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社會福利署 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 社區支援計劃 ( 九龍西 ) 鄭穎菁姑娘

「焦兒不慮」、「見焦拆焦」 保良局第一張永慶 中學 講座. 社會福利署 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 社區支援計劃 ( 九龍西 ) 鄭穎菁姑娘. 認識焦慮情緒 青少年焦慮時的情緒和行為表現 正常焦慮與焦慮症的區分 焦慮對青少年的長遠負面影響 處理焦慮青少年的方法. 2. 什麼是焦慮?. 焦慮是一種 與生俱來 的正常情緒。 人生中所遇到的困難或在受威脅的情況 都可令人有這種感覺,從而引致某些 心理、生理反應 。. 焦慮好與壞. 它可以幫助我們在預計危險出現時,使我們集中精神,提高警覺,自然及直接地進入 「戰鬥或逃跑」 的準備狀態;

hayde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社會福利署 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 社區支援計劃 ( 九龍西 ) 鄭穎菁姑娘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焦兒不慮」、「見焦拆焦」 保良局第一張永慶中學講座 社會福利署 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 社區支援計劃 (九龍西) 鄭穎菁姑娘

  2. 認識焦慮情緒 • 青少年焦慮時的情緒和行為表現 • 正常焦慮與焦慮症的區分 • 焦慮對青少年的長遠負面影響 • 處理焦慮青少年的方法 2

  3. 什麼是焦慮? 焦慮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正常情緒。 人生中所遇到的困難或在受威脅的情況 都可令人有這種感覺,從而引致某些 心理、生理反應。

  4. 焦慮好與壞 • 它可以幫助我們在預計危險出現時,使我們集中精神,提高警覺,自然及直接地進入「戰鬥或逃跑」的準備狀態; • 它更能推使我們去居安思危,想想如何去應付問題,或躲避一些危險的情況; • 適當的焦慮能激發人有較佳的表現

  5. 焦慮好與壞 • 完全沒有或太少焦慮會令生活缺乏動力,影響學習和工作水平 • 焦慮過高時,身體無法應付,從而減慢反應及影響表現 • 長期焦慮可引致一連串的身體病症,而身體免疫系統的能力亦相對減低,增加患病機會

  6. 焦慮時的心理反應 緊張 憂慮 擔心 不安 恐懼 5

  7. 焦慮時的生理反應 頭暈 呼吸困難 出汗 心跳加快 身體顫抖 胃部不適/腹瀉 6

  8. 焦慮程度與表現 表現 焦慮程度 7

  9. 焦慮的情況與青少年成長的階段 常令兒童/青少年產生焦慮的情況 • 嬰/幼兒 <感覺動作期>  缺乏身體接觸、疏忽照顧、噪音 • 學齡前的兒童 <前運思期>  與其雙親分離、獨處、與陌生人接觸 • 孩童/學童 <具體運思期> • 狗、老鼠、曱甴、蜘蛛、蛇 • 怕黑、怕鬼 默書、測驗 • 青少年 <形式運思期>  被朋友拒絕、被老師責罵、上台表演、與同學合作

  10. 焦慮面面觀 「壓力」

  11. 根據多項調查顯示,初中學生的十大壓力來源大概是:根據多項調查顯示,初中學生的十大壓力來源大概是: 功課壓力太沉重 青少年面對的挑戰與壓力 • 學業成績不理想

