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3

P74

P74. 課文整理. 北方民族建立政權的模式. 滲透王朝: 1. 即 魏 晉 南北朝 北方民族建立的政權 2. 獲政權方式:在建立政權之前,即自塞外內徙,逐步以半和平方式滲透 征服王朝: 1. 即 遼 、 金 、 元 、 清 2. 獲政權方式:定居 中國 邊境,以武力征服 中國 部分或全部領土. P74. P74. 征服王朝. 課文整理. 征服王朝的特徵. 同時兼具 長城 內外農耕與游牧兩種不同型態的社會 採用「二元體制」分別治理原有的部族與被征服的 漢 族

Download Presentation

P74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P74

  2. 課文整理 北方民族建立政權的模式 • 滲透王朝: 1.即魏晉南北朝北方民族建立的政權 2.獲政權方式:在建立政權之前,即自塞外內徙,逐步以半和平方式滲透 • 征服王朝: 1.即遼、金、元、清 2.獲政權方式:定居中國邊境,以武力征服中國部分或全部領土

  3. P74

  4. P74 征服王朝

  5. 課文整理 征服王朝的特徵 • 同時兼具長城內外農耕與游牧兩種不同型態的社會 • 採用「二元體制」分別治理原有的部族與被征服的漢族 • 選擇性攝取漢文化,設法維護本民族文化1.遼:文化抵抗型─傾向有限涵化 2.金:文化讓步型─傾向文化融合3.元:文化抵抗型─傾向有限涵化 4.清:過渡時期

  6. P74 u   P75

  7. P74

  8. 課文整理 遼的族群政策與對漢文化的態度 • 遼的族群政策─二元體制 1.採用「因俗而治」 A.南面官:以漢制治理漢人 B.北面官:以契丹舊制治理契丹人 2.成效:直至遼末,境內漢人與契丹人仍各自保有原來的生活與生產方式

  9. P75

  10. 課文整理 遼的族群政策與對漢文化的態度 • 遼對漢文化的態度─傾向有限涵化 1.情形: A.自建國以來,重視維護契丹的制度和習俗 B.耶律阿保機啟用漢士制定典章制度,參酌契丹 原有儀制與漢制而成 C.創制契丹文字,契丹語文獻得到保存 2.結果:眾多契丹人能恪守契丹傳統

  11. P75

  12. P75

  13. 課文整理 金的族群政策與對漢文化的態度 • 金的族群政策─二元體制、族群等級制 1.採遼的二元體制:滅遼、宋之後 A.以州、縣制治理漢人 B.以猛安、謀克制統治女真人 2.族群等級社會:女真人在各方面的地位皆高於契丹人與漢人

  14. P75

  15. 課文整理 金的族群政策與對漢文化的態度 • 金對漢文化的態度─傾向文化融合 1.初建:兼採宋、遼政治體制與固有部族制 2.熙宗、海陵王:改行漢制→守舊派反彈 A.金熙宗:將大量女真人移徙至華北定居,以期 加強對漢地的統治 B.海陵王:遷都燕京(今北京) 3.世宗:致力維護女真舊俗 4.章宗:允許女真人與漢人通婚

  16. P76

  17. P76

  18. 課文整理 蒙古的族群政策與對漢文化的態度 • 蒙古建國: 1.原居地:今黑龍江上游、蒙古東部 2.崛起:13世紀初,鐵木真統一大漠南北 3.擴張:後裔南進西攻,版圖橫跨歐 亞大陸 4.建立第一個統治全中國的征服王朝─ 忽必烈,定國號「大元」

  19. P76

  20. P76 P77

  21. 課文整理 蒙古的族群政策與對漢文化的態度 • 統治策略─族群等級制、多元文化制 1.背景:元朝境內民族複雜,蒙古族人少 ,運用策略控制並分化 2.策略: A.族群等級制 B.多元文化制

