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如何抵 挡 看不见的拳头 ——面对网络,我们能做些什么

如何抵 挡 看不见的拳头 ——面对网络,我们能做些什么. 小榄镇系列化家庭教育 永宁中学 梁红华. 案例 1 :致命的劫杀(北京). 北京姑娘王红受过良好的教育, 23 岁便跻身白领阶层。除了平时身边接触的文雅才华之士,她想知道别人怎样生活。工作之余,王红经常上网聊天。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敲击键盘的声音成为她叩问网友心门的信号。 

halla-moss
Download Presentation

如何抵 挡 看不见的拳头 ——面对网络,我们能做些什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如何抵挡看不见的拳头——面对网络,我们能做些什么如何抵挡看不见的拳头——面对网络,我们能做些什么 小榄镇系列化家庭教育 永宁中学 梁红华

  2. 案例1 :致命的劫杀(北京) 北京姑娘王红受过良好的教育,23岁便跻身白领阶层。除了平时身边接触的文雅才华之士,她想知道别人怎样生活。工作之余,王红经常上网聊天。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敲击键盘的声音成为她叩问网友心门的信号。  2001年国庆节前,聊天室里一个极酷的名字吸引了王红———“法律反抗牢”。连续几天的OICQ网上聊天后,王红逐渐对这个从打架斗殴走上犯罪道路的“另类”产生了怜悯和同情。网上相遇的第10天,两个仅仅通过屏幕文字交流的人约定相见。后悔几乎从见面的一瞬间就产生了。王红发现,“法律反抗牢”竟然是一个脸有刀疤、手有纹身的人。然而,很难说清的是,王红在害怕的同时又控制不住地想和他接近。犹豫之际,“法律反抗牢”突然将她搂在怀里热吻起来……几天以后,两人再次见面吃饭。这一次,趁着王红去洗手间的时候,“法律反抗牢”把一片安眠药悄悄放进她的饮料杯。不料,由于一个朋友的意外闯入,回到座位后的王红并没有接着喝饮料,而是起身离开了饭馆。但是,厄运没有放过王红。两人沿着护城河沿走到了永定门桥下,“法律反抗牢”一看天色已晚,顿时凶相毕露,抽出准备好的铁锤,狠狠地砸向王红的头部,抢走了王红的手机……来自各地警方的消息显示,这种以网友见面为幌子实施偷盗、抢劫、勒索钱财,是传统犯罪在网络延伸的最常见犯罪形式。

  3. 案例2:为了143元网费犯罪的孩子 2004年5月20日早上,年仅15岁的小颜,趁父亲熟睡之机偷钱去网吧,又怕父亲醒来打他,竟然用铁锤将父亲砸死,然后拿了143元到网吧如常上网。 小颜,看上去瘦弱清秀,但却是残害3条人命的凶手。长期以来,小颜沉迷于网络游戏,因为没钱上网,他就到亲戚傅某家偷钱,被发现后,他举起菜刀将傅某和傅妻砍倒在地。在找到600元匆忙逃离现场时,又将邻居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杀死。

  4. 案例3:我杀人了吗? 在合肥市新站开发区的胡某,年仅16岁,在网吧玩一种用刀捅人的暴力游戏时,由于技术欠佳,胡某每次都被别的玩家“捅”倒。而坐在一旁的同龄少年也在玩同一种游戏,他忍不住对胡某冷嘲热讽了几句。    在网上“杀”红了眼的胡某当即火冒三丈,抽出半尺长的防身刀具,捅向同龄少年的胸口,导致他当场死亡,而胡某则又坐回电脑前,依旧沉浸在暴力游戏中。直到警方赶到现场,胡某才惊醒:“我是不是杀死人了?会不会坐牢?”

