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社區發展 服務模式的演變

社區發展 服務模式的演變. 黃強生. 社區發展服務模式的演變. 60 / 70 年代: ( NGO 引入社區發展工作手法). NGO 在本港的社會服務引入社區發展的工作手法,在沒有政府資助下,組織基層社群推行「自助、自救」計劃,爭取改善基層社群生活環境,反映基層市民對有關民生政策的聲音。  如:. 明愛在西貢組織漁民合作社(消費合作社,建屋合作社 … ) 瑪利諾神父在市區流動推行勞工輔導服務(流動於港九各工廠區,及土瓜灣盲人工場 … ) 勞資關係協進會在若干行業推行工會教育(海底隧道建築工人,大東電報局職工 … )

hazi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社區發展 服務模式的演變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社區發展服務模式的演變 黃強生

  2. 社區發展服務模式的演變 60/70年代:(NGO引入社區發展工作手法) NGO在本港的社會服務引入社區發展的工作手法,在沒有政府資助下,組織基層社群推行「自助、自救」計劃,爭取改善基層社群生活環境,反映基層市民對有關民生政策的聲音。 如: • 明愛在西貢組織漁民合作社(消費合作社,建屋合作社…) • 瑪利諾神父在市區流動推行勞工輔導服務(流動於港九各工廠區,及土瓜灣盲人工場…) • 勞資關係協進會在若干行業推行工會教育(海底隧道建築工人,大東電報局職工…) • 基督教工業委員會關注本港勞工政策(爭取破產欠薪基金,爭取工傷賠償) • 明愛在東頭邨進行居民組織(關注居住環境,爭取公眾浴室每浴間加設鐵門…) • 社區組織協會在大坑東進行居民組織(關注居住環境,爭取重建權益,關注房屋政策…) • 瑪利諾修女在秀茂坪組織職工青年(爭取:失業統計,分娩假期,年假…)

  3. 70/80年代:(社署資助社區發展計劃,從NLCDP說起)70/80年代:(社署資助社區發展計劃,從NLCDP說起) • 社區發展服務模式的演變  鄰舍層面社區發展計劃 Neighborhood Level Community Development Projects(NLCDP) • 在70年代中開始,社署在認可的「優先地區」(包括:臨時房屋區、寮屋區、村屋、艇上寮屋、受房委會重建計劃影響之三至六型公屋)資助NGO設立NLCDP(服務人口介乎3,000至15,000之間),該社區屬低收入類別,缺乏社會及福利設施。 • NLCDP在該地區進行「補充服務不足」;透過鼓勵居民參與問題的解決,增加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 臨時房屋區、寮屋區、村屋、艇戶、三至六型公屋……在80年代後期逐漸消失,在缺乏新的認可「優先地區」下, NLCDP數目亦開始逐漸減少。

  4. 70/80年代:非資助的社區發展計劃 • 社區發展服務模式的演變 雖然政府己實施資助NGO推行社區發展計劃,但NGO在80年代仍然繼續自行籌募經費推行非資助的社區發展計劃。 例如: • YMCA及聖公會先後在土瓜灣工廠區及葵涌工廠區推行工業社會工作; • 明愛先後在「樂富」與「南昌」組織青年關社計劃…)

  5. 90/千禧年代:(資助社區發展計劃「移向舊型市區」)90/千禧年代:(資助社區發展計劃「移向舊型市區」) • 社區發展服務模式的演變 「綜合鄰舍計劃」(INP) • 1998年展開,政府資助NGO在選定的舊市區(如:深水埗、油尖旺、九龍城)設立「綜合鄰舍計劃」(INP)提供社區發展服務,服務新來港人士、長者及低收入家庭。每一個成立的為期三年,全部INP將於2004年3月結束。

  6. 90/千禧年代:(資助社區發展計劃「移向舊型市區」)90/千禧年代:(資助社區發展計劃「移向舊型市區」) • 社區發展服務模式的演變 市區重建社會服務隊 Urban Renewal Social Service Team(URSST): • 2002年起,市區重建局根據「市區重建局條例」, 資助NGO設立URSST:為受市區重建項目影響的居民(如:大角咀、深水埗、灣仔、西區…)提供協助和意見。 • 每個資助年期分別為一年。每個服務區域大約有200至600戶受市區重建項目影響的家庭。 • 在2009年共有8隊(社聯網頁:市區重建社會服務隊)

  7. 90/千禧年代:(資助社區發展計劃「移向舊型市區」)90/千禧年代:(資助社區發展計劃「移向舊型市區」) • 社區發展服務模式的演變 駐屋宇署支援服務隊 Buildings Department Social Service Team(BDSST) • 由屋字署資助NGO設立BDSST 協助舊市區私人樓字居民處理大廈維修事宜或強制「維修令」,成立法團、尋求法律程序支援…等。 • 在2009年共有7隊  (屋宇署網頁:駐屋宇署支援服務隊)

  8. 90/千禧年代: (社區發展計劃繼續被「邊緣化」) • 社區發展服務模式的演變 • 由於上述URSST及BDSST等計劃的經費資助者與服務受助者之間,存在不可被免的利益衝突, • 上述計劃工作的前線社工指出:社工在履行服務時,往往處於兩邊的利益矛盾的夾縫而不能貫徹充份的「專業自主權」。

  9. 90/千禧年代: NGO為弱勢社群推行的社區服務計劃(有資助,亦有非資助):新移民中心、單親服務中心、勞工服務中心……

  10. 千禧年代:(社區發展計劃被「邊緣化」) • 社區發展服務模式的演變 • 根據2002年服務檢討結果,有關「綜合鄰舍計劃」(INP)的資源在2003年已轉為被「家庭網絡支援隊」所用。隨後,社福界在社署的協調與引導下,進行試驗15個「綜合家庭服務中心」(IFSC)試驗計劃。 • 於2003年,社會福利署委託香港大學對上述試驗計劃進行研究。研究報告建議結聚不同服務的資源(包括:新來港人士服務、單親家庭服務、家庭生活教育服務、NLCDP服務…)以推行IFSC; • 社署並在社福界前線同工都反對下,堅持自行在社署先行推展IFSC ;隨後,在NGO繼續推行。

  11. 千禧年代:(社區發展計劃被「邊緣化」) • 社區發展服務模式的演變  社福界前線社工(尤其NLCDP前線同工)反對有關IFSC的建議: • 從專業角度看,IFSC被說成其服務服務來得主動和機靈,以建議中的人力投入和功能來看,IFSC充其量祗是以處理家庭問題為主;它並不能說去代替「家庭生活教育」或「社區發展服務」; • IFSC未能兼顧針對社區問題的預防性和服務社群的發展性功能;也將未能為弱勢社群「充權」而服務; • 社署作如此建議,表面是提供綜合模式的家庭服務,實質是削減福利資源為實; • 前線同工指出該綜合模式服務祇是讓IFSC同工在一個「資源封頂,服務包底」的環境下工作, IFSC前線同工將會被無限加重工作壓力,服務質素將會有不良影響。

  12. 千禧年代:(社區發展計劃被「邊緣化」) • 社區發展服務模式的演變 • 在千禧年代,NLCDP數目隨著「優先地區」繼續減少而被「邊緣化」。在2008年共有18隊 • (社聯網頁:鄰舍層面社區發展計劃),當中公屋邨2隊,鄉郊地區13隊,寮屋區3隊。

  13. 目前,NGO自行籌募經費推行的非資助社區發展計劃如下:目前,NGO自行籌募經費推行的非資助社區發展計劃如下: • 社區發展服務模式的演變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