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你所不知的商会

你所不知的商会. —— 中国商会的历史沿革. 目 录. 一、国外商会起源介绍 二、中国商会的历史雏形 三、中国商会的正式成立与发展 四、工商联的正式成立与发展. 一、国外商会起源介绍. 西方国家最早的商会萌芽形成是同欧洲中世纪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扩大 , 特别同贸易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是以特有的西欧行会制度形式出现的。 商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对中国而言,商会是 “ 舶来品 ” 。. 法国: 近代意义的第一家商会, 1599 年由法国的马赛商人自发组成商会 ; 德国: 继法国之后产生商会, 1665 年成立的汉堡商会是德国第一个商会 ;

hayfa-david
Download Presentation

你所不知的商会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你所不知的商会 ——中国商会的历史沿革

  2. 目 录 • 一、国外商会起源介绍 • 二、中国商会的历史雏形 • 三、中国商会的正式成立与发展 • 四、工商联的正式成立与发展

  3. 一、国外商会起源介绍 • 西方国家最早的商会萌芽形成是同欧洲中世纪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扩大,特别同贸易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是以特有的西欧行会制度形式出现的。 • 商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对中国而言,商会是“舶来品”。

  4. 法国:近代意义的第一家商会,1599年由法国的马赛商人自发组成商会 ; • 德国:继法国之后产生商会,1665年成立的汉堡商会是德国第一个商会 ; • 加拿大:于1750年出现了全国性商会 ; • 英国:第一个商会于1768年在泽西岛成立,随后1813年在伯明翰也成立了商会 ; • 美国:于1768年在纽约成立第一个商会 : • 日本:1878年在东京、大阪、神户分别成立了 商工会议所。

  5. 二、中国商会的历史雏形 • 商会起源于行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早期的商人、手工业者为了互相帮助、维护同行业的利益而建立同业性组织。 • 在西方近代商会产生之前,我国各地已有为数众多的商业行会和手工业行会。

  6. 隋、唐、宋时期:从 6世纪末叶起,市肆中已经有了“行”,当时的“行”已具有商业行业和工商业者组织的含义。 • 元、明时期:已经流传“一百二十行” 、 “三百六十行”的熟语。 • 清代康熙、乾隆、同治、光绪年间:商业活动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行”的称谓已被“会馆”或“公所”所取代。出现许多手工业行会组织如湖北黄陂制袜业公会、广东佛山制鞋业的福履堂和儒履堂等。同时,“商人会馆”也应运而生,苏州三晋会馆、北京湖广会馆、天津广东会馆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商人会馆。

  7. 行会与现代商会的联系 • 会馆 异地商会 • 同籍商人在他乡建立的一般称“会馆”。 • 公所 行业商会 • 同业商人成立的一般为“公所”。

  8. 行会的特点 • 1、为了保护同业同行或同乡的利益,他们或以同乡联合成立会馆,或以同业联合成立公所。 • 2、各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各有自己的行规帮约,其共同特点就是垄断市场排除自由竞争。 • 3、在很大程度上发展了社会经济,维护了商人利益,但它带有封建行会的陕隘性。

  9. 三、中国商会的正式成立与发展 • 历史背景: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由于外国资本和商品的汹涌输入,引起了中国经济和市场的急剧变化。特别是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在华投资设厂输出资本、倾销商品。

  10. 外国在中国成立商会 • 1834年8月:英国早在中国的广州设了英国商会。 • 1836年:在英国商会基础上,在广州组织了包括全部外商的洋商总商会。 • 1847年:各国商人在上海联合组成了上海洋商总会。 • 1861年:香港的68家外商行号在英国驻华公使的直接支持下,组成了香港洋商总会,即现在的香港总商会。 • 1887年:天津的各国外商也成立了天津洋商总会。 • 在1904年之前,外商在广州、上海、香港、天津成立了6个商会。

  11. 在这样的被动局面下,民族工商业者们感到原有的行会组织不足以保护自己,希望打破行帮的壁垒,联合行业内外的力量,同外商竞争,保护自身利益,行会组织逐渐发展到商会阶段。在这样的被动局面下,民族工商业者们感到原有的行会组织不足以保护自己,希望打破行帮的壁垒,联合行业内外的力量,同外商竞争,保护自身利益,行会组织逐渐发展到商会阶段。 • 戊戌变法时,张寮赛、任之善、徐润等首先在上海设商学会,但因变法失败而解散。

