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野外求生報告 之 洲仔濕地探訪 組別: 04 組員: 05 號李竺穎 23 號陳瑞琳 32 號李維瀚 36 號黃士銘 37 號楊斯惟

野外求生報告 之 洲仔濕地探訪 組別: 04 組員: 05 號李竺穎 23 號陳瑞琳 32 號李維瀚 36 號黃士銘 37 號楊斯惟. 遊客服務中心. 洲仔溼地公園每月開放時間  每月第一週 ~ 第三週週日 (2 月 4 日,世界濕地日,園區有精彩活動,歡迎踴躍參加! )  開放日時段:上午 9:00-12:00  下午 14:00-17:00. 地理位置圖. 地點文史介紹. 夢想的開始 ─

Download Presentation

野外求生報告 之 洲仔濕地探訪 組別: 04 組員: 05 號李竺穎 23 號陳瑞琳 32 號李維瀚 36 號黃士銘 37 號楊斯惟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野外求生報告之 洲仔濕地探訪組別:04組員:05號李竺穎23號陳瑞琳32號李維瀚36號黃士銘37號楊斯惟

  2. 遊客服務中心 洲仔溼地公園每月開放時間 每月第一週~第三週週日 (2月4日,世界濕地日,園區有精彩活動,歡迎踴躍參加!) 開放日時段:上午9:00-12:00 下午14:00-17:00

  3. 地理位置圖

  4. 地點文史介紹 • 夢想的開始─ • 高雄左營曾經是台灣菱角的盛產地,但在土地開發、農作物的影響下,菱農暱稱「菱角鳥」的水雉,不再地居於此。數十年後的一個契機,高雄地區的環保團體,共同向高雄市政府爭取設置洲仔濕地公園,希望利用自然、簡單的工法營造濕地環境,來喚回消失已久的菱角鳥。 • 透過志工們三年來的努力,水雉不僅回來了,還孕育出可愛的水雉寶寶。洲仔濕地的成功營造不僅為都會區注入一股新生命,未來藉著「高雄濕地生態廊道」的推動,串連高雄都會區僅剩的藍、綠帶,在各點沿線保留綠地、水塘。

  5. 各地點介紹 【蝴蝶園區】 在工作站的四周,種植著各類的蜜源植物與蝴蝶幼蟲的食草,讓美麗的蝴蝶可以自由選擇喜愛的食物,也可以找到適合幼蟲生存的環境。 【濕地水域】 面積達四公頃的濕地水域,種植了浮葉性的水生植物,例如睡蓮、印度莕菜、菱角等,這些都是水雉喜愛的棲息環境。另外在水域中的淺灘小島,則是彩鷸,田鷸的最愛。 【淨水濕地】 洲仔濕地的水源來自臨近的蓮池潭,利用汞浦抽進濕地的淨水區,透過水生植物、動物的分解與吸收後,讓原本優養化的水變得更乾淨了。 【深水埤塘】 空曠的水域是大家對這裡的共同印象,有別於其他區域,這裡的水深超過兩公尺,是專門為喜愛深水環境的鳥類所準備的。站在洲仔濕地的最南端,可以看到整片水域以及半屏山,這是高雄濕地生態廊道的概念來源。

  6. 一、植物介紹

  7. 二、動物介紹 名稱:台灣大蝗 學名:Chondracris rosea 別名:草螟仔、棉蝗 體型:本種為台灣最大的蝗蟲,雌蟲體型70-90釐米比雄蟲55-65釐米大。 特徵:體色皆為鮮艷的綠色,頭、胸具凹凸不平的瘤斑,複眼下方具一條黃色的縱紋,觸角淡褐色,各腳脛節外側紅褐色,後腿強壯善於彈跳。 食性:草食性昆蟲,只要是植物的嫩幼部分都喜啃食。

  8. 名稱:綠頭鴨 學名:Anas platyrhynchos 別名:大頭綠 體型:綠頭鴨體形中等,約58厘米。 特徵:雄鳥頭及頸部深綠色,頸基部有一白環與栗色的胸部相連;上背、肩為棕色,腹、翅為灰色; 喙黃綠色,腳橘黃色。 食性:本種的食物較雜,植物、無脊椎類都有。 聲音:清脆的「嘎—嘎—」聲。 名稱:紅紋鳳蝶 學名:Pachliopta aristolochiae interposita 體型:體型較大,展翅可達 6~7cm。 特徵:前翅端圓鈍,後翅狹長,外緣呈明顯波浪狀,具尾狀突起,具一大型尾狀突起整體呈灰黑色,具尾狀突起,後翅靠中有白斑,外緣有紅色斑紋。 寄主植物:港口馬兜鈴、巴西馬兜鈴、卵葉馬兜鈴

