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0

演講者 林基興 簡歷

演講者 林基興 簡歷. 現職:行政院科技顧問組研究員 科學月刊社理事長 教育部中小學課綱研發小組委員 環保署「非游離輻射預警機制風險評估小組」主席 學歷:美國華盛頓大學工程博士 台大化工系學士 經歷:台大化工所兼任教師           行政院資訊發展推動小組委員 著作: 《 電磁恐慌 》 、 《 閱讀力 》 、 《 模糊思考 》. 為何害怕電磁波? 林基興 行政院科技顧問 組研究員、科學月刊社理事長. 今天是機緣. 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 偶而投影在你的波心‧‧‧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 亮 徐志摩. 電磁恐慌 電磁過敏 理性思維 媒體威力 人生觀

halen
Download Presentation

演講者 林基興 簡歷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演講者 林基興 簡歷 • 現職:行政院科技顧問組研究員 • 科學月刊社理事長 • 教育部中小學課綱研發小組委員 • 環保署「非游離輻射預警機制風險評估小組」主席 • 學歷:美國華盛頓大學工程博士 • 台大化工系學士 • 經歷:台大化工所兼任教師 •           行政院資訊發展推動小組委員 • 著作:《電磁恐慌》、《閱讀力》、《模糊思考》

  2. 為何害怕電磁波?林基興 行政院科技顧問 組研究員、科學月刊社理事長

  3. 今天是機緣 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 偶而投影在你的波心‧‧‧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徐志摩

  4. 電磁恐慌 電磁過敏 理性思維 媒體威力 人生觀 讓我想想看

  5. 手機煮蛋電視台要實驗

  6. 媒體聳動挑起社會恐慌誰在謀殺孩子?2005

  7. 到底聽誰的? • 自由社會人人有話說 • 相信誰的話呢? • 公信力 公權力

  8. 電磁波? 光:強電磁波

  9. 自然界存在(外太空訪客)

  10. 生物發電、地磁宇宙射線

  11. 人體自有電流心電圖、腦波圖

  12. 外界電場的影響千倍小於人自身產生的 (人體神經和肌肉活動感應電流約1mA/m2)高壓電線的磁場約為10--30毫高斯 比地磁500毫高斯小約15--45倍, 比太陽風導致的地磁變化小3--10倍。可見光的電磁波能量遠高於高壓電線的

  13. 1992年:「要制定安全的暴露強度是不可能的,因為無法證明有何危險。」1997年:「並沒有證據顯示低頻電磁場對人體健康有害。」1992年:「要制定安全的暴露強度是不可能的,因為無法證明有何危險。」1997年:「並沒有證據顯示低頻電磁場對人體健康有害。」 1997年:「白血病和電線電磁場之間關聯太微弱」

  14. 美國物理學會聲明1995年、2005年 • 癌症和電線關係的臆測,並無科學根據。 • 無法證實的致癌宣稱,已經導致恐慌、昂貴的訴訟和更改電線和電器。 • 社會資源改用到消除「沒有科學證據的威脅」,令人遺憾;對大眾的負擔成本根本不能和其風險(若有的話)相比。 • 更嚴重的環境問題卻因缺乏經費和公眾的注意而被忽略了。

  15. 世界衛生組織2007年6月第322號文件 • 支持國際非游離輻射防護委員會規範。權衡整體的證據,不足以將兒童白血病和極低頻電磁場關聯。

  16. 美國和加拿大均不 管制高壓電力線及變電所。 美加人命不值錢?均笨蛋?

  17. 美國國家科學院1999評論 國家環境衛生科學研究所報告 建議不再資助研究電力電磁場的健康效應。

  18. 南澳電塔何辜?2007-4-17 • 4學生罹癌 • 隔年才建塔 • 入學前已發病 • 0.44毫高斯

  19. 50年研究的射頻效應 現有證據無法證實暴露在基地台電磁波下會造成任何不良的健康後果。 世界衛生組織2006-5-15 找不到致病機制

  20. 法國2001年國家衛生報告:就目前所知,使用手機的唯一風險就是駕駛中使用手機導致車禍傷亡。法國2001年國家衛生報告:就目前所知,使用手機的唯一風險就是駕駛中使用手機導致車禍傷亡。

  21. 害怕手機鈴響時的電磁波? (接聽時拿遠一些?) • 手機快沒電時發出更強功率?(不能用手機?) • 手機講久後,臉感到熱? • (可見電磁波超強?)

