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高三(必修模块)专题史与通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厦门市高三历史学科讲座 :. 高三(必修模块)专题史与通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0.8.13. 1 、 “ 孙中山 ” : 必修一 :“辛亥革命”; 必修二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 必修三 :“三民主主义”;选修:“孙中山”, 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必修 Ⅰ 专题四第二、三课 (民主、法治、祖国统一大业),必修 Ⅰ 专题五和专题九第二课(外交), 必修 Ⅱ 专题三第二课 (工作重点转移、改革开放), 必修 Ⅲ 专题四第三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选修 4 人物评价(邓小平 ——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等. 历史( Ⅱ )

halle
Download Presentation

高三(必修模块)专题史与通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厦门市高三历史学科讲座: 高三(必修模块)专题史与通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0.8.13

  2. 1、“孙中山”: 必修一:“辛亥革命”;必修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必修三:“三民主主义”;选修:“孙中山”,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必修Ⅰ专题四第二、三课(民主、法治、祖国统一大业),必修Ⅰ专题五和专题九第二课(外交),必修Ⅱ专题三第二课(工作重点转移、改革开放),必修Ⅲ专题四第三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选修4人物评价(邓小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等

  3. 历史(Ⅱ)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5.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6.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4. 历史必修一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3.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6.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7.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8.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9.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5. 高考例题——2010年福建高考历史试题第38题: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分析影响B段中国与西欧人均GDP走势变化的主要原因(不考虑人口因素)。(12分) 【答案】中国:自然经济为主;君主专制统治强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思想文化专制。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工业革命与科技进步;资本主义制度逐步确立;海外贸易、殖民扩张与掠夺;民主思想发展。

  6. 一、高三(必修模块)一轮复习:模块加专题 依据考纲,专题复习,循序渐进,奠定通史基础 (一)按模块重整教材,清晰勾勒历史发展脉络

  7. 历史(Ⅱ)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5.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6.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历史(Ⅱ)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2.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4.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5.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7.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8.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8. 历史必修一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3.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6.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7.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8.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9.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历史必修一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3、欧美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4、近代前期中国政治的变化(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5、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探索与影响(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6、现代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7、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9. (二)依纲教学,把握主干 1、首先要从《考试说明》中“知道有什么”。 必修一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分封制 宗法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皇帝制度的创立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3)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 监察制度 选官制度 (4)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明内阁制 清军机处 (5)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0. 必修三模块 思想史专题:中西方的思想发展史。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中外科学技术史专题:包括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 中外文学、艺术史专题:包括中国古代、现代的文学艺术、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1. 中外思想家一览表

  12. 重要学说、学派、理论体系简表

  13. 2、遵循课标的表述与要求 (1)领悟内容标准的表述方式。 一般由行为动词和知识内容构成。 行为动词表明了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层次: 识记层次:了解、知道、列举、简述、讲述等。 理解层次: 概述、认识、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 应用层次: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

  14. 内容标准的基本表述方式: 1、识记层次:行为动词+具体历史史实 2、理解或应用层次:行为动词+抽象的历史认识 例如: 必修一·专题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4)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15. 3、依据《说明》的内容与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筛选。3、依据《说明》的内容与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筛选。 (三)关于“小专题通史”教学:

  16. 必修一模块“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1)朝代顺序的整体性整合: 先秦: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先秦政治的特点 秦朝:“皇帝制” 三公九卿 郡县制及影响 汉:刺史、汉武帝时的“内外朝制” 隋唐:三省六部制 元朝:行省制度 明清: 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影响 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7. (2)分类整合 ①地方行政制度的演进(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西周:分封制 秦朝:郡县制 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时加强中央集权 元朝:行省制度 ②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 秦朝:“始皇帝” 三公九卿 ;隋唐:三省六部制;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 ③君权与相权的演变过程,趋势 秦朝:中央设丞相; 汉承秦制,汉初丞相权力很大,汉武帝时形成“内朝”和“外朝” ,削弱丞相权限 隋唐:三省六部制 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独尊 明朝;废丞相 权分六部 演进趋势:君权逐渐加强 相权逐渐削弱 ④选官制度的演变。 世官制 :先秦时期 方式:世袭 察举制:秦汉至魏晋南北朝  方式:举荐 科举制:隋唐至明清 方式:考试

  18. (3)总结专题主干知识 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分为: 先秦的宗法制、分封制和秦朝至清朝的君主专制政体的建立、演进、强化、特点、评价。 ②得出规律、启示等(皇权、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宗法观念已经深植于中华文化中,重视血缘亲情成为中华传统的重要组织部分;专制政体易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败之风等)

