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 viral hepatitis. 概述 ( 12-1 ). 概念:是由 多种肝炎病毒 引起的,以 肝脏炎症和坏死 病变为主的一组 传染病 主要表现. 疲乏、食欲减退. 肝大、肝功能异常 可有黄疸. 概述 ( 12-2 ). 目前,我国 HBs-Ag 阳性率约为 10 %. 流行病学调查. 甲肝:多见于儿童 乙肝: 15-30 岁多见 戊肝:青壮年多见. 甲肝:秋冬季节发病 戊肝:雨季或洪水后 乙、丙、丁:无明显季节性. HBs-Ag 携带者:男>女,呈家庭聚集. 概述( 12-3 ). 病毒分型和病理改变: 甲、戊.

horac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病毒性肝炎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病毒性肝炎 viral hepatitis

  2. 概述(12-1) • 概念: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 • 主要表现 疲乏、食欲减退 肝大、肝功能异常 可有黄疸

  3. 概述(12-2) 目前,我国HBs-Ag 阳性率约为10% • 流行病学调查 甲肝:多见于儿童 乙肝:15-30岁多见 戊肝:青壮年多见 甲肝:秋冬季节发病 戊肝:雨季或洪水后 乙、丙、丁:无明显季节性 HBs-Ag携带者:男>女,呈家庭聚集

  4. 概述(12-3) • 病毒分型和病理改变: • 甲、戊 为急性肝炎表现 肝小叶炎症、肝细胞变性和坏死

  5. 概述(12-4) 表现为慢性肝炎 • 乙、丙、丁 肝细胞变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 肝小叶及汇管区内炎症伴坏死,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肝硬化和肝癌

  6. 慢性活动性肝炎

  7. 肝硬化外观

  8. 概述(12-5) • 重症肝炎 广泛肝细胞坏死、出血 病死率高,达70%以上

  9. 概述(12-6) • 各型病毒特点 • 甲(HAV) 对外界抵抗力强 100oC 5分钟或紫外线照射1小时可灭活

  10. 概述(12-7) 双股DNA病毒 • 乙(HBV) HBsAg、HBcAg、HBeAg(病毒复制的主体) 抵抗力强,100oC 10分钟、高压蒸汽可灭活

  11. 乙肝病毒 肝细胞

  12. 概述(12-8) • 丙 • 丁 • 戊 100oC 5分钟可灭活 缺陷病毒 只有在HBsAg存在的情况下 才能复制 多不稳定 碱性环境中较稳定

  13. 概述(12-9) • 传染源 • 甲、戊 • 乙、丙、丁 急性期病人、隐性感染者 甲肝:发病前2周-发病后1周 (传染性最强) 病人、病毒携带者

  14. 概述(12-10) • 传播途径 • 甲、戊 • 乙、丙、丁 粪-口途径,经消化道传播 体液 血液 注射 垂直(胎盘)

  15. 概述(12-11) 适当休息 合理营养 辅以必要的药物治疗 • 治疗原则 甲肝、戊肝:支持疗法、对症治疗 乙、丙、丁肝,特别是慢性肝炎: 抗病毒、免疫调节剂

  16. 概述(12-12) • 预后 甲肝:预后良好,多在3月内康复 戊肝:病死率为1%-2% 10%乙肝、50%丙肝 可发展为慢性肝炎

  17. 护理评估

  18. 护理评估(15-1) • 健康史: • 身体状况 • 急性肝炎: 分为 甲型和戊型表现为急性肝炎 乙、丙、丁型多表现为慢性肝炎

  19. 急性肝炎分期

  20. 护理评估(15-2) 发热、乏力 厌油腻、消化不良 急性黄疸型:三期 • 黄疸前期 • 黄疸期 • 恢复期 急性无黄疸型(>90%):症状较轻 体温恢复 黄疸 肝区疼痛

  21. 皮肤黄疸

  22. 巩膜黄染

  23. 护理评估(15-3) • 慢性肝炎: • 急性乙型肝炎:潜伏期70-80天,可转为慢性肝炎 • 慢性乙型肝炎:病程超过半年,包括:

