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7

第二章 國際海權時代的來臨 第一節 海權時代的開啟

第二章 國際海權時代的來臨 第一節 海權時代的開啟. 參考以下網站: 發現天涯海角的臺灣 荷蘭人的在臺統治. 學習目標. 了解古代中國與臺灣的關係 知曉國際競爭時期的局勢及臺灣概況 明瞭荷治時期的施政措施及對原住民的影響 明瞭西班牙人曾占有臺灣北部. P18. 課文整理. 歐人東來前的大陸與臺灣關係. 註:目前學界對於夷州及流求是否指臺灣仍有爭議。. P20. 巡檢司. 課文整理. P20. P20. 課文整理. 明朝大陸沿海諸海盜. 一、漳州海盜陳老:結巢澎湖,騷擾明朝沿海。 二、林道乾、林鳳:曾以臺灣為巢穴。

heidi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章 國際海權時代的來臨 第一節 海權時代的開啟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國際海權時代的來臨第一節 海權時代的開啟 參考以下網站: 發現天涯海角的臺灣 荷蘭人的在臺統治

  2. 學習目標 • 了解古代中國與臺灣的關係 • 知曉國際競爭時期的局勢及臺灣概況 • 明瞭荷治時期的施政措施及對原住民的影響 • 明瞭西班牙人曾占有臺灣北部

  3. P18

  4. 課文整理 歐人東來前的大陸與臺灣關係 註:目前學界對於夷州及流求是否指臺灣仍有爭議。

  5. P20 巡檢司

  6. 課文整理

  7. P20

  8. P20

  9. 課文整理 明朝大陸沿海諸海盜 一、漳州海盜陳老:結巢澎湖,騷擾明朝沿海。 二、林道乾、林鳳:曾以臺灣為巢穴。 三、顏思齊、鄭芝龍:於1621年(明天啟元年)左右來臺,駐紮在笨港至諸羅山一帶。 四、顏、鄭集團抵臺:鎮撫當地原住民;招徠福建、泉州、漳州地區的無業百姓來臺開墾。 五、鄭芝龍:接受明朝招安,大本營轉往福建,但仍有許多漢人留臺開墾。臺灣北部也有漢人開始從事硫磺和黃金交易。

  10. P20 P21

  11. P21

  12. P21

  13. 課文整理 明朝日人在臺活動 一、原因:明朝行海禁,加強對澎湖的控制,日人便轉往臺灣本島發展。 二、事例:  1.豐臣秀吉:派人要求臺灣原住民輸誠納貢。  2.德川家康:派人勘查臺灣港灣,調查物產,要求原住民朝貢,企圖獨佔臺灣貿易。  3.德川幕府:實行鎖國政策(1635~1853年)後頻繁活動告終。

  14. P21

  15. P21

  16. 十七世紀東亞海域形勢圖 1557 1571 1619

  17. 課文整理 葡萄牙人與臺灣 一、歐人東來之因:歐洲人對東方商品需求甚殷,自十五世紀末便紛紛東進尋求海外貿易據點。 二、葡萄牙人首先東來:途經臺灣時,讚嘆臺灣島嶼之美,稱呼「福爾摩沙」,然並未入據臺灣,反倒是荷蘭開啟先機。

  18. 安平追想曲 身穿花紅長洋裝,風吹金髮思情郎, 想郎船何往,音信全無通,伊是行船遇風浪。 放阮情難忘,心情無地講,想思寄著海邊風, 海風無情笑阮憨。啊……,不知初戀心茫茫。 想思情郎想自己,不知爹親二十年, 思念想欲見,只有金十字,給阮母親做遺記。 放阮私生兒,聽母初講起,愈想不幸愈哀悲, 到底現在生也死。啊……,伊是荷蘭的船醫。 想起母子的運命,心肝想爹亦怨爹, 別人有爹痛,阮是母親襁,今日青春孤單影。 全望多情兄,望兄的船隻,早日倒轉安平城, 安平純情金小姐。啊……,等你入港銅鑼聲。

  19. P22 1624~1662年

  20. 課文整理 荷蘭占臺經過 一、欲進佔澎湖:  1.明萬曆32年(1604年)韋麻郎,後為明朝將領沈有容逼退。荷蘭仍對澎湖有企圖,明朝便發兵攻打荷軍,迫使其撤出澎湖。 2.荷仍多次派兵攻占,明朝在幾次勸說無效後,於明天啟4年(1624年)2月開始發兵攻打荷軍,迫使其撤出澎湖。 二、結果:雙方達成協議,明朝對荷蘭佔領臺灣不加干涉,荷人乃進佔大員(今臺南安平)。

  21. P22

  22. P22 P23

  23. 課文整理 荷蘭對臺的治理 一、興建熱蘭遮城:作為行政軍事中心。 二、建造普羅民遮城:(今臺南赤崁樓)為商業中心。 三、對原住民的治理:運用武力、行政控制及監控:  1.以武力歸降原住民後;再利用長老從事行政控制。  2.利用漢人或荷蘭之醫務員、商務員、教師、傳教士等監視及控制原住民。

