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昆蟲 — 紋白蝶知多少

昆蟲 — 紋白蝶知多少. 四年三班 : 蔡宜蓁. 研究動機. 配合三年級下學期課程,小朋友都要養蠶寶寶。 今年,自然老師讓我們有兩個選擇 -- 蠶寶寶或紋白蝶幼蟲(以下稱菜蟲)。 我兩種都想養,可以同時觀察牠們的不同, 媽媽建議我養菜蟲。. 研究目的. 我想知道 --- 1. 要怎麼飼養菜蟲和紋白蝶。 2. 紋白蝶幼蟲和成蟲的飲食、身體構造和 運動方式。 3. 紋白蝶一生的變化。 4. 日本白紋蝶和台灣白紋蝶的不同。 5. 菜蟲和生物防治法。 6. 紋白蝶和蛾的不同。. 研究過程. 一、 飼養計畫. 菜蟲的取得方法

hadar
Download Presentation

昆蟲 — 紋白蝶知多少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昆蟲—紋白蝶知多少 四年三班:蔡宜蓁

  2. 研究動機 • 配合三年級下學期課程,小朋友都要養蠶寶寶。 • 今年,自然老師讓我們有兩個選擇--蠶寶寶或紋白蝶幼蟲(以下稱菜蟲)。 • 我兩種都想養,可以同時觀察牠們的不同, 媽媽建議我養菜蟲。

  3. 研究目的 我想知道--- • 1.要怎麼飼養菜蟲和紋白蝶。 • 2.紋白蝶幼蟲和成蟲的飲食、身體構造和 運動方式。 • 3.紋白蝶一生的變化。 • 4.日本白紋蝶和台灣白紋蝶的不同。 • 5.菜蟲和生物防治法。 • 6.紋白蝶和蛾的不同。

  4. 研究過程 一、飼養計畫 菜蟲的取得方法 • 讓牠自投羅網---天然觀察箱 • 到菜園找尋蟲卵

  5. 研究過程 一、飼養計畫-菜蟲的取得 • 天然觀察箱的夢想 先種植菜蟲愛吃的植物,就能「引蟲入 園」。 • 資料說牠們喜歡吃十字花科的植物,配合自然課程種菜單元,我選擇種植油菜花,如此一來,就能同時觀察囉!

  6. 研究過程 一、飼養計畫-菜蟲的取得 • 菜園尋蟲記 • 找到一座廢棄的芥藍菜園,好多紋白蝶在上頭飛舞,我想,一定可以順利找到蟲卵。 • 查過資料:卵是淡黃色的,一顆一顆單獨豎立在葉子的背面。

  7. 研究過程 一、飼養計畫-菜蟲的取得 • 菜園尋蟲記 • 找到了蟲卵,我摘了一片較強壯的葉子回家,上面有五個蟲卵。

  8. 研究過程 一、飼養計畫-佈置菜蟲寶寶的家 • 天然觀察箱:拿花盆播種就好了。 • 飼養箱製作:我將寶特瓶割開一個洞,再放進一個小的名片盒裝水(讓葉子保鮮)再將從菜園摘回的葉子放進去。 。

  9. 研究過程 二、菜蟲寶寶成長記錄 菜蟲寶寶孵化了 • 剛孵化是淡淡的黃綠色,半透明的。卵殼不見了,應該是被幼蟲吃掉。 • 葉子上有黑色像細沙一樣的顆粒,是牠的排泄物。 • 卵期大約4---5天。

  10. 研究過程 二、菜蟲寶寶成長記錄 菜蟲寶寶長大了 • 菜蟲寶寶孵化到結蛹大概是18天。(我的記錄約9天) • 分成五齡,三齡後,背部出現黃線和黑點,每一個環節長滿白色短腺毛。

  11. 研究過程 二、菜蟲寶寶成長記錄 • 台灣紋白蝶:身體比較綠,背部黃線非常明顯。 • 日本紋白蝶:身體淡綠色,背部沒有黃線。 菜蟲寶寶長大了

  12. 研究過程 二、菜蟲寶寶成長記錄 菜蟲寶寶的結蛹期 • 18-20天左右,菜蟲開始亂爬,找尋適合結蛹的地方。 • 前蛹期:吐絲、身體變短。兩天後,綠色的蛹變成淺咖啡色。 • 顏色:每個都不太相同,從淡綠色到深褐色都有。

  13. 研究過程 二、菜蟲寶寶成長記錄 菜蟲寶寶的結蛹期 • 特徵:前端有針狀的突起物。 • 帶蛹,絲帶通過後胸背方。 • 絲帶及尾部的絲器懸掛在 • 固定的地方。

