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寶成鐵路沿線旅遊

寶成鐵路沿線旅遊.

Download Presentation

寶成鐵路沿線旅遊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寶成鐵路沿線旅遊

  2. 宝成铁路北起陕西省宝鸡,南行达四川省成都,与成渝、成昆两线衔接,全长669公里,是沟通西北与西南地区的第一套山岳铁路,1952年7月1954年1月分别在成都和宝鸡两段开工1956年7月12日在黄沙河接轨,1958年元旦全线交付运营。线路离宝鸡后进入秦岭山区,沿清姜河盘旋迂回,以长隧道通过秦岭垭口,沿嘉陵江南下抵广元,共16次跨越嘉陵江。全线隧道304座,延长84公里,大、中、小桥1,001座,延长28公里,桥隧总延长占线路长度的17%。全线最长的是新会龙场隧道,长4245米.宝成铁路建成后,由于坡度大、隧道多,进行了电气化改造。第一期工程宝鸡至凤州段91公里电气化夜1961年完成。1975年全线完成电气化改造。这条铁路的建成,改变了“蜀道难”的局面,为发展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创造了重要条件。是沟通西北与西南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也是突破“蜀道难”的第一条铁路。宝成铁路北起陕西省宝鸡,南行达四川省成都,与成渝、成昆两线衔接,全长669公里,是沟通西北与西南地区的第一套山岳铁路,1952年7月1954年1月分别在成都和宝鸡两段开工1956年7月12日在黄沙河接轨,1958年元旦全线交付运营。线路离宝鸡后进入秦岭山区,沿清姜河盘旋迂回,以长隧道通过秦岭垭口,沿嘉陵江南下抵广元,共16次跨越嘉陵江。全线隧道304座,延长84公里,大、中、小桥1,001座,延长28公里,桥隧总延长占线路长度的17%。全线最长的是新会龙场隧道,长4245米.宝成铁路建成后,由于坡度大、隧道多,进行了电气化改造。第一期工程宝鸡至凤州段91公里电气化夜1961年完成。1975年全线完成电气化改造。这条铁路的建成,改变了“蜀道难”的局面,为发展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创造了重要条件。是沟通西北与西南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也是突破“蜀道难”的第一条铁路。 宝成铁路于1952年7月1日在成都动工,1954年1月宝鸡端也开工。1956年7月12日,南北两段在黄沙河接轨通车,1958年元旦全线交付运营。宝成铁路宝鸡至凤州段,是中国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该段于1958年6月开工,1960年6月建成。经过试运行,于1961年8月15日正式交付运营。

  3. 剑门蜀道风景名胜 阆中 成都 四姑娘山风景区 西岭雪山风景区 宝成线主要景点 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 黄龙寺-九寨沟风景区

  4. 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 • 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广元、绵阳地区。是在连绵不断的秦岭、巴山、岷山之间,以"蜀道"为纽带的风景名胜区。1982年被定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蜀道":是从陕西汉中、宁强入川,至广元、剑阁、梓潼的古栈道,绵亘150公里余。沿线地势险要,风光峻丽。"蜀道"中分布着众多的名胜古迹,有朝天关栈道、三国古战场遗迹、武则天庙皇泽寺、唐宋石刻千佛岩、剑门关、古驿道、翠云廊、七曲山大庙、李白故居等。它是一条自然风景与人文历史胜迹并茂的"旅游热线"。 剑门关:剑门关72峰绵延起伏,形如利剑,直插霄汉,古称"梁山"、"剑山",是蜀北屏障,西川咽喉,素获"天下雄关"之称,古为兵家争夺之地,有极高的军事价值。主峰大剑山,海拔约1200米,山顶有建于宋代的古庙--梁山寺,沿途可饱览石关门、石笋峰、穿洞梁、仙女桥、舍身崖等景观。武则天庙皇泽寺:皇泽寺位于广元市西,原名"乌奴寺",亦称"川主庙",因唐代武则天出生广元,后改名"皇泽寺"。今寺为清代建筑,有大佛楼、则天殿、小南海、五佛亭、吕祖阁等。则天殿有武则天石刻坐像一尊。中层石窟,保存着南北朝、隋、唐、宋时期造像1203尊,飞天起舞,神态各异,堪称古代造像艺术精品。

