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3

果树整形修剪

果树整形修剪. 花卉园艺教研室 沈楠. 内容提要. ◆ 整形修剪的作用、原则和依据 ◆ 果树整形 ◆ 果树修剪. 【 整形修剪 】. 整形 :通过修剪枝条,使树冠的骨架形成一定的排列形式和合理的树体结构,把树冠的外形剪成一定的样式,以承担高额产量。 修剪 : 在整形的基础上,根据生长和结果的需要,采用多种措施,对果树的枝条进行剪截或处理,以促进或抑制某些枝条的生长发育,调节生长和结果的关系 。. 整形 与 修剪 的关系. 整形、修剪是两个相互依存,不可截然分割的操作技术; 整形是通过修剪来实现的,修剪又必须在整形的基础上进行。

Download Presentation

果树整形修剪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果树整形修剪 花卉园艺教研室 沈楠

  2. 内容提要 ◆整形修剪的作用、原则和依据 ◆果树整形 ◆果树修剪

  3. 【整形修剪】 整形:通过修剪枝条,使树冠的骨架形成一定的排列形式和合理的树体结构,把树冠的外形剪成一定的样式,以承担高额产量。 修剪:在整形的基础上,根据生长和结果的需要,采用多种措施,对果树的枝条进行剪截或处理,以促进或抑制某些枝条的生长发育,调节生长和结果的关系。

  4. 整形与修剪的关系 • 整形、修剪是两个相互依存,不可截然分割的操作技术; • 整形是通过修剪来实现的,修剪又必须在整形的基础上进行。 • 二者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并互相影响,不可偏废。

  5. 自然生长条件下果树的表现(不修剪) • 树体高大,不便管理; • 枝条紊乱,树冠郁闭,通风透光不良; • 枯枝多,易遭病虫害; • 产量不高,大小年严重,果实质量差; • 树体易早衰、死亡。 果树不修剪,到年虽有产, 树弱品质差,还有大小年, 病虫害发生,必定寿命短。

  6. 进行修剪的果树的表现 • 进入结果年龄迟,总生长量小, • 树冠扩大慢,前期总产量低。 • 后期产量逐年增加,大小年不明显; • 果实质量好,大小整齐。 • 树势健壮,新梢生长量大; • 抗逆力强,寿命长。 整形和修剪,骨架牢又健; 果实品质好,稳产又高产; 树冠很整齐,管理也方便。

  7. 第一节 整形修剪的作用、原则和依据 一、整形修剪的作用 二、整形修剪的原则 三、果树整形修剪的依据

  8. 一、整形修剪的作用 • 使幼树提早结果,延长结果年限; • 提高产量,克服大小年; • 前期促长,增加叶面积;调节果枝营养枝比例; • 使冠内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危害,提高果实品质; • 提高工效,降低成本; • 适应不良气候,增强抗逆能力,扩大栽培范围。

  9. 一、整形修剪的作用 ——调节作用 果树的整形修剪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农业技术措施,是在综合管理的基础上,根据生长和结果的需要,对树体起调节作用。 ●调节的重点 调节器官 ● 调节的主要矛盾 生长与结果

  10. 1、调节果树与环境的关系 ①根据环境条件和果树的生物学特性,合理地选择树形和修剪措施,有利于果树与环境的统一。 ②在调节果树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是改善光合作用条件。为什么? ● 改善光照条件 →提高光能利用率→最大限度转化为经济产量 ● 增加光合面积 ● 延长光合时间 ③整形修剪等措施对果树的微生态环境也有调节作用。

  11. 整形修剪调节“果树 —环境”的实例 ○ 土地瘠薄、缺水的山地、旱地 小冠、适当重剪控花 → 旱地栽培 ○ 寒冷地区。 苹果、桃: 匍匐整形→ 冬季埋土防寒 葡萄 :无主干扇形整枝 ○ 北方,易受冻旱的地方 秋季摘心 → 枝芽充实 → 防冻旱 剪去未成熟部分枝梢 → 蒸腾降低 苹果、梨 :适当高定干、多留腋花芽 →降低晚霜危害 ○ 日本 梨树 → 水平棚架整形 → 抗台风 所以: 适当的整形修剪,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不利环境条件的影响。

