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5

鱼粉等动物蛋白原料质量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使用

鱼粉等动物蛋白原料质量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使用. 营养质量、卫生与安全质量、可利用性 对鱼粉生产的建议 在水产饲料中的使用方案. 动物产品足够丰富,饲料工业是不是也到高峰了? 如何判断?. 中国膳食宝塔结构. 水 1200ml. 计算结果. 需求量与实际供给量. 肉食品人均消费量 “ 统计报告显示,中国每年屠宰 7 亿头猪 —— 人均 0.5 头猪。 ”. 2013 , 全年肉类总产量 8536 万吨 ( 62.7kg/ 人 . 年、 171g/ 人 . 天 ) ,比上年增长 1.8% 。

Download Presentation

鱼粉等动物蛋白原料质量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使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鱼粉等动物蛋白原料质量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使用鱼粉等动物蛋白原料质量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使用 营养质量、卫生与安全质量、可利用性 对鱼粉生产的建议 在水产饲料中的使用方案

  2. 动物产品足够丰富,饲料工业是不是也到高峰了?如何判断?动物产品足够丰富,饲料工业是不是也到高峰了?如何判断?

  3. 中国膳食宝塔结构 水1200ml

  4. 计算结果

  5. 需求量与实际供给量

  6. 肉食品人均消费量“统计报告显示,中国每年屠宰7亿头猪——人均0.5头猪。”肉食品人均消费量“统计报告显示,中国每年屠宰7亿头猪——人均0.5头猪。” • 2013,全年肉类总产量8536万吨(62.7kg/人.年、171g/人.天),比上年增长1.8%。 • 其中,猪肉产量5493万吨(40.3kg/人.年),增长2.8%; • 牛肉产量673万吨(4.9kg/人.年),增长1.7%; • 羊肉产量408万吨(3.0kg/人.年),增长1.8%;禽肉产量1798万吨,下降1.3%。 • 年末生猪存栏47411万头,下降0.4%; • 生猪出栏71557万头,增长2.5%。 • 禽蛋产量2876万吨(21.1kg/人.年),增长0.5%。 • 牛奶产量3531万吨(25.9kg/人.年),下降5.7%。 2013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6072万人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7. 世界各国人均消费量 • 谷物人均消费(KG): 中国:152,印度:158,巴西:114,俄国:153,美国:111,日本:115 • 肉类人均消费(KG): 中国:54,印度:5,巴西:80 俄国:61 ,美国:123 ,日本:43 • 鸡蛋人均消费(KG): 中国:17,印度:1 ,巴西:7 ,俄国:14 ,美国:14 ,日本:19 • 水产人均消费(KG): 中国:26,印度:4,巴西:7 ,俄国:19,美国:24,日本:66 • 淡水鱼人均消费(KG): 中国:12,印度:2,巴西:3 俄国:4,美国:5,日本:5 • 牛奶人均消费(KG): 中国:30 印度:108 巴西:119 俄国:172 美国:254 日本:108 韩国国民人均肉类消费量为43.7公斤(2012年),日本29.2公斤(2011年)。

  8. 2013年的渔业与水产养殖业 • 全国水产品总量达到6172万吨,占世界水产品总量的39.5%。 • 养殖水产品总量达4547万吨(33.4kg/人.年),占世界养殖水产品总量的65.3%。 • 全国拥各类渔船107.2万艘,占世界渔船总数的24.4%,其中机动渔船69.5万艘,占世界机动渔船总数的26.3%。捕捞水产品产量1625万吨,增长3.5%。 • 中国渔业总产值达10104.88亿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9.9%;渔民人均纯收入达13039元,是全国农民人均纯入的1.47倍。 2013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6072万人

  9. 小结 • 中国动物蛋白类食品的消费量已经超过发展中国家水平、接近于发达国家水平。 • 中国的食品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肉类食品、水产品的总量是不是达到高点? • 总量增长与肉食品的品种结构调整时期? • 养殖规模和饲料总量高点到来时期? • 产业逐渐集中是发展的大趋势了,如何集中?

