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 魏啟林教授 2011 年 3 月 14 日

ECFA 簽署後兩岸金融新局與商機. 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 魏啟林教授 2011 年 3 月 14 日. 大綱. ECFA 概論 ECFA 對金融業之實質進展 獲准在大陸開業的台灣分行 展望與結論. ECFA 概論. 一. 簽署 ECFA. 2010 六月廿九日第五次「江陳會談」在重慶舉行,同時完成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ECFA) 」。 ECFA 是提昇兩岸經貿投資的發酵劑,讓台灣有機會在全球分工體系中,領先競爭對手國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台灣產業亦可藉此進行產業升級及轉型,有利台灣經濟復甦。. ECFA 的意義.

hall
Download Presentation

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 魏啟林教授 2011 年 3 月 14 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ECFA簽署後兩岸金融新局與商機 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魏啟林教授 2011年3月14日

  2. 大綱 • ECFA概論 • ECFA對金融業之實質進展 • 獲准在大陸開業的台灣分行 • 展望與結論

  3. ECFA概論

  4. 簽署ECFA • 2010六月廿九日第五次「江陳會談」在重慶舉行,同時完成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ECFA是提昇兩岸經貿投資的發酵劑,讓台灣有機會在全球分工體系中,領先競爭對手國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台灣產業亦可藉此進行產業升級及轉型,有利台灣經濟復甦。

  5. ECFA的意義 ECFA係屬在不違背世貿組織(WTO)精神下,所建構為兩岸專屬之特殊性質的經濟合作協議,ECFA的規定較具彈性,對於開放的產業項目可採取漸進式與彈性處理,化解一般FTA(Free Trade Agreement)立即且全面開放之壓力,雙方同意僅先訂立基本架構及目標,對於有時效性的項目,亦可設立「早期收穫」條款,一方面滿足有迫切需求之項目,另一方面亦可兼顧中長期經濟發展。 。

  6. ECFA ( 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

  7. ECFA對總體經濟的效益 依據中華經濟研究院GTAP模型研究,兩岸簽署ECFA對台灣經濟之影響研究,結果顯示簽署後對台灣GDP、出進口、貿易條件、社會福利均呈現正成長,對總體經濟面呈明顯正面效益。 整體經濟效益方面,早期收穫效益,國內生產毛額(GDP)可增加新台幣549億元,成長0.4%,總生產值可增加新台幣1900億元,成長0.86%,就業人口可增加6萬人,成長0.64%,關稅減讓可節省新台幣295億元。

  8. ECFA簽署後對台灣的效益 取得領先競爭對手國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之優勢:台灣銷往中國大陸大部分工業產品之關稅降為零;台灣將較日韓等競爭對手國更早取得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之優勢,進而替代日韓之產品。 成為外商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之優先合作夥伴及門戶:因台灣銷往中國大陸之貨品享有關稅優惠、台灣對智慧財產權保護較為周全等因素,有助於歐美日企業選擇台灣做為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之平台,進而吸引外人來台投資,有利台灣經濟結構轉型。 有助於產業供應鏈根留台灣: 一旦中國大陸大部分工業產品關稅降為零後,藉由兩岸直航之便利性,有助於整體供應鏈根留台灣。

  9. ECFA簽署後對台灣的效益 (續) 有助於中國大陸台商增加對台採購:中國大陸進口關稅降為零後,自台灣進口相對成本降低,台商將可增加自台灣採購之數量,且因品質較佳及成本降低因素,將有助於台商在中國大陸競爭力之提升。 加速台灣發展成為產業運籌中心:由於大三通貨物及人員流通之便利性,配合雙邊貨品關稅降低及非關稅障礙消除等貿易自由化效果,將可重新塑造台灣成為兼具轉口、物流配銷、終端產品加工等全功能運籌中心之機會。搭配台灣放寬台商赴大陸投資之限制、鼓勵台商回台上市等激勵措施,將可促成台灣成為台商運籌之「營運總部」。

  10. 早期收穫計畫 早期收穫計畫為東亞FTA的一大特色,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前實現FTA的貿易利益,先選取「少部分」產品,「提前」實施自由化,但是全球大多數FTA並沒有早收的項目。我方提出早收清單539項,佔對大陸出口16.14%。而陸方則提出267項,佔對台灣出口10.53%。相較於東協加一早收清單,項目562項,占貿易值2%,我方清單遠高於東協加一清單。

  11. 早收清單內容

  12. 過去香港CEPA的經驗 香港金融業進入中國內地發展即比他國銀行容易,優惠項目包括減少設立分行/子行的資產規模要求、降低經營人民幣業務的資格條件等,此後,香港金融股的評價逐漸跟隨中國金融業,中國股市在2006年開始邁入大多頭階段,中國金融股PB值在2006和2007年間躍升至4~5倍,同時香港金融股PB值也超越歐美日等成熟國家,歷經金融海嘯後,香港金融股之評價依舊維持歷史平均水準之上,CEPA使香港金融業拓展至中國。ECFA金融早收清單,提供優於香港CEPA的優惠條件,台灣金融股PB值應可望直追香港。

