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Christopher Nolan

Christopher Nolan. 資傳一乙 4A2F0107 黃依琪 期 中報 告. 導演介紹. 克里斯多福 · 諾蘭( Christopher Nolan , 1970 年 7 月 30 日-),英國導演、編劇、攝影師及製片人。 2000 年第二部長篇作品 《 記憶拼圖 》 ( Memento )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提名。 2011 年憑藉 《 全面啟動 》 ( Inception )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及最佳原創劇本獎提名。. 電影主 題.

Download Presentation

Christopher Nolan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Christopher Nolan 資傳一乙 4A2F0107 黃依琪 期中報告

  2. 導演介紹 • 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1970年7月30日-),英國導演、編劇、攝影師及製片人。2000年第二部長篇作品《記憶拼圖》(Memento)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提名。2011年憑藉《全面啟動》(Inception)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及最佳原創劇本獎提名。

  3. 電影主題 • 諾蘭的電影總是圍繞一個情感化或概念化的主題來展開。《記憶拼圖》是關於負罪感(倫納德因為未能拯救妻子,此後便想不起自己做過的事)和人格認同的本能,反映了人對記憶的依賴性。《針鋒相對》是關於負罪感(多默失手殺死了朋友),反映了人對睡眠的依賴性。《蝙蝠俠:俠影之謎》是關於負罪感(布魯斯·韋恩堅信他應該對父母的死負責)和恐懼的本能。《頂尖對決》中,諾蘭著眼於負罪感(安傑爾激憤於發生在妻子身上的事)和困撓與執迷(兩個本是朋友的魔術師反目成仇)。

  4. 電影主題 • 執迷是他經常反映的主題。《記憶拼圖》中,倫納德執迷於追尋強姦和殺死他妻子的歹徒,《蝙蝠俠:俠影之謎》中,蝙蝠俠執迷於扼制犯罪來為父母報仇,《頂尖對決》中,安傑爾執迷於致伯登於死地。而這些故事中,執迷不悟都令人物經受了精神或肉體上的危機。 • 他電影中常出現精神的極端狀態,這種狀態扭曲真實的感覺,並令人物喪失某些官能。《記憶拼圖》中,記憶失調使主角記不住剛發生的事。《針鋒相對》中,缺少睡眠令主角無法集中注意力,終日無精打彩。《蝙蝠俠:俠影之謎》中,緊張,和時常被喚起的恐懼,令主角感覺周遭的人和事遠比看上去危險。《頂尖對決》中,執迷不悟將兩個朋友引向敵對,並將他們推入漩渦。

  5. 電影主題 • 另一種出現在他電影中的主角是平民英雄。患有失眠症的探長多默一心搜集證據好將那些法律的漏網之魚繩之於法,他的行為都是出於自己對正義的認知,並未得到當局許可。《蝙蝠俠:俠影之謎》中,億萬富翁布魯斯·韋恩以超級復仇英雄的姿態出現在街頭巷尾,獵捕那些警察沒能抓住的罪犯。《頂尖對決》中,魔術師安傑爾企圖破壞令他妻子慘死的對手的事業和生活。最終,主角是達到了目的,但同時也犧牲了自己的生活、道德準則、快樂。 • 他的非線性講述手法也是為人熟知的。在《追隨》、《記憶拼圖》、《頂尖對決》中都有突出表現,一幕幕呈現的場景引發了觀眾產生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的疑問。而《針鋒相對》、《蝙蝠俠:俠影之謎》雖然採取了較線性的講述方式,但依然有閃回式的情節。

  6. 電影– 蝙蝠俠黑暗騎士系列 • 《蝙蝠俠:開戰時刻》(英語:Batman Begins),於2005年6月15日在美國首映,電影著重於探索蝙蝠俠內心深處感情與動機,其續集為2008年首映的電影《黑暗騎士》。 • 漫畫作家 Danny Fingeroth認為,劇中強調的一個主題是布魯斯在尋找一位父親形象的替代者。阿福即是一位具有父親形象的角色,而福克斯是另一位冷靜、不被動搖、而且穩定的父親形象的角色。 • 芬格羅斯認為劇中另一主題是恐懼。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說明這電影的包含的意義是「一個人能面對自己內心最深處的恐懼,然後試圖去成為這個恐懼。」 芬格羅斯則提出「一個心懷恐懼-但是終於能克服它的人」為主題。稻草人這角色就代表了恐懼。

