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第六章

第六章. 學習原理. — 觀念說明 —. 學習 是藉由 經驗 或 練習 ,使 行為 或 知識 產生 持久改變的歷程 。 經驗 練習 行為 較為持久的改變. 第一節 古典制約學習. 一、巴夫洛夫的實驗發現. 巴夫洛夫( I. Pavlov ). 古典制約學習的實驗情境. 二、古典制約學習的歷程. 古典制約學習的歷程. 古典制約學習 為 俄人巴夫洛夫 首創。他由狗的實驗發現,原來對狗不會引起反應的 中性刺激 ,與本來對狗會引起反應的 非制約刺激 多次 配對 出現之後,該 中性刺激 也可以使狗 產生行為反應 ,稱為古典制約學習。 制約刺激 為 中性刺激

havi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六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章 學習原理

  2. — 觀念說明 — 學習是藉由經驗或練習,使行為或知識產生持久改變的歷程。 • 經驗 • 練習 • 行為 • 較為持久的改變

  3. 第一節 古典制約學習 • 一、巴夫洛夫的實驗發現 巴夫洛夫(I. Pavlov) 古典制約學習的實驗情境

  4. 二、古典制約學習的歷程 古典制約學習的歷程

  5. 古典制約學習為俄人巴夫洛夫首創。他由狗的實驗發現,原來對狗不會引起反應的中性刺激,與本來對狗會引起反應的非制約刺激多次配對出現之後,該中性刺激也可以使狗產生行為反應,稱為古典制約學習。古典制約學習為俄人巴夫洛夫首創。他由狗的實驗發現,原來對狗不會引起反應的中性刺激,與本來對狗會引起反應的非制約刺激多次配對出現之後,該中性刺激也可以使狗產生行為反應,稱為古典制約學習。 制約刺激為中性刺激 非制約刺激 原來對狗就可以產生行為反應的刺激 制約反應 由制約刺激所產生的行為反應 非制約反應 由非制約刺激所產生的行為反應 古典制約學習歷程中,制約刺激出現之後,間隔短暫時間再出現非制約刺激,所產生的制約反應效果最好。

  6. 制約學習有古典制約學習與操作制約學習 操作制約學習,由美國人史金納首創。 古典制約與操作制約均有消弱、類化、辨別等現象。 美國學者桑代克最早從事操作制約學習研究,他由貓操作迷籠機關的實驗,提出的學習理論要義有:(1)嘗試與錯誤學習;(2)效果律;(3)練習律;(5)準備律。

  7. (一)制約的獲得 同時、延宕、遺跡、逆向、 時間制約,延宕效果最大 • (二)消弱 • (三)自發恢復 • (四)刺激類化 • (五)刺激辨別 • (六)高層制約

  8. 四、古典制約學習的應用 • (一)恐懼或焦慮的學習 • (二)愉快情緒的學習 • (三)偏差行為的學習 • (四)廣告行銷 • (五)生理的反應 • (六)治療不適應行為

  9. 第二節 操作制約學習 • 一、桑代克的迷籠實驗 • 餓貓學會採踏板(拉繩)打開籠門取食物 • (一)嘗試與錯誤學習 • (二)效果律 • (三)練習律 • (四)準備律 迷籠實驗

  10. 二、史金納的操作制約學習實驗 • (一)實驗設備與實驗過程 • (二)史金納的操作制約學習理論 • 1.正增強作用 • 2.負增強作用 • 3.處罰 史金納箱

  11. 史金納以白老鼠從事操作制約學習實驗,發現強化作用是產生學習的主因。史金納以白老鼠從事操作制約學習實驗,發現強化作用是產生學習的主因。 強化分為正增強與負增強。 正增強是個體表現正確行為後,給予正增強物,因而對該反應產生強化作用; 負增強是指個體表現適當行為之後,終止或取消其所厭惡的刺激,因而對該反應產生強化作用。

  12. 三、操作制約的學習現象與原理 • (一)增強物出現的時間 • 當個體表現正確或適當行為時,立即給予增強物,則學習表現該行為的機率增加。 • (二)行為塑造 • 行為塑造是依據操作制約的學習原理,將現有行為與達成目標行為之間分解成幾個步驟,個體學會了一個步驟,再學習第二個步驟,最後終於能夠表現目標行為,惟每一步驟的學習均需給予正增強。

  13. 三、操作制約的學習現象與原理 • (三)原始強化作用與次級強化作用 • 直接滿足個體需求的刺激物,稱為原始強化物;藉原始強化物來強化個體的行為反應,稱為原始強化作用。 • 間接使個體滿足的刺激物,稱為次級強化物;由次級強化物來強化個體的行為反應,稱為次級強化作用。