  12. 整形修剪改善光照条件的实例 ○整形修剪 改变个体最终改变群体的结构,从而提高光照条件,使树冠内部、下部都有适宜的光照,最终达到树体上下、内外立体结果。 ○ 树形上 开心形 大于 有中心干的树形 所以中、大型树冠,则一定要控制树高、冠径,控制适宜的叶幕厚度、间距,从而降低光合无效区。 密植,小冠树形需要提高表面受光量,提高光能利用率。 ○ 修剪上 开张角度,注意疏剪,加强夏季修剪等。

  13. 整形整形修剪增加果树光合面积的实例 ○幼树阶段 适度密植、轻剪、开张角度;提高覆盖率、叶面积指数;加强夏剪,扩大树冠。 ○ 成年树,维持适宜的叶面积指数 在一定限度内,果树的产量与叶面积指数成正比。 一般认为,适宜的叶面积指数,落叶果树为4-5,常绿果树为4.5-5。叶面积指数,又叫叶面积系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即:叶面积指数=叶片总面积/土地面积。 ○ 多留枝,增加叶丛枝比例等 ○ 稀植时,整形主要考虑个体发展,尽量快速扩大树冠。密植时,主要考虑群体发展。

  14. 整形修剪延长果树光合时间的实例 ○合理的整形修剪应该延长树体各部分叶片在一天和一年中有较长时间处于适宜的光照条件下 落叶果树光合作用时间,春梢叶大于夏、秋梢叶。 所以: 修剪及其它措施均应有利于促进春季叶面积的增长。

  15. 2、调节树体各局部的均衡关系 果树植株是一个整体。正常生长结果的果树,其树体各部分和器官之间经常保持着相对平衡。修剪可以打破原有的平衡,建立新的动态平衡,使之间朝着有利于人们需要的方向发展。 ●利用地上部、地下部的动态平衡规律来调节果树的整体生长。 ●调节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的平衡 ●调节同类器官间的均衡

  16. 地上、下部的动态平衡调节整体生长 果树树体地上、地下部分始终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二者保持着动态平衡。“根靠叶长,叶靠根养”。任何一方的增强或削弱都会影响另一方的强弱。 修剪的双重作用:修剪对果树有促进和抑制作用 修剪的双重作用有不同表现: 受树龄、树势、修剪时间、砧木等的影响

  17. 修剪的双重作用 修剪枝条 全树生长 受抑制 ↑伤口 芽数↓ 地上部新梢生长↑ 根系生长 受抑制 养分↓ 叶面积↓ 总芽数↓ 促进作用:局部刺激,促进局部生长; 抑制作用:整体抑制,全树总生长量减少。

  18. 修剪的双重作用的实例 ○树龄 幼、旺树抑制作用强,修剪越重,表现越明显。 ——剪去了一部分器官和同化养分 成年树(花芽多的树、老弱树),则促进作用强。 ——除了消耗性的枝、芽、花、叶等器官 ○修剪时期 生长期修剪,抑制作用强。 ——地上部分后被剪除(营养),导致树体贮养下降,导致叶、光合、营养物质下降,最终导致根系得到的养料下降。 休眠期修剪,促进作用强。 ——养分已运到根系贮藏起来,只剪去了一些弱枝,增加了二年留下来的养分供给量,在剪口处表现促进作用更明显。

  19. 3、调节树体的营养状况 在果树的年周期中,树体内营养物质的制造、输导、消耗和积累有一定的规律性。整形修剪就是在掌握其规律性的基础上调节和控制树体营养的吸收、制造、积累、消耗、运转、分配及各类营养间的相互关系,使之向栽培有利的方向转化。 ● 修剪 → 叶面积 → 光照 → 营养制造、营养水平 ● 修剪 → 地上、地下平衡 → 根系生长→ 无机营养的吸收、有机营养的分配; ● 修剪 → 营养器官、生殖器官的数量、比例、类型→ 树体的营养积累、代谢状况; ● 修剪 → 无效枝叶,花果数量 → 营养的无效消耗; ● 修剪 → 枝条角度、器官数量 → 营养物质的定向运转、分配运输通路、生长中心。

  20. 整形修剪的实质 整形修剪通过调节器官的数量、类型,平衡树体营养,达到生长与结果协调,最终满足人们栽培的实际需要。 • 可以利用的特性: • 顶端优势、垂直优势、枝芽质量、方位 • 不同时期修剪效应、局部的相对独立性

