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3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的资金 支付与会计核算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的资金 支付与会计核算. 江西省财政厅国库处 二○○六年三月. 第一部分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的资金支付.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 1 、国库集中支付主要按支出功能和支出经济分类的 “ 类 ” 级控制; 2 、管理方式不变。. 第一节:预算指标管理 第二节:用款计划管理 第三节:资金支付方式及管理 第四 节: 结余资金处理 第五节:预算单位对账工作. 目录. 第一节 预 算 指 标 管 理. 一、财政对预算指标控制原则 预算指标 用款计划 资金支付. 控制. 控制. 二、财政对预算指标控制依据.

hayes
Download Presentation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的资金 支付与会计核算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的资金支付与会计核算 江西省财政厅国库处 二○○六年三月

  2. 第一部分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的资金支付

  3.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 1、国库集中支付主要按支出功能和支出经济分类的“类”级控制; 2、管理方式不变。

  4. 第一节:预算指标管理 第二节:用款计划管理 第三节:资金支付方式及管理 第四节:结余资金处理 第五节:预算单位对账工作 目录

  5. 第一节 预 算 指 标 管 理

  6. 一、财政对预算指标控制原则 预算指标 用款计划 资金支付 控制 控制

  7. 二、财政对预算指标控制依据 《江西省财政厅关于省级指标管理系统运转程序有关规定的通知》(赣财预[2006]5号)

  8. 三、财政对预算指标控制方法 部门预算 调整预算 指标管理系统 国库集中支付系统 拨款管理系统 预算单位 预算单位

  9. 三、财政对预算指标控制方法 预算处 国库处 核对指标拨款: 业务处 省直各单位

  10. 科目改革的影响 • 2006年预算指标管理各环节按照2006年预算科目操作执行。 • 从2007年起,预算指标一律按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的新科目执行。

  11. 第二节 用 款 计 划 管 理

  12. 一、用款计划编报 1、编制原则:基本经费用款计划由预算单位按年度均衡性原则编制,项目经费用款计划由预算单位按项目实施进度编制。 2、编报时间:一年两次。第一次是上一年12月25日,根据预算控制数来编制;第二次是3月25日,根据批复的部门预算数。

  13. 一、用款计划编报 3、报送程序:预算单位编制用款计划,经一级单位汇总后,直接通过网上报送财政厅对口业务处 。 4、报送方法: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网上报送。

  14. 二、用款计划批复和下达程序图 ⑵审核汇总上报 一级预算单位 国库处 ⑶审批送国库处 业务处 ⑷批复下达 ⑴上报用款计划 (6)批复用款计划 (5)下达用款计划 基层预算单位 国库支付中心

  15. 三、预算单位编报用款计划容易出现的问题

  16. 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的影响 • 2006年用款计划的编报和批复,2006年仍采用现行办法。 • 2007年用款计划一律使用新科目按支出功能分类、新软件编报和批复。

  17. 财政部对中央单位用款计划的考核 • 是否按规定时间报送用款计划 • 用款计划执行进度=月度资金支付额/月度用款计划额

  18. 第三节 资金支付方式及管理

  19. 财政直接支付 财政授权支付 实拨资金方式

  20. 财政直接支付与授权支付划分依据 • 省财政厅、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江西省省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金支付管理暂行办法》(赣财库[2002]36号)文件 • 省财政厅《关于2006年省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赣财库[2005]45号)文件。

  21. 科目改革后的影响 • 2006年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划分范围仍用2006年预算科目。 • 2007年按新科目划分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范围。 • 具体以下发的文件为准。

  22. 国库处 支付中心 人行或预算 外专户行 业务处 代理银行 预算单位 供应商 财政直接支付的程序 2、审核传递 9反馈支出信息 3、下达用款计划 1、编报用款计划 7清算 3、批复用款计划 5、汇总清算额度通知书 5、支付令 7、回单 4、支付申请 6支付 8、入账通知书

  23. 科目改革后的影响 • 2006年,财政直接支付申请书的格式和内容不变,仍按2006年政府收支科目填写。 • 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财政直接支付申请书内容有所变化,增加预算科目按支出功能分类(类款项)和支出经济分类(类级科目)目前信息内容。

  24. 财政直接支付申请书的填写 2006年与2007年对比变化: 2006年: 2007年: 预算科目 (类款项) 调整为 预算科目 支出功能分类 支出经济分类 (类款项) (类级科目)

