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漫谈如何发挥医院信息 工作(情报)的作用

漫谈如何发挥医院信息 工作(情报)的作用. 军事医学科学院 刁天喜. 主要内容. 情报研究的基础 —— 讲点 “ 你懂的 ” 情报价值的体现 —— 讲点你可能懂的 情报研究的管理 —— 讲点我懂的. 任务 图书、期刊等医学文献服务 病案管理 医疗信息统计分析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HIS )及相关技术支持 编辑出版 非文献医学信息服务 医学信息咨询 医学信息研究. 医院信息工作. 医学信息工作有没有意义、有没有前途、有没有发展 ——“ 有为才有位”。 医学信息工作的地位不能停留在呼吁领导重视,应该靠我们自身工作所发挥的作用来争取。

ianthe
Download Presentation

漫谈如何发挥医院信息 工作(情报)的作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漫谈如何发挥医院信息工作(情报)的作用 军事医学科学院 刁天喜

  2. 主要内容 情报研究的基础——讲点“你懂的” 情报价值的体现——讲点你可能懂的 情报研究的管理——讲点我懂的

  3. 任务 图书、期刊等医学文献服务 病案管理 医疗信息统计分析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及相关技术支持 编辑出版 非文献医学信息服务 医学信息咨询 医学信息研究 医院信息工作

  4. 医学信息工作有没有意义、有没有前途、有没有发展——“有为才有位”。医学信息工作有没有意义、有没有前途、有没有发展——“有为才有位”。 医学信息工作的地位不能停留在呼吁领导重视,应该靠我们自身工作所发挥的作用来争取。 站岗放哨:是否能够及时报道重要动向 决策支持:是否从大量数据或信息中发现规律 管理调控:是否根据临床医教研方向和重点不断调整图书期刊,满足用户需求 提供技术:是否跟上了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方便用户的信息环境和平台

  5. 如何提升医院信息工作的层次和质量? • 如何为医教研起到“站岗放哨”的作用? • 如何在课题申请和成果评审中起到支持作用?

  6. ——红色间谍佐尔格:“1941年9月15日后,可以认为苏联远东排除了来自日本方面的威胁”。——红色间谍佐尔格:“1941年9月15日后,可以认为苏联远东排除了来自日本方面的威胁”。 ——苏联从东部调用西伯利亚集团军参与西线的战略反攻,从而扭转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

  7. 什么是情报? • “情”与“报”是情报构成的两个基本条件。有情不报,或报而无情,都不能构成情报。 • 情报是在信息基础上的转化活动、智能活动,服务于组织的决策,情报强调的是“智能”活动,突出对“组织”决策的支持。 情报是能够传播的、对决策有用的信息或知识。

  8. 信息、知识与情报的关系

  9. 信息、知识与情报相互转换关系

  10. 情报 知识 信息 数据 情报研究就是将信息或知识转换为决策所需的情报的过程,是一种智力转换活动。 决策需要的是情报

  11. 情报研究工作中最常见的现象 • 工作卖力; • 材料成堆; • 研究报告不知所云; • 工作绩效不佳。 • 提供的是信息不是情报 • 未能根据决策问题开展研究 • 未能用适当方式和渠道传播情报

  12. 情报研究的核心任务 描述是基础 分析是核心 应用是目的 研究需求 探究动因 梳理关系 提示真相 研判态势 预测趋势

  13. 利用公开信息,日本破解大庆油田的秘密 大庆油田的位置 • 1966年的一期《中国画报》 ——王进喜的服装,判断油田在东北北部 • 1966年10月《人民中国》杂志 ——从人拉肩扛钻井设备的运输情况中判明:井场离火车站不会太远。 ——从王进喜的事迹报道中:“王进喜一到马家窑看到大片荒野说:‘好大的油海!我们要把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丢到太平洋去。’”,查明马家窑是位于黑龙江海伦县东南的一个村子,在北安铁路一个小车站东边十多公里处。

  14. 大庆油田的能力 1966年的一期《中国画报》 ——炼油厂反应塔照片,从反应塔上的扶手栏杆(一般为一米多)与塔的相对比例推知塔直径约五米,从而计算出大庆炼油厂年加工原油能力约为100万吨,而在1966年大庆已有820口井出油,年产360万吨。 ——估计到1971年大庆年产量可增至1200万吨。  炼油设备决策 ——日本决策机构推断:中国必然会感到炼油设备不足,完全可能买日本的轻油裂解设备,所要买的设备要满足每天炼油一万吨需要。 ——迅速设计出适合大庆油田开采用的石油设备。当中国政府向世界各国征求开采大庆油田的设计方案时,日本人一举中标。

