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教材 地理概念辨析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教材 地理概念辨析. 南京五中 陶文 2013 年 1 月 11 日. 一、阅卷中存在的问题 —— 学生概念不清. 以 2012 年高考江苏卷综合题为例. 2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 分 ) 材料一 图 14 是我国第 28 次南极科考航线和 P 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 — 冰穹 A( 海拔 4093 米 ) 的昆仑站成功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光学望远镜 AST3-1 , 用于对超新星、太阳系外行星、瞬变天体的研究。.

Download Presentation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教材 地理概念辨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教材 地理概念辨析 南京五中 陶文 2013年1月11日

  2. 一、阅卷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概念不清 以2012年高考江苏卷综合题为例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材料一 图14是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和P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海拔4093米)的昆仑站成功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光学望远镜AST3-1, 用于对超新星、太阳系外行星、瞬变天体的研究。 (2)我国南极昆仑站建有象征国家权益的地理测绘标志,可精确测量该标志地理坐标和海拔高度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1分) 全球定位系统(或GPS) 没有抓住关键词“地理坐标”、“海拔高度“,对3S技术的基本概念不清,错答为“RS”、“GRS”、“GPRS” 、“3S”、“全球定位技术”、“北斗导航系统”等。

  3. 一、阅卷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概念不清 以2012年高考江苏卷综合题为例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材料一 图14是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和P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海拔4093米)的昆仑站成功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光学望远镜AST3-1, 用于对超新星、太阳系外行星、瞬变天体的研究。 (5)P大陆热带草原带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试分析其有利条件。 ▲(4分) 没有审清关键词“热带草原带”,几种“农业地域类型” 混淆,错误的认为是“乳畜业”、“商品谷物农业”。还有学生把农业地域类型与农业的分类混淆,写成“畜牧业”等

  4.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材料一 图16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17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 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 材料三 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3)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 ▲ (3分)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 ;适当提高水价 ;提高节水意识等 概念不清,混淆节水措施、开源措施、水污染治理措施。仍然答了较多的开源或是水污染治理措施,如“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合理提取地下水”“水污染治理”“保护水源”“植树造林,涵养水源”等。

  5. 二、必修教材中易混淆的地理概念 必修1 第一章 第一节:星与恒星,行星与卫星,天体与天体系统,银河系与河外星系 第二节:太阳辐射与太阳活动,太阳辐射与太阳辐射强度,黑子与耀斑 第三节: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恒星日与太阳日,恒星年与回归年,角速度与线速度,赤道与黄道,经度与纬度,时区与区时,地方时与区时,北京时间与北京地方时,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与东经120°地方时,国际日期变更线与180度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与自然日界线,晨昏线、晨线与昏线,昼夜现象、昼夜更替现象与昼夜长短现象,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季节与节气,冬至日与近日点,夏至日与远日点,五带、热量带与温度带 第四节:岩石圈与地壳,地球内部圈层与地球外部圈层,地球外部圈层与自然地理环境

  6. 二、必修教材中易混淆的地理概念 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大气辐射与大气逆辐射,城市热岛效应与城市雨岛效应 第二节:热力环流与大气环流,季风环流与大气环流,热力原因与动力原因 ,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高,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海陆风与山谷风,季风与季风气侯,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的要素与气候形成因子 第三节:天气与气候,锋面与气团,冷锋与暖锋,气旋、反气旋与低压中心、高压中心,锋面气旋与热带气旋 ,台风与飓风,暴雨与风暴潮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热岛效应与温室效应

  7. 二、必修教材中易混淆的地理概念 必修1 第三章 第一节:水分与水份,水体与水圈,水量与水体,高山积雪融水补给与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与海上内循环,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 第二节:波浪、潮汐与洋流,寒流与暖流,寒潮与寒流,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现象 第三节:水资源、水利资源与水力(水能)资源,水源与水资源,水源性缺水与水质性缺水,径流与径流量,丰水期、汛期与洪水期,开源与节流,利用率与利用效率、水利枢纽工程与水电站、水电站与水库、修水库与建大坝

  8. 二、必修教材中易混淆的地理概念 必修1 第四章 第一节: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风化作用与侵蚀作用,流水侵蚀作用与流水的溶蚀作用,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岩浆岩、沉积岩与变质岩 第二节:地质作用、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生长边界与消亡边界,褶皱与断层,向斜与背斜,褶皱山与断块山, 地形、地势和地貌 第三节:凹岸与凸岸,冲积扇、三角洲与冲积平原 第五章 第一节:土壤、土地与土地资源 第二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自然环境的差异性,自然带、气候类型与植被,草原、草地与草场,荒漠与沙漠

  9. 二、必修教材中易混淆的地理概念 必修2 第一章 第一节: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 第二节: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增长,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机械增长,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 第三节: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第二章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城市地域结构,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功能分区,工业区、商业区与住宅区,中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商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与多核心模式, 第二节:城市等级、城市服务范围与城市服务功能,城市等级与城市等级体系, 第三节: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与再城市化

  10. 二、必修教材中易混淆的地理概念 必修2 第三章 大农业与小农业,农业类型与农业地域类型,水源与水资源,光照、热量、光热与水热,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与乳畜业,生态农业、立体农业、集约化农业、密集农业、灌溉农业与绿洲农业等,乳畜业与畜牧业,市场广阔与靠近市场,区位条件与区位因素、区位与位置 第四章 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与资金密集型,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第五章 便利与便捷,水路交通与水陆交通 第六章 环境问题与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与共同性原则,循环经济、清洁生产与生态农业