  5. 一、常见的误区:1、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一:孩子这么小游戏玩的这么好,聪明,将来有出息,得网瘾都是大孩子,没必要预防。 误区二:我的孩子小,上网问题我能管得了,孩子很听话,将来没问题。 误区三:网络太坏了,不让孩子碰就等于预防,宁愿剥夺孩子网络受益权。 误区四:孩子交给学校,网瘾教育都是学校的事,我忙顾不上。 误区五:我对网络不懂、也学不会,不知道怎么预防。

  6. 一、常见的误区:2、做法上的误区: 误区一:彻底封锁。谈网色变,想当然地将网络定为毒害孩子的洪水猛兽,见到孩子上网就恐慌,严禁孩子接触网络。 误区二:一味斥责。对已经上瘾的孩子采取一味的责备、打骂、处罚等手段,孩子将被越推越远,直到无药可救。 误区三:束手无策。对待严重沉迷游戏或者网络的孩子,迟迟不能采取有效手段进行干预,甚至丧失希望,任其发展。

  7. 二、一般上网的几种状况: • 一是看新闻,或者是获取信息 • 二是玩游戏 • 三是网上聊天。

  8. 三、网络对孩子教育的影响 (一)网络对孩子教育的正面影响 • 1、拓宽了视野。网络是孩子学习的一种资源。网络首 先为孩子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与学习载体,让孩 子开阔眼界、转变思维,提高知识水平。 • 2、扩大了交际。网络是孩子学会沟通的一种平台。互联网给人们开辟了一个虚拟空间,让人们可以自由交流,孩子很快就能学会利用网络来“聊天”。 • 3、放松了心情。网络是孩子获得娱乐的一条渠道。孩子的天性是快乐的,他们需要娱乐。然而,面对竞争的压力,孩子在学校教育中获得的娱乐不足,家长也没有足够的时间陪孩子娱乐。网络就是孩子获得娱乐的渠道之一。 • 4、培养了素质。网络是孩子创新素质培养的一条途径。现代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孩子抓起,需要培养孩子的创新素质。孩子在网络中从事阅读活动,巨大的知识量、最新的信息刺激,能够让孩子产生创新灵感,激发孩子的创新火花。 • 5、增强了自信。网络是孩子获得自信的一条通道。很多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少有机会获得成功,而不论在网络游戏还是在网络学习探索中,学生们获得成功的机会更大。

  9. 三、网络对孩子教育的影响 (二)网络对孩子教育的负面影响 • 1、时间上的失控。这就是家长们普遍抱怨的“网瘾”、“网虫”现象。孩子年龄小,很难控制自己,上网浏览、上网聊天、上网游戏后很容易一发不可收,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都消耗在网上。 • 2、道德上的失控。削弱学生道德判断力。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还处在形成时期,他们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容易接受各种不健康的诱惑,造成道德上的失控,让他们缺乏社会责任感,为他们的成长带来了不良的后果。 • 3、情感上的失控。处在未成年期的孩子,情感控制力比较弱,往往是情感超过理性。他们在虚拟网络中,很容易被对方的花言巧语所迷惑,产生所谓的“网恋”行为,造成情感上的失控。 • 4、性格上的失控。有的孩子长期沉溺于网络世界,逐渐将自己从现实世界中淡出,其性格也往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他们对现实世界感到乏味,缺乏精神,而一旦进入网络世界,立即精神百倍。 • 5、学习风格上的失控。网络的过度便利性可能使孩子产生学习的惰性,遇到问题不是苦思冥想,而是首先求助网络,他们热衷于以“下载”方式完成作业。

  10. 四、如何辨别您的孩子是正常上网还是迷恋网络呢?四、如何辨别您的孩子是正常上网还是迷恋网络呢? 诊断迷恋网络的十条标准: • 1.无法控制上网; • 2.总嫌上网的时间太少而不满足; • 3.对亲友频频掩盖上网行为; • 4.一旦减少上网时间就会焦躁不安; • 5.一上网就能消散种种不愉快; • 6.上网比上学做功课更重要; • 7.为上网宁愿失去重要的工 作、事业和人际交往,与朋 友疏远; • 8.对其他爱好失去兴趣; • 9.下网后总念念不忘网事,下网后有疏离感、失落感; • 10.不服从和行为出格。 上述十种情况一年间只要有过五种以上,便可判断为迷恋网络。