  10. 2013年全国饲料工业生产形势 • 商品饲料总产量19340万吨 • 其中,配合饲料产量为16308万吨,同比下降0.3%; • 浓缩饲料产量为2 398万吨,同比下降2.8%; • 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为634万吨, • 猪饲料产量8 411万吨 • 蛋禽饲料产量3 035万吨、肉禽饲料产量4 947万吨(7982万吨) • 水产饲料产量1 864万吨 • 反刍动物饲料产量795万吨 • 其他饲料产量288万吨 饲料品种结构调整要跟上肉食品品种结构调整

  11. 2013年我国超过千万吨省份已达8个 • 广东(2 251万吨)、山东(2 066万吨)、河南(1 288万吨)、辽宁(1 085万吨)、河北(1 145万吨)、湖南(1 076万吨)、四川(1 028万吨)、广西(1 016万吨)。 • 以上8省产量达1115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57.7%。

  12. 2013大宗饲料原料消费总量 • 大宗原料消费情况总计为18 720万吨,同比增长1.6%。 • 玉米9725万吨,同比增长6.3%; • 小麦2220万吨,同比下降9.2%; • 豆粕3466万吨,同比增长0.6%; • 棉籽粕679万吨,同比下降8.4%; • 菜籽粕591万吨,同比下降3.0%; • 其他饼粕475万吨,同比增长9.0%; • 磷酸氢钙278万吨,同比增长13.8%; • 其他1285万吨,同比增长28.7%。 • 配合饲料产量为16308万吨 菜粕、玉米DDGS成为2014饲料原料的搅局者,?

  13. 小结 • 大宗饲料原料要考虑全球的整体供、求平衡关系,中国如果一味只是考虑自己原料市场供求变化,或者希望操控饲料原料市场,最后一定会遭到市场的报复的! • 鱼粉、豆粕、DDGS、菜粕等都是很好的案例 • 饲料企业对饲料原料的采购也得看清大形势,改变以前那种大量囤货的采购方式。 • 行情采购在一时可以获利,但也有大亏的时候 • 价值采购与行情采购要协调!! • 饲料原料价格不应该有很大的波动,或许是人为因素在干扰,导致背离供求关系的价格波动 • 中国对国产大豆、棉花和油菜籽的保护价政策已经发生变化,可能导致饼粕类价格波动。 • 饲料原料的中国需求量应该达到顶点,下行是大趋势!!

  14. 小结2 • 饲料原料的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如何协调进行?建立自己的采购渠道和人才队伍是关键。建立与油脂厂饼粕的直接采购渠道是重点。 • 大宗原料之间的关系是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 • 动物蛋白:肉粉、鱼粉、血球的性价比关系与替代关系 • 水解羽毛粉、水解鱼粉、鱼膏、虾膏、鱼浆、鱼溶浆粉、鱼熔浆 • 粮食性原料:玉米、小麦、高粱、大麦、木薯干、红薯干的关系 • 豆粕与大豆的关系、菜粕与油菜籽的关系、豆粕与葵仁粕的关系、大豆-油菜籽、油葵直接利用技术 • 棉粕的价值采购与行情采购:普通棉粕、高蛋白棉粕、棉仁粕 • 菜籽粕:国产菜粕、双低菜粕、冷轧菜粕、印度菜粕、巴基斯坦菜粕、埃色俄比亚菜粕、中东菜粕、95性菜饼的发酵处理。。。。 • 玉米DDGS与菜粕的关系 • 椰子粕、亚麻籽粕与菜粕的关系 • 棕榈粕的发酵处理 • 橡胶籽的直接利用与处理 • 专用混合油脂:水产混合油脂(依据需要量、加工要求和油脂特性混合)

  15. 水产饲料中主要的动物蛋白质原料 • 水产动物蛋白质原料、油脂原料 • 鱼粉 • 鱼膏与鱼浆 • 鱼油 • 猪屠宰副产物 • 血浆蛋白粉 • 血球粉 • 猪肉(骨)粉 • 肠膜蛋白粉 • 猪油 • 鸡(鸭)屠宰副产物 • 鸡(鸭)肉粉 • 水解羽毛粉 • 鸡(鸭)油

  16. 不同蛋白质原料养殖效果差异指标体系 • 养殖效果的评价指标 • 生长速度:特定生长率、增重量(倍数)/亩 • 饲料效率:饲料系数 • 品相:色泽、形体 • 抗应激能力:发病率、抗应激能力、健康状态 • 单位增重的饲料陈本(?元/kg鱼) • 不同动物蛋白质原料在水产饲料中产生的养殖效果有差异,原因?