  12. 不喜歡自己的樣貌外表 與家人關係不和諧 覺得家人不明白及不體諒自己 達不到家人期望及要求

  13. 學校制度與適應 • 找不到好友傾訴 • 精神困擾 • 自我期望高

  14. 敷衍完成功課 拒絕上學 學業成績下滑 經常欠交功課 減少出席有 興趣的活動 青少年在焦慮時的情緒和行為表現 學業上的轉變: 25

  15. 青少年在焦慮時的情緒和行為表現 性格/情緒上的轉變: 過份害羞、退縮 為小事而大發脾氣 心不在焉、難以集中精神 26

  16. 青少年在焦慮時的情緒和行為表現 生理上的轉變: 疲倦 胃口變差 經常投訴原因不明的頭痛/胃痛/其他痛症 頭暈,噁心作悶 腳軟或手震 27

  17. 正常焦慮與過份焦慮的分別 • 年齡適切性 • 情緒困擾程度 • 嚴重性、出現的次數、維持的時間 • 影響日常生活的程度 如有懷疑,請及早向專業人仕求助

  18. 過份焦慮可以演變成甚麼病症? 常出現在兒童或青少年時期的焦慮症包括: • 分離焦慮症 (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 特殊恐懼症 (Specific Phobia) • 社交焦慮症 (Social Phobia) • 泛焦慮症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 強迫症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 創傷後壓力症(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19. 生活例子:唔肯返學,要24小時見到媽媽 成年人的誤解:嗲、黐身、黐家、裙腳仔 13

  20. 分離焦慮症(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 不願離開慣性依附的人物 • 不能獨自留在熟悉的地方 • 對分離過份憂慮 • 分離會引起身體不適 14

  21. 生活例子: 怕獨自去廁所;落樓梯;搭升降機 成年人的誤解: 奇怪、細膽、驚驚青青 11

  22. 我都想自己搭升降機,不過每次我都驚被困,驚會死,要人陪我搭,很醜。但, 沒有辦法。 特殊恐懼症 (Specific Phobia) • 有特定恐懼的對象/情況 • 過多及持續的恐懼 • 在恐懼情況下, 出現特定的驚恐反應 例如: 哭泣 / 嘔吐 • 刻意逃避處境 12

  23. 生活例子:學生突然不回校上課,回想平日在課堂上,他從不舉手,儘管在老師不斷鼓勵下,學生仍然拒絕回答問題生活例子:學生突然不回校上課,回想平日在課堂上,他從不舉手,儘管在老師不斷鼓勵下,學生仍然拒絕回答問題 成年人的誤解: 怕醜、酷、無自信、比較文靜 15

  24. 怕同學取笑我,老師唔鍾意我,每次要對住全班同學講說話,都會手震、流汗、心跳加快,我唔想咁,但控制唔到。怕同學取笑我,老師唔鍾意我,每次要對住全班同學講說話,都會手震、流汗、心跳加快,我唔想咁,但控制唔到。 社交焦慮症(Social Phobia) • 怕出醜,怕尷尬 • 逃避評估 • 特定情況出現驚恐反應 • 社交圈子縮窄 16

  25. 生活例子:每日返學會擔心同學是否拒絕跟自己打招呼,會否被老師責罵,考試會否不合格,家庭出現經濟困難,家人健康…生活例子:每日返學會擔心同學是否拒絕跟自己打招呼,會否被老師責罵,考試會否不合格,家庭出現經濟困難,家人健康… 成年人的誤解: 杞人憂天、疑神疑鬼 17

  26. 泛焦慮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 在半年內,擔心的日子多於不擔心 • 難以控制擔憂 • 生理反應:不安、疲乏、不能集中精神、易怒、肌肉緊張、睡眠困擾

  27. 生活例子:重覆執拾 / 不停洗手 要成日洗手,我覺得好醜,但唔咁做,我會覺得好唔舒服,好辛苦。 成年人的誤解: 麻煩、姿整 19

  28. 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 因重覆、持續的入侵性思想帶來明顯憂慮 • 企圖不理會,抑壓或抵銷這些思想 • 重覆行為或心智活動的目的是要預防或減低焦慮或苦惱,而非帶來愉快或滿足 • 這些思想及行為與現實無關 20

  29. 生活例子: 經歷過嚴重交通意外後,害怕搭車 成年人的誤解:唔夠堅強 21

  30. 創傷後壓力症 (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 曾經歷或目睹嚴重創傷事件 • 事件經常重現眼前 • 逃避與創傷事件有關的事物 • 維持高度戒備狀態 22