  7. 電影 – 蝙蝠俠黑暗騎士系列 • 編劇大衛‧高耶:「蝙蝠俠和其他的超級英雄不同的地方在於他並沒有擁有任何超能力,而是靠意志力和決心把自己訓練成一個打擊犯罪的正義使者,所以他也是一般人嚮往成為,也有可能成為的英雄人物。因為凡夫俗子絕對不可能變成綠巨人浩克,更不能變成超人,但是只要接受足夠的訓練,並付出最大的努力,任何人都可以成為蝙蝠俠。」 • 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談及主題:「很少超級英雄像蝙蝠俠這樣有目標與使命感,由於他父母於他年幼時的死亡的悲劇,他被不可思議的忿怒、憂愁與悲傷所驅使。對我而言他是最有吸引力的超級英雄,因為他並沒有擁有任何超能力,他是有人性的凡夫俗子。」 • 雖然這是一部超級英雄電影,導演還是盡量讓片中的世界合理化,在此「高譚」被詮釋為一個黑道猖獗、司法沉淪的現代都市,與過去四集卡通化的描繪有著天壤之別,為了使觀眾相信蝙蝠俠是能真實存在的人物,將其裝備寫實化也是必須的。

  8. Batman Begins

  9. 電影 – 蝙蝠俠黑暗騎士系列 • 《黑暗騎士》(英語:The Dark Knight),2008年的一部超級英雄電影,2005年電影《蝙蝠俠:開戰時刻》的續集,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克里斯汀·貝爾飾演DC漫畫的經典角色蝙蝠俠。香港版宣傳還加上 Tagline「黑夜之神 拯救世人」。 • 內容主要講述蝙蝠俠和勁敵小丑(希斯·萊傑飾演)之間的衝突,還有最具聲望的地方檢察官哈維·丹特(亞倫·艾克哈特)的緊張關係。導演對本片的基本概念,來自漫畫《蝙蝠俠:漫長的萬聖節》中,小丑首次出現的兩段故事。

  10. 電影 – 蝙蝠俠黑暗騎士系列 • 《黑暗騎士:黎明昇起》(英語:The Dark Knight Rises)是於2012年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一部超級英雄電影,喬納森·諾蘭和大衛·S·高耶編寫故事大綱。參考DC漫畫的英雄人物「蝙蝠俠」,本電影為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蝙蝠俠三部曲之最後一部作品,描述了布魯斯·韋恩(Bruce Wayne)與班恩(Bane)之間的對決。 • 高譚市原本是從一個逐漸和平的城市,但班恩把整個城市再度陷入亂局,使得韋恩再次以「蝙蝠俠」身份打擊班恩的罪惡,使兩人展開了在高譚市的終極決戰。此片為「蝙蝠俠:俠影之謎」(2005年)和「黑暗騎士」(2008年)的續集。劇情設定為「黑暗騎士」的八年後的冬天展開。

  11. 電影 – 蝙蝠俠黑暗騎士系列(心得) • 我認為蝙蝠俠三部曲跟其他英雄片不同的地方是他很多探討人性的地方,以至於整個系列的劇情架構很有深度,不是單純娛樂大家的特效片。在蝙蝠俠三部曲裡,我最喜歡第二集─黑暗騎士,最吸引我的一點當然是小丑,他跟蝙蝠俠一樣,都是平凡人,但曾經受過創傷,只是他受創後的改變跟蝙蝠俠相反,一個是bebetter一個則是bebad。而第二集中讓我最印象深刻的一句台詞是小丑對蝙蝠俠說:「Youcompleteme !」,像是在把自己一切的作為推給蝙蝠俠,是因為有你,所以才激發我,讓我出來作亂。

  12. 電影 ─ 全面啟動 • 《全面啟動》(英語:Inception)是一部科幻動作驚悚片,由美國華納兄弟發行,克里斯多夫·諾蘭身兼編劇和執導,李奧納多·狄卡皮歐領銜主演,演員陣容還有席尼·墨菲、渡邊謙、瑪莉詠·柯蒂亞、喬瑟夫·高登-拉維特、艾倫·佩姬、米高·肯恩等。 • 電影《全面啟動》源自於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的發想,基於一個關於「藉由分享夢境空間探索人的想法-進入夢境且分享夢。賦予你能力進入某人的潛意識,將會如何運用且濫用。」的概念。此外,他認為「能夠從某人的大腦截取資訊是最明顯的運用,顯而易見地就如同任何其他系統像電腦或生物媒介,無論如何——想法存在於心靈之外——它們全都可以偷取……話至前提我必須說,從某人的腦袋確切地偷走某事的想法是不可能辦到的。但又如何,對我而言像這種科技是一種吸引人的濫用或誤用。」諾蘭編寫本片劇本時靈感來自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的著作,並且被認為受到日本已故動畫大師今敏2006年的《盜夢偵探》影響。