  11. 五、孩子为什么会“迷恋网络” 1、孩子在网络找寻的是什么? • 寻找成功 • 寻求平等 • 寻找自由 • 寻求快乐

  12. 五、孩子为什么会“迷恋网络” 2、原因分析(一)内因分析 (1)从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来看: 第一,网络成了青少年感受、 实现自我价值的场所 第二,网吧成了青少年寻找 精神寄托的场所 第三,网络成了青少年寻找刺激、猎奇的场所 第四,网络成为青少年忘却生活烦恼的“防空洞”

  13. 五、孩子为什么会“迷恋网络” 2、原因分析(一)内因分析 (2)青少年学生不成熟的可塑性和主流文化影响的弱化会使中学生走上迷途,与网络和网吧结缘。 (3)网络交往的热衷化和现实交往的冷漠化也促成了 中学生迷恋网络和网吧。

  14. 五、孩子为什么会“迷恋网络” 2、原因分析(二)外因分析 (1)体系的开放性。 (2)内容的动态性。 (3)制约的松散性。

  15. 六、面对孩子和网络,家长该怎么办? (一)网络社会家庭教育的内容 1、网络知识教育。面对网络时代的到来,作为家长,不要害怕网络,不要对孩子封闭网络,首要的任务是要正确引导孩子上网。 2、网络道德教育。未满18岁的青少年,其心理尚未成熟、价值观还未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控力较弱,很容易在网络的时空中迷失方向。因此,家长对孩子进行网络道德的教育势在必行。

  16. 六、面对孩子和网络,家长该怎么办? (一)网络社会家庭教育的内容 3、网络情感教育。未成年的孩子极易滑入网络情感的泥塘,且难以自拔。作为家长,就应该对孩子进行网络情感方面的预备教育。 4、网络安全教育。这里所说的网络安全不是指网络硬件与软件的安全,而是指在网络 世界中,人际交往中的安全问题。

  17. 六、面对孩子和网络,家长该怎么办? (二)网络社会家庭教育的方法 1、认真了解法。 2、主动学习法。 3、循循善诱法。 4、监控指导法。 5、兴趣转移法。 6、榜样示范法。 7、多向沟通法。

  18. 六、面对孩子和网络,家长该怎么办? (三)专家们提出了如下建议 • 1、不要将电脑安装在孩子的卧室,最好放在家中的明显位置。 • 2、控制孩子使用电脑 的时间和方式。 • 3、经常了解孩子的 网上交友情况。

  19. 六、面对孩子和网络,家长该怎么办? (三)专家们提出了如下建议 • 4、与孩子共同阅读电邮来信,预先删除含色情内容的垃圾邮件。 • 5、在电脑上安装禁止访问 色情网址的软件。 • 6、非经父母许可,不要让 孩子与网上结识的陌生人会面。

  20. 六、面对孩子和网络,家长该怎么办? (三)专家们提出了如下建议 • 7、安装可过滤检测并禁读“性”、 • “色情”、“黄色”等字词的软件。 • 8、控制孩子远离网上聊天室。 • 9、教育孩子不要 轻易将个人信息在网上发布。 • 10、与孩子 一起上网。

  21. 共 同 的 期 待 孩子: 我 要 你 比 我 更 好 ! 更 幸 福 ! 更 快 乐 ! 更 有 成 就!

  22. 陪伴孩子走过花季雨季

  23. 祝您的孩子在爱的教育下 健康成长,早日成才!

  24. 小榄镇家庭教育讲师团 永宁中学梁红华联系电话:13528262880 QQ:1012962513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