  17. 动物蛋白的质量差异都是动物蛋白,养殖效果为什么有差异?动物蛋白的质量差异都是动物蛋白,养殖效果为什么有差异? • 营养素的组成、含量及其比例关系—营养平衡性差异 • 蛋白质种类、氨基酸组成及其比例(平衡性) • 油脂:脂肪酸组成及其比例 • 矿物质元素组成及其比例关系 • 可消化利用率 • 实际可利用营养素的效率 • 安全性 • 蛋白质腐败、油脂氧化的中间产物与终产物种类、含量,及其对养殖动物的毒副作用差异 • 残留成分及其作用 • 特殊成分及其作用:鱼粉的特殊性? • 营养特殊成分? • 生理活性调节特殊成分?

  18. 营养平衡性与养殖效果 • 什么是营养平衡:饲料中“供给”的营养与养殖动物所“需要”的营养“满足”程度。需要什么供给什么?需要多少供给多少。按此原理:同类性原料具有更好的平衡性! • 鱼粉养鱼? • 猪肉骨粉养猪? • 鸡肉粉养鸡? • 生命起源于海洋,海洋动物蛋白原料是否就更适合于养殖动物? • 当单一原料满足不了平衡之时,可以用饲料营养平衡来满足养殖动物所需要的营养素平衡! • 市场因素:当饲料成本价格接受不了平衡的时候,就会一定程度地牺牲平衡性而达到养殖动物饲料成本最低化!

  19. 鱼粉的综合养殖效果是最好的 • 在动物蛋白质原料中,对于水产养殖动物,鱼粉的综合养殖效果是最好的,鱼粉更适合于水产动物。 • 而鱼粉也是影响水产饲料、水产养殖效益最大的因素 • 在饲料中使用比例高 • 市场价格波动最大的原料 • 质量差异最大的原料,品控难度和消耗的成本最大的原料

  20. 水产饲料中鱼粉的使用变化 • 鱼粉依然是最重要的动物蛋白质原料,但应对质量差异与市场价格因素,必须有应对的技术与市场方案 • 饲料中以“动物蛋白质总量”作为决定饲料质量、保障养殖效果的主要方案。 • 饲料“蛋白质”与饲料“脂肪”平衡方案。 • “鱼粉特殊性”利用方案 • 鱼溶浆粉+鱼油方案 • 鱼浆方案 • 鱼熔浆方案

  21. 鱼粉安全性的最大问题胃肠道损伤、肝损伤、体色变化、抗应激能力下降鱼粉安全性的最大问题胃肠道损伤、肝损伤、体色变化、抗应激能力下降 • 微生物腐败产:蛋白质与氨基酸-原料新鲜度、鱼粉新鲜度-鱼粉加工工艺与条件 • 生物胺、组胺、氨氮等 • 肌胃糜烂素 • 脂肪酸氧化产物 • 过氧化物 • 丙二醛 • 高温与自燃:消化利用率显著下降

  22. 鱼粉的使用原则 • 最大限度利用鱼粉的营养特殊性,最大限度避免鱼粉蛋白质腐败、鱼粉高温生产、鱼粉油脂氧化: • 新鲜度好的鱼粉 • 低温生产鱼粉 • 抗氧化效果稳定的鱼粉 • 原料质量好的鱼粉 • 鱼溶浆粉 • 鱼浆 • 鱼膏