  14. 三、操作制約的學習現象與原理 • (四)強化作用的安排方式 • 增強之實施方式可分為連續增強與部分增強。前者在所有正確反應之後施予增強物,後者只有在部分正確反應之後提供。在培養個體新的行為之前,宜實施連續增強,個體的行為達到穩定程度後,宜實施部分增強。 • 部分增強有四種方式:(1)固定比率;(2)不固定比率;(3)固定時距;(4)不固定時距。這四種增強方式所產生的效果以不固定比率最佳。

  15. 三、操作制約的學習現象與原理 • (五)消弱作用 • (六)類化作用 • (七)辨別作用 • (八)迷信行為

  16. 四、操作制約學習的應用 • (一)飽足原理 • (二)消弱原理 • (三)相互抵制原理 • (四)處罰原理

  17. 第三節 觀察學習 • 一、觀察學習的涵義 觀察學習又稱為替代學習。觀察學習是在社會情境中,經由觀察或模仿楷模者行為而學到的。 許多社會心理學者認為,個人由大眾傳播媒體容易學習到攻擊與暴力行為。 • 二、觀察學習的實驗

  18. 第三節 觀察學習 • 三、影響觀察學習的因素 • (一)動機 • (二)注意 • (三)記憶力 • (四)動作能力

  19. 第四節 認知學習 • 認知學習特別強調個體在學習歷程中,學習到「知」的方法是經由認知,而非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 • 一、領悟學習實驗 • 領悟學習強調個體學習過程,不必經由練習或觀察,只經由領悟情境中各個刺激之間的關係,就可以學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 二、方位學習實驗

  20. 本章摘要一 01.學習是藉由經驗或練習,使行為或知識產生持久改變的歷程。 02.古典制約學習為俄人巴夫洛夫首創。他由狗的實驗發現,原來對狗不會引起反應的中性刺激,與本來對狗會引起反應的非制約刺激多次配對出現之後,該中性刺激也可以使狗產生行為反應,稱為古典制約學習。

  21. 本章摘要二 03.在古典制約學習歷程中,中性刺激稱為制約刺激;原來對狗就可以產生行為反應的刺激稱為非制約刺激,由制約刺激所產生的行為反應稱為制約反應;由非制約刺激所產生的行為反應稱為非制約反應。 04在古典制約學習歷程中,制約刺激出現之後,間隔短暫時間再出現非制約刺激,所產生的制約反應效果最好。

  22. 本章摘要三 05.制約學習除了古典制約學習之外,尚有操作制約學習,由美國人史金納首創。古典制約與操作制約均有消弱、類化、辨別等現象。 06.美國學者桑代克最早從事操作制約學習研究,他由貓操作迷籠機關的實驗,提出的學習理論要義有:(1)嘗試與錯誤學習;(2)效果律;(3)練習律;(5)準備律。

  23. 本章摘要四 07.史金納以白老鼠從事操作制約學習實驗,發現強化作用是產生學習的主因。強化分為正增強與負增強。前者是個體表現正確行為後,給予正增強物,因而對該反應產生強化作用;後者是指個體表現適當行為之後,終止或取消其所厭惡的刺激,因而對該反應產生強化作用。 08.當個體表現正確或適當行為時,立即給予增強物,則學習表現該行為的機率增加。

  24. 本章摘要五 09.行為塑造是依據操作制約的學習原理,將現有行為與達成目標行為之間分解成幾個步驟,個體學會了一個步驟,再學習第二個步驟,最後終於能夠表現目標行為,惟每一步驟的學習均需給予正增強。 10.凡能直接滿足個體需求的刺激物,稱為原始強化物;藉原始強化物來強化個體的行為反應,稱為原始強化作用。間接使個體滿足的刺激物,稱為次級強化物;由次級強化物來強化個體的行為反應,稱為次級強化作用。

  25. 本章摘要六 11.增強之實施方式可分為連續增強與部分增強。前者在所有正確反應之後施予增強物,後者只有在部分正確反應之後提供。在培養個體新的行為之前,宜實施連續增強,個體的行為達到穩定程度後,宜實施部分增強。 12.部分增強有四種方式:(1)固定比率;(2)不固定比率;(3)固定時距;(4)不固定時距。這四種增強方式所產生的效果以不固定比率最佳。

  26. 本章摘要七 13.操作制約學習應用在行為治療上有四種原理:(1)飽足原理;(2) 消弱原理;(3)相互抵制原理;(4)處罰原理。 14.觀察學習又稱為替代學習。觀察學習是在社會情境中,經由觀察或模仿楷模者行為而學到的。 15.影響觀察學習的主要因素有:(1)動機;(2)注意;(3)記憶力;(4)動作能力。

  27. 本章摘要八 • 16.許多社會心理學者認為,個人由大眾傳播媒體容易學習到攻擊與暴力行為。 • 17.認知學習特別強調個體在學習歷程中,學習到「知」的方法是經由認知,而非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 • 18.領悟學習強調個體學習過程,不必經由練習或觀察,只經由領悟情境中各個刺激之間的關係,就可以學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