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烏石鼻海岸自然保留區

烏石鼻海岸自然保留區. 組別 : 第二組 組員 : 陳彥光 , 李冠賢 , 盧羿妘 , 姜靖怡 , 柏幸君. 基本資料. 成立時間 : 民國 83 年 1 月 10 日 面積 :311 公頃 地理位置: 宜蘭縣蘇澳鎮 管理機關: 台灣省農林廳林務局 ( 羅東林區管理處 ) 主要保育對象: 海岸林、特殊地景. 成立原因.

herm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烏石鼻海岸自然保留區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烏石鼻海岸自然保留區 組別:第二組 組員:陳彥光,李冠賢,盧羿妘,姜靖怡,柏幸君

  2. 基本資料 • 成立時間 :民國83年1月10日 • 面積 :311公頃 • 地理位置:宜蘭縣蘇澳鎮 • 管理機關:台灣省農林廳林務局 (羅東林區管理處) • 主要保育對象:海岸林、特殊地景

  3. 成立原因 • 烏石鼻位於台灣東部,為一凸出於太平洋的鼻形海岬,依山傍海,擁有極特殊的優美景觀。過去區內有兩處出租為採礦區,並有已廢棄的蘇花公路舊路線經過,也曾為有名的磯釣場,開放給遊客垂釣,因此受到許多人為的干擾、破壞。後來由於礦區不再開採,且政府開放船釣,遊客較少,情況得以改善。 • 內政部有鑒於本區是台灣少數獨立的海岬地形景觀之一,非常值得重視與保護,故曾將其劃入「蘇花公路海岸保護區」;民國83年1月時,農委會並將其公告為「烏石鼻海岸自然保留區」,以保護該區生態系及特殊景觀。

  4. 地理位置 • 本區位於宜蘭縣蘇澳鎮朝陽里的烏林海岸,隸屬羅東林區管理處南澳事業區第十一林班。烏石鼻為台灣島向太平洋伸出的一塊鼻形海岬,最高點為東澳嶺 (701公尺),由此向海伸展的陸域即為保留區的範圍。保留區北起蘇花公路舊烏石鼻隧道,向西延伸至南澳三角洲東北端,西以臨海最高稜線為界,冬至海岸,全區呈狹長形。

  5. 自然環境 • 1.氣溫:年均溫22.3℃,最低月均溫約16.3℃,最高月均溫約33.1℃。 • 2.雨量:年雨量約3,800公厘。本區濱臨太平洋,屬熱帶海洋氣候型,全年受海風吹襲,年降雨日達200天以上。 • 3.海拔高度:海平面至701公尺。 • 4.地質:屬於大南澳片岩,主要由黑色、綠色片岩及結晶石灰岩所組成,夾有片岩及片麻岩。鼻頭稜岬角處為片麻岩組成,夾有少量角閃石;由烏石鼻以北至北界為角閃石組成,以南則以石墨片岩、雲母片岩為多。

  6. 動、植物支援 • 本區動植物種類除蝶類外,其餘之動物相沒有特殊之處。野生動物共有哺乳類10種,以赤腹松鼠、台灣獼猴為優勢種;鳥類59種,以紅嘴黑鵯、紅山椒鳥、繡眼畫眉最常見,每月有穩定的大冠鷲族群出現,另外亦有林雕、雕頭鷹 (又稱蜂鷹) 等紀錄;此外有爬蟲類13種,7種兩棲類;而最具價值的是蝶類,計有113種,包括稀有之黃裳鳳蝶、台灣麝香鳳蝶等。 • 另外,在植物資源方面,本區植物多為常綠闊葉林,僅散生少量落葉植物;樟科植物如大葉楠、紅楠、大香葉樹為優勢植物,其他如洋桐、黃杞、烏心石、紅皮、杜英、白校欑亦不少。因氣候濕熱,故灌木、藤本、蕨類植物等頗為豐富。

  7. 景觀特色 • 西臨太平洋處為陡峭的山崖,下方是由崩落的碎石組成的岩岸,長期經強風、海水侵蝕,形成極特殊的海蝕地形;上方離海平面較遠處為茂密的森林,由不同的植物相組成。由於本區為一特殊的海岬地形景觀,值得保護。

  8. 本區保育哺乳類 • 1.台灣獼猴 (Macaca Cyclopsis)2.白鼻心 (Viverricula indica pallida)3.食蟹 (Paguma larvata taivana)4.穿山甲 (Manis pentadactylapentadactyla)5.山羌 (Cervidae)

  9. 稀有爬蟲類 • 1.台灣草蜥(Takydromus formosanus)2.蛇蜥 (Ophisaurus harti)3.台灣鈍頭蛇 (Pareas formosenis)4.紅竹蛇 (Elaphe porphyracea nigrofasciata)5.錦蛇 (Elaphe taeniura)6.雨傘節 (Bungarus multicinctus)7.飯匙倩 (Naja naja)8.龜殼花 (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

  10. 稀有鳥類 • 1.林雕 (Ictinaetus malayensis) 2.松雀鷹 (Accipiter virgatus)3.鳳頭蒼鷹 (Accipiter trivirgatus)4.雕頭鷹 (Pernis ptilorhynchus)5.大冠鷲 (Spilornis cheela)6.小燕鷗 (Sterna albifrons)7.領角鴞 (Otus bakkamoena)8.黃嘴角鴞 (Otus spilocephalus)9.白喉笑鶇 (Garrulax albogularis)10.竹鳥 (Garrulax poecilorhynchus)

  11. 應予保育鳥類 • 1.深山竹雞 (Arborophila crudigularis)2.紅山椒鳥 (Pericrocotus solaris)3.喜鵲 (Pica pica)4.紅頭山雀 (Aegithalos concinnus)5.青背山雀 (Parus monticolus)6.白耳畫眉 (Heterophasia auricularis)7.藪鳥 (Liocichla steeri)8.冠羽畫眉 (Yuhina brunneiceps)9.紫嘯鶇 (Myiophoneus insularis)10.白尾鴝 (Myomela leucura)11.黃胸青鶲 (Ficedula hyperythra)12.黃腹琉璃 (Niltava vivida)13.紅尾伯勞(Lanius cristatus)

  12. 稀有蝴蝶+兩棲類 • 1.黃裳鳳蝶 (Troides aeacus kaguya)2.台灣麝香鳳蝶 (Byasa febanus) • 3.莫氏樹蛙 (Rhacophorus moltrechti)

  13. 乂THE END乂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