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第二十五章 總需求與總供給

第二十五章 總需求與總供給. 總需求曲線. 總供給曲線. 景氣循環. 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 25.1  總需求曲線. 總需求曲線:在不同物價水準下,經濟體系中所有的家計單位,廠商及政府部門所願意購買的商品與服務的數量。. 總需求曲線為負的原因有三:. 1. 利率效果 2. 財富效果 3. 匯率效果. 25.1  總需求曲線. 利率效果:物價水準下跌,導致利率下跌和所得增加的效果。. 物價水準的利率效果包括:. 1. 物價水準下跌,使貨幣需求下跌。 2. 在既定貨幣供給 M 下,貨幣需求減少,導致 LM 曲線下移。

ian-nix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十五章 總需求與總供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十五章 總需求與總供給 總需求曲線 總供給曲線 景氣循環 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

  2. 25.1 總需求曲線 • 總需求曲線:在不同物價水準下,經濟體系中所有的家計單位,廠商及政府部門所願意購買的商品與服務的數量。 • 總需求曲線為負的原因有三: 1. 利率效果 2. 財富效果 3. 匯率效果

  3. 25.1 總需求曲線 • 利率效果:物價水準下跌,導致利率下跌和所得增加的效果。 物價水準的利率效果包括: 1.物價水準下跌,使貨幣需求下跌。 2.在既定貨幣供給M下,貨幣需求減少,導致LM曲線下移。 3. LM曲線的下移,促使均衡利率下滑和均衡所得增加。 4.物價水準下降,透過利率效果,引起國民所得上升。 若以符號表示,可寫成

  4. 25.1 總需求曲線 • 財富效果:物價水準變動,引起實質財富改變,進而導致消費支出的變動。 物價水準的財富效果可整理如下: 1.物價水準下跌,導致財富水準的提高。 2.在其他條件不變下,財富越多,消費支出越多。 3.消費增加引起 IS 曲線右移,均衡所得水準上升。 4.物價水準下跌,透過財富效果,使均衡所得上升。 若以符號表示,可寫成

  5. 25.1 總需求曲線 • 匯率效果:物價水準下跌,造成利率下跌,本國貨幣貶值,淨出口增加,而使國民所得上升。 物價水準的匯率效果可調整如下: 1.物價水準下跌,造成利率下跌。 2.利率下跌,引起外匯市場中本國貨幣供給增加。 3.本國貨幣因而貶值,使得出口增加,進口減少。 4.淨出口的增加導致均衡所得水準提高。 5.物價水準下跌,透過匯率效果,引起國民所得上升。 若以符號表示,可寫成:

  6. 當貨幣供給增加時,在物價水準固定不變下,LM曲線向下移動,導致利率下跌和所得上升。當貨幣供給增加時,在物價水準固定不變下,LM曲線向下移動,導致利率下跌和所得上升。 在物價水準固定不變下,貨幣供給增加造成總需求線右移。 25.1 總需求曲線 • 擴張性貨幣政策引起總需求曲線右移

  7. 政府購買增加或稅收減少,均會造成IS曲線右移,均衡所得從Y1增至Y2。政府購買增加或稅收減少,均會造成IS曲線右移,均衡所得從Y1增至Y2。 在物價水準不變下,政府購買增加或稅收降低,引起總需求曲線右移。 25.1 總需求曲線 • 擴張性財政政策引起總需求曲線右移

  8. 25.2 總供給曲線 • 總供給曲線:在不同物價水準下,經濟體系中所有廠商願意生產的商品與服務數量。 長期總供給曲線為一垂直線,代表物價水準和總產出之間並無關連。 潛在產出 當勞動市場處於充分就業狀態時,經濟體系在長期所能生產的最大產量。有時稱為充分就業產出或自然產出水準。

  9. 25.2 總供給曲線 • 長期總供給曲線 勞動市場均衡 因為工資與物價可以自由調整,勞動市場始終處於均衡狀態。 生產函數 當勞動市場處於充分就業L1時,產出為Y1。 長期總供給曲線 長期總供給曲線為一垂直線。不管物價水準如何改變,產出一直維持在自然產出水準Y1。

