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 答夫秦嘉書 〉

〈 答夫秦嘉書 〉. 徐淑. 關於徐淑與秦嘉. 秦嘉、徐淑,東漢人,生卒年不詳。 秦嘉於東漢桓帝(西元 147 ~ 167 )時為隴西郡掾史,與徐淑婚配,夫婦同好詩文,秦嘉曾寫下 〈 述婚詩 〉 ,以謝蒼天降福,得此美滿婚姻。 婚後未久,徐淑患病,回娘家調養。夫妻兩人以詩書互相贈答,「彼此銘心勵志,互矢忠誠」。 然秦嘉終病卒於津鄉亭,徐淑兄逼淑改嫁,徐淑乃自毀容貌以明志,守寡而終。. 寫作背景. 秦嘉要前往京城上任,欲接徐淑返家團聚,於是捎信告之。適逢徐淑因病於娘家休養,無法返家,乃有四封書信的往來。它們是:

Download Presentation

〈 答夫秦嘉書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答夫秦嘉書〉 徐淑

  2. 關於徐淑與秦嘉 秦嘉、徐淑,東漢人,生卒年不詳。 秦嘉於東漢桓帝(西元147~167)時為隴西郡掾史,與徐淑婚配,夫婦同好詩文,秦嘉曾寫下〈述婚詩〉,以謝蒼天降福,得此美滿婚姻。 婚後未久,徐淑患病,回娘家調養。夫妻兩人以詩書互相贈答,「彼此銘心勵志,互矢忠誠」。 然秦嘉終病卒於津鄉亭,徐淑兄逼淑改嫁,徐淑乃自毀容貌以明志,守寡而終。

  3. 寫作背景 秦嘉要前往京城上任,欲接徐淑返家團聚,於是捎信告之。適逢徐淑因病於娘家休養,無法返家,乃有四封書信的往來。它們是: 〈與妻徐淑書〉〈答夫秦嘉書〉+旄牛尾拂一枚,越布手巾二枚, 金錯碗一枚,琉璃碗一枚〈重報妻書〉、〈贈婦詩〉+明鏡、寶釵、芳香、 素琴 〈又報嘉書〉、〈答夫詩〉

  4. 秦嘉〈與妻徐淑書〉 不能養志,當給郡使,隨俗順時,僶俛當去。知所苦故爾,未有瘳損。想念悒悒,勞心無已。當涉遠路,趨走風塵,非志所慕,慘慘少樂。又計往還,將彌時節。念發同怨,意有遲遲,欲暫相見,有所屬託。今遣車往,想必自力。 僶俛:ㄇㄧㄣˇ ㄇㄧㄢˇ,努力。 悒悒:ㄧˋ,憂鬱、愁悶。 慘慘:憂悶、憂愁。遲遲:徐行貌。

  5. 第一段 知屈珪璋,應奉藏使, 珪璋:喻人才之美。 應奉:受命從事。 策名王府,觀國之光。 策名:列名。 光:景象。 雖失高素皓然之業,亦是仲尼執鞭之操也。 執鞭:當車伕→表示卑賤的差役。任教職。 操守和孔子不辭做車伕是一樣的。 子曰:「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段落大意:安慰丈夫──舉孔子例鼓勵丈夫毋失意,當戮力上 進。

  6. 第二段 自初承問,心願東還,迫疾惟宜,抱嘆而已! 承:承蒙(謙詞)。 迫疾:迫於疾病。惟宜=未宜,還不宜(遠行)。 日月已盡,行有伴例,想(你)嚴裝已辦,發邁在近。 日月:時間(借代)。 伴例:常規、常例。嚴裝:行裝。 發邁:出發、啟程。

  7. 第二段 「誰謂宋遠?企予望之。」 心中時時思念丈夫。 〈詩經‧衛風‧河廣〉誰謂河廣?一葦杭之。 杭:通「航」,渡也。誰謂宋遠?跂予望之。 跂:踮腳跟。誰謂河廣?曾不容刀。 刀:古「舠」字,小船。誰謂宋遠?曾不崇朝。 崇:終。 此為僑居衛國之宋人思鄉之詩。

  8. 第二段 室邇人遐,我勞如何! 〈詩經‧鄭風‧東門之墠〉東門之墠,茹藘在阪。 墠:平整之地。 阪:坡地。其室則邇,其人則遠。東門之栗,有踐家室。 踐:通「靖」,善也。豈不爾思?子不我即。 即:到……來。 詠女子思相鄰之男而不得見之怨。 段落大意:想念丈夫──抱憾自己因病無法會晤道別,並表 對關切思念之情,冀望未來相聚。

