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2

第 六 章

第 六 章. 存 貨. 不適用 IAS 2 的存貨. 建造合約 金融工具 與農業活動相關的生物資產,以及收穫時的農產品. 不適用 IAS 2 有關衡量的存貨. 農林產品、收割後的農產品、礦物和礦產品的生產者所持有的存貨,依行之有年廣為適用的行業慣例,採用 淨變現價值 衡量者。這些存貨應按照淨變現價值衡量,且淨變現價值的變動列入當期損益。 商品經紀人或交易商所持有的按 公允價值減去處分成本 衡量的存貨。這些存貨的公允價值減去成本後的餘額有變動時,應於變動當期列入當期損益。. 存貨的性質. 備供正常營業出售者(製成品或商品存貨)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六 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 六 章 存 貨

  2. 不適用 IAS 2的存貨 • 建造合約 • 金融工具 • 與農業活動相關的生物資產,以及收穫時的農產品

  3. 不適用IAS 2 有關衡量的存貨 • 農林產品、收割後的農產品、礦物和礦產品的生產者所持有的存貨,依行之有年廣為適用的行業慣例,採用淨變現價值衡量者。這些存貨應按照淨變現價值衡量,且淨變現價值的變動列入當期損益。 • 商品經紀人或交易商所持有的按公允價值減去處分成本衡量的存貨。這些存貨的公允價值減去成本後的餘額有變動時,應於變動當期列入當期損益。

  4. 存貨的性質 • 備供正常營業出售者(製成品或商品存貨) • 正在製造過程中且將於完成後供正常營業出售者(在製品) • 將於商品生產過程中,或勞務提供過程中消耗的材料或物料。 • 所謂存貨,即以供正常營業出售為目的(非供自用或消耗)而買入或製造的資產。

  5. 存貨的種類 • 將於商品生產或勞務提供過程中消耗者:原料及零組件。 • 正在生產過程中且將於完成後供正常營業出售者:在製品。 • 備供正常營業出售者:製成品。

  6. 存貨的歸屬 • 在判定存貨之歸屬時,通常均以經濟效益的控制權、所有權、商品實體的佔有三項標準為參考。 • 若三者並不同時屬於同一個體時,則應以經濟效益的控制權為依歸,此即會計上「經濟實質重於法律形式」的原則。

  7. 存貨的歸屬 • 在途存貨 • 寄銷品 • 分期收款售出的貨品 • 售後買回合約 • 高退貨率的銷貨

  8. 存貨錯誤的影響 • 進貨應入帳並已入帳,但貨品漏未包含在期末存貨 • 進貨應入帳而未入帳,但貨品包含在期末存貨 • 進貨應入帳而未入帳,貨品亦漏未包含在期末存貨 • 進貨不應入帳而入帳,且貨品包含在期末存貨 • 進貨不應入帳而入帳,但貨品漏未包含在期末存貨 • 進貨不應入帳亦未入帳,但貨品包含在期末存貨

  9. 存貨數量的盤存方法 定期盤存制 • 進貨時,借:進貨,貸:應付帳款。 • 銷貨時,借:應收帳款,貸:銷貨收入。 • 帳上之「存貨」帳戶餘額為期初存貨。 • 期末時,將「存貨」與「進貨」帳戶餘額結轉「銷貨成本」。 • 期末時,以實地盤點決定期末存貨,並從「銷貨成本」中轉出。 • 期初存貨+進貨-期末存貨=銷貨成本。

  10. 存貨數量的盤存方法 永續盤存制 • 進貨時,借:存貨,貸:應付帳款。 • 銷貨時,借:應收帳款,貸:銷貨收入。同時借:銷貨成本,貸:存貨。 • 帳上之「存貨」帳戶餘額為任意時點之餘額。 • 期末時,「存貨」帳戶之餘額即為期末存貨應有之餘額。 • 期末時,「銷貨成本」帳戶餘額即為本期之銷貨成本。 • 期初存貨+進貨-銷貨成本=期末存貨。

  11. 定期盤存制 存 貨 銷貨成本 進 貨 期初存貨 本期進貨 銷貨成本 銷貨成本 存貨(期初) 進貨

  12. 定期盤存制 存 貨 銷貨成本 進 貨 期初存貨 期初存貨 本期進貨 本期進貨 銷貨成本 銷貨成本 存貨(期初) 進貨

  13. 定期盤存制 存 貨 銷貨成本 進 貨 期初存貨 期初存貨 期初存貨 本期進貨 本期進貨 本期進貨 可供銷售 商品成本 銷貨成本 銷貨成本 存貨(期初) 進貨