  21. 整形修剪的地位 • 整形修剪是果树栽培中必不可少技术措施。其调节作用是多方面的(有利、不利),所以具体整形修剪时,必须斟酌采用。 • 整形修剪不是万能的。其调节作用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不能代替土、肥、水等基本管理措施。 • 整形修剪应与树体的发育状况,土、肥、水等管理措施相结合。

  22. 二、整形修剪的原则 • 因树修剪,随枝作形,有形不死,无形不乱; • 长远规划,全面安排,平衡树势,主从分明; • 以轻为主,轻重结合; • 抑强扶弱,正确促控。

  23. 在整形修剪时,既要重视良好的树体结构的培养,又不能死搬树形。作到有形不死、无形不乱,因地制宜,因树修剪,随枝作形,顺其自然,加以控制,便于管理;使之既有利于早果丰产,又要有长期规划和合理安排,达到早果、高产、稳产、优质、长寿的目的。在整形修剪时,既要重视良好的树体结构的培养,又不能死搬树形。作到有形不死、无形不乱,因地制宜,因树修剪,随枝作形,顺其自然,加以控制,便于管理;使之既有利于早果丰产,又要有长期规划和合理安排,达到早果、高产、稳产、优质、长寿的目的。 二、整形修剪的原则

  24. 三、果树整形修剪的依据 ● 根据果树的生长结果特性 ● 根据树龄和物候期 ● 根据自然条件及栽培措施 ● 根据经济要求

  25. 1、根据生长结果特性进行整形修剪 常绿果树,宜轻采用近天然树形; 落叶果树,核果类干性不明显的采用自然开心形; 落叶果树,仁果类层性明显的采用疏散分层形。 树性直立,采用开张主枝角度 树性开张和下垂,采用抬高枝头 成枝力低,应适当短截、疏枝、留桩促进多发长枝 成枝力高,应多疏少截,减少长枝 生长旺,短枝结果为主,多疏剪,促进短枝 生长弱,长枝结果为主,多短剪,促进长结果枝

  26. 2、根据树龄、物候期进行整形修剪 • ☆树龄☆ • 幼树,生长旺,注意整形,多轻剪缓放、或不剪; • 盛果期,结果多、易发生大小年,适当短截促进生长,控花,调节叶芽与花芽比例; • 老树期,生长弱,回缩更新、复壮 • ★物候期★ • 休眠期,全面细致修剪; • 落花落果期,控制枝梢,注意保果; • 夏、秋停梢期,树冠过密时,要疏枝。弯枝可以促进花芽分化等。

  27. 第二节 果树整形 一、果园群体和果树个体的结构 1、果园群体结构 2、果树个体结构 二、现代果树的主要树形 1、树形分类 2、主要树形结构特点

  28. 果树整形修剪的趋势 我国和世界上一样: 树形:高、大、圆 → 矮、小、扁 方向发展。 修剪:休眠期修剪 → 休眠期与生长期修剪相结合 细致修剪 → 简化修剪 剪枝为主 → 综合修剪技术 剪枝梢、弯枝、摘心、环割、拿枝、弯根等配合 果树整形修剪技术正处在一个变革时期

  29. 一、果园群体和果树个体的结构 1、果园群体结构 【果园群体】由果树个体组成,但作为统一体,它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规律。随着果园密植程度的提高,群体特性的进一步加强,有必要以果树群体结构特点来考虑整形修剪问题。 ●果园群体的类型 ● 果园群体的发展 ● 果园群体的密度

  30. ●果园群体的类型 按植株的栽植方式分 单株均匀栽植 — 以单株树来进行整形 丛栽— 把一丛内几株树作为一个单位来进行整形 篱栽— 以整行树篱或几行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整形 蔓性果树— 群体结构依架式而定 整形修剪应与果树的群体类型相适应

  31. ● 果园群体的发展 幼年果园:株间空穴大,光照充足,一般生长较旺,不易结果→ 轻剪、多留枝,干性强的可留中心干→ ↑充分利用阳光、加速群体形成、提早结果 随植株的长大:侧光、下光↓,植株封行后,甚至只剩下上光→ 植株下部、内堂枝、叶逐步枯死→ 天棚形叶幕 → ↓产量、品质 所以逐步减少外围枝量、控制树高,有中心干的树形要落头、分层→ 保证足够阳光、操作方便 总之,应保证行间树冠间隔、合理的树冠覆盖率。