  12. 随着商业资本的发展,1902年,袁树勋在上海联合中国通商银行总董事长严任,邀请各行业商董,成立了上海商业会议所,这被普遍认为是中国人自己办的近代意义上的第一个商会。随着商业资本的发展,1902年,袁树勋在上海联合中国通商银行总董事长严任,邀请各行业商董,成立了上海商业会议所,这被普遍认为是中国人自己办的近代意义上的第一个商会。 中国商会的正式成立

  13. 中国商会成立的意义 商会的设立,使行会组织超越了同业、同乡的界限,不再以个人或落后的行帮出现而是以新式社团法人的姿态从事经济和各方面的社会活动。

  14. 商会的发展 • 1903年:天津成立了商务公所,同年杭州商会也成立。 • 1905年1月13日:天津商会正式成立。 • 1908年:全国已有58个总商会(其中9个建于海外)和223个分会。 • 1912年:商会总数猛增至794个,1915年更激增到1262个。  • 1914 年:上海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商会机构—中华全国商业联合会。 • 1930 年:全国各地商会、商会联合会已达到2046个。

  15. 商会数量变化图

  16. 商会制度不断健全 • 1903年:清政府设立了商部,作为统辖农工商实业的最高管理机构。 • 1904年:根据商部的意见,清政府颁布了《察定商会简明章程 》、《商会章程附则六条》。此项法律文件成为商会成立的法律依据。 • 1915年:参议院代行立法院职权,议定《商会法》,并于 12月予以公布。次年2月,又颁布了《修正商会法施行细则》。 •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重新修订了《商会法》和《商会法实施细则》。

  17. 商会的影响和作用 • 1、通过沟通工商信息加强了各企业之间的联系; • 2、利用法律维护了工商业者的利益; • 3、兴办商业学堂及实业学校; • 4、倡导国货,抑制洋货; • 5、促进国际商务,举办国际商品赛会和博览会,推进中外通商; • 6、参与政治活动,组建地方维持会,维护市面稳定,参与救亡运动,支持抗战,倡导慈善事业,修路办学,募捐赈济灾民等。

  18. 四、工商联的正式成立和发展 • 1948年8月,新中国建国前夕,中共中央采纳爱国民主人士陈叔通的建议,决定成立工商业联合会,并在一些大中城市先后成立工商联地方组织。 • 1951年2月22日,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正式成立,6月28日,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成立。

  19. 1952年6月20日,在北京召开了各地工商界代表参加的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筹备会议,成立了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1952年6月20日,在北京召开了各地工商界代表参加的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筹备会议,成立了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 毛泽东接受全国工商联筹备代表会议代表的献旗、献礼 工商联的正式成立

  20. 成立:1953年10月23日,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宣布了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正式成立。成立:1953年10月23日,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宣布了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正式成立。 • 性质:它是以私营工商业者为主体,国营企业和合作社、公私合营企业等各类工商业者参加的,中国共产党进行统一战线工作的一个重要的人民团体。

  21. 工商联的发展 • 五十年代,工商联在引导私营工商业者搞好生产经营,代表私营工商业者的合法权益,团结他们遵守政府的政策法令,特别是团结、教育广大私营工商业者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工商联的主要工作是组织、推动工商业者进行学习和自我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 “文化大革命”期间,工商联被迫停止了活动。

  2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出现,工商联逐步恢复了在市场中的本来面目,开始蓬勃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出现,工商联逐步恢复了在市场中的本来面目,开始蓬勃发展。 • 1991年7月6日,中共中央批转中央统战部《关于工商联若干问题的请示》的通知(即15号文件)下发后,工商联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积极转变工作职能和调整重点,努力发挥作为统一战线人民团体和民间商会的作用。

  23. 自此,全国工商联又称中国民间商会,而中国民间商会的牌匾还是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题写的,由此“两个牌子、一套人马”,有着强烈时代特征的工商联在积极努力地发挥着它的作用。自此,全国工商联又称中国民间商会,而中国民间商会的牌匾还是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题写的,由此“两个牌子、一套人马”,有着强烈时代特征的工商联在积极努力地发挥着它的作用。

  24.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