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有色金属价格走势分析及 政策建议

有色金属价格走势分析及 政策建议. 统计学术委员会 王华 俊. 一、主要有色金属品种的供求关系分析 二、国内外市场有色金属价格走势分析 三、市场需求及价格趋势预测 四、保持有色金属价格稳定的政策建议.

Download Presentation

有色金属价格走势分析及 政策建议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有色金属价格走势分析及政策建议 统计学术委员会 王华俊

  2. 一、主要有色金属品种的供求关系分析 • 二、国内外市场有色金属价格走势分析 • 三、市场需求及价格趋势预测 • 四、保持有色金属价格稳定的政策建议

  3. 有色金属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品种类多、应用领域广、产业关联度高,在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各行业对有色金属的需求大幅度增加,拉动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目前我国铜、铝、铅、锌等主要有色金属品种的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1。我国有色金属产品价格是最早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产品之一,目前有色金属价格已完全与国际市场接轨,中国因素成为影响世界有色金属价格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铜、铝、铅、锌四种基本金属的产量和消费量,占我国有色金属总产量及总消费量的比例均超过90%,故本文主要分析研究这四个金属品种的供需关系及价格走势。有色金属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品种类多、应用领域广、产业关联度高,在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各行业对有色金属的需求大幅度增加,拉动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目前我国铜、铝、铅、锌等主要有色金属品种的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1。我国有色金属产品价格是最早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产品之一,目前有色金属价格已完全与国际市场接轨,中国因素成为影响世界有色金属价格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铜、铝、铅、锌四种基本金属的产量和消费量,占我国有色金属总产量及总消费量的比例均超过90%,故本文主要分析研究这四个金属品种的供需关系及价格走势。

  4. 一、主要有色金属品种的供求关系分析 1、新世纪以来我国精炼铜的供求关系

  5. 铜在电力电气、日用消费品、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及建筑业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地位,特别是由于铜的导电性能优良,是主要导体材料。 2009年我国精炼铜产量达到405万吨,与2000年比年均递增13.0%。2009年我国精炼铜消费量达到575万吨(全铜消费量约695万吨),与2000年比年均递增12.9%。详见下图。

  6. 我国是一个严重缺铜的国家,需求量明显大于国内生产量,供需矛盾突出,各种铜产品均需大量进口。2009年我国净进口的铜产品分别为:净进口铜精矿(实物量)613.2万吨,按含铜26%计算,铜金属量为159.4万吨;净进口粗铜22.8万吨;净进口精炼铜及铜合金311.3万吨;净进口铜废杂料(实物量)399.6万吨,按25%的含铜量计算,净进口再生铜金属量为100万吨;净进口铜材36.9万吨,按纯铜材和铜合金材(黄铜材含铜约60%)各50%计算,净进口铜金属为29.5万吨。以上5项合计,2009年净进口的各种铜产品折铜金属量约623万吨。2009年国内的生产和回收铜资源为:国产铜精矿金属量104万吨,国内回收的再生铜约为100万吨左右。两项合计,2009年国内的铜资源为204万吨。2009年我国可供使用的铜金属量为827万吨,其中国内铜资源占24.7%,进口铜资源占75.3%。新世纪以来我国铜及铜合金净进口量见下图。我国是一个严重缺铜的国家,需求量明显大于国内生产量,供需矛盾突出,各种铜产品均需大量进口。2009年我国净进口的铜产品分别为:净进口铜精矿(实物量)613.2万吨,按含铜26%计算,铜金属量为159.4万吨;净进口粗铜22.8万吨;净进口精炼铜及铜合金311.3万吨;净进口铜废杂料(实物量)399.6万吨,按25%的含铜量计算,净进口再生铜金属量为100万吨;净进口铜材36.9万吨,按纯铜材和铜合金材(黄铜材含铜约60%)各50%计算,净进口铜金属为29.5万吨。以上5项合计,2009年净进口的各种铜产品折铜金属量约623万吨。2009年国内的生产和回收铜资源为:国产铜精矿金属量104万吨,国内回收的再生铜约为100万吨左右。两项合计,2009年国内的铜资源为204万吨。2009年我国可供使用的铜金属量为827万吨,其中国内铜资源占24.7%,进口铜资源占75.3%。新世纪以来我国铜及铜合金净进口量见下图。