  31. 焦慮症對青少年的影響 • 研究指出,大約有5-10%的兒童及青少年患上不同類型的焦慮症,由於初期徵狀不易察覺,往往會被忽略或誤解 • 患者最初會逃避,對日常活動失去興趣,不與同學/朋友接觸,成績退步,拒絕上學,而部分患者更會成為社區中隱蔽的一群,影響日常生活 • 當被轉介接受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服務時,病情已對患者造成長遠的負面影響

  32. 青少年容易患上焦慮症的危機因素 • 性別:~ (F)2:(M)1 • 性格:內向、害羞、文靜、緊張 • 家庭背景:遺傳、緊張大師、過於保護、缺乏 應對技巧、家庭暴力、父母離異 • 環境因素:區內治安、自殺率、鄰舍關係 • 社會經濟因素:貧窮、少數族裔、新移民 • 創傷經歷:被虐待、嚴重意外 • 濫用藥物、藥物影響 • 有其他精神病患:抑鬱症 28

  33. 病因的考慮 基因 性格、氣質 反覆/持續病情 腦生理異常 情緖疾患 朋輩家庭學校成長治療 成長困難 生活際遇環境轉變

  34. 焦慮的發展過程 壓力源 / 天生容易焦慮的程度 支持 / 應對技巧 VS 壓力源 天生容易焦慮的程度 支 持 應對技巧 壓力源 天生容易焦慮的程度 支 持 應對技巧 壓 力 壓 力

  35. 見’焦’拆’焦’

  36. 拆焦秘笈 回到開心時 – 情緒管理DIY

  37. 點解你會咁擔心? 忌 究竟發生什麼事? 我唔明你做 咩咁驚。 好小事啫,唔駛咁擔心。 處理焦慮兒的方法 • 勉強青少年解釋焦慮的原因 • 否定青少年焦慮的情緒 • 否定生病的可能性 35

  38. • 認同青少年青少年的感受,協助表達 • 仔細聆聽,持續關心 • 加強自控感,使他明白問題是可解決的 • 信任他們的能力 • 評估青少年焦慮的成因 • 與他們一起探討對抗焦慮的方法 • 在適當的時候獎勵青少年,以示鼓勵 34

  39. • 將進度具體化,使他們知道自己的進度,增強自信心 • 情況許可下,邀請同學提供支援 • 極度焦慮/情緒失控時, 提供一個地方安靜 • 接受克服焦慮需時,偶有反覆

  40. 面談技巧 • 適當基礎:人物、時間、地點 • 「漏斗型」技巧 • 由境入情 • 多做鏡子 • 開放、封閉、與為什麼 • 合拍的舞步 37

  41. 個案討論 30

  42. CAMPcom= Child &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community Support Project = 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 社區支援計劃

  43. 家長 學校 學生 社區支援 38

  44. 計劃目標及對象 • 計劃目標: 為懷疑受焦慮及抑鬱情緒困擾的兒童及青少年,提供及早識別和介入服務,並提供適切的社區支援服務 • 服務對象: 6-18歲兒童及青少年

  45. 計劃背景 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診斷分類:

  46. 工作重點 • 推廣公眾教育 • 聯繫和建立地區網絡 • 提供諮詢及支援服務 • 向個別對象提供輔導服務

  47. 推廣公眾教育 • 目的:及早識別有需要的兒童及青少年 • 內容:講座 • 對象:老師、青少年工作者、學校社工 及家長等

  48. 聯繫和建立地區網絡 • 伙伴合作 • 善用社區資源

  49. 諮詢及支援服務 • 焦點:兒童及青少年的焦慮及抑鬱情緒問題 • 對象:青少年工作者、家長及老師等 • 內容:初步評估、個案諮詢、服務配對

  50. 個別對象輔導服務 • 焦點:兒童及青少年的焦慮及抑鬱情緒問題 • 對象:浮現相關徵狀,但沒有接受精神科服 務或沒有社工跟進個案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