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地理實察的重點不在於一定要印證什麼、或者獲得絕對的是非對錯,而是跳脫既定成見或主觀意識、容許自己以新的視野與思維方式,重新審視我們可能早已知道的世界,原來存有著人與地的特定脈絡關係,…… 編者,2009. 學習目標. 認識地理實察的意義與規劃 了解地理資料蒐集的方法.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第一節. 地理實察的意義與規劃. 資料的蒐集. 第二節. 第一節 地理實察的意義與規劃. 1.1. 地理實察的意義與目的. 1.2. 地理實察的規劃. 1.1 地理實察的意義與目的.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13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地理實察的重點不在於一定要印證什麼、或者獲得絕對的是非對錯,而是跳脫既定成見或主觀意識、容許自己以新的視野與思維方式,重新審視我們可能早已知道的世界,原來存有著人與地的特定脈絡關係,…… 編者,2009

  2. 學習目標 • 認識地理實察的意義與規劃 • 了解地理資料蒐集的方法

  3. 第13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第一節 地理實察的意義與規劃 資料的蒐集 第二節

  4. 第一節 地理實察的意義與規劃 1.1 地理實察的意義與目的 1.2 地理實察的規劃

  5. 1.1 地理實察的意義與目的 • 定義:地理環境的實地調查和觀測工作,通稱為地理實察,也稱為地理野外考察、田調工作 • 目的:在於印證、解決及探索地理議題 • 意義:當對研究問題的認知不夠明確,或掌握的資料不夠完整時,藉由實察活動,使我們能對於事實有更完整、多元的了解

  6. 學習性實察 研究性實察 探索式實察 • 由教師安排路線與對象,帶領學生到戶外說明或印證 • 為中學生常實行的類型 • 有預定目標或假設的進行一地資料的蒐集 • 如論文研究的實察活動 • 不限主題、不預設目標與立場進行實察,最終發現問題 • 實察者需要具有敏銳觀察力、充足的地理知識 1.1 地理實察的意義與目的 • 類型:依進行方式與目的分

  7. 1.1 地理實察的意義與目的 圖13-1 參與觀察法示意圖

  8. 1 確定實察主題及實察地區 2 蒐集並研讀資料 3 準備底圖 4 實察計畫的擬定 5 實察活動中的安全考量與準備 1.2 地理實察的規劃

  9. 1.確定實察主題及實察地區 • 地理實察前,首先要確定實察的主題,以免到了目的地後,不知從何蒐集資料。 • 實察的主題若屬普遍的地理現象,考量時間與經費可選擇較近的地點

  10. 2.蒐集並研讀資料 • 蒐集資料:包括期刊、論文、統計圖表、地圖、照片及歷史文獻等 • 研讀資料:將資料加以研讀、比較、綜合分析或製成圖表,並羅列資料的缺漏及需再補足的部分

  11. 3.準備底圖 • 實察前須事先確立研究區域的範圍大小,選擇恰當比例尺的地圖 • 包括:經建版地形圖、像片基本圖、衛星影像圖、地籍圖、行政區域圖及交通路線圖等

  12. 4.實察計畫的擬定 • 適當的實察計畫可提高實察效率 • 包含:活動的時間、路線、交通工具、住宿地點、經費預算、地圖的選定、量測工具以及簡單的記錄工具,並確定沿線的觀測、停留點與預估停留時間,實察過程中也要依氣候、路況等條件機動調整 為了使實察過程安全且順利,周全的行前準備工作是相當重要的

  13. 5.實察活動中的安全考量與準備 • 實察前:建立緊急聯絡系統,以因應危機發生時的緊急處理 • 實察中: • 注意突發狀況的處理及野外安全 • 進行任務分組以節省時間、物力

  14. 學生活動13-1Are You Ready ?

  15. 學生活動13-1Are You Ready ?

  16. 第二節 資料的蒐集 2.1 二手資料的蒐集 2.2 一手資料的蒐集方法

  17. 2.1 二手資料的蒐集 • 定義:指從各種研究期刊、論文、統計年報、方誌和地圖等,獲取他人研究成果,並加以整理、分析這些間接資料 • 特徵: • 可事先規劃實察路線和對象 • 找出待釐清或可繼續發展研究的主題 • 二手資料的使用要注意資料的正確性和嚴謹度

  18. 2.1 二手資料的蒐集 • 應用: • 從不同時期的地圖比對可發現臺灣西南海岸的地形、水文、聚落等變化 • 進一步從文獻中找尋相關的水文、氣候、行政沿革、產業變遷等資料,了解海岸變遷、河川改道、及當地居民生活調適的歷程