  7. 2、新世纪以来我国原铝的供求关系 • 铝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应用十分广泛,是建筑、交通运输、电力、包装、日用消费品、机械制造等行业必不可缺的原材料之一。 2009年我国原铝(电解铝)产量达到1284.6万吨(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原铝产量下降),与2000年比年均递增18.5%,,经测算影响年均增幅约1个百分点。2009年原铝(电解铝)消费量达到1290万吨(不包括再生铝的使用量310万吨左右),与2000年比年均递增15.6%,新世纪以来我国电解铝产量的增幅明显大于消费量的增幅。详见下图。

  8. 从2002年起,我国由净进口电解铝变为净出口;从2005年起铝加工材也实现了净出口。2006年以前,我国以出口铝及铝合金为主;到2008年,铝及铝合金出口量已由2004 年的168万吨,下降到84万吨,而铝材的出口量则由2004年的43万吨上升到190万吨。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我国采取了对电解铝的收储措施,国内价格率先回升,国内外市场出现价差,导致2009年电解铝大量进口,应是特殊情况。新世纪以来我国铝及铝合金净进出口量见下图。

  9. 3、新世纪以来我国铅的供求关系 • 铅的主要用途是制造铅酸蓄电池,其消费量约占铅消费总量的75%以上,随着汽车、电力、通信行业快速发展,铅酸蓄电池需求量大幅增加,拉动铅的消费量也快速增长。 2009年我国铅产量达到370.8万吨,与2000年比年均递增14.5 %。2009年我国铅消费量达到365万吨,与2000年比年均递增20.9 %。详见下图。

  10. 2007年及以前年份我国是铅及铅合金的净出口国,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铅消费低迷,近两年我国成为铅净进口国。新世纪以来我国铅及铅合金净进出口量见下图。2007年及以前年份我国是铅及铅合金的净出口国,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铅消费低迷,近两年我国成为铅净进口国。新世纪以来我国铅及铅合金净进出口量见下图。

  11. 4、新世纪以来我国锌的供求关系 • 锌的应用也十分广泛,镀锌、电池、黄铜材、压铸合金、氧化锌和锌材是主要的消费领域,锌在有色金属材料使用中仅次于铜和铝,消费量居第三位,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锌消费量也呈快速上升趋势。 2009年我国锌产量达到435.7万吨,与2000年比年均递增9.3%。2009年我国锌消费量达到435万吨,与2000年比年均递增14.2%。详见下图。

  12. 2003年及以前我国是锌是净出口国,从2004年起,我国由净出口变为净进口国。新世纪以来我国锌及锌合金净进出口量见下图。

  13. 新世纪以来国内各行业对有色金属的需求大幅度增加,拉动我国有色金属产业迅速发展,生产和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属生产和消费国。2009年,全国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2605万吨,总消费量2665万吨;其中精炼铜、原铝、铅、锌产量分别占全球产量的22.4%、35.5%、42.0%、38.7%,消费量分别占全球消费量的31.7%、37.1%、41.6%、40.2%。我国铜、铝、铅、锌等主要有色金属生产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新世纪以来国内各行业对有色金属的需求大幅度增加,拉动我国有色金属产业迅速发展,生产和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属生产和消费国。2009年,全国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2605万吨,总消费量2665万吨;其中精炼铜、原铝、铅、锌产量分别占全球产量的22.4%、35.5%、42.0%、38.7%,消费量分别占全球消费量的31.7%、37.1%、41.6%、40.2%。我国铜、铝、铅、锌等主要有色金属生产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14. 二、国内外市场有色金属价格走势分析 •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主要有色金属品种供应严重短缺,1988年以前我国有色金属实行统配价格,1988年-1992年有色金属价格实行双轨制,1993年开始实行市场价格,并逐步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我国有色金属价格是最早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的产品之一。