  14. 研究過程 二、菜蟲寶寶成長記錄 菜蟲寶寶羽化成蝶 • 羽化前,蛹殼變成透明狀,蛹內蝴蝶翅膀的花紋和色彩都可以看見;整個蛹變透明時,還能看見複眼、觸角。 • 即將羽化時,蛹內的蝴蝶會先將頭胸處撐裂開,探出頭來,接著腳伸出蛹殼外,再完全脫離蛹殼。

  15. 研究過程 二、菜蟲寶寶成長記錄 菜蟲寶寶羽化成蝶 • 剛開始,翅膀小小的,皺成一團。腹部大大的,大約兩小時後,會將體內多餘的體液排出(蛹便),等翅膀硬化,就可以飛行了。

  16. 研究過程 二、菜蟲寶寶成長記錄 菜蟲寶寶羽化成蝶

  17. 研究過程 二、菜蟲寶寶成長記錄 菜蟲寶寶羽化成蝶 • 我養的紋白蝶生命大約是4—8天,查詢的資料卻說「紋白蝶的壽命約為1-2月」,可能是我的養殖環境不佳。

  18. 研究過程 二、菜蟲寶寶成長記錄 交配與產卵 • 當紋白蝶羽化時,我準備鮮花插在觀察箱裡。當我看到牠們交配時,突然想到觀察箱中的仙丹花不是十字花科植物,我趕快丟2片高麗菜進去,果然在上面產了48顆卵。可是,這些卵都沒有孵化,可能是葉子沒有做好保濕,葉子枯萎了,卵也壞了。

  19. 研究過程 二、菜蟲寶寶成長記錄 蝴蝶生活史 • 卵幼蟲(通常五齡)蛹(帶蛹、垂蛹)成蟲

  20. 研究過程 三、我的天然觀察箱 好處多多: • 1.不用準備食物,菜園有現成的菜,但不能留太多隻,不然菜會被吃光,還沒養到終齡就斷糧了。 • 2. 不用清排泄物、清理觀察箱。

  21. 研究過程 三、我的天然觀察箱

  22. 研究過程 三、我的天然觀察箱 • 注意事項:如果要觀察牠結蛹羽化,在終齡時要移到觀察箱內。 • 觀察:這裡的蟲非常健康,活動力非常好。19隻菜蟲,結了17個蛹,羽化15隻蝴蝶。 • 缺點:眼力大考驗。(常會一轉眼,ㄟ……又發現一隻了)

  23. 研究過程 四、我的觀察紀錄 觀察紀錄表

  24. 研究過程 四、我的觀察紀錄 • 養在花盆的菜蟲有19隻,結蛹17個,羽化15隻蝴蝶,又交配產卵49個。 • 養在觀察箱的菜蟲,最後只有一隻成功結蛹,但是羽化失敗。 • 我養的黃斑粗喙椿象沒有交配就全部死亡。

  25. 研究結果 紋白蝶幼蟲和成蟲的食物 • 美味的十字花科植物,是菜蟲寶寶最愛的食物。 十字花科植物:這些植物的花都有4片花瓣排列成十字狀。【參考 法布爾的昆蟲記】

  26. 研究結果 紋白蝶幼蟲和成蟲的食物 • 飼養期間,我給菜蟲吃高麗菜、小白菜、青江菜、油菜、芥藍菜。我發現牠喜歡吃高麗菜,最不喜歡吃青江菜。

  27. 研究結果 紋白蝶幼蟲和成蟲的食物-幼蟲 • 剛孵化的幼蟲,吃葉部表皮及部分葉肉。三齡時,吃食葉子的能力增強,可以把葉子吃到穿孔,而且食量愈來愈大,菜葉自葉緣開始啃食,變成大缺口,最後只剩葉柄。

  28. 研究結果 紋白蝶幼蟲和成蟲的食物-成蟲 • 結蛹期不吃東西。羽化成蝴蝶後,口器成了吸管,喜歡吸食花蜜。

  29. 研究結果 紋白蝶幼蟲和成蟲的運動方式-幼蟲 • 菜蟲前進時,尾部的肛腳先固定,再把身體往前推。前進時頭會左右搖擺,像節拍器。如果爬到葉子的邊緣,牠的頭會左右偵測,確定沒有危險後,才往前爬。看牠搖頭晃腦的樣子很好笑。

  30. 研究結果 紋白蝶幼蟲和成蟲的運動方式-成蟲 移位飛行:由原停棲的地點,前往另一個地點。長距離移位飛行時,會忽高忽低、忽左忽右的前進,使天敵很難看清楚牠的位置。 • 覓食飛行:這時,蝴蝶會直接撲向食物,警戒心很低,是最容易接近觀察的時刻。

  31. 研究結果 紋白蝶幼蟲和成蟲的運動方式-成蟲 避敵飛行:感到危險時,就加快速度飛離現場。並且採明顯的折線式飛行,不斷轉換飛行方向,並盡快飛入陰暗場所。 • 求偶飛行:雌蝶一生只能交配一次,因此當雌蝶接受雄蝶的追求時,會緩慢的一前一後飛行,狀似親密纏綿的熱戀中伴侶。