  5. 唐宋石刻千佛岩:在嘉陵江东岸,离城4公里,是我国著名石窟群之一。石刻南北绵亘200余米,现存龛窟400余个,造像7000余,颇有敦煌莫高窟的气势。原先千佛崖有佛像近两万尊,,可惜在1935年修筑川陕公路时炸掉大半,否则,千佛崖的名声要更大一些。即使这样,尚存的石窟造像仍很精彩。   古栈道:古栈道又称阁道,位于广元城北25公里朝天镇南北的明月峡和清风峡中,濒嘉陵江东岸峭壁上,是古代四川一陕西之间开凿的水栈遗迹,朝天关山险水急,其北为清风峡,下行为明月峡,在两峡的峭壁上可见上、中、下三排石洞,在中排孔洞插以木枋作为梁架,上铺木板为路,下排石孔插以撑木,支撑中层梁架,上排石孔插以木枋,搭遮雨板。两处栈道保存完好,山景秀丽,大可饱览古代蜀道"飞梁架绝岭,栈道接危峦"的风光   史载,秦惠王欲伐蜀愁蜀道险阴,诈称秦国愿送"金牛"和美女给蜀王。蜀王贪财好色,命王丁力士开设栈道,秦便乘机命司马错、张仪伐蜀,蜀遂亡。可见古栈道始凿于先秦,《史记》有"栈道千里通于蜀汉"的记载,历代续有修葺。今阁道已废,但岩壁上洞孔犹存。洞分上中下三层排列,中层孔洞用作插木桩,上铺木板以作行道;下层作支撑孔眼;上层用以搭篷蔽雨。每个洞孔约30厘米见方,深50厘米左右。远观栈道,宛如凌空廊阁,故又有云阁之称。游人观览此处,可领略到大诗人李白《蜀道难》中描写的壮丽景象。 翠云廊  翠云廊在川陕公路两侧,古柏夹道,青苍一色,素有"蜀道奇观"之称。这些古柏,大可合抱,形如苍烟,或背负悬岩,或耸立山头,或在路旁,形成一条绿荫覆盖的"翡翠长廊 

  6. 阆中市,位于中国四川的嘉陵江畔,境内地势以丘陵为主,全市年平均气温17℃,降水量1033毫米。自上古至近代,阆中一直是川北地区的政治和军事中心。阆中被誉为四川最大的“风水古城”,是全国现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保护完好的唐、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的古民民街院、寺院楼阁、摩岩石刻构成了阆中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气势辉宏的张飞庙、张飞墓冢以及蜀汉遗址文物.阆中市,位于中国四川的嘉陵江畔,境内地势以丘陵为主,全市年平均气温17℃,降水量1033毫米。自上古至近代,阆中一直是川北地区的政治和军事中心。阆中被誉为四川最大的“风水古城”,是全国现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保护完好的唐、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的古民民街院、寺院楼阁、摩岩石刻构成了阆中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气势辉宏的张飞庙、张飞墓冢以及蜀汉遗址文物. 阆中

  7. 成都 • 成都(Chéngdū)位于中国四川省中部,是四川省省会,中国副省级城市之一,四川省政治、经济、文教中心,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单列市,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是中国西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成都古为蜀国地,秦并巴、蜀为蜀郡并建城,汉因织锦业发达专设锦官管理,故有“锦官城”之称,五代蜀时遍种芙蓉,故别称“芙蓉城”,简称“蓉”,1921年设市。1993年,成都被国务院确定为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及通信枢纽,综合实力西部第一 .武汉素有天府之称.成都的特产有蜀锦,蜀绣,瓷胎竹编,中药天麻,川贝等.川菜为八大菜系之一,以麻辣著称.成都的主要名胜古迹有武侯祠,杜甫草堂,王建坟,望江楼公园,青羊宫,朝阳湖,三星堆等.