  13. 兩岸的經貿互動 台灣對中國大陸之經貿互動,兩岸貿易2010年恢復快速成長,出口、進口、總額及差額等四大指標,全都創下歷年最高紀錄;包括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769億美元、自大陸進口360億美元,都較前年大增四成以上,雙邊貿易總額更一舉突破千億美元大關,達到1129億美元,台灣對大陸享有的貿易出超則衝高到409億美元。台灣出口、進口、外貿總額對中國大陸的依存度,以出口依存度上升最快,去年達到28% 。

  14. 台灣對大陸出口成長加速的意義 大陸做為「世界工廠」的功能在全球經濟復甦聲中展現,帶動台灣中間原料的出口 。 中國的擴大內需政策初有成效,使其「世界市場」的雛型粗具,而台灣也掌握了此一契機。ECFA簽署對談後,雙方呈競合關係,中國已與東協、港澳、智利、紐西蘭、新加坡等共9個國家及地區簽署自由貿易區相關協定。在未享有自由貿易優勢下,使得台灣貨品進入中國大陸市場面對較不公平待遇。ECFA簽訂後,可消除此一不公平競爭劣勢,甚至部分早收貨品獲得比美日韓歐更佳之競爭優勢。

  15. ECFA對金融業之實質進展

  16. 將金融服務業納入ECFA的目的 推動兩案金融往來關係制度化:兩岸金融往來,有助於增強台商競爭實力,提高國內金融產業整理績效,厚植台灣國際競爭力。 在WTO架構下,發展兩岸金融往來實質對等自由化:取得中國大陸承諾,以較其他WTO會員、其他外資進入中國更優惠的競爭優勢。 促進台灣金融業投資國際化:  大陸已是我國對外投資最多的地區,也是我國最大的貿易對象,兩岸金融往來有其必要性,也是金融業國際化佈局之一環。

  17. 銀行業的進展 將辦事處設立滿2年才能升格為分行的條款,可放寬至立即升格為分行開始營業。 2010年6月24日,金管會決議通過,土銀、合庫(5854)、彰銀(2801)、一銀等4家銀行赴大陸設立分行,以及台企銀(2834)設立辦事處,而國泰世華及華南銀需回報改善情況再行決定。 將分行設立滿3年且連續2年獲利,才可承做人民幣業務的規定內容,協議成在大陸設立滿1年且獲利,即可先行承做台資企業人民幣業務。 業界期盼對大陸銀行參股比率能提升,最好能取得經營主導權,並未在協商內容中提及。

  18. 保險業的進展 鬆綁五三二條款 五三二條款是台灣保險業登陸的條款,五表示總資產須為50億美元,現在申請業界可以用整體金融集團資產一同申請;三表示需要經營達30年,目前申請者的經營歷史也可將併購前的歷史算在內(富邦人壽將是最大的潛在受惠者)。

  19. 證券業的進展 大陸對台灣證券期貨業申請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給予便利,允諾縮短核准的時間。 證交所、期交所列入大陸QDII(Qualified DomesticInstitutional Investors,合格的境內機構投資者),投資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所名單。 簡化台灣證券從業人員在大陸取得執業資格程序。

  20. 小結:銀行優於預期

  21. 簽訂MOU與ECFA前後台灣金融業的比較 資料來源:商業周刊

  22. 獲准在大陸開業的台灣分行 三 彰化銀行 第一銀行 合作金庫 土地銀行 國泰世華

  23. 五銀行大陸分行獲准開業 • 大陸當局終於在去年12/17同意,讓彰銀(昆山分行)、一銀(上海分行)、合庫(蘇州分行)、土銀(上海分行)與國泰世華(上海登記領照等相關必要程序後,即可正式在大陸分行)五家國銀大陸分行開業,待各分行完成地區營業。 • 立法院財委會於今年一月十六日至十九日組團到大陸考察,並且邀請國庫署長及陸委會、海基會人員隨團前往。

  24. 展望與結論

  25. 展望與結論 • ECFA與亞太營運中心 • 早期收穫清單+17%+大三通 • ECFA與亞太資產管理中心 • 台灣資產管理潛力優於銀行與保險+大陸於2011年元月一日後大量境外美元 • ECFA與中國「十二五」計畫:生產性之服務業(包括金融業)之產值比例提昇 • 目標「一」:小康社會+深化改革;「二」:區域發展+產業升級; 「三」:出口→內需,高碳→低碳,國強→民富; 「四」:大量消費+生產性服務業+七大產業 • 台灣對中小企業的注資、融資、信用保證之專業經驗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