  14. 定期盤存制 存 貨 銷貨成本 進 貨 期初存貨 期初存貨 期初存貨 本期進貨 本期進貨 本期進貨 可供銷售 商品成本 銷貨成本 銷貨成本 存貨(期末) 存貨(期初) 進貨 銷貨成本

  15. 定期盤存制 存 貨 銷貨成本 進 貨 期初存貨 期初存貨 期初存貨 本期進貨 本期進貨 本期進貨 可供銷售 商品成本 銷貨成本 銷貨成本 存貨(期末) 存貨(期初) 進貨 銷貨成本

  16. 定期盤存制 存 貨 銷貨成本 進 貨 期初存貨 期初存貨 期初存貨 本期進貨 本期進貨 期末存貨 本期進貨 可供銷售 商品成本 銷貨成本 銷貨成本 存貨(期末) 存貨(期初) 進貨 銷貨成本

  17. 定期盤存制 存 貨 銷貨成本 進 貨 期初存貨 期初存貨 期初存貨 本期進貨 本期進貨 期末存貨 本期進貨 可供銷售 期末存貨 商品成本 銷貨成本 銷貨成本 存貨(期末) 存貨(期初) 進貨 銷貨成本

  18. 定期盤存制 存 貨 銷貨成本 進 貨 期初存貨 期初存貨 期初存貨 本期進貨 本期進貨 期末存貨 本期進貨 可供銷售 期末存貨 商品成本 銷貨成本 銷貨成本 銷貨成本 存貨(期末) 存貨(期初) 進貨 銷貨成本

  19. 永續盤存制 存 貨 銷貨成本

  20. 永續盤存制 存 貨 銷貨成本 期初存貨

  21. 永續盤存制 存 貨 銷貨成本 期初存貨 本期進貨 可供銷售 商品成本

  22. 永續盤存制 存 貨 銷貨成本 期初存貨 本期進貨 可供銷售 商品成本 銷貨成本 存貨

  23. 永續盤存制 存 貨 銷貨成本 期初存貨 銷貨成本 本期進貨 可供銷售 商品成本 銷貨成本 存貨

  24. 永續盤存制 存 貨 銷貨成本 期初存貨 銷貨成本 本期進貨 可供銷售 銷貨成本 商品成本 銷貨成本 存貨

  25. 永續盤存制 存 貨 銷貨成本 期初存貨 銷貨成本 本期進貨 可供銷售 銷貨成本 商品成本 期末存貨

  26. 存貨的衡量 成本基礎 • 存貨取得時,應以成本為入帳基礎。 • 期末評價時,則應以成本與市價孰低法為基礎。 • 所謂成本,一般係指取得資產所支付的代價。應用於存貨時,成本主要指使存貨達到可供銷售或可供生產之狀態及地點(之前)所發生的所有採購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27. 存貨的衡量 • 採購成本 • 加工成本 • 其他成本 • 勞務提供者的存貨成本 • 從生物資產上收穫的農產品成本

  28. 存貨的衡量 採購成本 • 採購成本指企業存貨從採購到入庫前所發生的全部支出,包括:採購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直接歸屬於取得製成品、材料及勞務的成本。 • 採購成本應扣除商業折扣、回扣和其他類似項目。

  29. 成本流動假設 • 所謂成本流動,係指購買或製造商品時的成本流入及出售商品時的成本流出。成本流入與流出之差額,代表期末存貨的成本。 • 成本流動假設之選擇,應以最能合理計算各期間損益為依歸,而不必與存貨之實際流動相一致。

  30. 一般採用的成本公式 • 個別認定法 • 加權平均法 • 先進先出法

  31. 成本公式的選擇 • 個別認定法只適用於不可替換的項目,及依專案計畫生產且區隔的產品或勞務。 • 其餘存貨可選用先進先出法或加權平均法。 • 企業對具類似性質和用途的所有存貨,應採用相同的成本公式。對不同性質或用途的存貨,得選用不同的成本公式。 • 一經選用之後,應一貫採用,不得任意變更。

