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农村供水的发展及饮水安全工程的 建设与管理 中国 CDC 农村改水技术指导中心 孟树臣 2005.5.10

农村供水的发展及饮水安全工程的 建设与管理 中国 CDC 农村改水技术指导中心 孟树臣 2005.5.10. 一、农村供水的发展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供水基本上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 发展和改善分散式供水为主阶段 建国初期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采取人畜分塘饮水、增设大口井井台和井口加盖、建造手压机井、建设简易引泉工程,结合农田水利建设中蓄、引、提等灌溉工程,改善农村居民的饮水条件。 —— 集中式供水工程建设发展阶段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本世纪初。 参加联合国 《 国际饮水与环境卫生十年 》 活动。.

hayley-hill
Download Presentation

农村供水的发展及饮水安全工程的 建设与管理 中国 CDC 农村改水技术指导中心 孟树臣 2005.5.10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农村供水的发展及饮水安全工程的 建设与管理 中国CDC农村改水技术指导中心 孟树臣 2005.5.10

  2. 一、农村供水的发展 •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供水基本上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 ——发展和改善分散式供水为主阶段 • 建国初期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 采取人畜分塘饮水、增设大口井井台和井口加盖、建造手压机井、建设简易引泉工程,结合农田水利建设中蓄、引、提等灌溉工程,改善农村居民的饮水条件。 • ——集中式供水工程建设发展阶段 •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本世纪初。 • 参加联合国《国际饮水与环境卫生十年》活动。

  3. 将农村改水任务目标列入国家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五年计划。制定农村供水指导方针和相关标准。将农村改水任务目标列入国家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五年计划。制定农村供水指导方针和相关标准。 • 加大政府财政资金投入。 • 开展农村人畜饮水项目和人畜饮水解困项目。 • 积极引进国际社会的援助与合作项目。 • 制定《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编制《农村给水设计规范》,编著农村给水相关技术手册等。 • 从1987年到2003年,全国农村自来水厂(站)由20.4万座增至63.09万座,累计自来水供水受益人口由1.74亿增至5.48亿。 • 为全面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 ____饮水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阶段 • 以我国政府承诺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将未能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口减半为标志。 • 建立<<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 • 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卫生部2005--2006年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规划项目。 • 《农村给水设计规范》、《村镇供水技术规范》、《村镇供水站定员标准》、《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 • 为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5. 二、农村饮水安全状况 • 目前,我国尚有3亿多农村居民未能获得安全饮用水。 • 据2003年全国农村饮水水质卫生监测统计报告显示: • 监测范围:20个省份,147个县 • 监 测 点: 1539个 • 实际调查人口:6814.1万人 • 丰水期和枯水期饮用水水质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人口分别占60.61%和75.37%。 • 地表水丰水期和枯水期饮用水水质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人口分别占58.27%和73.60%。

  6. 地下水丰水期和枯水期饮用水水质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人口分别占74.12%和76.52%。地下水丰水期和枯水期饮用水水质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人口分别占74.12%和76.52%。 • 农村自来水厂(站)中,日供水规模在1000m3/日以上的仅占总数的2%。占绝大多数的村级供水工程和分散式工程的供水水质净化和消毒不够。 • 农村80%左右的传染病与水有关。 • 农村供水的主要卫生问题 • 有机物污染:以有机氮、有机磷、高锰酸钾耗氧量为代表。 • 无机物污染:硝酸盐、氨氮、磷、重金属等。 • 微生物污染:以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粪大肠菌)代表。

  7. 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氟化物、砷超标,苦咸水等。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氟化物、砷超标,苦咸水等。 • 造成农村饮水不安全的主要原因 • 供水水资源缺乏:工程性、资源性、水质性、地质性。 • 污染:生活污水、农业和工业污染、自然地理环境影响。 • 水质净化:缺少净化工艺、设计不科学、管理不善。 • 运行管理:粗放。 • 供水消毒率低 • 工程建设资金短缺。

  8. 三、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工作的重点 • 健全的机构,明确的职责,完善的管理办法 • 加强培训,提高行业能力建设 • 供水工程建设合理规划、科学设计、精心施工 • 因地制宜 • 设计把关 • 水源选择 • 适宜的规模 • 水质净化 • 施工管理 • 竟争机制

  9. 农村供水、环境卫生、健康教育“三位一体”共同实施农村供水、环境卫生、健康教育“三位一体”共同实施 • 部门合作、社区参与 • 四、可持续发展 • 水源的保护 • 建管并重 • 明晰产权 • 运行管理体制与机制 • 规范运行管理工作 • 加强水质的检测与监测 • 注重工程经济效益

  10. 归 纳 1、通过多年的持续努力,农村严重缺乏生活饮用水的问题已得到有效的解决。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供水已全面进入饮水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阶段。 2、为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地实施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开展系统的、不同层面的培训,应做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好。 3、供水水源的选择,供水规模和净水工艺的合理确定,是农村供水工程规划设计工作中的重点。

  11. 4、农村供水、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三位一体”共同实施,将是农村安全饮用水供给发展的模式。4、农村供水、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三位一体”共同实施,将是农村安全饮用水供给发展的模式。 5、根据我国东、中、西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供水需求,统筹组织指导供水工程的建设。 6、注重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中净水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研发、推广工作。 7、建管并重,引入具有活力的机制,注重经济效益,努力实现农村供水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