  15. 情报与决策的关系 谢尔曼.肯特 罗伯特.盖茨 • 情报政治化趋势引发的理论争论 • 传统分析派:与决策保持一定距离 • 激进分析派:以政治为情报导向 • 机会导向派: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16. 肯特、盖茨和中间分析理论对比

  17. 情报分析心理学的影响 • 理查德.休尔的情报分析理论 • 核心:情报分析实质上一种思维过程 • 人们总是在一定的知识经验背景下分析问题,人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决定了看事件的角度和深度。 • 思维定式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认识的局限需要被关注和克服。

  18. 情报研究环境和需求的变化 信息甄别越来越难 需求把握更加困难 数据挖掘价值更大 依赖团队综合能力 渠道融合作用凸显 • 情报响应速度更快 • 情报更完整 • 情报更可靠 • 情报更精确 决策要求

  19. 情报研究能力构成 情报意识 领域意识:全面性、系统性 前沿意识:前赡性、交叉性 线索意识:敏感性、关联性 学习能力 需求把握能力:情报意识、沟通能力、领悟归纳能力 情报搜集能力:策略、渠道、方法、工具 情报分析能力:逻辑思维、定性、定量 情报传递能力:表达形式选择、书面表达、口头表达

  20. 情报研究体系建设 任务体系:情报监测、态势分析、前瞻预测 人才团队:内部核心团队、外部专家网络 渠道方法:军内外情报渠道融合、先进方法整合 特色资源:非公开文献、原创性研究报告 质量管理:流程控制、专家把关 成果培育:提前谋划、扎实推进、精心组织

  21. 动态情报监测体系构建 机制——团队——成果

  22. 特色资源平台构建

  23. 医院信息(情报)作用的体现 • 三个标准 • 有没有需要和需求 • 是否是信息分析的结果和结论 • 是否以适合的形式传递了结果

  24. 如何起到“站岗放哨”的作用?

  25. 涵盖领域齐全 《军事医学动态》 《军事医学情报专报》 《生物军控与履约》(简报、专报) 《外军卫生科技训练动态》 《外军卫生防疫防护动态》 《国防医学信息》 《科技动态》、《军事基础医学科技动态》 《重大疾病防控快讯》 (北京市科委) 动态情报监测

  26. 机制初步形成 经费支持稳定 流程控制严格 沟通反馈畅通 作用逐步显现 不遗漏重大事件 机关和科研重要参阅 深度研究的基础 人才培养的路径

  27. 规划定向的管理 规划定向 信息搜集 情报发布 信息搜集的管理 信息分析 信息分析的管理 情报发布的管理

  28. 规划任务 规划流程 规范团队 规划定向的管理 ——最容易被忽视的,也是最重要的

  29. 动态情报监测是大海捞针吗? 广泛性:不遗漏重要信息 新颖性:新的信息或知识 可靠性:可依赖的信息 效用性:可用的信息 如何提高动态情报监测的质量? 规划定向 流程管理 核心能力

  30. 在规划定向中,情报团队的领导者是这一环节工作的主要推动者。在规划定向中,情报团队的领导者是这一环节工作的主要推动者。 情报团队专注于传递他们认为重要的信息,而不集中在他们“用户”真正关心的问题上,这样生产出来的情报一般都被认为是“失败的情报”。 简·荷灵建议,一名有经验的情报领导者将花费40%以上的项目时间定义情报问题,对情报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规划。 规划定向的作用

  31. 准确地识别和引出决策者的情报需求 使用交流、访谈等技巧挖掘情报需求 把握决策者类型,加深对不同的情报需求的理解 要清楚地知道组织中掌握关键信息的人 要始终把情报需求纳入情报循环过程中 要组织并引导对信息源缺口的分析 规划定向管理的重点

  32. 整合资源 甄别真伪 专业优势 信息搜集的管理 ——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