  24. P23

  25. P23   

  26. 課文整理 荷蘭在臺之開墾 一、目的在賺取高額利益:以稻米、甘蔗等作物為主。 二、解決勞力問題:派遣船隻運送渡臺、以免稅、提供土地、生產工具吸引中國大陸閩粵沿海居民來臺開墾。 三、土地制度:收歸所有土地為「王田」,漢人僅是佃戶,無土地實有權。 四、引進新作物:引進芒果、釋迦、波羅蜜、呂宋菸草等新作物、培育耕牛、改良種稻技術,促進了臺灣的農業發展。

  27. P23 P24

  28. P24

  29. 課文整理 荷蘭在臺的商貿 一、轉運型態--三角貿易:以臺灣為貿易轉運中心,向日本、南洋、中國大陸三者間,展開轉運貿易。 二、貿易情形:  1.中國大陸絲綢、瓷器、藥材→臺灣→日本、波斯或歐洲。  2. 日本或歐洲的白銀及南洋的香料、鉛、錫→臺灣→中國大陸。  3.臺灣特產(蔗糖、稻米、木藤、硫磺、鹿製品)→日本、中國大陸、波斯。

  30.   下接P26

  31. P26

  32. P27

  33. 課文整理 荷蘭在臺的商貿制度 一、社商:  1.定義:來臺漢人承包蕃社(原住民部落)的交易者稱之。  2.權利:社商可獨享一社的商業交易權,外商不得干預。  3.貿易品:以布帛、鹽、鐵、菸草等日常用品交換原住民狩獵品及農產品。 二、贌社制度:荷蘭當局以競價方式,將某社商業交易權包給出價最高者,並分四季向社商收稅,增加財政收入。

  34. P26 P27

  35. 課文整理 荷蘭在臺傳教概況 一、荷人來臺目的:除貿易外,基督教傳播也是荷人據臺目的。 二、傳教集中臺南地區:如新港社、蕭壟社、麻豆社、目加溜灣社、大目降社等。 三、傳教方式:  1.設立教堂及學校:教原住民祈禱文、聖經,學習基督教禮儀規範。  2.新港文:將平埔族語言以羅馬字母拼寫成「新港文」。用新港文翻譯聖經、教理書。

  36. P27

  37. P27

  38. P28

  39. 課文整理 荷蘭在臺傳教之影響 一、對臺統治更順利:以宗教力量提升原住民社會文化水準。 二、教化原住民:  1.成效頗佳:如新港原住民80%受過基督教洗禮。  2.新港文持續使用至19世紀:傳教士為原住民拼寫的新港文,直到19世紀仍出現在臺灣的地契文書上(即所謂的新港文書或番仔契) 。

  40. P27

  41. 課文整理 郭懷一起事抗荷 一、導因:荷人初始對移墾的漢人給予許多優惠,但此後剝削日益嚴重,使在臺漢人心生不滿。 二、經過:1652年(明永曆6年)9月,郭懷一率領漢人起事抗荷,歷時半個月。 三、失敗之因: 1.其胞弟向荷蘭告密,並得原住民之助。 2.起事者多屬農民,武器簡陋未受訓練,遂告失敗。 四、影響:五千多名漢人遭荷蘭當局殺害,使漢人對荷人的痛恨更深。

  42. P27 P28

  43. 課文整理 西班牙占臺經過 一、目的:以菲律賓馬尼拉為基地,占北臺灣以利通商傳教。 二、時間:1626~1642年。 三、過程:  1.1626年(明 天啟6年) :由三貂角登陸,進占雞籠港與社寮島(今和平島),並建聖薩爾瓦多城作為防禦。  2.1628年(明 崇禎元年)占領淡水:建聖多明哥城(今淡水紅毛城附近)。  3.1634年(明 崇禎7年) :完全控制北臺灣。

  44. 1626~1642年 P24 日本 西班牙占領北臺灣順序:聖地牙哥(三貂角)→聖救主城(今基隆和平島,聖薩爾瓦多城)→聖多明哥城(淡水)→臺北平原→進入宜蘭、蘇澳各地。

  45. P24

  46. P25

  47. 課文整理 西班牙棄臺因素 一、棄臺因素:  1.無力將荷人趕出臺灣。  2.日本鎖國,禁止與西班牙貿易。  3.臺灣原住民反抗。  4.將臺灣守軍武力轉移至菲律賓處理殖民地問題。 二、結果:1642年(明 崇禎8年)荷乘機舉兵進攻,終止西班牙在北臺灣16年的統治。

  48.    P25

  49. 課文整理 西班牙在臺的傳教活動 一、方式:  1.深入北臺灣各部落傳教。  2.興建教堂。  3.學習當地語言,以利傳教。 二、傳教對象:原住民、漢人、日本人。 三、結果--在北臺灣的傳教事業頗為可觀:估計改信天主教的人數超過四千人。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