  9. 第三段 深谷逶迤,而君是涉;高山巖巖,而君是越。斯亦難矣! 逶迤:曲折綿延。 而君是涉→而君涉是巖巖:高大、高聳貌。 而君是越→而君越是 示現 長路悠悠,而君是踐;冰雪慘烈,而君是履。 悠悠:渺遠無盡貌。 而君是踐→而君踐是慘烈:氣候寒冷或景象淒涼。而君是履→而君履是 履:n.→v. 示現

  10. 第三段 身非形影,何得動而輒俱?體非比目,何得同而不離? 身非形影、體非比目→譬喻 比目:比目魚。喻情愛深摯的夫妻、情人 喻形影不離 段落大意:體貼丈夫──想像丈夫出門遠行的情景。

  11. 第四段 於是詠萱草之喻,以消兩家之思; 割今者之恨,以待將來之歡。 萱草=諼草,又名「忘憂」。 〈詩經‧衛風‧伯兮〉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朅:勇武貌。 桀=傑伯也執殳,為王前驅。 殳:兵器。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適:專主。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杲杲:光明貌。願言思伯,甘心首疾。 願:思。言:語助詞。焉得諼草?言樹之背。 樹:種植。背:北堂。願言思伯,使我心痗。 痗:病。 此為一婦女空守閨房,極度思念遠行的丈夫。

  12. 第四段 今適樂土,優遊京邑,觀王都之壯麗,察天下之珍妙, 適:前往。 樂土:安樂的地方,此指京城洛陽。 〈詩經‧魏風‧碩鼠〉 得無目玩意移,往而不能出耶? 得:希望。 玩:賞玩。 不能出:無法自拔。 段落大意:調侃丈夫──含蓄委婉勸勉丈夫能不惑於世 俗紛華,篤定志念,積極奮發。

  13. 秦嘉〈重報妻書〉、贈婦詩(一) 車還空反,甚失所望,兼敘遠別,恨恨之情,顧有恨然。閒得此鏡,既明且好,形觀文彩,世所希有,意甚愛之,故以相與。并寶釵一雙,好香四種,素琴一張,常所自彈也。明鏡可以鑒形,寶釵可以耀首,芳香可以馥身,素琴可以娛耳。 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憂艱常早至。歡會常苦晚。艱難 歡樂聚會不易得念當奉時役。去爾日遙遠。遣車迎子還。空往復空返。奉命出差省書情悽愴。臨食不能飯。獨坐空房中。誰與相勸勉。看長夜不能眠。伏枕獨輾轉。憂來如迴圈。匪席不可卷。往復不已,不能斷絕 喻憂愁難以排遣

  14. 徐淑〈又報秦嘉書〉 既惠音令,兼賜諸物,厚顧慇懃,出於非望。鏡有文彩之麗,釵有殊異之觀,芳香既珍,素琴益好。惠異物於鄙陋,割所珍以相賜,非豐恩之厚,孰肯若斯?覽鏡執釵,情想髣髴;操琴詠詩,思心成結。來力以芳香馥身,喻以明鏡鑒形,此言過矣!未獲我心也。昔詩人有飛蓬之感;班婕妤有誰榮之歎。素琴之作,當須君歸;明鏡之鑒,當待君還。未奉光儀,則寶釵不列也;未侍帷帳,則芳香不發也。

  15. 總結全文 鼓舞為經,繫念為緯。 情感轉折,首尾圓合。 形式優美,辭藻講究。 示現、引用、排比、感嘆、類疊、譬喻等手法。 關於「駢文」 濫觴於漢魏、形成於兩晉、盛行於南北朝、中唐後動搖、清代時復興。 特色:對偶工整、韻律和諧、辭藻華麗、用典繁多。 別名:李商隱名其駢文集為《樊南四六甲乙集》,駢四儷六形式確定,故唐代駢文稱「四六文」。 代表作家:六朝徐陵、庾信,初唐四傑,清代汪中等。

  16. 中國古代愛情故事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 琴挑卓文君──〈鳳求凰〉 當壚賣酒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 〈白頭吟〉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淒淒復淒淒,嫁娶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簁。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17. 中國古代愛情故事 焦仲卿與劉蘭芝──〈孔雀東南飛〉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常悲苦。君既為府吏,守節情不移。賤妾留空房,相見長日稀。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疋,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我命絕今日,魂去尸長留。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府吏聞此事,心知長別離。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東西值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傍徨。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