  15. 1、有色金属价格变化与GDP的增幅密切相关 • 铜、铝等主要有色金属产品价格变化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幅密切相关。从新世纪以来两者变动态势可以看出,当GDP增长幅度超过10%有色金属价格上涨,GDP增长幅度回落到10%以下有色金属价格回落,有色金属价格升降幅度明显大于GDP的增减幅度,且在GDP增幅变化之前半年或一个季度有色金属价格就开始变化。见下图。

  16. 2、铜价与原油价正相关与美元指数负相关 • 铜是有色金属的龙头产品,LME三月期铜价格由2002年1月的1503美元/吨, 到2008年7月涨到8982美元/吨,上涨了497.6%;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由2002年1月的20.30美元/桶,到2008年7月涨到147.27美元/桶,上涨了625.5%;同期的美元指数由2002年1月的120.5降到2008年7月的72.6,下跌了40.0%。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2008年12月LME三月期铜价下跌到2860美元/吨,比当年7月份的最高价下降65.9%;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下跌为43美元/桶, 比当年7月份的最高价下降70.8%;同期的美元指数由2008年7月的72.6上升到83,上升了14.3%。

  17. 3、国内外市场铜价走势分析 • 国内外有色金属市场大约10年左右为一个价格周期。国际市场精炼铜上次价格峰年在1995年,本次价格峰年是2007年(到2008年7月份)。最低价出现在2001年11月份,为1319美元/吨;最高价出现在2008年7月份,涨到8982美元/吨。国际市场本次价格峰年的年均价7088美元/吨,明显高于上次价格峰年的年均价2936美元/吨;新世纪以来9年国际市场精炼铜的平均价格为4115美元/吨,明显高于上个世纪后10年的平均价格2149美元/吨,增幅为91.5%。新世纪以来9年国内市场精炼铜的平均价格为37008元/吨,明显高于从1993年实行市场价至上个世纪末的平均价格20701元/吨,增幅为78.8%。可见国内外市场铜价走势高度一致,两次价格峰年价格和新世纪以来近10年与上个世纪后10年的平均价格均大幅度上涨。新世纪以来LME和上海交易所铜年均价格变动情况见下图。

  18. 4、国内外市场铝价格走势分析 • 国际市场上次电解铝价格的峰年在1995年,本次价格的峰年是2007年(到2008年7月份)。最低价出现在2002年10月份,为1275美元/吨;最高价出现在2008年7月份,涨到3291美元/吨。国际市场本次价格峰年的年均价2261美元/吨,也高于上次价格峰年的年均价1805美元/吨;新世纪以来9年国际市场电解铝的平均价格为1938美元/吨,高于上个世纪后10年的平均价格1480美元/吨,增幅为30.9%。国内市场本次价格峰年在2006年,年均价为20114元/吨;新世纪以来9年国内市场电解铝的平均价格为16239元/吨,高于从1993年实行市场价至上个世纪末的平均价格15026元/吨,增幅为8.1%。但国内外市场两次峰年的铝价格涨幅和新世纪以来近10年与上个世纪后10年的平均价格涨幅均明显小于铜金属的涨幅。新世纪以来LME和上海交易所铝年均价格变动情况见下图。

  19. 5、国内外市场铅价格走势分析 • 。国际市场上次铅价格峰年在1996年,本次价格峰年是2007年。最低价出现在2002年9月份,为402美元/吨;最高价出现在2007年10月份,涨到3978美元/吨。国际市场本次价格峰年的年均价2550美元/吨,明显高于上次价格峰年的年均价780美元/吨;新世纪以来9年国际市场铅的平均价格为1213美元/吨,明显高于上个世纪后10年的平均价格540美元/吨,增幅为124.6%。国内市场本次价格峰年在2007年,年均价为19468元/吨;新世纪以来9年国内市场铅的平均价格为10726元/吨,明显高于从1993年实行市场价至上个世纪末的平均价格5258元/吨,增幅为104.0%。国内外市场铅价走势基本一致,两次价格峰年价格和新世纪以来近10年与上个世纪后10年的平均价格均大幅度上涨。新世纪以来铅年平均价格变动情况见下图。