  32. 禁止採用後進先出法的理由 • 後進先出法假設後買進的存貨先賣出,這種方式通常不是實際存貨流動的可靠代表,亦即與實體存貨的流動不符。 • 後進先出法試圖彌補傳統會計模式的一種缺陷,即以過去的存貨成本配合現在的銷貨收入,而使損益中含有營業損益和持有損益。但這是透過一種不切實際的成本流動假設而做到的。

  33. 禁止採用後進先出法的理由 • 採用後進先出法大部分是基於所得稅利益的考量,因為以後進較高的成本轉入銷貨成本,可以降低稅前純益,從而降低所得稅。但後進先出法降低純益的效果會受到企業採購政策的影響,因此不是一種真正有系統的方法。 • 後進先出法使期末存貨按早期進貨成本計價,不能代表存貨的現時成本,低列了流動資產和流動比率。

  34. 定期盤存制和永續盤存制之差別 • 定期盤存制之成本流動假設,其時點係以「期末」 為準。 • 定期盤存制先決定「期末存貨」(盤點),再決定「銷貨成本」。 • 永續盤存制之成本流動假設,其時點係以「銷貨點」為準。 • 永續盤存制先決定「銷貨成本」(帳載),再決定「期末存貨」。

  35. 個別認定法 • 所謂個別認定法,又稱個別計價法或具體辨認法,是指將特定成本歸屬到所辨認的個別存貨項目,亦即每一件存貨標記其取得成本,當該件存貨出售時,其成本亦轉入銷貨成本。 • 本法之優點為客觀明確,真正做到成本與收入配合。在採用定期盤存制和永續盤存制時均可使用。 • 本法之缺點為在實務上個別成本之認定有困難且不經濟,在理論上則易造成管理當局操縱損益。 • 國際會計準則規定本法只適用於不能互相替代的存貨項目,及專案計畫生產和單獨存放的貨物或勞務

  36. 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 • 所謂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以每次進貨的成本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成本,除以每次進貨數量與原有庫存存貨的數量之和,得出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作為在下次進貨前計算各次發出存貨成本的依據。 • 每次進貨時即計算一次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37. 加權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 • 所謂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是指以當月全部進貨成本加上月初存貨成本,除以當月全部進貨數量加上月初存貨數量之和,得出全月份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些為基礎計算當月份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 • 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是每月計算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一次,而非每次進貨時均計算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38. 加權平均法--採定期盤存制時 • 在定期盤存制下,採用平均法時,應於期末計算全部貨品之加權平均單位成本(全年度可供銷售商品總成本/ 全年度可供銷售商品總數量)。 • 以此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乘期末存貨之數量(由實地盤點而得),得出期末存貨之成本。 • 再從可供銷售商品總成本中減去期末存貨的成本,即可得出本期之銷貨成本。 • 加權平均法的優點為客觀而有系統,管理當局無法操縱損益。其缺點則為一般企業的商品並非隨機或平均出售,且平均單價常與期未實際價格有出入。

  39. 移動平均法--採永續盤存制時 • 在永續盤存制下,應於每次銷貨時結轉銷貨成本。 • 採用平均法時,應於每次進貨時即計算一次當時存貨之平均成本,以便銷貨時可以此新的平均成本結轉銷貨成本。 • 期末時,存貨帳戶之餘額即為期末存貨之成本。 • 移動平均法亦屬客觀明確,不受操縱的一種方法,且較加權平均法更趨近於期末價格,其缺點則為單位成本可能要算至數位小數,計算上較為麻煩。

  40. 先進先出法 • 所謂先進先出法,是假設先買入的貨品先賣出,故其成本亦先轉入銷貨成本,期末存貨均為較後買入者,故按較近之各批單位成本計價。 • 採用先進先出法時,存貨應按購入的批次分層計價,先購入的批次先轉入銷貨成本。 • 先進先出法之優點為:方法本身有系統而客觀,不易受到操縱。期末存貨之成本趨近於期末之重置成本。定期盤存制和永續盤存制之結果相同。 • 先進先出法之缺點為:以早期之成本和現在之收益配合,在物價上升時銷貨毛利中含有存貨利益,不易評估管理當局之經營績效。