  22. 世界衛生組織屋頂設基地台 台灣中央聯合辦公大樓屋頂基地台:「公務員形同白老鼠」

  23. 手機引雷? • 「駁斥雷電與手機的關聯性」:雷電不會被吸引到帶手機者的身上。 美國國家海洋大氣管理局2007

  24. 若彭婉如用手機 • 85-11-30失蹤 • 弱勢需手機保護 • 拆台者

  25. 秀才遇到兵2006 • 民眾患病說辭大同小異顯然「人云亦云」。 • 一般人所吸收到的基地臺的電磁波能量遠小於人體基礎新陳代謝所產生的熱能,也遠小於人體從陽光中所吸收到的熱能。

  26. 媒體990517

  27. 實際上 • 沒有發現使用手機會增加罹患神經膠質瘤或腦膜瘤的風險。國際癌症研究署 • 不能證明有罹患腦癌上升的風險。Wild主任

  28. 微波爐之父 1946年發現熱效應 *微波震盪水分子而加熱 *選2.45GHz避通訊 *太高頻不易穿透煮不均 *太低頻吸收不夠煮不好

  29. 微波烹煮效率超高 • 微波爐轉換50%的電能到食物上,傳統烤箱只10%。

  30. 為何怕微波-1 • 爐門金屬網窗尺寸遠小於微波波長12公分,其效果猶如堅實金屬壁,而將微波保持在爐內。 • 可見光自由進出。

  31. 為何怕微波-2 • 尖金屬火花、突沸、爆米花現象讓人驚恐而產生各式謠言?

  32. 為何怕微波—3 • 輻射會經過食物傳給人體,吃微波爐煮出來食物等於自己去照輻射?

  33. 燒烤不利於健康 • 若擔心煮食物致毒,就不要用烤的(導致美味和稍微毒性) • 微波快熱,減少破壞營養素

  34. 你我也輻射微波 各種溫度物體表面輻射不同電磁波 黑體輻射 自然界充滿微波

  35. 微波爐檢測安全無虞2007-7-26 • 微波爐「溢波」? • 消保會抽驗,都符合安全規定 • 安全50W/m2(超商0.01-0.57) • 防護罩800--2000元 九成「未具成效」

  36. 指控雷達站電磁波害死人2007-7-24

  37. 陽光中的A型紫外線會將皮膚曬成褐色(老化射線)。陽光中的A型紫外線會將皮膚曬成褐色(老化射線)。 • B型紫外線能讓皮膚變紅、穿透到皮膚深層,傷害DNA與免疫系統(灼曬射線)。

  38. 防曬油:防紫外線一法 • 防曬係數(SPF):擦防曬油後出現曬傷所需的時間,與沒擦而曬傷所需時間之比。 • 沒擦而在2小時後曬傷,擦過而在12小時後曬傷,則此防曬油的防曬係數等於12÷2=6 。

  39. 成本效益何在? • 一般人常誤認SPF 30的防曬效果是SPF 15的兩倍。 • 前者擋掉97%的紫外線,而後者擋掉93%,兩者僅差4%。 SPF15的保護已夠

  40. 每天幾分鐘日照有益健康 • 紫外線能促進維他命D的合成,以利用鈣質構造骨骼。 • 維他命D也助益預防憂鬱症、和心臟疾病、 預防大腸癌和乳癌等。 • 雖可從飲食中攝取維他命D,但經由日照在皮膚裡產生的維他命D似可在體內更久。

  41. 電磁過敏 自以為是→傷害 Nocebo effect

  42. 相信的力量 安慰劑placebo 反安慰劑nocebo 生活於認知陰影下 杞人憂天 杯弓蛇影

  43. 認知可能有誤

  44. 隔空抓☺ • 丟斧疑,態度似。 • 找到,看鄰不像。 《列子》

  45. 歸罪於電磁波? 無影無蹤、怪物? 為何不怪罪抽菸、花生黃麴毒素 ?

  46. 庸人自擾:害己害人 鋁帽2年睡車上2006妨礙社會用電2007

  47. 恐慌導致商機 抗電磁波兒童健康褲 防電磁波貼片

  48. 電磁過敏 惡性循環WHO第296號文件〈電磁過敏反應〉 2005 • 媒體 ∕ 軼事 • 當局警語 • 自我實現nocebo • 心理因素… Hietanen

  49. 電磁過敏與電磁場無關 • 兩公衛教授:世界衛生組織文件說有電磁波過敏症 (心悸、消化障礙等。) 951206 • 但沒提下一句:「沒有科學根據可將電磁過敏症和電磁波關聯。」 2005年12月296號文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