  20. 6、国内外市场锌价格走势分析 • 国际市场锌价格上次峰年在1997年,本次价格峰年是2007年。最低价出现在2002年8月份,为725美元/吨;最高价出现在2007年,涨到4258美元/吨。国际市场本次价格峰年的年均价3236美元/吨,明显高于上次价格峰年的年均价1718美元/吨;新世纪以来9年国际市场锌的平均价格为1675美元/吨,明显高于上个世纪后10年的平均价格1095美元/吨,增幅为53.0%。国内市场本次价格峰年在2007年,年均价为27490元/吨;新世纪以来9年国内市场锌的平均价格为16239元/吨,明显高于从1993年实行市场价至上个世纪末的平均价格15026元/吨,增幅为56.9%。国内外市场锌价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两次峰年价格和新世纪以来近10年与上个世纪后10年的平均价格也大幅度上涨。新世纪以来锌年平均价格变动情况见下图。

  21. 7、铜铝产品的性价比发生变化 • 新世纪以来国内外市场铜铝产品的性价比发生变化。近几年铝产品的涨价幅度明显小于铜等重有色金属产品的涨价幅度,价格回落时反而首当其冲。国际市场的铜铝产品的性价比由2001年的1:0.92,到2010年一季度降为1:0.3; 国内市场的铜铝产品的性价比由2001年的1:0.9,到2010年一季度降为1:0.28。初步分析,我国铜产品长期严重短缺,供不应求,需要大量进口,铜价大幅度上涨;原铝国内市场已由短缺变为供大于求(产能过剩),成为净出口国,铝价涨幅明显小于铜价的涨幅,是其性价比变化的根本原因。见下图。

  22. 三、市场需求及价格趋势预测 • 目前我国仍处于快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之中,对原材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有色金属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原材料,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经济各行业对有色金属的需求仍呈持续增长的态势。

  23. 1、精炼铜需求及价格趋势 • 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拉动下,我国铜消费量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目前我国铜消费领域的电力行业,空调制造业,交通运输,电子行业,建筑行业的铜消费量,与发达国家的消费量对比,我国在建筑领域、交通运输的铜消费比重仍然偏低。可以预计,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交通运输领域的铜消费量还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由于近年来国家加大了电力工业发展的投资力度,该行业铜需求量仍会继续增加;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对铜产品的需求也继续增长; 随着我国作为世界家用电器产品和日用消费品制造中心地位的巩固,未来几年,这些领域对铜产品的需求也会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初步预计到2015年我国精炼铜需求量在830万吨左右,年均增长率在6.9%左右。

  24. 我国对铜的需求增加是影响国际市场铜价的重要因素,初步预计未来几年国内市场铜金属供不应求的格局难以根本改变,仍需大量进口,故国内外市场铜价仍会在高位运行,在长时段出现大幅度回落的可能不大,预计下一个10年铜的平均价格仍将高于近10年的平均价格。另外由于铜具有金融属性,美元汇率变化,国际市场以美元计价的铜金属价格也随之变化;以及各国在不同时期出台的经济货币政策造成的流动性过剩或紧缩,也会使有色金属价格脱离供求基本面震荡加剧;也不能排除由于大量游资的炒作,铜价出现暴涨暴跌的可能性。我国对铜的需求增加是影响国际市场铜价的重要因素,初步预计未来几年国内市场铜金属供不应求的格局难以根本改变,仍需大量进口,故国内外市场铜价仍会在高位运行,在长时段出现大幅度回落的可能不大,预计下一个10年铜的平均价格仍将高于近10年的平均价格。另外由于铜具有金融属性,美元汇率变化,国际市场以美元计价的铜金属价格也随之变化;以及各国在不同时期出台的经济货币政策造成的流动性过剩或紧缩,也会使有色金属价格脱离供求基本面震荡加剧;也不能排除由于大量游资的炒作,铜价出现暴涨暴跌的可能性。