  41. 各種成本流動假設之釋例 淡水公司進貨與銷貨資料 93/1/01 期初存貨 200件 @$10 $2,000 1/05 進貨 300件 @$12 $3,600 1/18 進貨 400件 @$13 $5,200 1/28 進貨 100件 @$14 $1,400 可售商品總額 1,000件 $12,200 1/08 銷貨 400件 1/25 銷貨 300件 1/31 月底存貨 300件

  42. 先進先出法--定期盤存制 淡水公司進貨與銷貨資料 93/1/01 期初存貨 200件 @$10 $2,000 1/05 進貨 300件 @$12 $3,600 1/18 進貨 400件 @$13 $5,200 1/28 進貨 100件 @$14 $1,400 可售商品總額 1,000件 $12,200 1/08 銷貨 400件 1/25 銷貨 300件 1/31 月底存貨 300件

  43. 先進先出法--定期盤存制 淡水公司進貨與銷貨資料 93/1/01 期初存貨 200件 @$10 $2,000 1/05 進貨 300件 @$12 $3,600 1/18 進貨 400件 @$13 $5,200 1/28 進貨 100件 @$14 $1,400 可售商品總額 1,000件 $12,200 1/08 銷貨 400件 1/25 銷貨 300件 100 × $14 = $1,400 1/31 月底存貨 300件

  44. 先進先出法--定期盤存制 淡水公司進貨與銷貨資料 93/1/01 期初存貨 200件 @$10 $2,000 1/05 進貨 300件 @$12 $3,600 1/18 進貨 400件 @$13 $5,200 1/28 進貨 100件 @$14 $1,400 可售商品總額 1,000件 $12,200 1/08 銷貨 400件 1/25 銷貨 300件 100 × $14 = $1,400 1/31 月底存貨 300件 200 × $13 = $2,600

  45. 先進先出法--永續盤存制 淡水公司進貨與銷貨資料 93/1/01 期初存貨 200件 @$10 $2,000 1/05 進貨 300件 @$12 $3,600 1/18 進貨 400件 @$13 $5,200 1/28 進貨 100件 @$14 $1,400 可售商品總額 1,000件 $12,200 1/08 銷貨 400件 1/25 銷貨 300件 1/31 月底存貨 300件

  46. 先進先出法--永續盤存制 淡水公司進貨與銷貨資料 93/1/01 期初存貨 200件 @$10 $2,000 1/05 進貨 300件 @$12 $3,600 1/18 進貨 400件 @$13 $5,200 1/28 進貨 100件 @$14 $1,400 可售商品總額 1,000件 $12,200 1/08 銷貨 400件 200 × $10 = $2,000 1/25 銷貨 300件 1/31 月底存貨 300件

  47. 先進先出法--永續盤存制 淡水公司進貨與銷貨資料 93/1/01 期初存貨 200件 @$10 $2,000 1/05 進貨 300件 @$12 $3,600 1/18 進貨 400件 @$13 $5,200 1/28 進貨 100件 @$14 $1,400 可售商品總額 1,000件 $12,200 1/08 銷貨 400件 200 × $10 = $2,000 1/25 銷貨 300件 200 × $12 = $2,400 1/31 月底存貨 300件

  48. 先進先出法--永續盤存制 淡水公司進貨與銷貨資料 93/1/01 期初存貨 200件 @$10 $2,000 1/05 進貨 300件 @$12 $3,600 1/18 進貨 400件 @$13 $5,200 1/28 進貨 100件 @$14 $1,400 可售商品總額 1,000件 $12,200 1/08 銷貨 400件 1/25 銷貨 300件 1/31 月底存貨 300件

  49. 先進先出法--永續盤存制 淡水公司進貨與銷貨資料 93/1/01 期初存貨 200件 @$10 $2,000 1/05 進貨 100件 @$12 $3,600 1/18 進貨 400件 @$13 $5,200 1/28 進貨 100件 @$14 $1,400 可售商品總額 1,000件 $12,200 1/08 銷貨 400件 1/25 銷貨 300件 1/31 月底存貨 300件

  50. 先進先出法--永續盤存制 淡水公司進貨與銷貨資料 93/1/01 期初存貨 200件 @$10 $2,000 1/05 進貨 100件 @$12 $3,600 1/18 進貨 400件 @$13 $5,200 1/28 進貨 100件 @$14 $1,400 可售商品總額 1,000件 $12,200 1/08 銷貨 400件 1/25 銷貨 300件 1/31 月底存貨 300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