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8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认证工程师培训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认证工程师培训. 余文琼 高级实验师 2009.2. 培训内容与要求. 参考书目: 《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与施工技术 》 机械工业出版社 黎连业编著 《 综合布线 》 机械工业出版社 刘国林编著 《 综合布线产品与案例 》 人民邮电出版社 向忠宏编著 《 综合布线技术教程 》 清华大学出版社 余明辉编著 参考网站: 千家综合布线网 www.cabling-system.com 西蒙布线 www.siemom.com.cn AVAYA 布线 www.ayaya.com.cn

idan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认证工程师培训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认证工程师培训 余文琼 高级实验师 2009.2

  2. 培训内容与要求

  3. 参考书目: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与施工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黎连业编著 《综合布线》 机械工业出版社 刘国林编著 《综合布线产品与案例》 人民邮电出版社 向忠宏编著 《综合布线技术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余明辉编著 参考网站: 千家综合布线网 www.cabling-system.com 西蒙布线www.siemom.com.cn AVAYA布线www.ayaya.com.cn 泛达布线www.panduit.com/cn 唯康布线:www.china-vcom.com 福禄克网络测试设备www.fluke.com.cn 安恒公司www.anheng.com

  4. 目 录 本章包括以下内容: 1、综合布线系统的概述:组成、标准 2、缆线长度要求 3、系统设计 4、案例分析

  5. 1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 网络综合布线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工程技术,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领域,也是计算机、通信、控制技术与建筑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 1.1 综合布线系统概念 • 综合布线系统PDS是指用通信电缆、光缆、各种软电缆及有关连接硬件构成的通用布线系统,它能支持语音、数据、图像和多媒体业务等综合的应用系统。 (注:不包括应用的各种设备) • 目的:将一个建筑物中的所有计算机网络、电话系统、楼宇保安系统、电路系统等合成一个具有结构统一、材料相同并实施统一管理的完整实体。

  6. 1.2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 兼容性 :统一规划、设计,相同传输介质、信息插座等,可应用于多种系统中。 • 开放性:更换设备,无需更换布线 • 灵活性:增减设备无需改变布线,只需进行必要的跳线管理即可 • 可靠性:采用分层星形结构,单点故障不影响其它,互为备用,减少冗余 • 先进性:布线采用最新标准,用超5类、6类、7类,或光纤,速率可达10Gbps,能适应未来发展要求 • 经济性:性价比好

  7. 1.3综合布线的经济分析

  8. 1.4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依照2007年4月6日颁布,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宜按下列七个部分进行设计: • 1、工作区:跳线、终端设备TE • 2、配线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在电信间的楼层配线架(FD)、水平电缆、水平光缆。集合点(选用)(CP)、信息插座( TO )。 • 3、干线子系统(垂直子系统):建筑物配线架(BD)、建筑物干线电缆、建筑物干线光缆。 • 4、建筑群子系统:建筑群配线架(CD)、建筑群干线电缆、建筑群干线光缆。 • 5、设备间: • 6、进线间: • 7、管理:标识和记录

  9. 例:校园网

  10. 1.5 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 • 北美标准:EIA/TIA 568A、EIA/TIA 568B EIA/TIA-568:民用建筑线缆标准 EIA/TIA-569 :民用建筑通信通道和空间标准 EIA/TIA- 607:民用建筑通信接地 EIA/TIA- 606:民用建筑通信管理等标准 •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 11801 • 欧洲标准:EN 50173 • 国家标准: •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 (GB 50311-2007) •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 (GB 50312-2007)

  11. 2 缆线长度要求 • 2.1 综合布线系统水平缆线与建筑物主干缆线及建筑群主干缆线之和所构成信道的总长度不应大于2000m。 • 2.2 建筑物或建筑群配线设备之间组成的信道出现4个连接器件时,主干缆线的长度不应小于15m。

  12. 2.3 配线子系统各缆线长度应符合图3.3.3的划分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配线子系统信道的最大长度不应大于100m。 2、工作区设备缆线、电信间配线设备的跳线和设备缆线之和不应大于10m,当大于10m时,水平缆线长度(90m)应适当减少。 3、楼层配线设备(FD)跳线、设备缆线及工作区设备缆线各自的长度不应大于5m。 4、 综合布线系统信道应由最长90m水平缆线、最长10m的跳线和设备缆线及最多4个连接器件组成,永久链路则由90m水平缆线及3个连接器件组成。连接方式如图所示。