  25. 2、铝需求及价格趋势 • 从国际市场看,长期以来,铝产品生产和消费增长率在3%~5%。随着铝在交通运输、建筑、包装等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消费量也将逐年增加,尤其是国内铝消费市场前景仍然较好,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以2008年我国原铝消费量1250万吨为基数,2008年-2015年均增长率按10%计算,2015年原铝需求量为2400万吨左右(按7%计算,2015年原铝需求量仍超过2000万吨)。未来几年我国电解铝产量的增长仍大于消费量的增长,供大于求的格局难以根本改变。初步预计国内外市场铝价大幅度上涨的可能不大,但由于生产电解铝的能源、环保等成本上升的支持也不排除铝价回升的可能性,预计未来几年铝价在成本线附近振荡的可能性较大。

  26. 3、铅需求及价格趋势 • 铅主要用于制造铅酸蓄电池,其次是生产氧化铅,其他用于生产铅材、铅合金、铅盐、电缆等领域。铅酸蓄电池用于汽车、摩托车的启动电源,电动助力车的驱动电源,以及交通、金融、通信和电力等行业的UPS备用电源和储能电源。国内外铅酸蓄电池需求增长拉动了我国铅的消费。目前蓄电池用铅量约占铅消费总量的75%以上。未来我国铅的消费仍主要依赖蓄电池用铅,未来几年铅酸蓄电池仍有广阔的前景,因为蓄电池市场有汽车、摩托车、叉车等运输工具和大型不间断供电电源系统需求的有力支撑。预计到2015年我国铅需求量在500万吨左右,2008-2015年年均增长速度在6.8%左右。初步预计未来几年精铅国内供需大体持平,但由于能源、环保等成本上升,国内外市场铅均价大幅度回落的可能不大,下一个10年的铅价与近10年的价格比仍呈上涨的态势。

  27. 4、锌需求及价格趋势 • 锌主要用于钢铁镀锌、铜合金、锌合金、电池、氧化锌和锌材等领域,其中镀锌消费量占消费总量的40%以上。镀锌板又主要用于建筑、基础设施建设、汽车和家电;铜合金和锌合金主要用于日用五金、家具和装饰装潢等。建筑、汽车、家电、电力、交通运输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拉动锌的消费继续增长。预计2008-2015年我国锌需求年均递增率在6.6%左右,2015年锌需求达到650万吨左右。初步预计未来几年金属锌国内供需大体持平,但由于能源、环保等成本上升,国内外市场锌均价大幅度回落的可能不大,下一个10年的锌价与近10年的价格比仍呈上涨的态势。

  28. 四、保持有色金属价格稳定的政策建议 • 1、大力推进海外矿产资源开发,提高国内短缺矿产资源的保障能力。近几年来,主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日益上升,资源短缺状况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从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有色金属境外矿产资源开发和收购海外企业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总体上看,占有海外资源少,企业规模小,还起不到稳定市场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资源与市场的争夺不断加剧,加快境外矿产资源开发势在必行。建议国家支持各种经济类型的有色金属企业通过地质勘探、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运作矿权,获取有效资源,形成长期稳定的矿产资源基地,提高资源保障能力,稳定市场供应和国内金属价格。

  29. 2、建议国家建立和完善国内短缺金属品种的国家储备机制,利用国家外汇充足的有利条件,在国内外市场价格回落或相对低价时,收购我国长期短缺的精炼铜等有色金属品种,在价格暴涨时用于保障国内需求和稳定市场价格。2、建议国家建立和完善国内短缺金属品种的国家储备机制,利用国家外汇充足的有利条件,在国内外市场价格回落或相对低价时,收购我国长期短缺的精炼铜等有色金属品种,在价格暴涨时用于保障国内需求和稳定市场价格。 • 3、在保证满足国内需求的前提下,严格控制电解铝等产能过剩产品新增产能的过度扩张,保持国内供需基本平衡,以此稳定供应和市场价格。 • 4、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政府委托有关行业协会跟踪研究国内外有色金属价格变化趋势,及时提出政策建议。

  30. 谢谢大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