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第三章 现场访问

第三章 现场访问. 学习目的和要求: 学习本章的目的,在于全面掌握现场访问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因此,必须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 1 、现场访问的对象和内容; 2 、现场访问的原则; 3 、现场访问的方法; 4 、现场访问笔录; 5 、对陈述真实性的审查判断。 计划学时: 4 课时. 第一节 现场访问的对象 和内容. 一、现场访问的对象 1 、刑事被害人(事主) 2 、知情人(证人) ( 1 )分片包干普遍排查法; ( 2 )笔录,摄、照像固定追踪寻找法; ( 3 )定时定点卡访行人法;

guang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三章 现场访问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现场访问 • 学习目的和要求: • 学习本章的目的,在于全面掌握现场访问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因此,必须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 • 1、现场访问的对象和内容; • 2、现场访问的原则; • 3、现场访问的方法; • 4、现场访问笔录; • 5、对陈述真实性的审查判断。 • 计划学时:4课时

  2. 第一节 现场访问的对象 和内容 一、现场访问的对象 1、刑事被害人(事主) 2、知情人(证人) • (1)分片包干普遍排查法; • (2)笔录,摄、照像固定追踪寻找法; • (3)定时定点卡访行人法; • (4)沿途追踪访问法; • (5)守候访问法。

  3. 二、现场访问的内容 • (1)关于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 • (2)关于发生案件的情况。 • (3)关于被抢、盗财物的情况; • (4)关于犯罪分子遗留物的情况; • (5)关于被害人的情况

  4. 第二节 现场访问的原则 • 一、必须保证有关公民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 据的条件(刑事诉讼法四十三条); • 二、要预告被询问人作证的义务和责任(刑事 诉讼法四十、四十五、九十七条等); • 三、严禁刑讯逼供或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 其它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刑事诉讼法四十三 条); • 四、要尊重被询问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刑 事诉讼法八十五、九十五条等)。

  5. 第三节 现场访问的方法 一、现场访问的基本程序 (一)询问前的准备工作 (二)安定被询问人的情绪 (三)做好被询问人的思想疏导转化工作 (四)进行询问

  6. 二、现场访问的方法 • 1、自由陈述法; • 2、广泛提问法; • 3、联想刺激法; • 4、检查性提问法; • 5、质证提问法;

  7. 三、现场访问的策略 • 1、地点选择——宜暗不宜明,宜隐不宜公; • 2、接洽联系——宜单不宜双,宜曲不宜直; • 3、仪表神态——宜诚不宜浮,宜谦不宜燥; • 4、访问用语——晓之以理忌蛮忌横,动之以 情忌讽忌冷。

  8. 第四节 现场访问记录 • 一、访问笔录 • 1、访问笔录的格式和内容 • 2、制作访问笔录的要求 • (1)两人询问的原则; • (2)不能做任何修饰、概括和更改; • (3)询问结束必须向询问对象宣读笔录,或由其亲自阅读笔 录,询问对象请求补充和修改,应当允许; • (4)询问笔录应当顺序编号; • (5)询问对象应在笔录的本人姓名、时间、页码和修改处捺印指印; • (6)不同的询问对象和内容,应分别、单独制作笔录; • (7)笔录正文遗留的空白应划线填满; • (8)笔录用纸必须规范,字迹清晰工整。 • 二、访问录音

  9. 第五节 对陈述真实性的 审查判断 一、研究被询问人的思想表现和与案件的关系; 二、研究被询问人的感知、记忆和表达能力; 三、研究陈述来源是否合情合理; 四、研究陈述中有无矛盾; 五、研究被询问人陈述时神态有无反常表现。

  10. 思考题: 1、现场访问的对象和内容? 2、试述现场访问工作的基本原则。 3、如何做好被询问人的思想疏导转化工作? 4、试述现场访问中的询问方法。 5、被询问人的陈述可靠性应如何审查判断?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