  11. 二、必修教材中易混淆的地理概念 必修3 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荒漠与荒漠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区域产业转移与国际产业转移,能源与资源,可再生能源与非可再生能源

  12. 三、什么是概念 1、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2、两个基本特征: 内涵: 外延: 指这个概念的含义,即该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所特有的属性。 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关于“自然资源”定义为: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自然资源通常包括矿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与生物资源等。 指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的范围。即具有概念所反映的属性的事物或对象。

  13. 四、什么是地理概念 地理概念属于科学概念。是对地理事物和现象本质属性的抽象与概况。 例如:地理学科中城市定义为:人类社会空间结构的一种基本形态。具有区别于乡村的若干基本特征:非农业人口集中,一定区域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多种建筑物组成的物质设施的综合体等。(据《现代地理科学词典》)。

  14. 五、如何辨析地理概念 (一)、非同类事物的概念辨析

  15. 五、如何辨析地理概念 (二)、同类事物的概念辨析 1.同一关系的概念:指两个概念在外延上完全重合。 【例1】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 【例2】经线——子午线 【例3】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东经120°地方时 【例4】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

  16. 五、如何辨析地理概念 (二)、同类事物的概念辨析 2.属种关系(或从属关系)的概念:指一个概念的外延被另一个概念的外延全部包含 【例5】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和热带雨林带。

  17. 五、如何辨析地理概念 (二)、同类事物的概念辨析 2.属种关系(或从属关系)的概念:指一个概念的外延被另一个概念的外延全部包含 【例5】岩石圈与地壳

  18. 五、如何辨析地理概念 (二)、同类事物的概念辨析 2.属种关系(或从属关系)的概念:指一个概念的外延被另一个概念的外延全部包含 【例6】水利枢纽工程与水电站 水电站与水库、修水库与建大坝

  19. 五、如何辨析地理概念 (二)、同类事物的概念辨析 3.交叉关系的概念 :两个概念的外延部分重合 【例7】自然地理环境与地球外部圈层

  20. 五、如何辨析地理概念 (二)、同类事物的概念辨析 3.交叉关系的概念 :两个概念的外延部分重合 【例8】东半球与东时区:

  21. 五、如何辨析地理概念 (二)、同类事物的概念辨析 4.因果关系的概念:两个概念的内涵十分相近,但不相同,有时外延与内涵混为一谈 【例9】农作物与农产品

  22. 五、如何辨析地理概念 (二)、同类事物的概念辨析 5.相容的并列关系的概念:两个概念的内涵虽有不同,但外延却趋向于一致 【例10】时区与区时

  23. 五、如何辨析地理概念 (二)、同类事物的概念辨析 6.不相容的并列关系的概念:概念的内涵不同,外延互不相容 【例11】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

  24. 五、如何辨析地理概念 (二)、同类事物的概念辨析 7.矛盾对立关系的概念 两个概念外延互相排斥 【例12】气旋与反气旋

  25. 五、如何辨析地理概念 (二)、同类事物的概念辨析 7.矛盾对立关系的概念 两个概念外延互相排斥 【例13】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

  26. 六、必修教材中地理概念辨析的方法 1、列表比较: 【例】昼夜现象、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

  27. 六、必修教材中地理概念辨析的方法 1、列表比较: 【例】水体、水圈与水量 【例】水分与水份

  28. 六、必修教材中地理概念辨析的方法 1、列表比较: 【例】水源与水资源 【例】水资源与水力资源

  29. 六、必修教材中地理概念辨析的方法 1、列表比较: 【例】汛期、丰水期与洪水期

  30. 六、必修教材中地理概念辨析的方法 1、列表比较: 【例】风力作用与风化作用 【例】风化作用与侵蚀作用

  31. 六、必修教材中地理概念辨析的方法 1、列表比较: 【例】冲击与冲积 【例】重熔再生与重融(溶)

  32. 六、必修教材中地理概念辨析的方法 1、列表比较: 【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33. 六、必修教材中地理概念辨析的方法 1、列表比较: 【例】灌溉农业与绿洲农业

  34. 【例】密集型农业与集约化农业

  35. 六、必修教材中地理概念辨析的方法 1、列表比较: 【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与再城市化

  36. 六、必修教材中地理概念辨析的方法 1、列表比较: 【例】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37. 六、必修教材中地理概念辨析的方法 1、列表比较: 【例】调整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

  38. 六、必修教材中地理概念辨析的方法 2、运用图像比较: 【例】冲积扇与三角洲

  39. 六、必修教材中地理概念辨析的方法 2、运用图像比较: 【例】冷锋与暖锋

  40. 【例】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地的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分别是: 地质构造:甲,丙。 构造地貌:甲,乙 。 六、必修教材中地理概念辨析的方法 3、例证说明

  41. 六、必修教材中地理概念辨析的方法 3、例证说明 【例】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与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42. 比较东北、西北、青藏高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发展农业的气候条件。比较东北、西北、青藏高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发展农业的气候条件。 六、必修教材中地理概念辨析的方法 3、例证说明 【例】影响农业生产中光照、热量、光热、水热等因素比较

  43. 【例】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②是美国的带,影响其分布的区位因素有。 (2)图中①③④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分析其发展的区位条件(市场?交通?) (3)“硅谷”发展的区位条件有。(交通?) 六、必修教材中地理概念辨析的方法 3、例证说明

  44. 感谢…… 指正……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