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理 血 剂

理 血 剂. 概 述. 定义 分类 使用注意. 概述 · 定义. 凡以 理血药 为主组成, 具有 活血化瘀 或 止血 作用, 以治疗 瘀血 或 出血 病证的方剂, 统称为理血剂. 血病病证 血虚 瘀血 出血 补血剂 理血剂. 概述 · 分类. 瘀血 —— 活血祛瘀剂 出血 —— 止血剂. 概述 · 使用注意. (1)辨清病因,分清标本缓急 (2)活血不伤正;止血不留瘀 (3)月经过多及孕妇慎用. 分 述. 活血祛瘀剂 止血剂. 分述 · 活血祛瘀. 适应证:

hedwig
Download Presentation

理 血 剂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理 血 剂

  2. 概 述 • 定义 • 分类 • 使用注意

  3. 概述·定义 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 具有活血化瘀或止血作用, 以治疗瘀血或出血病证的方剂, 统称为理血剂

  4. 血病病证 血虚 瘀血 出血 补血剂 理血剂

  5. 概述·分类 • 瘀血——活血祛瘀剂 • 出血——止血剂

  6. 概述·使用注意 (1)辨清病因,分清标本缓急 (2)活血不伤正;止血不留瘀 (3)月经过多及孕妇慎用

  7. 分 述 • 活血祛瘀剂 • 止血剂

  8. 分述·活血祛瘀 • 适应证: • 血瘀证(血行不畅;瘀蓄内停) • 疼痛:刺痛、拒按,固定不移; • 肿块:质坚硬,固定不移,压痛, • 体表色青紫,体内为癥积; • 出血:色紫黯,挟血块; • 紫绀与失荣:舌紫暗,或瘀斑或瘀点,脉涩 • 唇面指甲青紫,面色黧黑,肌肤甲错

  9. 分述·活血祛瘀 瘀血形成原因: 气滞血瘀、热结血瘀、寒凝血瘀、 外伤血瘀、气虚血瘀、痰滞血瘀等 配伍用药: 以活血祛瘀为主,配伍理气药, 及补益、通络、消癥、清热、温阳药 (寒、热、虚、实) 逐瘀过猛,易伤正气

  10. 血府逐瘀汤 (《医林改错》)

  11. 活血祛瘀·血府逐瘀汤 组成: 桃仁 红花 当归 生地 川芎 赤芍 柴胡 枳壳 甘草 桔梗 牛膝

  12. 活血祛瘀·血府逐瘀汤 功效: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 胸中血瘀证 (病位:胸中 病机:血瘀,兼气滞)

  13. 活血祛瘀·血府逐瘀汤 主证分析: 胸痛,头痛 瘀阻胸中,清阳不升 肝郁气滞急躁易怒 肝胃不和胃气上逆 呃逆,干呕 犯胃 瘀久化热瘀热入暮潮热 瘀阻生机 心失所养心悸,失眠 舌脉:舌黯红,脉涩 兼肝郁气滞 胸中血瘀 扰心 心烦

  14. 活血祛瘀·血府逐瘀汤 方解 桃红四物汤(白芍易赤芍,熟地易生地) ——活血祛瘀而养血 四逆散(枳实易枳壳) ——行气和血而疏肝(肝经循行部位) 桔梗——开宣肺气,载药上行 牛膝——通利血脉,引血下行

  15. 活血祛瘀·血府逐瘀汤 配伍特点: 气血兼顾,活中寓养,升降同用 证治要点: 胸痛,痛如针刺和(或)有定处, 舌黯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

  16. 活血祛瘀·血府逐瘀汤 • 随证加减: • 瘀痛日久入络,加全虫、山甲、地龙、三棱、莪术; • 气滞较甚,加川楝子、青皮、香附; • 血瘀经闭、痛经,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泽兰; • 胁下有痞块,加丹参、郁金、虫、水蛭 • 使用注意: • 孕妇忌服

  17. 补阳还五汤 (《医林改错》)

  18. 活血祛瘀·补阳还五汤 组成: 黄芪四两 当归尾二钱 赤芍一钱半 地龙一钱 川芎一钱 红花一钱 桃仁一钱

  19. 活血祛瘀·补阳还五汤 主治: 气虚血瘀之中风后遗症 功效: 补气,活血,通络

  20. 活血祛瘀·补阳还五汤 主证病机分析: 中风之后 经气大虚 脉络瘀阻 气虚不摄小便失禁或频数,口角流涎, 苔白,脉缓 中风后遗症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语音蹇涩,下肢痿废

  21. 活血祛瘀·补阳还五汤 方解 君:黄芪——大补脾胃之气, 气旺以促血行,祛瘀而不伤正 臣:当归尾——活血,化瘀而不伤血 佐:桃仁、红花、川芎、赤芍 ——活血祛瘀 地龙——通经活络