  23. 鱼粉与其他动物蛋白组合当鱼粉市场价格剧烈波动时!!鱼粉与其他动物蛋白组合当鱼粉市场价格剧烈波动时!! • 鱼粉、血球粉、猪肉骨粉、鸡肉粉等作为饲料动物蛋白整体进入饲料,在饲料中保持动物蛋白总量的变化 • 依据饲料养殖效果和饲料市场因素,调整饲料中动物蛋白用量。 • 掌握饲料动物蛋白与油脂的平衡关系 • 动物蛋白总量不变,而调整鱼粉与其他动物蛋白质的比例 • 市场:不好时-调低鱼粉比例;市场好时-调高鱼粉比例 • 鱼粉价格高时:调低鱼粉比例 • 饲料价格高、养殖鱼类需要快速生产时,调高鱼粉比例

  24. 充分利用鱼粉特殊性? • 利用低剂量生物胺、牛磺酸、氧化三甲胺等特殊成分,利用鱼油提高高不饱和脂肪酸(EPA\DHA) • 在全植物蛋白饲料中,使用少量“鱼溶浆粉、或鱼浆、或鱼膏”+鱼油,利用特殊成分和高不饱和脂肪酸 • 在肉粉饲料中,使用少量“鱼溶浆粉、或鱼浆、或鱼膏”+鱼油,利用特殊成分和高不饱和脂肪酸 • 我们在草鱼饲料中的试验取得很好的结果!

  25. 鱼膏或鱼浆的使用 • 以冰鲜鱼为原料,经过粉碎后,常温存放4~6小时(依据温度),利用鱼体溶酶体中的酶自溶后直接使用 • 鱼腥味浓烈,诱使效果好 • 提高海水鱼中特殊营养成分 • 增加饲料中含水量:水分含量提高、水分活度下降 • 替代乌贼膏、鱿鱼膏,控制饲料重金属安全限量

  26. 猪肉粉+鱼溶浆粉,草鱼

  27. 猪肉粉+鱼溶浆粉+鱼油,草鱼

  28. 建议 • 猪肉粉、鸡肉粉等陆生动物蛋白原料,配合一定量的鱼粉、或鱼溶浆粉、或鱼浆一起使用 • 以陆生动物蛋白质提供饲料动物蛋白质 • 少量鱼粉、或鱼溶浆粉、或鱼浆补充鱼粉中特殊营养物质 • 补充少量鱼油提供高不饱和脂肪酸。

  29. 鱼粉营养的特殊性蛋白质与氨基酸 • 蛋白质与氨基酸(淡水鱼粉与海水鱼粉差异?) • 肌原蛋白比哺乳动物多,约占70%~80%;肌浆蛋白占17%~25%;基质蛋白少,约占3%~5%。 • 消化利用率高:温度影响? • 氨基酸平衡好:温度与赖氨酸损失? • 稀有氨基酸:牛磺酸(taurine)等 • 小肽? • 蛋白腐败产物、组氨酸-赖氨酸复合物又成为影响品质的主要限制因素

  30. 鱼粉营养的特殊性蛋白质与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特殊成分鱼粉营养的特殊性蛋白质与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特殊成分 • 油脂与脂肪酸(淡水鱼粉与海水鱼粉差异?) •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油脂流动性好(适应低温环境,尤其是冷水鱼类) • 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 鱼体死亡后,在较高温度环境下(鱼粉与鱼油),脂肪酸氧化酸败产物成为鱼粉、鱼油品质主要的限制性因素。

  31. 鱼粉营养的特殊性生理活性成分 • 氧化三甲胺、二甲基丙酸噻亭等物质:是水产品体内自然存在的内源性物质,也是水产品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物质。 • 硬骨鱼每克肌肉净重中氧化三甲胺含量为20~70μmol,而软骨鱼中的含量高达140μmol。淡水鱼类和陆生动物体内含量却很低。(CH3)3NO在板鳃类肌肉的含量10~15g/kg。乌贼外套膜肌肉含量为500~1500mg/kg。 • 氧化三甲胺是一种非电解质渗透调节物质,在活体动物体内也是一种蛋白质稳定剂。 • 良好的诱食剂。 • 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

