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社會行政主要領域

社會行政主要領域. 第十一週. 行政機關的定義. 指代表國家、地方自治團體或其他行政主體表示意思,從事公共事務,具有單獨法定地位之組織。 受託行使公權力之個人或團體,於委託範圍內,視為行政機關。. 社會行政的管理. 社會行政是一國政府推行有關其社會福利工作之行政事務,其主要領域包括行政管理 、財務、人員、研究與設計、設施與監督等範圍。 社會行政管理就是負責上述事務的處置之意。. 社會行政的管理 - 科學管理.

Download Presentation

社會行政主要領域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社會行政主要領域 第十一週

  2. 行政機關的定義 • 指代表國家、地方自治團體或其他行政主體表示意思,從事公共事務,具有單獨法定地位之組織。 • 受託行使公權力之個人或團體,於委託範圍內,視為行政機關。

  3. 社會行政的管理 • 社會行政是一國政府推行有關其社會福利工作之行政事務,其主要領域包括行政管理、財務、人員、研究與設計、設施與監督等範圍。 • 社會行政管理就是負責上述事務的處置之意。

  4. 社會行政的管理-科學管理 • 科學管理的由來是源於美國工業管理的鼻祖泰勒 (F. W. Taylor),以科學方法應用與管理工作上,使其有計畫、有條理、而達成減少消耗、縮短時間、增進較能的方法。

  5. 社會行政的管理-行政管理的原則 • 行政管理原則是指處置行政事項可適用的一般法則而言。 • 國父孫中山先生提倡「權能區分」或現代行政管理上所強調的「分級授權」、「分層負責」及我國行政機關所重視的「新、速、實、簡」,現代行政常強調的民主管理、公共管理、通力合作、上情下達或下情上達,以及行政管理電腦化。

  6. 傳統的行政管理 • 計畫(Planning):規劃完成任務所需做的事及做事的方法。 • 組織(Organizing):建立組織的正式結構。 • 人事(Staffing):人事的功能。 • 指揮(Directing):決策與命令傳遞。 • 協調(Coordinating):連結工作的不同部分。 • 報告(Reporting):透過紀錄、研究和調查提供資訊。 • 預算(Budgeting):財政計畫、會計和控制。

  7. 新公共管理 • 顧客導向 • 提升機關競爭力 • 創造動態市場機制 • 藉由市場力量解決問題 • 授能管理 • 分權式決策 • 簡化預算流程

  8. 我國的人事行政管理 • 我國人事行政原採集中制,屬考試院職權,由下設之考選、銓述二部分掌之。 • 民國56年援用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第五款「得調整中央政府之行政機構及人事機構」之規定,而於同年成立行政院人事管理局,考銓以外之人事管理,從此劃入行政院人事行政局。 • 故我國現行人事制度是分為考選、任用、俸給、考績、政務官之規定、職位分類等

  9. 財務行政管理 • 財務管理之目的是求工作上的財務供應靈活方便,以及減少不必要的浪費與損失。 • 各機關之採購有四種方法:招標、議價、比價、零購等,都依金額數量多寡而定。不過常有圍標或回扣的問題產生。 • 各機關財物保管,通常有下列三要件:編號、登記、保養。但常有廢物、殘物、舊物、剩物等處理之困擾。

  10. 事務行政管理 • 出納管理 • 辦公處所(室)管理 • 宿舍管理 • 車輛管理 • 員工福利管理

  11. 文書管理 • 通常各機關文書處理流程為收文、文書核擬、發文三部分。 • 我國公文類別如下: • 令:公佈法令任免官員及上級對下級機關所交辦或指示時用。 • 呈:下對上級機關所呈請或報告時用 • 咨:總統立法、監察機關等公文往復時用 • 函:同級或不相隸屬機關有所洽辦,或人民與機關間申請與答覆時用 • 公告:對公眾宣布事實或勸誡時用 • 其他公文

  12. 行政組織的體制 • 首長制(獨任制):指揮靈活,且責權分明,功過明顯可見,但常因背景及個人因素,變成獨裁霸道。 • 委員制(合議制):集思廣益,多數人共同負責,但有指揮不靈活,權責不明,功過難辨之弊。 • 董事制:權能區分,但亦有不依法改組,使少數人把持大權。

  13. 社會行政的財務-資金來源 • 公庫預算 • 基金: 社會福利基金,包括省市、縣市政府社會福利專用金 • 保險費收入 • 捐贈

  14. 地方政府社會福利經費來源 • 財政收支劃分法分配財源 • 中央政府補助款 • 公益彩券盈餘分配

  15. 各國社會福利經費支出 • 各國的社會安全費用支出經費都是逐年增加 • 英國1963年為11.8%至1986年為23.1% • 德國1963年為16.1%至1980年為29.2% • 法國1963年為15.4%至1980年為28.8% • 美國1963年為6.5%至1980年為16.7% • 日本1963年為5.6%至1987年為13.9% • 我國1963年1.3%至1990年為5.5%,政府分配到社會福利方面的預算經費,佔我國國家總支出的20%左右。

  16. 中央政府社會福利支出

  17. 我國的財務行政制度 • 行政系統:中央為財政部,直轄市及縣市為財政局(科),主要業務有租稅徵收、公庫管理、公債發行、經費簽發等 • 稽徵系統:包括海關、國稅局、各縣市稅捐稽徵處 • 主計系統:中央為行政院主計處,直轄市及縣市為主計室。其主管預算決算會計統計等 • 出納系統:中央為財政部國庫署,直轄市及縣市為縣(市)庫。其主管款項、票據、證劵之出納、保管、移轉及財產契據保管。 • 審計系統:中央為監察院之審計部,主管事前與事後之審計及稽查

  18. 社會行政人員-社福工作人員之類別 • 行政人員:指揮督導者,如機關首長及公務員 • 業務人員:公私立福利機構直接服務人員 • 事務人員:支援工作人員,如秘書、事務及文書人員 • 研究人員

  19. 社會行政人員-社福工作專業化 • 專業化的基本特性: • 理論體系:一套理論體系 • 專業權威 • 社會認可:建立一種證照制度 • 共同守則 • 專業文化:價值觀、思想、觀念等 • 民國86年4月2日通過社會工作師法,建立了我國社會工作的專業地位

  20. 社會工作專業教育與專業組織 • 社會工作專業教育是經過各社會工作教育有關大學學院或學系(科)或相關學系之正規專業教育,以及政府或學校所認可的社會工作教育機構之專業教育。 • 美國社會工作協會(NASW) • 英國社會工作人員協會 • 中華民國社會工作教育學會 • 中華民國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

  21. 社會行政人員-專業條件 • 專業資格 • 專業證照 • 人事制度 • 社工專業人員的角色 • 專業守則

  22. 社會福利設施的型態 • 依設立者分:中央或地方,社團法人或財 團法人設立 • 依經營主體分:公營或民營 • 依收費情況分:公(免費或自費 • 依機構性質分:兒童福利機構、老人福利 機構、身心障礙福利機 構…

  23. 公私立社會福利設施的財務分配 • 公辦公營:經費來源固定,但官僚制度,致使經費無法靈活運用 • 私辦私營:基於志願與熱誠,但往往為了節省經費因陋就簡,或假慈善以遂私圖者。 • 公辦民營:擁有以上之優點,但契約不善或經營不善,會使院民受害 • 私辦公營:能結合民間資源,但可能產生官僚之弊病

  24. 監督私立社會福利設施方式 • 訂立各種福利機構之設置標準、服務標準與補助標準,由主管機關派員查察是否合乎服務標準 • 定期辦理評鑑、觀摩、考核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