  32. ● 果园群体的密度 封行后:操作不便,单位面积新梢数、叶面积指数不再增加,光照恶化 → ↓产量、品质 应采取措施控制长势,延缓封行,确保行间树冠间隔,保证群体必要的光照。 ○栽植时控制垂直根,幼树轻剪长放,拉开骨干枝,促花保果,控制生长,延缓封行。 ○ 采用丛状形、篱栽篱剪、宽幅密植、矮化树形等→ 控制树高,保持群体后期必要的间隔。 ○ ↓单株骨干枝数、及时疏伐间栽树 → ↓群体密度

  33. 2、果树个体结构 主干 中心干 主枝、副主枝 侧枝、枝组 辅养枝 地上部分 树冠 根 颈 地下部分 乔木果树树体的结构

  34. 果树个体结构

  35. ⑴.干高 树干高 ○ 干越高,用于生长主干的部分消耗越多; ○ 地上、地下部分养分运输距离越大 → ↑消耗→ 影响树冠的扩大和体积,投产迟,产量↓、累计收入↓ ○ 抗风力弱,树体不便管理。 近几十年来,随着果树产业化、集约栽培的发展,主要采用矮干树型。

  36. 树干矮 ○ 树干建造的时间短; ○ ↓树冠到根系运输距离,养分交换快,新陈代谢旺,树干养分消耗少,↓养分运输的消耗 → ↑生长 ○ 利于树冠的管理; ○ 树冠距地面近,遮蔽度大,→↓主干的日灼,较好的遮蔽树盘, 防风、积雪、保湿,恒温等。 ○但,树势较强,发枝向上,幼树易徒长,不利于地面田间管理,通风透光差等。 因此,即使现在一般都用矮干,但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决定干高。

  37. 具体分析,决定干高 树形:直立 → 干矮 开张、枝较软 → 干高 树性:灌木、半灌木、矮密植 → 矮干; 乔木,栽植距离大 → 高干 气候:大陆性气候、风大地区 → 矮干,抗逆力↑ 海洋性气候、气候较温和 → 干可高些 光照:光照好的地区 → 宜矮干 光照差 → 高干,↑通风透光,↓病害; 管理方式:机械耕作的 → 高干

  38. ⑵.树体大小 树体高大 ○ 充分利用空间,立体结果,延长经济寿命,利于提高株产; ○ 利于果园间作,果牧兼营; ○ 根系分布较深,充分利用地力,↓肥水供应;↓外界温湿度的影响,生长条件较稳定,栽培容易。 ○ 但是 ①果园集中成片栽植条件下,早期生产差。 ②成形慢,早期光能利用差,结果推迟; ③叶片、果实与吸收根的距离加大,枝干增多,↓有效容积、有效叶面积。 ④影响果实品质。∵↓有效容积,↓优质果比例 ⑤冠/根比率大,易遭旱害、风害。 ⑥树冠过大,操作不便,↓劳动生产率。

  39. 因此:在一定限度内缩小树冠体积,实行矮化密植,已成为果园现代化的主要方向和标志。因此:在一定限度内缩小树冠体积,实行矮化密植,已成为果园现代化的主要方向和标志。 树体是否愈小愈好呢? 树体过小 → 果园结果平面化,影响光能利用;用苗多,定植所需劳力多,建园费用大。 所以应解决好 密植—光能利用、密植—操作的矛盾。

  40. ⑶.树冠形状 篱架形 扁 形 果树树冠形状 树篱形 棚架形 盘状形 水平形 匍匐形 自然形 ● 扁形最好(解决密植—光能利用、密植—操作的矛盾 )。 因为:群体有效体积、树冠表面积最多 → 树冠产量较高,品质较好,果园操作较方便。 ● 但是水平形树冠受光最佳,品质最好;且适于密植、控制树形,提早结果;利于果园修剪和采收等的机械化;虽产量较低, 但从经济的角度有可能超过扁形。