  8. 武侯祠 武侯祠(Temple of Marquis)是纪念中国古代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宇。成都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门武侯祠大街,是中国惟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由刘备、诸葛亮蜀汉君臣合祀祠宇及惠陵组成。始建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陵寝。  诸葛亮殿西侧是刘备墓,史称“惠陵”。由诸葛亮亲选宝地,葬刘备于此.。武侯祠还有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出师表》刻石 。

  9. 杜甫草堂

  10. 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 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国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入蜀,营建茅屋而居,称“成都草堂”。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博物馆按功能区分为:文物景点游览区(草堂旧址)、园林景点游览区(梅园)和服务区(草堂寺)。杜甫草堂正门匾额的"草堂"二字为是清代康熙皇帝第十七子果亲王爱新觉罗·允礼所书写。诗史堂是杜甫草堂纪念性祠宇的中心建筑。

  11. 望江樓公園

  12. 望江公园坐落在成都东门外锦江河畔的一片茂林修竹之中,面积176.5亩。是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的古迹和游览胜地,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相传唐代女诗人薛涛曾在此汲取井水,手制诗签,留下了许多幽怨动人的诗句。明清两代先后在这里建起了崇丽阁、濯锦楼、浣笺亭、五云仙馆、流杯池和泉香榭等建筑。崇丽阁和濯锦楼枕江而立,是园里的主要建筑。园内崇丽阁俗称“望江楼”,高达30余米,一度成为成都的象征。薛涛爱竹,公园也以竹为特色,品种多达100余种。望江公园坐落在成都东门外锦江河畔的一片茂林修竹之中,面积176.5亩。是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的古迹和游览胜地,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相传唐代女诗人薛涛曾在此汲取井水,手制诗签,留下了许多幽怨动人的诗句。明清两代先后在这里建起了崇丽阁、濯锦楼、浣笺亭、五云仙馆、流杯池和泉香榭等建筑。崇丽阁和濯锦楼枕江而立,是园里的主要建筑。园内崇丽阁俗称“望江楼”,高达30余米,一度成为成都的象征。薛涛爱竹,公园也以竹为特色,品种多达100余种。

  13. 王建墓

  14. 王建墓又稱永陵,位于成都市一环路内西三洞桥,为五代时前蜀皇帝王建的陵墓。墓室现已发掘开放,中室置棺椁,伴有12位英武雄壮的扶棺力士雕像,棺床侧面刻有24幅乐伎像,手持各种民族的乐器.在棺床东西雕刻着由10种打击乐器组成的鼓乐队;在西面雕刻着由10种吹奏乐器组成的管乐队;南面雕刻的是两个乐队领队人,弹弄着琵琶和柏板。 王建(847~918),河南舞阳县人,虽目不识丁,但作战勇猛,被唐昭宗封为蜀王。公元907年唐亡,王建称帝,史称前蜀,死后葬于三洞桥。

  15. 青羊宮

  16. 步入青羊宫的第一座建筑是山门。原山门建于明代,左边塑有土地神、青龙像各一尊。还有明代正德十年冬立的皇恩九龙碑一座。右边塑有白虎像一尊。并有七星桩,上刻有道教秘传天书云篆,根据中天北斗七星布局,称为北斗七星桩。还有龙凤桩、大石狮一对、龙王井一口等。步入青羊宫的第一座建筑是山门。原山门建于明代,左边塑有土地神、青龙像各一尊。还有明代正德十年冬立的皇恩九龙碑一座。右边塑有白虎像一尊。并有七星桩,上刻有道教秘传天书云篆,根据中天北斗七星布局,称为北斗七星桩。还有龙凤桩、大石狮一对、龙王井一口等。 青羊宫坐落在成都西南郊,南面百花潭、武侯祠(汉昭烈庙),西望杜甫草堂,东邻二仙庵。相传宫观始于周,初名“青羊肆”。据考证,三国之际取名“青羊观”。到了唐代改名“玄中观”,在唐僖宗时又改“观”为“宫”。五代时改称“青羊观”,宋代又复名为“青羊宫”,直至今日。 现建山门庄严宏伟,重叠飞檐。龙虎等吉祥物雕镶在飞檐壁柱上,雕刻精细,造形典雅。金字横匾“青羊宫”高悬在山门上方。此匾为清乾隆年间成都华阳县令安洪德的墨迹, 笔力遒劲,为青羊宫的中一大文物。