  19. 2.2 一手資料的蒐集方法 • 定義:親身經由實驗分析、野外考察、訪談或問卷調查等方式取得的原始資料 • 蒐集方法與工具 2.2.2 調查訪問與紀錄 2.2.3 問卷調查 2.2.1 實察工具

  20. 2.2.1 實察工具 • 方位測量工具 • 羅盤傾斜儀 • 全球定位系統(GPS) • 地圖 • 相機 • 測距儀器 • 皮尺 • 捲尺 • 雷射測距儀

  21. 學生活動13-2大家來找碴~看見不同時期的差異與變化學生活動13-2大家來找碴~看見不同時期的差異與變化 試觀察這三張不同年代的屏東縣隘寮溪中游地形圖,你發現了什麼? 1923年 1928年 1993年

  22. 學生活動13-2大家來找碴~看見不同時期的差異與變化學生活動13-2大家來找碴~看見不同時期的差異與變化 • 根據地形圖的等高線判斷,該地的河流地形是什麼? • 從1923~1993年的隘寮溪河道有何變化?為什麼? 山麓沖積扇 整治工程完工,河道改道向西北,堤防南側留下大片空地(沖積扇扇央)

  23. 學生活動13-2大家來找碴~看見不同時期的差異與變化學生活動13-2大家來找碴~看見不同時期的差異與變化 • 這地區的聚落有什麼變化(除了大小範圍、聚落名稱(地名))?多了哪些?少了哪些?有哪些是擴大? • 在這些變化中,你最想了解哪一項目的變化過程及原因?試著去圖書館翻閱1923~1993年間隘寮溪附近的二手資料蒐集,並到當地現場展開訪談,便能找到你要的答案。

  24. 2.2.2 調查訪問與紀錄 • 調查訪問的意義 • 利用訪問補足無法由現場觀察獲知所有的資訊,又稱訪談或面談 • 多用在人文地理的調查上,藉以說明居民對環境的認識、生活情境與調適、地方認同等內容 • 在自然地理的地形調查中,有時也可透過訪問來佐證實察的內容,

  25. 2.2.2 調查訪問與紀錄 • 調查訪問應注意的事項

  26. 2.2.2 調查訪問與紀錄 • 調查訪問的步驟 • 自我介紹 • 說明訪問目的 • 掌握主題與議題焦點 • 確實記錄 • 現場記錄 • 實察地點的景觀、地形,可用素描、相機或錄影機拍攝 • 依照原先設計好的調查表格,利用輔助工具量測、採樣與記錄 • 將實察資料帶回室內進行歸納、整理與分析 • 田野調查後一定要在當天完成文字整理

  27. 2.2.2 調查訪問與紀錄 • 野外河階地形實察調查表

  28. 2.3.3 問卷調查 • 問卷的意義與類別 • 意義:是一系列標準化的問題或表格,利用問卷進行資料蒐集,再透過統計分析獲得結果 • 進行方式:郵寄問卷、電話訪問與親自填寫 • 問卷類型:

  29. 2.3.3 問卷調查 • 問卷設計原則 • 問卷內容

  30. 2.3.3 問卷調查 • 問卷設計原則 • 問題設計原則 • 不能隱含有價值優劣的判斷 • 問題的精確性 • 問題答案選項要周延 • 問題答案選項要互斥 • 受訪者能勝任且願意回答 • 問題要簡短易懂

  31. 學生活動13-3 老師、同學我有問題! 學校裡頭有所謂的「黑暗空間」,是同學祕密集會的地點、是老師們最不容易發現的地點,對有些同學來說,這裡是既隱密、安全又可放鬆心情的空間,相對的,對某些同學而言這裡是最不安全、最想遠離的空間,另一方面,這些地方也是學校教官或學務處老師、導師經常留意、巡視之處,你真的了解這些空間存在校園的哪裡嗎?請依據你已經學會的問卷設計技巧,擬定一份問卷,進行校園「黑暗空間」大調查,針對不同年級、性別學生、學校教官、教師等對象進行普查或抽查,最後將結果統計、分析,以一張校園平面圖標示出這些空間!

  32. 學生活動13-3 老師、同學我有問題!

  33. 第13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大綱 實察的意義 地理環境的實地調查與觀測 意義.規劃 地理實察與方法 實察的目的 學習性、研究性、探索式 1.確定主題與區域 2.蒐集、研讀資料 3.準備底圖 4.擬定實察計畫 5.安全考量與準備 實察的規劃 • 他人的研究成果 • 期刊、論文、統計年報、方誌、地圖 二手資料 資料蒐集 1.實察工具(測量、地圖、相機、測距儀) 2.調查訪問與紀錄 3.問卷調查(開放式v.s封閉式) 一手資料

  34. THE END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