  10. 25.2 總供給曲線 • 長期總供給曲線

  11. 25.2 總供給曲線 • 短期總供給曲線:彙整物價水準與總產出之間的短期關係。 短期總供給曲線為正斜率的原因有三: 1.工資僵硬性模型:名目工資在短期是固定的,若物價水準下降,導致實質工資上升,商品與服務數量也會減少。 2.物價僵硬性模型:當物價水準下跌時,由於菜單成本的存在,銷售量因而減少,導致廠商減產。 3.不完全資訊模型:如果一般物價水準下降,但有些廠商誤以為自己的產品相對價格下跌,因此減少生產量。

  12. 25.2 總供給曲線 • 短期總供給曲線:工資僵硬型模型 勞動市場 由於名目工資僵硬,物價從P1上漲至P2,促使實質工資從W/P1下跌至W/P2。 生產函數 當勞動數量從L1增至L2,產出從Y1增加至Y2。 短期總供給曲線 短期總供給曲線SRAS總結物價水準與產出之間的關係,物價從P1上升至P2,產出從Y1增至Y2。

  13. 25.2 總供給曲線 • 短期總供給曲線: 工資僵硬型模型

  14. 25.2 總供給曲線

  15. 25.2 總供給曲線

  16. 長期總體經濟均衡 由總需求曲線與長期總供給曲線LRAS的交點決定。 短期均衡 物價水準, P SRAS P 0 AD 所得產出, , Y Y 0 25.3 總體經濟均衡 • 總體經濟均衡:總供給與總需求曲線的交點。 短期總體經濟均衡 由總需求曲線與短期總供給曲線SRAS的交點決定。

  17. 25.4AS-AD 模型與景氣循環 • 造成經濟波動的原因有二:總需求的移動以及總供給的移動。 泡沫經濟促使總需求從AD0 減少至 AD1。 擴張性貨幣或財政政策使總需求曲線往右移動,產量回到原來的自然產出水準。

  18. 25.4AS-AD 模型與景氣循環 緊縮缺口 短期產出低於充分就業產出的部分。 廠商與勞工預期物價下跌,導致短期總供給曲線從SRAS0下移至SRAS2,產出回到原來的自然產出水準,Yn。

  19. 25.4AS-AD 模型與景氣循環 • 總需求的增加:膨脹缺口 出口擴張,帶動總需求從AD0增加至AD1。 緊縮性貨幣或財政政策,使總需求曲線往左移動,產量回到原來的自然產出水準。

  20. 25.4AS-AD 模型與景氣循環 膨脹缺口短期產出超過超過充分就業產出的部分。 不採取任何對策。社會大眾預期物價上漲,導致短期供給曲線上移,從SRAS0移至SRAS1,產出回到原來的自然產出,Yn。

  21. 長期間,廠商與勞工都預期物價下跌,短期供給曲線下移,經濟恢復長期均衡E點。長期間,廠商與勞工都預期物價下跌,短期供給曲線下移,經濟恢復長期均衡E點。 擴張性政策,使總需求曲線從AD0右移至AD1,產出回到自然產出水準,但物價達到更高水準。 25.4AS-AD 模型與景氣循環 • 總供給的減少:緊縮缺口 生產成本提高導致短期供給曲線從SARS0上移至SARS1。

  22. 長期間,預期物價上升,短期供給曲線上移,經濟回到原來的長期均衡E點。長期間,預期物價上升,短期供給曲線上移,經濟回到原來的長期均衡E點。 緊縮性政策,使總需求曲線從AD0左移至AD1,產出回到自然產出水準,但物價跌的更深。 25.4AS-AD 模型與景氣循環 • 總供給的增加:膨脹缺口 天氣轉好,沒有天災人禍,導致總供給曲線從SARS0右移至SARS1。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