  9. 名稱:瓢蟲 學名:Coccinellidae 別名:紅娘、花大姐 體型:瓢蟲的成蟲體長約數mm至1cm程度,體型呈半圓球狀。 特徵:腳與觸角短小。體色有黑、赤、橙、黃、褐色等豔麗的色彩,身體上的圖樣也會因為種類的不同而多變。 食性:以蚜蟲、介殼蟲為食的肉食性;以白粉病菌等維生的菌食性;以茄科植物等維生的草食性 名稱:灰雁 學名:Anser anser 別名:大雁、沙鵝、灰腰雁、紅嘴雁、沙雁、黃嘴灰雁。 體型:體重1900-2350克,體長770-795毫米。 特徵:雌雄兩性全年體色概為灰褐色,嘴基周圍有狹長的白紋。下背及腰部為較深灰鼠色、頸、 胸和腹部淡灰色,腹部有黑色橫紋眼棕色,嘴橙黃或略帶紅色。 食性:以野草和種子為主要食物,偶爾也會取食小蝦、田螺和一些鞘翅目昆蟲。

  10. 三、組員心得 組員:李竺穎 在一個烈陽高下的天氣,第一次去洲仔濕地,一直聽說這個地方,但始終沒有來過,這次因為報告的關係,而有機會來到這裡做報告,真是一件一舉兩得的事情!洲仔濕地的園區有好多漂亮的蝴蝶,還看到了平常都很不容易看見的動植物。甚至還看見綠頭鴨在池塘裡戲水,以及大搖大擺走在人群中的可愛模樣,真的是很逗趣的畫面呢!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沒有看到最著名的水雉,只有看到很多白鷺鷥。爬上瞭望塔可以俯瞰整個濕地的景觀,也可以看見整個蓮池潭的風光,真是美不勝收!還有人在蓮池潭賽船呢!這次到洲仔濕地收穫很多,也讓我更了解濕地生態的保育是一件非常重要得事情。 組員:李維瀚 停車廠旁邊,四個大字「洲仔溼地」映入眼簾。小小的大門,綠綠的草地,各式各樣的植物與昆蟲,充滿自然氣味的的園區,我以為我來到了花蓮。許多遊客認真的聽著解說人員講解植物的名稱、特性,也有很多攝影師忙著捕捉與自然親近的那一刻,和生物們最真實的生活姿態。溼地旁邊的大湖孕育著各式各樣的生命,綠頭鴨、白鷺鷥,甚至還看到天鵝在求偶的畫面。像這樣充滿都市建築的地方,大湖的旁邊還是高速公路與高鐵,實在很難讓人聯想到在這樣一個大城市,竟然有這樣一個小小的自然生態。一個能讓生活在匆忙與焦躁的都市人放鬆心情,享受自然擁抱的地方。但隨著都市的發展,許多各種珍貴的原生態,都漸漸被破壞。甚至人們不再重視大自然的可貴,只求經濟的發展與生活能更加便利。所以我們應該好好的保護與珍惜這塊屬於我們高雄的生態區。

  11. 組員:陳瑞琳 這次探訪洲仔濕地,園區規劃的很不錯,除了有熱心的志工提供免費導覽服務,導覽中心還有蝴蝶與植物標本,並且有生態影片可以欣賞,相當豐富。園內有座高聳的觀景台,可以賞鳥並觀看蓮池潭的風景。比較可惜的是,這次看到的水鳥並不多,只有綠頭鴨和幾隻蒼鷺。不過,園區內多樣的蝴蝶和植物依然使我們印象深刻。 組員:黃士銘 這次去洲仔溼地做報告,一開始還很難找到那個地方,但後來遇到熱心的導覽員帶我進去!我覺得他們的生態保育做得很好,也都有安排專人在那裡導覽,第一次覺得高雄總算有在為生態做保育的工作!剛到那裡還以為到了什麼鄉下地方,很多動植物,尤其是植物有很多稀奇的植物!還有鴨子在草地上走,簡直就像來到了荒郊野外一樣!希望高雄能多注意到這些環保,並在更多的地方設立保護濕地! 組員:楊斯惟 其實蓮池潭離我家不遠也時常在經過,但是活了17年都不知道原來蓮池潭旁還有個叫「洲仔溼地」的地方,走進去之後竟然是個與外面完全不同的世界,大片的植物還有講解人員在解說植物的名稱,在裡面不只有植物還有一些可愛的動物在路上大搖大擺的走著,看了就覺得心情好,能在繁華的都市叢林中保護這一個濕地確實也不是甚麼簡單事,人們應該共同來維護這片自然生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