 协作分包方式 • 轮动方式 • 准时供应方式 • 看板方式 • 水龙头方式

  15. 看板生产 • 看板(Kanban)在日文中是卡片的意思,是用来控制生产系统中的物料流动和授命生产卡片 • 看板卡片显示要求生产的标准数量 • 看板系统是一个牵引式(拉式)生产系统 • 生产看板授权生产(看到看板才能生产) • 移动看板授权货物的移动(看到看板才能送件)

  16. 看板的例子 零件编号.: 7412 零件名称: 齿轮 容器容量 25 容器类型A 从 : 到: 组装车间 A-4 设备车间 M-2

  17. The Three Components of JIT

  18. 2.2 QR • 快速反应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将合适的产品交给合适的消费者” • 快速反应的目的在于减少原材料至消费者的时间和整个供应链上的库存,对客户的需求做出最快反应。 • EDI、条码及POS系统的应用,使之成为可能

  19. 快速反应系统的作用 • 缩短前置期,降低物流成本 • 缩短周转期,加快物流速度 • 缩短调整时间,满足客户需求

  20. 2.3 ECR • 它是 1992年从美国的食品杂货业发展起来的一种供应链管理战略。 • 有效客户反应,是指在商品分销系统中,为消除不必要的成本和费用,给客户带来更大效益而进行密切合作的一种供应链管理策略。 • 目标是降低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成本。(生产,库存,运输等)

  21. ECR的主要策略 • 计算机辅助定货(CAO)。CAO的作用是将有关产品转移、影响需求的外在因素、实际库存、产品接受和可接受安全库存等信息进行集成的定单准备工作; • 连续补库程序(CRP)。CRP根据客户信息,自行决定补货数量,采取频繁交货、缩短提前期等办法降低共同成本; • 接力运输。仓库和配送中心作为转运场。到货应预先通知,具有自动识别与数据 自动采集设备,具备交货接收的自动确认能力; • 产品、价格和促销数据库是无纸信息系统实施的基础,应面向供应链所有信息结 点,有校准措施。

  22. 2.4 ERP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集成企业的所有资源信息,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系统化的管理平台。 ERP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的Gartner Group公司在90年代初期提出的,并就其功能标准给出了界定。伴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ERP已经被赋予了更深的内涵。

  23. ERP的内涵 • 它是一种企业管理思想,是一种在MRPII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Supply Chain)的新型的管理模式; • 它是一种软件产品,是一种采用了信息技术、以ERP管理思想为灵魂而开发的计算机软件产品; • 它是一种管理工具,是同时集先进管理思想和当代信息技术为一体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ERP 系统 ERP管 理思想 ERP软件产品

  24. ERP与计算机系统 ERP不是计算机系统 ERP是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 实现ERP,需要应用计算机系统 集中统一的信息处理, 要求高效,多元和准确, 手工做不到 许多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 是随计算机技术而发展 工具选择很关键 关注一: 支持管理模式的程度 关注二: 通用性, 实用性, 易用性, 生命力

  25. ERP的演变过程 管理思想演进 企业资源扩大 企业信息集成 阶 段 ERP MRPⅡ 管理功能增加 信息技术先进 闭环MRP 基本MRP 订货点法 30-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2000-年代 时间

  26. 50 年代 60 年代 70 年代 80 年代 90 年代 订货 点法 基本 MRP 闭环 MRP MRPⅡ ERP ERP理论的发展及作用 提出安全库存、订货点概念,解决了库存管理无序混乱问题。 提出独立需求、相关需求和时间分段概念,解决了物流计划控制问题。 提出有限能力概念,解决库存(物流)计划可行性与反馈控制问题。 以企业制造资源为中心,解决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成问题。 以供应链思想为核心,整合企业全部资源,面向用户,解决经济全球化环境下提高企业竞争力问题。

  27. ERP的管理思想 • 企业资源计划是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 • 企业资源计划思想是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的思想 • 企业资源计划思想是事先计划和事中控制的思想

  28. 精良生产(Lean production) • 以丰田生产系统为代表的“精良生产”模式。 • 强调人的作用和以“人”为中心,以小组工作方式,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 以“简化”为手段,简化组织机构,应用并行工程简化产品开发过程,简化与协作厂的关系、简化并消除一切无用的或不增殖的环节,简化产品检验环节,强调一体化的质量保证体系。 • 不断改进的“修炼”,以尽善尽美为最终目标,即不断改进生产,不断降低成本,力争零库存、零废品和产品多样化。

  29. 敏捷制造( agile manufacturing) • 第一,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和高柔性、可重组的工艺设备,应用并行工程以缩短开发、制造周期,迅速生产出满足用户需要的新产品或改造老产品。 • 第二,强调技术、管理和人的全面集成,使企业形成一个反应灵敏的整体。 • 第三,采用灵活、多变的动态组织机构,强调以最快的速度把企业内部优势和企业外部公司的优势集成在一起,加强协作,构成“虚拟企业”去承担并完成市场需求的产品或项目,一旦完成,虚拟企业即解体,需要时再重组。 • 第四,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用不断教育来提高职工的素质和创造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30. 2.5 EOS • 电子订货系统(EOS Electronic Ordering System)是指将批发、零售商场所发生的订货数据输入计算机,即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连接的方式将资料传送至总公司、批发商、商品供货商或制造商处。

  31. 1 2 批发、零售商 商业增值 网络中心(MIS) 供应商 3 4 EOS流程

  32. 三、业务流程再造 • 业务流程再造(BPR),是美国管理专家迈克尔·哈默于1990年提出的。其定义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地再思考和彻底性再设计,从而使企业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戏剧性改善。

  33. 1993年,Michael Hammer和James Champy在“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一书中对BPR做了如下定义,企业重建工程“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重建”,其目的是“在成 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Customer),竞争(Competition),变化(Change)”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

  34. BPR的成功要素 • Top priority for top management • Company strategic direction • Measurable objectives • Proven methodology •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is a process • The process improvement process is continually funded • Organizations work for processes, processes don’t work for organizations • BPR must include customers and supplies • Consistenc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perfection in approach

  35. High Low Localised exploitation Internal integration Business process redesign Business network redesign Business scope redefinition Degree of business transformation Revolutionary Evolutionary Low high Potential benefits From localised exploitation to business scope redefinition (Venkatraman, 1994)

  36. BPR的技术手段 • 流程图法 • 标杆瞄准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