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我國科技人力供需問題研究

我國科技人力供需問題研究. 第六組 江志賢 廖崇堡 洪瑋蔆 陳靚舫 蔡宜達 王洪謙. 新聞快報. 1. 南科缺人放鬆求職門檻 (07.29/ 東森 ) 2. 什麼都漲~就是薪水沒漲!碩士畢業起薪跟大學差不多 (10.01/ 東森 ) 3. 台灣未來高3年科技人才不足約5千人 (10.01/1111 人力網 ) 4. 高科技的人才荒 (10.14). 形成的原因 科技人力供給和需求 可行的解決辦法 和美國比較. 形成原因. 1. 質的不對稱 2. 區域不對稱

Download Presentation

我國科技人力供需問題研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我國科技人力供需問題研究 第六組 江志賢 廖崇堡 洪瑋蔆 陳靚舫 蔡宜達 王洪謙

  2. 新聞快報 • 1.南科缺人放鬆求職門檻(07.29/東森) • 2.什麼都漲~就是薪水沒漲!碩士畢業起薪跟大學差不多 (10.01/東森) • 3.台灣未來高3年科技人才不足約5千人(10.01/1111人力網) • 4.高科技的人才荒(10.14)

  3. 形成的原因 • 科技人力供給和需求 • 可行的解決辦法 • 和美國比較

  4. 形成原因 1.質的不對稱 2.區域不對稱 3.個人偏好不對稱 4.資訊不對稱

  5. 資料來源: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處 (2002) 1.供需成長預測: • 未來10年科技人力淨供給共增加約8萬4千人,年平均成長率9.1% • 供給人數增加最多學科為「電機通訊」,年平均成13.5%;其次為資訊管理,年平均成長率為12.6% • 未來科技人力所需之專業背景,以電機通訊之人數增加最多,佔總就業比例從2001年的19.7%成長到2010年的23% • 需求人數成長最快為食品營養,年平均成長率為6%;其次為通訊管理,年平均成長率5.5%

  6. 4.科技人力供給面現況:

  7. 資料來源: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處 (2002)

  8. 資料來源: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處 (2002)

  9. 資料來源: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處 (2002)

  10. 資料來源: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處 (2002)

  11. 資料來源: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處 (2002)

  12. 短缺員工概況 • 93年6月底台灣地區工業及服務業受雇員工空缺人數15萬2千人,較上年(92) 5月增加3千人,若扣除空缺時間為一個月以下之短期空缺者,空缺人數總計10 萬4千人。 • 工業部門:59%         製造業:3.15% • 服務業部門:41%         人力服務:3.19%

  13. 資料來源:台灣地區事業人力僱用狀況調查結果綜合分析 (2004) 表 1 台灣地區各行業廠商空缺概況 單位:%;人 註:空缺率 =〔 空缺人數 /(空缺人數+受雇員工人數)〕*100

  14. 各職類空缺狀況 • 受整體景氣復甦,對直接生產人員需求相對增加影響,服務工作人員、生產有關之技術工、操作工及體力工等空缺比重較上年增加,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則呈下降。 • 技術員工:31.34% • 助理專業人員:31.12%

  15. 資料來源:台灣地區事業人力僱用狀況調查結果綜合分析 (2004)

  16. 資料來源: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處 (2002)

  17. 社會的改變與未來趨勢 1.經濟變化:科技及全球化改變生產的產品及其生產方式 2.工作場所變化:新的僱用關係及組織績效 3.勞動力變化:人口老化、移民影響勞動力結構

  18. 可行的解決辦法 1.人才培訓 2.產學合作

  19. 實行上的落差 • 資源的浪費 • 社會成本的增加 • 解決辦法治標不治本 改進的方向 • 教學和訓練採用一貫體系 • 產學密切結合,調整教學方式及內容 • 預測未來產業發展趨勢,及早培育人才

  20. 新聞時事 • lBM:企業應善用女性 彌補人力缺口 來源:2005.10.31 / 1111人力銀行 1. 調整人力招募結構 2. 提供彈性工作方式,留住有價值的員工 3. 建立知識庫、累積智慧 4. 不排斥女性員工,降低人力缺口 5. 讓不同世代的員工互相交流 6. 協助年長員工熟悉新環境

  21. 和美國比較 表 4 美國1990-2010年勞動市場情勢預測

  22. 表5 美國2000-2010年主要職業就業成長預測

  23. 表6 美國2000-2010年專業及相關職類就業成長預測

  24. 表7 美國2000-2010年就業增幅最大的前三十名職業預測

  25. 表8 美國2000-2010年就業成長人數最多的前三十名職業預測

  26. 對美國的分析 • 引進科技人才的歷史 • 美國科技類資源的規模 • 目前所面臨到的問題 • 其他國家的競爭

  27. 參考資料: •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處,「我國科技人力供需問題研究」(2002) • 台灣地區事業人力僱用狀況調查結果綜合分析 (2004) • Bureau of Labour Statistics • 台灣地區事業人力僱用狀況調查結果綜合分析 (2004) • 行政院主計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