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傅晓凯

傅晓凯. 中 国 法 学 会 会 员 河 南 省 书 法 家 协 会 会 员 河 南 省 律 师 协 会 会 员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 河南省教育厅基教一处 2014 年 05 月 15 日. 谈学校文化建设的三个模型. (一)文化的内涵。 《 现代汉语词典 》 对“文化”的解释有三种含义: ① 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另如 《 大河儿女 》 、 《 卒迹 》 (李连成)。

Download Presentation

傅晓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1

  2. 傅晓凯 中 国 法 学 会 会 员 河 南 省 书 法 家 协 会 会 员 河 南 省 律 师 协 会 会 员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 河南省教育厅基教一处 2014年05月15日 谈学校文化建设的三个模型 2

  3. 3 (一)文化的内涵。《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的解释有三种含义: ① 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另如《大河儿女》、《卒迹》(李连成)。 ② 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如“学习文化”、“文化水平”等。文凭≠水平 知识≠智慧 文化≠素质 科学进步观 自觉教育观 ③ 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同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 一、以学校文化建设推动大教育生态文化建设(四层五环大教育生态圈模型)

  4. 4 书 籍 是 人 ∣ 类 ∣ 进 高 步 尔 的 基 阶 梯

  5. 5 (二) 走文化强国之路,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从定性上讲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从定量上讲是两个100年的目标。我国的国家素质从一穷二白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从“站起来”到“举足轻重”。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 李长春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外延非常宽泛,可以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也可以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6. 6 中国梦分段发展目标:2020年左右进入世界前60名,2050年左右进入世界前40名,到世纪末进入世界前20名 中国梦分为六大块: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人和生态

  7. 7

  8. 8 1、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内有关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形态。(教育部孙学策) 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具有一般文化所固有的特征。是对人的教化称作文化。文化是指人类创造出来、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并为后人学习和传递下去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产品。一是观念形态。二是物化产品。三是生活方式。学校文化是学校群体成员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积累和共同创造生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及其活动结果。(努力建设积极健康的学校文化——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 王定华) (三)学校文化的定位

  9. 9

  10. 10 (1)在继承历史传统基础上与时俱进的原则;(2)教育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 (3)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4)领导重视和全员参与的原则; (5)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相长的原则。 2、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11. 11 点击漯河教育网,免费下载傅晓凯《方法就是素质--教育方法探究》最新版和《工作方法创新研究》两本书

  12. 12 (1)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建设的载体(校门、国旗台、校徽、校训、校歌、楼道书画廊、文化墙、优美教室、文明寝室、建筑文化、校园绿化、网络文化。) (2)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 (3)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育人文本、德育为先;重视智育、勤于探索;加强体育、强健身心;注重美育、净化心灵;勤于劳动、强化实践。) (4)学校行为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建设的形态。(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开展遵纪守法养成教育。 ) 3、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13. 13 (四) “四层五环”大教育生态圈模型内涵:〈又称教育发展圈、教育和谐圈、教育均衡圈、教育生命圈、教育改革圈、素质教育圈〉

  14. 14 乐助(社会) 乐育(家庭) 乐教(教师) 活助(社会) 活育(家庭) 乐学(学生) 活教(教师) 细助(社会) 活学(学生) 细育(家庭) 细教(教师) 细学(学生) 互学(学生) 恒学(学生) 互教(教师) 恒教(教师) 互育(家庭) 互助(社会) 恒育(家庭) 恒助(社会) “四层五环”大教育生态圈模型

  15. 15 (一)、素质的常规内涵: 素质是指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相结合而产生的,它是稳定的、潜在的、长期起作用的基本品质、基本观念、基本能力的综合本质。 (二)、素质=知识+能力+做人(笔者的三分法) (素质三角论、素质冰山论、素质积淀论、素质产品论) 校长和教师素质“四分法”: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健康素质 二、以师生文化素质建设,推动师生综合素质建设(素质三角模型)

  16. 16 (三)素质三角模型素质=做人+知识+能力 做人(好)(常知足) 做人(好)(常知足) (高)能力(不知足) (宽)知识(知不足)

  17. 17

  18. 18 领 袖 分 内 类 容 (五)、领袖文化的十个方面比较

  19. 19 (一)理清思路,增强自信 一是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二是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 三是基础。以学校规章制度建设为基础。 四是核心。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 五是重点。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 六是载体。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化、体育和科技等活动为载体。 七是抓手。以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为抓手。 八是动力。以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强为动力。 三、以学校文化自信推动成功自信(五角星成功模型)

  20. 20

  21. 21 1、因文化,用教育美学完美意义崇德瀹智; 2、因战略,用社会发展学的价值捭阖自然; 3、因发展,用未来学的趋势把握规划愿景; 4、因育人,用心理学的感觉感知社会变化; 5、因规律,用哲学思辨质疑精神固本溯源; 6、因特色,用教育学的规律推进个性发展; 7、因品质,用家庭文化学的美德涵育品格; 8、因创新,用人类文化学的视野打造灵魂; 9、因德行,用伦理学的先善师德规定心性; 10、因审美,用美学唯真至善情感完美人生。 (二)把握战略,明确之道(学校文化战略之道)

  22. 22 我人好 ① 我持久 ⑤ ② 我能行 ④ ③ 我积极 我虚心 (三)五角星成功法的模型五角星成功法模型(成功之路,成才之道,育人之法)

  23. 23 1、我人好:有仁爱,有品行,有威信。这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2、我能行:有信心,有目标,有才能。这是成功的第一基石。 3、我积极:有兴趣,有方法,有行动。这是成功的第一阳光。 4、我虚心:有胸怀,有潜力,有进步。这是成功的第一钥匙。 5、我持久:有健康,有远见,有毅力。这是成功的第一支柱。 我及你,我及学生学员,我及人人。五颗星均应发光,闪闪红星照人生。 五角星成功法内涵:

  24. 24 到2020年,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四)中国教育战略目标。

  25. 25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