  17. 朝陽湖風景名勝區

  18. 位于成都市西南蒲江县境内,距成都83公里。由朝阳湖、石象湖、长滩湖和飞仙阁等景点组成。朝阳湖是个山水交融的人工湖,以湖泊山峦为主景,以原始自然风貌为特点,以“碧水清幽”著称。湖区名胜中,有始建于汉代的飞仙阁、二郎滩摩崖造像、佛教胜地九仙山、道教胜地太清观、宋代理学家魏了翁创办的鹤山书院旧址、抗日名将李家钰旧居、以及战国时期的巴蜀船棺和汉墓等。位于成都市西南蒲江县境内,距成都83公里。由朝阳湖、石象湖、长滩湖和飞仙阁等景点组成。朝阳湖是个山水交融的人工湖,以湖泊山峦为主景,以原始自然风貌为特点,以“碧水清幽”著称。湖区名胜中,有始建于汉代的飞仙阁、二郎滩摩崖造像、佛教胜地九仙山、道教胜地太清观、宋代理学家魏了翁创办的鹤山书院旧址、抗日名将李家钰旧居、以及战国时期的巴蜀船棺和汉墓等。

  19. 三星堆

  20. 三星堆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1980年起发掘。在遗址中发现城址1座,据认为,其建造年代至迟为商代早期。已知东城墙长1100米,南墙180米,西墙600米,为人工夯筑而成。清理出房屋基址、灰坑、墓葬、祭祀坑等。其中,青铜人头像形象夸张,极富地方特色;立人像连座高2.62米,大眼直鼻,方颐大耳,戴冠,穿左衽长袍,佩脚镯,是难得的研究蜀人体质与服饰的资料。祭祀坑的年代约当商末周初,被认为是蜀人祭祀天地山川诸自然神祗的遗迹。

  21. 青城山-都江堰風景名勝區

  22.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成都平原西北部边缘 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区内,东距成都68公里,距都江堰市区16公里。古称丈人山。为邛崃山脉的分支。青城山靠岷山雪岭,面向川西平原。主峰老霄顶海拔1260米(2007年)。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青城山背靠千里岷江,俯瞰成都平原,景区面积200平方公里。古人记述中,青城山有"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八景"之说。城山分前、后山。前山是青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部分,约15平方公里,景色优美,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景点有建福宫、天然图画、天师洞、朝阳洞、祖师殿、上清宫等;后山总面积100平方公里,水秀、林幽、山雄、蔚为奇观,主要景点有金壁天仓、圣母洞、山泉雾潭、白云群洞、天桥奇景等。青城之幽素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1940年前后,当代国画大师张大千举家寓居青城山上清宫。他寻幽探胜,泼墨弄清彩,作品愈千幅,还篆刻图章一方,自号"青城客"。六十年代,张大千在远隔重洋的巴西圣保罗画巨幅《青城山全图》,供自己及家人卧游。晚年自云:"看山还故乡青","而今能画不能归",终身对故乡青城仙山充满着眷恋之情。

  23. 都江堰

  24. 都江堰坐落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等。都江堰水利工程由创建时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截至1998年,都江堰灌溉范围已达40余县,灌溉面积达到66.87万公顷。都江堰坐落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等。都江堰水利工程由创建时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截至1998年,都江堰灌溉范围已达40余县,灌溉面积达到66.87万公顷。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同时,又叫“金堤”,这是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称。 唐代,都江堰改称为“楗尾堰”。

  25. 四姑娘山風景區

  26. 四姑娘山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与汶川县交界处,是横断山脉东部边缘邛崃山系的最高峰四姑娘中以幺妹身材苗条、体态婀娜,现在人们常说的“四姑娘”指的就是这座最高最美的雪峰。四姑娘山的地表主要为中生代和古生代的砂岩、板岩、大理石、石灰岩与结晶灰岩组成。这些岩石大多耐风化剥蚀,山峰尖削陡峭,直插云天。四姑娘山周围还有20多座被冰雪覆盖着的四五千米的雪峰。四姑娘山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与汶川县交界处,是横断山脉东部边缘邛崃山系的最高峰四姑娘中以幺妹身材苗条、体态婀娜,现在人们常说的“四姑娘”指的就是这座最高最美的雪峰。四姑娘山的地表主要为中生代和古生代的砂岩、板岩、大理石、石灰岩与结晶灰岩组成。这些岩石大多耐风化剥蚀,山峰尖削陡峭,直插云天。四姑娘山周围还有20多座被冰雪覆盖着的四五千米的雪峰。 四姑娘山被当地藏民崇敬为神仙。相传为四位美丽善良的姑娘,为了保护她们 心爱的大熊猫,同凶猛的妖魔作巨勇斗争,最后变成了四座挺拔秀美的山 峰,即四姑娘山主峰南坡飞挂数条冰川,冰川舌直指山脚。西坡和北坡是令人望 而生畏的数百米高的陡岩,然而,陡岩之下则是绿草茵茵,森林繁茂,谷溪清 澈的高山被带。