  13. 電影 ─ 全面啟動 • 諾蘭在他16歲大曾想過這些概念,當陷入一個淺睡眠想知道要如何醒來,然後在夢裡保持著意識,類似一種清醒夢。他還意識在夢裡他可以熟知該地,並且改變夢境事件。他說「我試著著手於把操作和管理夢境成為一種人皆可行的技能。劇本確實從這些想法改編而來,相當基本的經驗和概念,且這會帶領你到何方?唯一較具科幻的概念,真的,是電影當中存在的一種技術,允許您進入並與其他人共享相同的夢境。」 • 哈佛大學夢境學者芭瑞特(Deirdre Barrett)指出關於夢境部分諾蘭並非完全地正確,但電影實際若非傾向不合邏輯、天馬行空且無章法的情節,那也就拍不出一部好看的驚悚片。「但大部分的觀念是正確的」她說,並引用電影場景中,睡著的李奧納多被推進裝滿水的浴缸,而在夢境中的他開始感受到場景的窗戶灌入大量的水使他醒來。「外在的刺激會結合夢境內容,且感知受到侵入後時常會馬上警醒。」

  14. 科學原理 • 我們是否可以進入他人的夢境? 依目前的科技,是不可以的。 • 我們可以控制夢境嗎? 可以,因爲夢境是不受任何限制。 • 夢中的時間是否會變慢? 從主觀上來說是會的,因為夢境是跳躍的。

  15. 電影 ─ 全面啟動(心得) • 我個人非常喜歡這部片,除了題材很有趣外,在近幾年好萊塢都改編小說翻拍電影的環境下,出現了一部導演自己寫的劇本,而且還是一本強大的劇本,讓我非常佩服。很多人到現在都還會討論電影最後一幕的陀螺到底是繼續轉還是會倒,到底最終是夢境還是現實,是讓人會想看第二遍的電影。

  16. 夢境?現實?

  17. 電影 ─ 頂尖對決 • 《頂尖對決》(英語:The Prestige)是一部2006年英國電影,由克里斯多夫·諾蘭執導,劇本改寫自克里斯多夫·普利斯特1995年的世界奇幻文學獎同名小說。電影描述二十世紀初的倫敦,舞台魔術師勞勃·安吉爾與艾法·布丹的競爭故事。

  18. 故事劇情 • 舞台魔術機關師哈瑞·卡特(Harry Cutter,米高·肯恩飾演)描述魔術的三個部份: 以虛代實(The Pledge):魔術師會向觀眾展示一項普通的事物,但其中必定有玄機。 偷天換日(The Turn):平凡普通的事物,卻做出某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化腐朽為神奇(The Prestige):最後,消失的東西卻又再次出現,而觀眾完全無法了解其中的祕密。 • 有的時候,太過快速的變化也會帶來至關重要的命運轉折:世紀之交的倫敦,娛樂業才剛剛起步,於是,能夠化腐朽為神奇的魔術師就成了那個時代最神秘莫測的大眾偶像,享受著社會能夠給予的最高讚譽,社會地位也高於其他從事表演的人。 • 故事中兩位魔術師,曾經是好友,共同在一家劇團工作。但一次表演事故讓二人分道揚鑣,甚至互相復仇。為了成為偉大的魔術師,他們放棄了一切,包括家庭......

  19. 電影 ─ 頂尖對決(心得) • 這部也是我會想看第二遍的電影。電影主要在講兩個魔術師原本是好朋友最後飛到揚鑣,而他們的情人也在電影裡佔了很重要的位子,她們改變了對方的想法與行為。 • 這兩個魔術師是兩種類型的人,我不想說出關鍵字,這樣沒看過電影的人會有先入為主的想法就不有趣了。總之以這兩種特殊角色作為電影主軸,讓人意想不到,也是一部探討關於人性的電影,對於朋友、情人、孩子。

  20.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圖片來自google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