  25. 财政部对财政直接支付管理考核 1、申请支付金额是否超计划。 2、申请材料是否齐全,手续是否完备。 3、电子文档与纸质直接支付申请书是否一致。 4、财政直接支付申请书填写是否规范。 (1)支出类型、预算管理类型填写正确。 (2)预算科目、项目名称、国标码填写正确完整。 (3)开户行、银行账号按财政部要求正确填写,收款人名称填写正确。 5、有无违规向下级已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单位支付资金的情况。 6、有无发生退票情况。

  26. 国库处 支付中心 人行或预算 外专户行 业务处 代理银行 预算单位 供应商 财政授权支付程序 2、审核传递 10支出信息反馈 3下达用款计划 4、额度通知单 8清算 3、批复用款计划 1 、编报用款计划 4、额度通知单 9、支出日报表 7支付 5、额度到账通知书 6、支付令

  27. 科目改革后的影响 • 2006年,授权支付令财政资金支付凭证的格式和内容不变,仍按2006年政府收支科目填写。 • 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财政资金支付凭证内容会有所变化,增加预算科目按支出功能分类(类款项)和支出经济分类(类级科目)信息内容。

  28. 财政授权支付令(财政资金支付凭证)的填写 2006年与2007年对比变化: 2006年: 2007年: 预算科目 (类款项) 调整为 预算科目 支出功能分类 支出经济分类 (类款项) (类级科目)

  29. 财政部对财政授权支付管理考核 1、支出是否超出累计授权额度。 2、有无擅自向实有资金户划拨资金。

  30. 实拨资金 • 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预算内、外资金拨款申请单内容有所变化,增加支出功能分类信息。

  31. 第四节 国库集中支付结余资金处理

  32. 一、结余资金的界定 纳入省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的预算单位,经财政部门核准的跨年度结转使用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资金。 二、结余资金确认程序 1、 代理银行注销预算单位授权支付额度; 2、基层预算单位根据注销的额度与财政直接支付指标结余一同分预算科目“类”、“款”、“项” ,按调整预算数、计划用款数、实际支付

  33. 数、结余指标数提出下一年度的结转使用数; 3、一级预算单位汇总报省财政厅相关业务处核定单位结余结转指标; 4、省财政厅向预算单位追加上年度预算指标。 三、预算单位下年度如何使用: 连同下一年度预算指标,合并编制用款计划数,报省财政厅批复使用。

  34. 2006年结余资金处理 • 2006年各预算单位结余的预算指标和用款计划,财政厅国库处在2007年1月10日前提交给业务处发各预算单位。 • 各预算单位在1月20日前核对无误后,将结余资金分别按新旧两套科目报业务处审核,业务处审核后提交预算处和国库处。

  35. 第五节 预算单位的对账工作

  36. 预算单位与代理银行核对账务 • 预算单位与省财政国库支付局核对账务

  37. 第二部分政府收支改革后的会计核算

  38. 会计制度调整的基本思路 会计制度调整的主要内容

  39. 会计制度调整的基本思路 主要目的 ——解决现行制度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不相适应的问题,满足财政预算管理需求。

  40. 会计制度调整的基本思路 基本原则 ——适应改革、积极稳妥、循序渐进,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不相关的会计核算问题暂维持现行做法,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不作大的调整 。

  41. 会计制度调整的主要内容 •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调整 • 《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核算制度》调整 •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调整 •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调整

  42. 政府收支分类的范围 预算内收支 行 政 单 位 预算外收支 预算收支 政 府 收 支 其他收支 政 府 单 位 预算外收入 广 义 政 府 收 支 预算收支 社会保险基金 事 业 单 位 预算外收支 事业收支 经营收支

  43. 第一节《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44.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调整 一、调整内容 二、调整前后的账务衔接 三、会计实务举例

  45. 一、《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调整内容 根据《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对现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收入类、支出类相关会计科目的明细账设置进行了调整。

  46. 一、《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调整内容 (一)“401拨入经费”    本科目的明细账设置,由原来按“国家预算收支科目”的“款”级科目设置,改为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二级科目下,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设置。

  47. 一、《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调整内容 (二)“404预算外资金收入”    本科目的明细账设置,由原来按预算外资金项目设置,改为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二级科目下,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的”支出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设置。

  48. 一、《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调整内容 (三)“501经费支出”    本科目的明细账设置,由原来按财政部门统一规定的“目”、“节”级支出科目设置,改为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二级科目下,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经济分类”的“款”级科目设置。

  49.   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调整前后的账务衔接  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调整前后的账务衔接 总原则 参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新旧科目衔接对应关系,进行制度调整前后的账务衔接。

  50.    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调整前后的账务衔接   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调整前后的账务衔接 • 2006年,行政单位仍按照现行规定进行日常会计核算。 具体做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