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学位论文的研究与 评判标准

学位论文的研究与 评判标准. 浙江大学 马庆国. 我国经济与管理类研究生的数量发展非常快,论文质量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两个极端: 1 )收集有关论题的资料,整理,发议论。 2 )要有理论创新. 都要产生新理论?. 我国每年约有近 3 万名经济管理类的研究生入学。 每人一条新理论? 于是,写什么?如何做?如何评判?. 管理科学是什么?. 管理是什么? 管理 : 就是为了实现一定 目标 ,对一个 系统 及其 构成要素 (在目标达成前)的 安排 。 要点:目标、系统(要素)、安排 安排 : 决策 、计划、组织、 制度 、指挥、协调、控制

hin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学位论文的研究与 评判标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学位论文的研究与评判标准 浙江大学 马庆国

  2. 我国经济与管理类研究生的数量发展非常快,论文质量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我国经济与管理类研究生的数量发展非常快,论文质量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两个极端: 1)收集有关论题的资料,整理,发议论。 2)要有理论创新

  3. 都要产生新理论? • 我国每年约有近3万名经济管理类的研究生入学。 • 每人一条新理论? • 于是,写什么?如何做?如何评判?

  4. 管理科学是什么? • 管理是什么? • 管理:就是为了实现一定目标,对一个系统及其构成要素(在目标达成前)的安排。 • 要点:目标、系统(要素)、安排 • 安排:决策、计划、组织、制度、指挥、协调、控制 • 管理学:“通过恰当地安排对象系统及其要素,高效达成目标”的科学。 • 《管理世界》2002.8

  5. 管理科学研究什么? • 1. 新时空,对象(特征、变量,新的延伸),现状 • 2. 变量间的关系(简单关系三类。复杂关系:在一个模型中,数量关系),及变量的演变规律。 • 3. 基于前两点,产生的对策

  6. 管理科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分为两类 • 1)第一类系统:直接对象不包含人:如,信息系统。 • 2)第二类系统:直接对象包含人:如,企业、学校、医院、科室、班组等。 • 两类系统的复杂性、特征不同。 • 两类系统的研究方法,差异甚大!

  7. 我国对第二类系统研究的认识误区 • 我国在管理科学研究方法问题上的最大误区:就是以为与人有关的管理研究(第二类对象系统的管理研究),只能用定性的、思辩性的、总结性方法进行研究。 • 迄今,在管理与其他社科领域,我国大多数论文的主流研究方法,还限于总结性的、思辩性的方法。 • 而国际上通用的、规范化的研究方法,却不是这样。 • 这是我国的主要弱项。

  8. 原理论 新理论 假设 新理论 现实世界 现实世界 研究方法的四种方式 • 方式1:从理论到理论 • 方式2:从假设高度抽象到理论

  9. 实验 数据 分析 新 理论 现实世界 新理论、新结论 数据、资料分析 观察、调查,查阅资料 现实世界 方式3: 方式4:

  10. 四种研究方式与简单评议 • 方式1,少数天才所为 • 方式2,主要依托数理推演 • (理论经济学的主流方法) • 方式3,管理科学的主流研究方法 • (经济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 • 方式4,经济管理的重要研究方法

  11. 第二类系统的规范化、国际化研究方法以下重点针对我国弱项,讲第二类系统的国际通用的、规范研究方法。第二类系统的规范化、国际化研究方法以下重点针对我国弱项,讲第二类系统的国际通用的、规范研究方法。

  12. 1. 实验研究 • 科学结论(理论)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可重复性。(管理科学可重复性的特点) • 1)泰勒:操作层面的实验。发展:IE • 2)霍桑实验 • 3)双因素实验 • 4)1938年-1939年,R. 利皮特和L. 怀特,在依阿华做了领导风格与群体行为研究(不同风格成人领导的、儿童游戏组)

  13. 5)卡尼曼:经济人与公平实验。 • 6)卡尼曼:每小时薪酬变化后的实验 • 7)日美风险精神问题 • 8)服从行为实验、心理伤害与法律 • 9)不公平的破坏力实验 • 一个优秀的实验(设计),本身就是一项成果 • 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 • 方差分析的使用频度最高

  14. 2. 实证研究:问卷,抽样,统计处理,结论 • 1)问卷(测量工具): • 诚实回答(税的起征点,企业逃税) • 单选问题 • 答案的单一性 • 对多因素的排序(不如量表,可非Likert等级) • A目的、B处理方法、C思考与假想、D文献阅读 • 问卷的深度=论文的深度 • 获得数据的实验方法 • 2)抽样:不统计抽样的现状(代表性问题)

  15. 其他研究方法(略)

  16. 实验与实证数据的统计处理 重要性(举例) • 不能仅百分数、平均数。 • 显著性例(小学生400m,105秒问题) • 科学出版社02.8《管理统计》 P.166,营销,两种邮购广告:50/200,88/400 • 同上书,P.155—157:60分及格问题:考试题目的难度的表达。可以算出,当题目的难度为“4选1”的问题(此时,瞎猜猜中的平均数是2.5题),在2%的置信水平上,至少需答对6题(得60分以上)才与瞎猜有显著性区别。其含义是:

  17. 相关系数的显著性。论文中的常见错误之一。 • 偏相关问题, • 例:某年26个旅游风景区的商店投资数据、游客增长率和风景区的经济增长率。 见《管理统计》第九章。 • 想从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寻求与风景区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因素。 • 为了对比,先研究风景区商业投资额与风景区经济增长之间普通相关关系 。用SPSS演示。 • 按照前面的点击,得出:风景区商业投资额与风景区经济增长之间相关系数为0.664,t检验的p=0.000<0.01,拒绝零假设,表明两个变量之间显著相关。 • 品质相关问题。 • 以上均可查阅:本人著《管理统计》科学出版社02.8

  18. 付诸实践前,社科成果是否成立的判别准则 • 1)数据来源的合理性、可靠性 • 2)问卷设计的科学性 • 3)调查过程的合理性 • 4)抽样方法的科学性 • 5)数据处理的正确性 • 从而判断结论是否成立。 • 顶级刊物的录用准则,也是这样(需是前沿问题。综述性论文除外)《管理世界》02/8

  19. 统计学应用于管理科学的几个主要方面 • 1)对对象系统所处状况的统计 • 2)两组人群的某特征量的均值的比较(显著性差异) • 3)多组均值比较(方差分析) • 4)母体分布的检验(非参数检验) • 5)变量相关性研究 (品质相关问题与偏相关问题)

  20. 6)随机变量间数量关系的寻找(回归分析: 线性回归,若干违反基本假设的处理,其他回归) • 7)影响结果的要素的缩减(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 • 8)对研究对象的分类(聚类分析) • 9)利用表现的数据,判别质的类别(判别分析) • 10)精算,生命量表,寿险(生存分析) • 等

  21. 统计课程问题 • 1. 课程的地位 • 1980年代,OR学位课的来由 • (应用范围对比) • 1990年代的变化 • 2. 定位与课程的内容设计 • 定位:工具还是数学思维 • 1980年代中期 • 21世纪的信息技术基础 • 内容的变革与软件的进入

  22. 第三派统计学内容的设置 • 1)用途范围,与OR比较, • 2)课程设置的动向(学位课,历史过程) • 3)统计原理、数理统计与第三派的区别 • 数据获取 • 略去证明(理解原理与计算公式) • 软件使用(两者的空隙) • 突出应用 • 是本人的《管理统计》给出的原则。

  23. 学位论文研究步骤 • 王峻峰(2003): • 1)发现或确定研究对象 • 2)文献阅读分析,提出要研究的问题RQs(Research Questions) • 3)围绕RQs进行文献阅读,论证研究现状和本研究的起点 • 4)研究设计,包括研究模型构建,研究变量的定义和测量,研究数据的收集方案 • 5)数据采集过程 • 6)数据分析,解答各个RQs • 7)研究结果的讨论和分析

  24. 学位论文结构 • 安小米(2003)按照国际惯例,给出了社会科学学位论文的结构和各个部分的比例: • 1)前言(占全文的10%) • 2)文献回述(占全文的20%) • 3)研究方法(占全文的15%,10%) • 4)研究过程(数据来源,数据处理)与结果(占全文的22%,27%) • 5)研究结果分析及讨论(占全文的20%) • 6)结论(占全文的12%) • 7)参考资料(占全文的1%) • 8)附录 • 红字是对安小米的修改。仅供参考,不能变成新八股文。见《高等教育研究》04.1,本人的文章。

  25. 选题要点 1)题目宜小不宜大。题目过大,容易空。 一般应当限定所研究问题的地区、限定具体的子问题或问题的方面。 例如: “消费者行为研究”→ ……(信息发布的影响) “农业技术经济研究” →棉花浇灌技术的经济研究

  26. 2)选题最好要有实际调查对象 例如,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研究” →…… 再如,网络营销研究→ 3)能够在某些问题上可做实验研究,也是一个考虑的维度。如,邮购设计的效果等 4)信息管理专业的选题,相对设计类,工作量太大。初步设计,又难有新意。具有两极化特点。 基于需求调查、基于用户工作流程的调查和改进,做初步设计,一般可行

  27. 5)一个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一般不能作为学位论文。可行性研究,一般是一个组完成的。5)一个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一般不能作为学位论文。可行性研究,一般是一个组完成的。 但是研究我国“可行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对策,是可能的选题 6)工作性的报告,一般不能作为学位论文选题。例如,环境检测结果与改进建议。 但是对导致环境问题原因的实证研究,及由此产生的对策,是可能的选题。 7)鼓励学位论文的选导师科研项目的一个部分。

  28. 学位论文题目来源: • 两个来源: • 一是来源于对社会实际的观察,发现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 二是来源于文献阅读,发现研究中的不足,特别是与实际问题对照,发现不足。 • 选题—实践—阅读,交织。 • 从理论到理论,少数天才所为。

  29. 四大要素 • A)研究的问题( Research Questions) • B)数据或资料来源(一手?二手) • C)研究所用的理论和方法(统计、优化、模拟、控制、预测、评价) • D)结论(有新的?)

  30. 围绕4大要素的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评判参考 • 见《高等教育研究》04.1,本人的文章。

  31. 谢谢 • Maqingguo369@sba.zju.edu.cn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