  24. 护理评估(15-4) ①慢性迁延性肝炎 ②慢性活动性肝炎 食欲不振、乏力、腹胀、肝痛 症状较重,黄疸、肝病面容

  25. 护理评估(15-5) • 丙型肝炎 输血后潜伏期30-80天 症状较轻 可发展为慢性肝炎 可有肝外损害

  26. 护理评估(15-6) • 丁型肝炎 • 戊型肝炎 可表现出慢性HBsAg携带者 的急性发作或慢性乙肝的恶化 大致同甲肝

  27. 护理评估(15-7) 病毒性肝炎发生肝功能衰竭 • 重症肝炎 急性重症肝炎 亚急性重症肝炎 症状重、病程短(10d) 多死于脑水肿、肾衰 等并发症 病程较长 易并发肝硬化、肝性脑病

  28. 护理评估(15-8) • 心理社会状况:自卑、孤独、顾虑 •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 • 尿常规:胆红素尿 • 肝功能检查 WBC+DC:L↑ ALT↑、胆红素↑ 白蛋白↓ 白/球比值失调 总蛋白

  29. 护理评估(15-9) • 抗原抗体测定: • 甲型肝炎 抗HAV-lgM 为特异性早期诊断指标 提示存在感染 抗HAV-lgG 保护性抗体 提示既往感染 或接种疫苗后

  30. 护理评估(15-10) 提示存在感染 3个月不转阴,易发展为 慢性乙肝或肝硬化 携带者本身无传染性 • 乙型肝炎: HBsAg HBsAb 保护性抗体 起病3-6个月才出现 或预防接种后

  31. 护理评估(15-11) • HBeAg • HBeAb 复制活跃 传染性强 处于活动期 复制减少或停止 传染性降低

  32. 护理评估(15-12) 不易检测 阳性提示病毒复制活跃 传染性强,预后较差 • HBcAg HBcAb: HBc-lgM HBc-lgG 为近期感染指标 提示病毒复制,血液有传染性。 转阴,提示乙肝逐渐恢复; 转阳,预示复发 既往感染标志,可持续终身 对机体无保护作用,常作为筛选指标

  33. 护理评估(15-13) • 大三阳:HBsAg、HBeAg、 HBcAb,表明病人此时具有传染性 • 小三阳:HBsAg、HBeAb、 HBcAb,表明病人此时传染性减低

  34. 护理评估(15-14) • 丙型肝炎:HCV-RNA,抗-HCV(具传染性) • 丁型肝炎:HDV-RNA、HDAg • 戊型肝炎:抗HEV-lgM(近期存在感染) 抗HEV-lgG(近期存在感染)

  35. 护理诊断

  36. 活动无耐力 •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 知识缺乏 • 社交障碍 • 潜在并发症: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

  37. 护理措施

  38. 护理措施(7-1) • 休息与饮食: • 强调卧床休息 • 清淡饮食、禁酒、多饮水 • 皮肤护理:温水擦洗局部,防皮肤感染

  39. 护理措施(7-2) • 隔离消毒(控制传染源) • 甲、戊 • 乙、丙、丁 自发病起,进行消化道隔离3周 按体液和接触隔离 急性期-病毒消失

  40. 护理措施(7-3) • 切断传播途径 • 甲、戊 • 乙、丙、丁 加强饮食、饮水和环境卫生 餐具用具消毒 污水、粪便处理 重点在于防止血液、体液传播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消毒剂浸泡、高压蒸汽灭菌

  41. 护理措施(7-4) • 保护易感人群 • 甲肝 • 乙肝 甲肝减毒活疫苗 保护率90% 免疫力维持5年-20年 乙肝疫苗 保护率90% 免疫力维持3年-5年

  42. 护理措施(7-5) 无特殊治疗 • 用药护理: 甲、戊 乙、丙 清除体内HBV-DNA 以及HBsAg 诱导HBe-Ab的产生 有效率:30%-60% 干扰素治疗 观察不良反应 发热、面色潮红、呼吸急促 恶心、呕吐、黄疸加重 多饮水、多休息

  43. 护理措施(7-6) •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 肝肾综合征 • 肝性脑病 • 心理护理:疏导

  44. 护理措施(7-7) • 健康教育: • 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加强管理 • 勿劳累、饮酒、注意休息、防并发症 • 禁止献血: HBsAg、HBc-lgG及抗-HCV阳性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