  32. 研究結果 紋白蝶幼蟲和成蟲的運動方式-成蟲 交配中飛行:正常情況下,牠們會停在原地交配,直到雄蝶完全將精液移到雌蝶腹部的貯精囊為止。當蝴蝶認為不安全時,將做交配中飛行。

  33. 研究結果 紋白蝶幼蟲和成蟲的運動方式-成蟲 產卵飛行:很像覓食飛行,飛速低、警戒心低,以蜻蜓點水的方式不斷找尋適合產卵的場所。大多數的蝴蝶會算準葉數,把適當的卵一粒粒分散在各葉片背部。

  34. 研究結果 紋白蝶的身體構造 • 身體分成頭、胸、腹三部分。 • 頭:複眼一對、觸鬚一對尾端成棒狀,口器成「長吸管」狀,可吸花蜜或露水,不進食時口器捲起。 • 胸:有足三對、翅膀二對,具有鱗粉。靜止時,左右翅常疊起立於背方。

  35. 研究結果 紋白蝶的身體構造 • 雄蝶:翅表底色為白色。前翅翅基到前緣有黑色鱗片分布,端角有一三角形黑斑,中間外緣部位有黑色小圓斑;後翅前緣有一黑色小圓斑,下緣有數個黑色斑點。 • 雌蝶:外觀、色澤與雄蝶相似,翅表黑色鱗較雄蟲發達,翅膀腹面有些個體明顯黃化。 • 展翅約為45—50mm。

  36. 研究結果 紋白蝶幼蟲形態

  37. 研究結果 台灣紋白蝶和日本紋白蝶的分辨 • 台灣紋白蝶:後翅「有」斑點。 • 日本紋白蝶:後翅「沒有」斑點。

  38. 研究結果 台灣紋白蝶和日本紋白蝶的分辨 • 我的發現:台灣紋白蝶幼蟲看起來比較強壯。

  39. 研究結果 菜蟲寶寶和生物防治法 • 從老師的講義中,我知道「黃斑粗喙椿象」是菜蟲的天敵。 • 我很好奇,牠是怎麼捕食菜蟲的呢?我想觀察這兩種生物的關係。 • 向苗栗農改場要到黃斑粗喙椿象的卵後,開始飼養與進行觀察。

  40. 研究結果 菜蟲寶寶和生物防治法 • 當黃斑粗喙椿象三齡時,開始餵菜蟲給牠吃。 • 觀察:小小的黃斑粗喙椿象伸出口器刺向菜蟲時,比牠大30倍的菜蟲,全身抽搐扭動。被吸食過的菜蟲變成深綠色的。畫面讓人相當震撼。

  41. 研究結果 蝴蝶和蛾的差異 • 資料摘錄:講義雜誌 蝴蝶館 • 其實在昆蟲的分類學上,蛾與蝶是一群不能明顯分隔的昆蟲。但是為了方便,還是勉強分為「蝶亞目」和「蛾亞目」。 • 若要分別蝶、蛾最顯明的不同應是--觸角。當然還有一些說法,如蝴蝶停止時將翅膀合併豎起,蛾類則展開平放;或蛾類胴體肥胖,蝶類較修長等等,均因外例太多,而根本不能用來區別蝴蝶和蛾。……因為牠們本來就是一群血緣很近的「鱗翅目」昆蟲。

  42. 研究心得 • 這兩個月(95/3/9—95/4/6),我種油菜花、養菜蟲和養黃斑粗喙椿象,非常忙碌。尤其是當椿象三齡之後,常常要煩惱去哪裡抓蟲給牠吃,又要觀察這麼多種生物;這時,我就覺得要當一個生物學家,真不簡單。

  43. 研究心得 • 但是,我在這整個過程中,也得到很多樂趣和成就感,這個成就感和你在網路上看別人的報告是不一樣的。也許,我的記錄和發現,在生物學上都不算是新的發現,但是,對我來說,每一個發現都是新的發現。

  44. 研究心得 在所有紋白蝶的資料中,我最喜歡法布爾的昆蟲記,他對昆蟲的描寫非常生動有趣。 • 我花了很多時間做這份報告,我覺得做報告並不難,但也不容易。另外,手寫紀錄單並詳細記錄,對做報告有很大的幫助。 • 最後,我要感謝苗栗農改場寄給我黃斑粗喙椿象的卵,還有媽媽和姐姐給我的協助。

  45. 經驗分享 如果你也要養菜蟲,以下是我的建議: • 1.如果要養在花盆裡,菜要種的夠多,以免食源不夠,要控制蟲的數目。 • 2.如果要養在觀察箱,不要只養2、3隻,飼養的過程會有不可預知的狀況,樣品數多一點會比較好觀察。

  46. 謝謝大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