  19. 资本主义经济运动机制的发展历程: “15—17世纪的重商主义→18—20世纪初的自由主义→(19世纪末垄断产生)→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20. 二、(必修模块)第二轮复习:构建通史体系 科学、合理划分中外各个历史时期的基础上,整合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在此基础上,进而总结历史阶段特征。

  21. (一)以阶段通史为主,整合三个模块的知识内容:(一)以阶段通史为主,整合三个模块的知识内容: 1、科学合理地划分中外历史阶段: 中国古代: 先秦时期(约170万年~公元前221年)——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 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220~907年)——中国古代文明走向繁荣 五代辽宋夏金元(907年~1368年)—中国古代文明走向成熟 明清(1368年~1840年)——中国古代文明的转型 (古希腊、罗马的文明)

  22. 世界近现代: 工业文明的前奏(16~18世纪末) 工业文明的确立和发展(18世纪末~l9世纪中) 工业文明的纵深发展(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 现代化转型期的震荡与调整(20世纪初~1945年) 整体世界的扩展和信息时代(1945年至今)

  23. 中国近现代: 中国近代化的孕育(1840年~19世纪60年代) 中国近代化的启动(1860~1895) 中国近代化的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与延误 (1956~1976) 社会主义现代建设重振与辉煌(1978年改革开放后)

  24. 2、按阶段整合三个必修模块,形成阶段通史体系:2、按阶段整合三个必修模块,形成阶段通史体系: 如:中国现代史

  25. 3.总结中外历史阶段的基本特征: 工业文明的前奏(16~18世纪末) 经济上: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区间的联系,引发了欧洲的商业革命和早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政治上:英、美、法等国相继爆发政治革命,代议制民主政治初步建立,资产阶级统治逐步确立,现代民主政治序幕就此拉开。 国际关系上:西方殖民者开始进行,经过一系列殖民战争,英国在18世纪下半叶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是与对外殖民扩张掠夺分不开的。 思想文化上:文艺复兴进一步发展,宗教改革发动,近代科学产生和发展,启蒙运动兴起,欧洲思想解放潮流在促使人文主义内涵不断丰富、理性价值进一步彰显的同时,也解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枷锁,为资本主义制度全面确立开辟了道路。

  26. 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政治上:近代化的政治内容由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转变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①由于国家政权以蒋介石独裁统治为核心,以及日本侵华、美国侵略等因素,严重影响了民主制度的正常发展。②中国共产党从“以俄为师”,逐渐转向“走自己的路”,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最终完成了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任务。③国共关系成为影响中国政局演变的重要内容,二者关系经历了“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的曲折历程。 经济上:民族工业发展曲折。①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是中国经济领域近代化进程有所发展的十年。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在一定程度上排挤了民营工业的发展。②抗战期间和解放战争期间民族工业遭到摧残。③新民主主义经济在根据地产生并发展。 思想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产生并发展成熟,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27. (二)梳理主干知识专题通史: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时间、条件、概况、影响) 近代:夹缝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萧条、短暂发展、沉重打击、陷入困境 现代:合理调整(1950—1952年)、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年) 2、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现代) 萌芽、产生(14、15世纪)—发展(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 迅速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经济思想)——高速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繁荣发展——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尝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经济的恢复与繁荣发展,福利国家制度(20世纪50—60年代)——经济滞涨(20世纪70年代)——经济复苏,对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改革(20世纪80年代)——“新经济”时代(20世纪90年代至2001年)——当今世界金融危机

  28. (三)以问题为中心,进行主干知识的归纳与分析:(三)以问题为中心,进行主干知识的归纳与分析: 复习中国现代史的经济,可强调如下四个主题: A、 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所有制的演变:三改、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一五计划”之重工业----大跃进---改革) C、新中国的体制创新(中国特色,改革与开放) D、全球化下的中国(开放的进程、机遇与挑战)

  29. (四)中外对比的通史:

  30. 2009年福建省高考试题的38题(37分) 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身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2)根据材料指出布鲁诺和李贽被视为“异端”的相同原因及他们的临终表现的相似之处(5分) (3)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9分) (4)结合16世纪欧洲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谈谈你对材料三布鲁诺“你们宣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这句话的理解(11分)”

  31. 通史复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强调学生自主整合通史 2、紧扣我省《考试说明》中的内容与目标要求 3、通史复习如何补充内容,以形成知识联贯性 4、应兼顾专题史的知识链,形成通史与专题史的互动。 5、强化一些概念及理论观点的理解与掌握 6、必修模块复习与选修复习的关系 7、要强化阶段特征、原因、规律、影响等角度的复习 8、人民版与岳麓版教材应相互借鉴 9、及时跟进通史的阶段性训练和综合测试,加强解题技巧与方法的指导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