  33. 要能够快速获取一手和二手信息 要掌握各种方法,能够管理和整合信息源 要学会采用多种方法、多重途径去获取信息 要根据可靠性和有效性对信息源进行分级 要能够识别信息中的异常情况 要知道假设和随意猜测之间的区别,以及其中的原因 要清楚搜集过程中涉及的道德原则 要逐步磨炼出对保密、合法、反情报等问题的敏感性 信息搜集管理的重点

  34. 专业会议是快速获得信息的好机会 深入掌握使用搜索引擎的技巧 掌握本专业领域最好的数据库 精炼与维护核心网络信息源 倡导实地调查,开发“零次文献” 信息渠道的综合利用

  35. 素材的可靠性判断 作者身份 文献出版单位 文献类型:专业书刊、科普读物;保密资料、公开资料;标准文献、图书、技术档案、学位论文…… 文章内容 外界反映:引文率、读者反馈、成熟的理论 材料的甄别

  36. 素材的新颖性判断 文献的外部特征:文献类型、发表时间、同类文章发表的数量 材料的内容:需要进行长期的积累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材料的适用性判断 情报用户可利用的程度:情报吸收者、战略需要

  37. 核心领域 责任重大 综合博弈 信息分析的管理 难以想像的复杂,不可抗拒的魅力

  38. 美国“9·11”恐怖袭击 袭击发生前,自2001年1月20日至9月10日,美国总统每日简报上至少有40篇与本·拉丹有关的情报。事后调查过程中,美国总统布什和国家安全顾问赖斯都认为,尽管当时有关情报数量庞大,但大都是不确定的,几乎没有关于时间、地点、方式或目标等细节方面的内容。 除了恐怖分子外,还有谁能知道如此精确的情报?决策需求与情报能力差距何其大,目前的科技情报研究何不如此。

  39. 伊拉克战争起因 • 2003年3月20日,美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与本·拉丹相勾结为借口,发动了对伊战争。但美国出兵的这两条理由至今查无实据。 • 2004年,中央情报局局长辞职。 • 政治需求?情报失误?替罪羊?

  40. 要认识到信息搜集和情报分析两个环节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要认识到信息搜集和情报分析两个环节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要能够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进行推理 要会变换思考的角度 尝试引入那些丰富多彩的模型来创造发现 掌握在正确的时间和问题上使用正确的分析方法 要对分析中不可避免的偏差和盲点做好心理准备 知道在恰当的时候停止分析 信息分析管理的重点

  41. 认识到分析者思维的局限性:情报认知 从多角度,用多方法进行分析:决策者、分析者、……;头脑风暴、专家咨询、……;逻辑思维;定量分析、…… 材料收集数量与信息分析结论的平衡:在海量信息的冲击下,甄别与收集更重要 着重强调的问题

  42. 情报发布渠道 情报发布对象 情报发布内容 情报发布形式 情报发布的管理 锦上添花,彰显价值

  43. 采用有说服力的表达技巧 当有需要的时候,运用咨询技巧情理并达 既要坚持自己的见解,还要能以别人乐于接受的方式把情报发现组织起来并传达出去 对不同类型的最终用户,可以尝试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 要去发现情报传递的有效层级和范围 情报发布管理的重点

  44. 情报发布是对情报管理与情报技巧都有很高要求的环节。只有掌握了好的成果发布方式、方法,才能让情报产品转化为效益、才可能将情报人员的努力成就为影响力。情报发布是对情报管理与情报技巧都有很高要求的环节。只有掌握了好的成果发布方式、方法,才能让情报产品转化为效益、才可能将情报人员的努力成就为影响力。 “产品形式的设定”和“产品发布方式的设计”,是情报发布所要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 情报产品定向设计

  45. 报告过长 阐述了大量的原理和背景,把结论“藏”在最后。即使这个结论有价值,决策者却极有可能在没有读到结论之前就已经停止了阅读。 按照时间前后组织报告 读者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件最感兴趣。“时间顺叙”很可能耗尽读者的耐心,此时“时间倒叙”可能使报告更吸引人。 把报告当作自己努力工作的证据 在很多涉及技术问题的报告中,作者有时会忘了自己写报告的真正目的,而是沉迷于用报告来告诉大家“我知道的有多少”,报告会变得非常冗长、琐碎,容易让读者迷失而找不到方向,得不到结论。 情报研究产品常见问题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