  32. 鱼粉营养的特殊性如何利用和控制生物胺剂量?鱼粉营养的特殊性如何利用和控制生物胺剂量? • 生物胺的多重性 • 生物胺广泛存在于各种动、植物的组织中,在人和动物的生物活性细胞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生物胺在鱼类等水产动物体内含量较高,在活体水产动物中保持一定的含量,并维持合理的动态平衡,是鱼体正常的生理活性物质,参与体内的系列生理功能的调节和代谢反应。 • 过量生物胺的毒副作用 • 水产品中、鱼粉为什么会出现高含量的生物胺?微生物腐败作用!氨基酸组成与蛋白质易水解!

  33. 挥发性盐基总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 ,TVBN)局限性 • 指肉、鱼类样品浸液在弱碱性下能与水蒸汽一起蒸馏出来的总氮量,主要是氨和胺类如三甲胺、二甲胺、甲胺和氨。

  34. 三甲胺与挥发性盐基氮的关系 • 三甲胺与TvBN含量的直线相关性,呈明显正相关 • 对动物,吸入三甲胺时,LD50为19mg/L。按照大白鼠中枢神经系统状态的变化,如作用时间为4小时,则三甲胺的毒性作用阈为0.025mg/L。对人嗅觉阈浓度0.002mg/L。

  35. 三甲胺、氧化三甲胺等的转化

  36. 黄国霞等,2012,食品科技

  37. 鱼粉产物的利用问题鱼产品利用的新方向! • 鱼溶浆(粉):含有了小肽、可溶蛋白、生物胺、氧化三甲胺、DMPT等有效性物质,如果掌握其在鱼类饲料中的最低限量,将是一个很好的产品:在植物性饲料中定量使用鱼溶浆粉或许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 鱼膏:以冰鲜鱼为原料,依赖鱼体自溶得到的鱼膏,直接添加在水产饲料中也是一个很好的原料 • 海水鱼粉与淡水鱼粉配合饲料,补充淡水鱼粉的不足之处。 • 甲鱼、鳗鱼等以脱脂、蒸汽洗涤后的鱼粉,再配合鱼油等使用

  38. 鱼膏或鱼浆的使用 • 以冰鲜鱼为原料,经过粉碎后,常温存放4~6小时(依据温度),利用鱼体溶酶体中的酶自溶后直接使用 • 鱼腥味浓烈,诱使效果好 • 提高海水鱼中特殊营养成分 • 增加饲料中含水量:水分含量提高、水分活度下降 • 替代乌贼膏、鱿鱼膏,控制饲料重金属安全限量

  39. 小结:对鱼粉生产的建议 • 原料鱼分类用于生产鱼粉? • 含有红色肉的原料(如金枪鱼鱼排等)用于生产无胃鱼类使用的鱼粉(组氨酸、组胺、肌胃糜烂素等含量高) • 白色肉原料:用于生产有胃鱼类使用的鱼粉(甲鱼、鳗鱼鱼粉,肉食性鱼粉鱼粉等) • 全力保障鱼粉原料的新鲜度:低温、加盐? • 蒸煮过程“煮透”,降低鱼骨水分,避免鱼粉自燃 • 采用多级烘干工艺,控制烘干温度低于100 ℃ • 采用复合抗氧化剂,避免单一抗氧化剂,尤其是避免乙氧基喹啉单一、过量使用 • 鱼溶浆粉可采用喷雾干燥单独生产,用于普通淡水鱼类饲料中(鱼溶浆粉+鱼油使用方案)