  27. 西嶺雪山風景區

  28. 西岭雪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境内(距成都95公里),总面积482.8平方公里。区内大雪山海拔5364米,是成都第一峰,终年积雪不化,在阳光照射下,洁白晶莹,银光灿烂,秀美壮观。唐代大诗人杜甫盛赞此景,写下了“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绝句。另一绝妙景点是"阴阳界"。既是山颠,又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气候的分水岭。一边是晴空万里,湛湛蓝天;一边是云蒸雾罩,朦朦胧胧,给人以无限的神秘遐想。

  29. 黃龍寺-九寨溝風景區

  30. 名胜区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主景区黄龙寺离松潘县城56公里。景区由黄龙寺、单尼沟、雪山梁、雪宝顶、丹云峡等景点组成,面积700平方公里。黄龙寺景区是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与九寨沟同时列为世界人类自然遗产。景区以其奇、绝、秀、幽的自然风光而蜚声中外,被誉为“人间瑶池”。雪宝顶是全景区的最高峰,海拔5588米,山中有四大海子,是登山滑雪的场所;丹云峡集中表现峡谷风光,植被极好。每年农历6月15日,在黄龙后寺举办庙会,各方民众聚集,热闹非凡,有“帐篷分布如连营,羌歌氐舞杂喧嗔”的描述。黄龙沟的海拔从3100到3500米,在去黄龙的途中会经过雪顶,其海拔为4300米。关黄龙的得名有2种说法,一是景以寺名,当地有一座黄龙寺,而黄龙寺又由社的名字而得来,据称夏禹治水至茂州,黄龙为其负舟导江,后人因而立庙祭祀,故称黄龙寺。治水成功,黄龙舍弃龙宫,甘居此地美化人间,造就了这“人间瑶池”--黄龙寺风景区。另一说法则是黄龙主景是一条从山顶逶迤而来的黄色钙华堆集体,上面彩池层层叠叠,登高远望,酷似一条五彩斑谰的金色巨龙自皑皑雪峰、莽莽丛林腾空而起。

  31. 九寨溝

  32.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是白水沟上游白河的支沟,以有九个藏族村寨(所以又称何药九寨)而得名。九寨沟海拔在2千米以上,遍布原始森林,沟内分布一百零八个湖泊。九寨沟有五花海、五彩池、树正瀑布、诺日朗瀑布,风景绝佳,五彩缤纷,有“童话世界”之誉;仅有九个藏族村寨坐落在这片崇山峻岭之中,九寨沟因此得名。这里保存着具有原始风貌的自然景色,有着自己的特殊景观。

  33. 九寨沟以三沟一百一十八海为代表,包括五滩十二瀑,十流数十泉等水景为主景,与九寨十二峰联合组成高山河谷自然景观。景区面积62平方公里,现游览区面积50平方公里。日则沟景区,有诺日朗、珍珠滩、高瀑布三大瀑布,有镜海、熊猫海、芳草海、天鹅海、剑岩、原始森林、悬泉、五花海等景点;则查洼沟景区,有长75公里的长海和五彩池等景点;扎如景区,有魔鬼岩、扎如寺等景点。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九寨沟的精灵是水,湖、泉、瀑、溪、河、滩,连缀一体,飞动与静谧结合,刚烈与温柔相济,千颜万色,多姿多彩。高低错落的群瀑高唱低吟;大大小小的群海碧蓝澄澈,水中倒映红叶、绿树、雪峰、蓝天,一步一色,变幻无穷;水在树间流,树在水中长,花树开在水中央。九寨沟现已规划的六个景区是:宝镜岩景区 树正景区 日则景区 剑岩景区 长海景区 扎如景区 九寨沟的森林2万余公顷,在2000米至4000米的高山上垂直密布。主要品种有红松、云杉、冷杉、赤桦、领春木、连香树等。 春天的九寨溝

  34. 夏天的九寨溝 秋天的九寨溝

  35. 冬天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