  41. ⑷.树高、树冠冠径和间隔 劳动效率 光能利用 主要决定于 种类特性,抗灾能力等 ●劳动效率:考虑降低树高,修剪与采收机械化的可能,机械化所必需的行距。 ● 光能利用:主要考虑树冠基部光照在生长季能得到满足,保证这部位枝条的正常功能。同时,根据树种类的特性,充分发挥立体结果的特点。 ● 种类特性:需光性,不同物候期的需光特点等。树行宽与树冠间隔、冠厚和树形等指标等。树冠冠径和间隔与冠高密切相关。

  42. ⑸.骨干枝数目 骨干枝,与主干一样,起运输养分,扩大树冠的作用。 ●原则上,在能够布满足够空间的前提下,骨干枝愈少愈有利。但适当增加骨干枝数:易充分利用空间,增强树势;个别骨干枝损伤后影响少,利于生产。 ●具体数量要具体分析 树形大,骨干枝多;树形小,骨干枝少 发枝力弱,骨干枝多;发枝力强,骨干枝少 幼树、边行树、坡地栽植、光照好的,骨干枝多; 成年树,光照差的,骨干枝少。 ●同一层内,主枝数不宜超过4个,在主干上着生距离不宜过近,以免形成轮生枝、结合不牢、易削弱中心干生长。

  43. ⑹.主枝分枝角度 【主枝基角】 【主枝腰角】 【梢 角】

  44. 改善主枝、主干的分枝角度是整形的重要关键之一。改善主枝、主干的分枝角度是整形的重要关键之一。 ●角度过小→ 树冠郁闭、光照不良;生长势强、易上强下弱,花芽形成少,易落果;早期产量低,后期树冠下部易光秃,影响产量;操作不便,且易劈折。 ●主枝基角:以不夹皮为限,30°- 45°,越大,负重力越大。 ●主枝腰角:60°- 80°;大,则冠开张,生长势弱,花芽易形成,早期产量高,但易早衰。多数幼树,主枝角度都偏小,应使其开展。 ●梢角:应小一些,利于保持树势。

  45. ⑺.从属关系和树势均衡 ●各级骨干枝,必须从属分明,则结构牢固。 中心干强于主枝,主枝强于侧枝,侧枝强于枝组,这就是从属关系。 一般骨干枝粗与所着生枝粗度的比值小于0.6时,结合才牢固。如两者粗细相近,则容易劈裂。主枝越粗,向外延伸的潜力越强。

  46. ●树势均衡 ○指各级骨干枝势力之间保持相对平衡,同级骨干枝之间生长势力应当相近。不同级别骨干枝之间应有一定的从属关系,两者在粗度上应保持适度差别。 ○主枝与中心干、主枝与主枝、主枝与侧枝间,出现过强或过弱时,都应进行适当调整。 ○增强某骨干枝势力,常采用的方法是:适当轻截,多留壮枝,抬高角度,少留花果;削弱时则相反。 树势均衡和保持从属关系,是一个重要技术。

  47. ⑻.骨干枝延伸 ●直线延伸 树冠扩大快,生长强,树势不易衰;但开张角度小的,易上强下弱,下部、内堂易光秃,不易形成大型枝组或骨干枝。 ●弯曲延伸 弯曲部位易发生大形枝组或骨干枝,树冠中下部生长强,不易光秃,但一般生长弱,树势易衰。 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 苹果、梨,中心干弯曲延伸 → ↑基部枝生长、↓树高。 生长旺盛、下部易光脱的果树,骨干枝可采用弯曲延伸; 生长弱、容易流胶的果树,不宜采用弯曲延伸。

  48. ⑼.枝组(侧枝) 在树体结构中,骨干枝构成树体的骨架,枝组是着生在骨干枝上的独立单位,是果树叶片着生和开花结果的主要部分。 所以:要注意培养和多留枝组,为增加叶面积,提高产量创造条件。 ● 枝组的分类 ● 枝组的利用

  49. ● 枝组的分类 ○ 按大小和生长强弱分 大型:较难控制,结果晚,寿命长。 中型:寿命长。 小型:易控制,结果早,寿命短。填补大、中型枝组空间。 ○ 按在骨干枝上着生的位置分 背上:生长势强、较难控制、结果晚、寿命长。 两侧:介于二者,宜多培养。 背下:生长势缓和、易控制、结果早、寿命短。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