  40. 低温、复合抗氧化鱼粉的选择与使用 • 关键点 • 选择白色肉原料鱼:避免红色肉中的高组氨酸含量、避免组胺和肌胃糜烂素产生量 • 控制在鱼粉生产过程中的温度(低于100 ℃):避免了高温的不利影响、控制了肌胃糜烂素的产生量 • 使用复合抗氧化剂:避免鱼粉油脂的氧化 • 使用效果:目前在中华鳖、鳗鱼等饲料中使用 • 显著降低或不使用白鱼粉 • 代替超级蒸气鱼粉(进口) • 目前的使用比例达到30%,效果稳定,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41. 我们在研究 • 鱼粉生产过程中,营养质量与安全质量的定量分析(包括不同原料、不同工艺和生产线,在山东和浙江,不同季节采样分析) • 营养质量: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 • 可利用质量:溶解度、离体消化率 • 特殊营养成分:牛磺酸、氧化三甲胺、二甲基丙酸噻亭等 • 安全质量 • 油脂氧化产物:酸价、过氧化值、丙二醛 • 蛋白质腐败产物:生物胺(组胺等)、肌胃糜烂素 • TVBN 我们希望建立我国鱼粉质量评价体系、提高我国鱼粉生产质量水平,为了产业发展,共同努力!

  42. 如何控制好鱼粉原料鱼的新鲜度? • 工船鱼粉的原料新鲜度很好,是否可以借鉴? • 低温;原料鱼的冰冻、低温保存与运输? • 控制原料鱼中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加盐?在蒸煮过程中再脱盐? • 尽量控制原料鱼待加工时间!!

  43. 组胺与gizzeosine • 细菌作用是组胺产生的根本原因。鱼体在自溶状态下不产生组胺。 • 组胺与鸡胃糜烂素(gizzeosine)。 • 鸡胃糜烂素来源于组氨酸和赖氨酸的热分解所产生。日粮中含0. 2mg/kg的GIZZ就有可能导致动物生产性能下降。

  44. 肌胃糜烂素的发现 • 第一篇报道1971年,在秘鲁第一次看到的黑色呕吐病,病因是使用了一种鱼粉(Janssen,1971;Johnson等,1971;Avila等,1974;Kubena等,1976)。后续研究发现组胺在日粮中的作用以及和肌胃糜烂症的关系(Bierer等,1966;Janssen,1971等;Ianssen等,1973)。 • 在1983年,通过分离一种能导致肉鸡发生严重肌胃糜烂症的鱼粉10kg,得到了2mg的致病物质,化学组成是2-氨基-9-(4-咪唑基)-7-氮诺氨酸(2-amino-9-(4-imidazoyl)-7-azano-nanoicacid)。这是一种新发现的物质,将其命名为肌胃糜烂素(gizzerosine)(Okazaki等,1983;Sugahara,1984)。

  45. 肌胃糜烂素的产生 • 组胺与赖氨酸中的ε-NH2在120℃以上时容易发生发生反应,生成肌胃糜烂素,但在200℃以上温度时就会分解。 • 红鱼粉是以沙丁鱼、凤尾鱼、海生小杂鱼及鱼虾食品加工后剩下的下脚料为原料制成的鱼粉。而如果使用白鱼粉或者其它蛋白原料肌胃糜烂症就会得到控制。

  46. 引起鸡胃糜烂的鱼粉中肌胃糜烂素含量 • 鱼粉中肌胃糜烂素含量:10-30mg/kg。 • 试验饲料中组胺含量85.14±8.07㎎/kg,正常组饲料为23.4±2.06㎎/kg(荧光分析法) • 肌胃糜烂素饲料含量6 ㎎/kg即可引起极为糜烂。 • 肌胃糜烂素引起胃酸过量分泌的能力是组胺的10倍,而引起肌胃糜烂症状的能力是组胺的300倍(饲料添加,或静脉或肌肉注射试验) • 症状: • 胃内的pH值下降,而胃内的总酸量增加。使胃酸分泌亢进。 • 若喂给组胺Hz受体拮抗药,甲睛咪胺(治疗胃溃疡极有效的药物),肌胃糜烂素的作用就受到抑制,从而保持雏鸡正常成长。

  47. 肌胃糜烂素的作用机理 • 目前的认识是:引起腺胃机能亢进,盐酸和消化酶分泌亢进; • 引起胃部角质层中的水平横纹肌(由表层细胞分泌)、纵纹肌(由柱细胞分泌)分泌亢进,且,两种细胞分泌肌纤维不协调、不平衡,导致角质层肥厚、粗松化。 • 铜、组胺也有类似的作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