  22. 活血祛瘀·补阳还五汤 配伍特点: 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 使气旺则血行,活血而不伤正 证治要点: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苔白脉缓或细弱无力

  23. 活血祛瘀·补阳还五汤 • 随证加减: • 语音不利,加菖蒲、郁金、远志; • 口眼歪斜,合牵正散; • 痰多,加半夏、天竺黄; • 偏寒,加附子; • 脾虚,加党参、白术

  24. 活血祛瘀·补阳还五汤 ?是否适合所有中风后遗症 ?临床如何服用 ?黄芪适宜用量

  25. 分 述 • 活血祛瘀剂 • 止血剂

  26. 分述·止血 适应证: 出血(血液离经妄行) 与肝不藏血、脾不统血有关 配伍用药:止血过急,易致留瘀 以止血药为主,配伍化瘀药, 及清热、补益、温阳药

  27. 小蓟饮子 (《济生方》)

  28. 止血·小蓟饮子 组成: 生地黄四两(30g),小蓟半两(15g),滑石半两(15g),木通半两(6g),炒蒲黄半两 (9g), 藕节半两(9g),淡竹叶半两(9g),酒当归半两(6g),山栀子半两(9g),炙甘草半两(6g)。

  29. 止血·小蓟饮子 功效: 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主治: 血淋、尿血

  30. 止血·小蓟饮子 主证分析: 热聚膀胱,灼伤血络:血淋、尿血 膀胱气化失司:小便频数,赤涩热痛 舌红,脉数 热结下焦

  31. 止血·小蓟饮子 方解 君:生地——凉血止血,养阴清热 臣:小蓟、藕节、蒲黄——凉血止血消瘀 佐:滑石、竹叶、木通——清热利水通淋 栀子——清热泻火,导热下行 当归——养血和血,引血归经 使:甘草——和中调药

  32. 止血·小蓟饮子 组成特点: 本方即导赤散加味而成 配伍特点: 止血之中寓养血,止血而不留瘀; 清利之中寓养阴,利水而不伤阴 证治要点: 小便赤涩热痛,舌红,脉数

  33. 止血·小蓟饮子 • 随证加减: • 尿痛,加琥珀末、海金砂; • 血淋、尿血日久气阴两伤,减木通、滑石, 加太子参、黄芪、阿胶 • 使用注意: • 血淋、尿血属寒证者,不宜使用

  34. 黄土汤 (《金匮要略》)

  35. 止血·黄土汤 组成: 甘草、干地黄、白术、炮附子、阿胶、黄芩各三两(各9g),灶心黄土半斤(30g)。

  36. 止血·黄土汤 功效: 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主治: (脾)阳(气)虚便血

  37. 止血·黄土汤 方解 君:灶心黄土——温中、收敛、止血 臣:白术、附子 ——温补脾阳(气),复脾统血之权 佐:生地、阿胶——止血;养血 黄芩——止血 黄芩、生地、阿胶,制约术、附之温燥 使:甘草——和中调药

  38. 止血·黄土汤 配伍特点: 标本兼顾,刚柔相济, 刚药温阳寓健脾,柔药补血寓止血 证治要点: 血色黯淡,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39. 止血·黄土汤 • 随证加减: • 出血多,加三七; • 气虚甚,加人参; • 中焦虚寒甚,加炮姜炭 • 使用注意: • 阳热证出血忌用

  40. 小 结 理血剂主要用于血瘀及出血证候,按其功效的不同分为活血祛瘀和止血两类。 1.活血祛瘀 本类方剂有通利血脉以祛除瘀血的作用,适用于血行不畅或瘀血内结之证。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与行气开胸止痛同用,适用于血瘀气滞,留结胸中之证。补阳还五汤以大剂补气与小量活血药相配,功能益气活血通络,适用于气虚血滞,脉络瘀阻导致的中风后遗症。

  41. 小 结 2.止血 本类方剂均有止血作用,主治各种出血证。其中小蓟饮子为凉血止血方剂,主治火热迫血妄行之出血证,小蓟饮子均治下部出血,长于利水通淋,主要用于血淋尿血。黄土汤属温阳止血之剂,功能温阳健脾,养血止血,适用于脾阳不足所致的各种出血,尤其多用于便血与崩漏。

  42. 【复习思考题】 1.活血祛瘀剂中常配伍行气药或补益药,止血剂中常配伍祛瘀药,为什么? 2.补阳还五汤为活血通络之剂,为什么重用补气药黄芪? 3.黄土汤、归脾汤、理中丸均可治疗脾不统血之便血、崩漏,临床应如何区别使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