  22. 課文整理 族群等級制 • 依據:各族群的政治可靠程度與降附先後 • 劃分為四個等級A.蒙古人─又稱「國人」B.色目人─在中國的中亞各族人C.漢人─原金朝境內的居民(包括契丹人) D.南人─南宋統治下的漢人 • 地位與待遇極不平等A.職務─各級長官必用蒙古人、色目人B.科舉─蒙古人、色目人右榜,漢人、南人左榜C.法律─處罰不同

  23. P76

  24. P77

  25. P77

  26. 課文整理 多元文化制 • 多語兼用:將蒙古文、漢文、回回文並列為官方語文 • 諸教並崇A.崇奉喇嘛教為國教B.允許佛教、道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各種宗教的傳播 • 各從本俗A.明訂對各族婚喪禮俗的維護B.不同族群的人犯法,各依其族舊俗審理

  27. P77 P78

  28. P78

  29. P78

  30. 課文整理 蒙古的族群政策與對漢文化的態度 • 蒙元對漢文化的態度─傾向有限涵化 1.背景:元世祖立國中原後,為加強蒙古菁英統治漢地的能力 2.做法: A.多次召儒臣進講經史 B.令皇子兼習蒙古文與漢文 C.重建國子學,招納蒙古勛臣子弟研習漢學 3.阻力:自始即無意全盤漢化,採「祖述」、「變通」並行的二元立國方針 4.結果:終元之世,始終未積極漢化

  31. P78

  32. 課文整理 蒙古的族群政策與對漢文化的態度 • 蒙元較難以漢化的因素: 1.文化差距過大─蒙古族為游牧民族,較 難理解漢族的農業文明 2.西域文化競爭─吐蕃 喇嘛教文化、中亞伊斯蘭教文化與蒙古社會背景相似 3.征服狀態局限─為確保蒙古族的統治權,不宜放棄蒙古認同 4.蒙古帝國牽制─立法施政必須以蒙古為本位

  33. P78 P79

  34. P79

  35. 課文整理 明 朝 • 明朝建國: 1.背景:元末天災、民變不斷,群雄四起 2.推翻蒙元:朱元璋(明太祖) A.以民族革命為號召 B.再度恢復漢族政權 C.致力於革除「胡俗」─僅在長城以南地區施行

  36. P79

  37. 課文整理 明朝的族群政策 • 對蒙古族與女真族:分化強酋 1.分化強酋策略─使其無力單獨犯邊 2.藉朝貢、互市以為羈縻 • 對西南地區少數民族:分設土司 1.因襲元制─設「土司」,以安撫為主,征伐為輔 2.廣設儒學─施行教化,促進當地文教與族群融合

  38. P79 u  

  39. P79

  40. 課文整理 滿清建國 • 族群:先世為女真族 • 建國: 1.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建立後金 2.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改族名為滿洲 • 入關:順治元年(1644),統治中國

  41. P79 P80

  42. 課文整理 清朝對漢族的恩威並施 • 懷柔政策 1.禮遇明室君臣 2.維持科舉取士 3.廢除苛捐雜稅 4.設法改善「圈地」等弊政 • 高壓手段 1.禁結盟社 2.摧抑紳權 3.大興文字獄

  43. P80

  44. P80

  45. 課文整理 清朝對邊族的「分而治之」策略 • 對蒙古 A.以聯姻、會盟、招降、宗教措施撫綏 B.以盟旗制度限定各旗勢力範圍 • 對西藏 A.將藏傳佛教劃分為四大教區,施行政教分離政策 B.在拉薩設置駐藏辦事大臣 C.統兵分駐前藏、後藏

  46. P80 P81 清雍正時實施『改土歸流政策』

  47. P80 P81

  48. 滿清對漢文化的態度─介於遼、金之間 • 背景:入主中國前已汲取漢文化成分 • 入關前: 1.努爾哈赤─對漢文化採抗拒態度 A.凝聚滿洲族群向心力創滿文 B.本人懂漢語 2.皇太極─秉持「參漢酌金」原則 A.確立漢式中央集權政治體制 B.命滿洲貴族子弟研讀儒家典籍 C.不忘諭令族人維持「國語騎射」傳統

  49. P81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