  18. 中國古代愛情故事 董永與七仙女──天仙配 漢,董永,千乘人。少偏孤,與父居肆,力田畝,鹿車載自隨。父亡,無以葬,乃自賣為奴,以供喪事。主人知其賢,與錢一萬,遣之。永行,三年喪畢,欲還主人,供其奴職。道逢一婦人曰:「願為子妻。」遂與之俱。主人謂永曰:「以錢與君矣。」永曰:「蒙君之惠,父喪收藏,永雖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報厚德。」主曰:「婦人何能?」永曰:「能織。」主曰:「必爾者,但令君婦為我織縑百疋。」於是永妻為主人家織,十日而畢。女出門,謂永曰:「我,天之織女也。緣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償債耳。」語畢,凌空而去而去,不知所在。(干寶《搜神記》)

  19. 中國古代愛情故事 趙明誠與李清照── 〈金石錄後序〉 趙、李族寒,素貧儉,每朔望謁告出,質衣,取半千錢,步入相國寺,市碑文、果實歸;相對展玩咀嚼,自謂葛天氏之民也。 後或見古今名人書畫,一代奇器,亦復脫衣市易。 嘗記崇寧間,有人持徐熙《牡丹圖》,求錢二十萬。當時雖貴家子弟,求十萬錢豈易得耶?留信宿,計無所出而還之。夫婦相向惋悵者數日。

  20. 中國古代愛情故事 趙明誠與李清照── 〈金石錄後序〉 每獲一書,即同共勘校,整集簽題。得書畫、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盡一燭為率。 余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後。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甘心老是鄉矣,故雖處憂患困窮,而志不屈。

  21. 中國古代愛情故事 陸游與唐琬──〈釵頭鳳〉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長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22. 中國古代愛情故事 沈復與陳芸──《浮生六記》卷一閨房記趣 是夜送親城外,返已漏三下,腹饑索餌,婢嫗以棗脯進,余嫌其甜。芸暗牽余袖,隨至其室,見藏有暖粥並小菜焉,余欣然舉箸。忽聞芸堂兄玉衡呼曰:「淑妹速來!」芸急閉門曰:「已疲乏,將臥矣。」玉衡擠身而入,見余將吃粥,乃笑睨芸曰:「頃我索粥,汝曰『盡矣』,乃藏此專待汝婿耶?」芸大窘避去,上下嘩笑之。

  23. 中國古代愛情故事 沈復與陳芸──《浮生六記》卷一閨房記趣 芸作新婦,初甚緘默,終日無怒容,與之言,微笑而已。事上以敬,處下以和,井井然未嘗稍失。每見朝暾上窗,即披衣急起,如有人呼促者然。余笑曰:「今非吃粥比矣,何尚畏人嘲耶?」芸曰:「曩之藏粥待君,傳為話柄,今非畏嘲,恐堂上道新娘懶惰耳。」余雖戀其臥而德其正,因亦隨之早起。自此耳鬢相磨,親同形影,愛戀之情有不可以言語形容者。

  24. 中國古代愛情故事 鴻案相莊廿有三年,年愈久而情愈密。家庭之內,或暗室相逢,窄途邂逅,必握手問曰:「何處去?」私心忒忒,如恐旁人見之者。 是年七夕,芸設香燭瓜果,同拜天孫干我取軒中。余鐫「願生生世世為夫婦」圖章二方,余執朱文,芸執白文,以為往來書信之用。 其癖好與余同,且能察眼意,錘眉語,一舉一動,示之以色,無不頭頭是道。余嘗曰:「惜卿雌而伏,苟能化女為男,相與訪名山,搜勝跡,遨遊天下,不亦快哉!」

  25. 曾經相信過愛情,後來知道愛情必須轉化為親情才可能持久,但轉化為親情的愛情,猶如化入杯中的冰塊──它還是那麼玲瓏剔透的冰塊嗎?曾經相信過愛情,後來知道愛情必須轉化為親情才可能持久,但轉化為親情的愛情,猶如化入杯中的冰塊──它還是那麼玲瓏剔透的冰塊嗎? 曾經相信過海枯石爛作為永恆不滅的表徵,後來知道,原來海其實很容易枯,石,原來很容易爛。雨水,可能不會再來,滄海,不會再桑田。原來,自己腳下所採的地球,很容易被毀滅。海枯石爛的永恆,原來不存在。 ──龍應台〈目送‧相信〉 結 語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