  13. 不应大于100米 <90米 X<5米且X+Y+Z<10米 X<5米且X+Y+Z<10米 X<5米且X+Y+Z<10米

  14. 电缆总长度(m) 水平布线电缆H(m) 工作区电缆w(m) 电信间跳线和设备电缆D(m) 100 90 5 5 99 85 9 5 98 80 13 5 97 25 17 5 97 70 22 5

  15. 2.4 光纤信道分为OF-300、OF-500和OF-2000三个等级,各等级光纤信道应支持的应用长度不应小于300m、500m及2000m。

  16. 3 系统设计 • 3.1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成应符合以下要求:1、完整综合布线系统基本构成应符合图3.1.3-1要求

  17. 注: 1、图中的虚线表示: BD与BD之间, FD与FD之间 可以设置主干缆线。 2、建筑物FD可以经过主干缆线直接连至CD TO也可以经过水平缆线直接连至BD 2、若满足线缆长度要求,允许适当简化。综合布线子系统构成应符合图3.1.3—2要求。

  18. 3、综合布线系统入口设施及引入缆线构成应符合图3.1.3-3的要求。3、综合布线系统入口设施及引入缆线构成应符合图3.1.3-3的要求。 注:对设置了设备间的建筑物,设备间所在楼层的FD可以和设备中的BD/CD及人口设施安装在同一场地。

  19. 3.2光纤信道构成方式应符合以下要求:1、水平光缆和主干光缆至楼层电信间的光纤配线设备应经光纤跳线连接构成(图3.2.4-1)

  20. 2、水平光缆和主干光缆在楼层电信间应经端接(熔接或机械连接)构成(图3.2.4-2)。2、水平光缆和主干光缆在楼层电信间应经端接(熔接或机械连接)构成(图3.2.4-2)。

  21. 3、水平光缆经过电信间直接连至大楼设备间光配线设备构成(图3.2.4—3)。 注:FD安装于电信间,只作为光缆路径的场合。

  22. 3.3 机柜设备间的连接 • 电信间FD与电话交换配线及计算机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应符合以下要求:1、电话交换配线的连接方式应符合图4.2.3-1要求。2、计算机网络设备连接方式。1)经跳线连接应符合图4.2.3-2要求。2)经设备缆线连接方式应符合图4.2.3-3要求。

  23. 4 综合布线工程案例 1、在用户配合下,进行详细的用户通信需求分析; 2、通过考察现场和查阅图纸熟悉建筑物的结构; 3、理顺与建筑物整体工程的关系; 4、掌握设计的标准、要点、原则和步骤; 5、根据网络拓扑结构确定综合布线的系统结构; 6、熟悉布线产品市场,为工程挑选品质优越的布线产品; 7、掌握AUTOCAD和Microsoft Office Visio等软件的使用方法,绘制综合布线系统图、施工图等。

  24. 4.1 用户需求分析 一、需求分析对象 智能建筑、智能小区 二、智能小区 是继智能建筑后的又一个热点,随着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人们把智能建筑技术应用到一个区域内的多座建筑物中,将智能化的功能从一座大楼扩展到一个区域,实现统一管理和资源共享,这样的区域就称作为智能小区 三、智能小区分类 住宅智能小区 、商住智能小区 、校园智能小区 四、智能小区示范工程三种类型分类: 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五、用户信息需求分析的范围 : 工程区域的大小,信息业务种类的多少

  25. 4.1.2 用户需求分析的基本要求 一、确定工作区数量和性质 二、主要考虑近期需求,兼顾长远发展需要 三、多方征求意见。

  26. 4.1.3 用户信息需求量估算 一、智能建筑信息需求量估算 二、智能化小区信息需求量估算

  27. 4.2 综合布线与整体工程的配合 一、与土建工程的配合 1、楼层水平布线部分 2、建筑物主干布线部分 3、设备间部分 4、通信线路引入房屋建筑部分 二、与装潢工程的配合 1、设计配合 2、工期配合 (1)管线系统先于装潢工程完成。 (2)设备间、配线间和工作区安装在装潢工程后完成 3、设备间装潢施工的配合。

  28. 4.3 建筑物现场勘察 (1)各楼层、走廊和房间、电梯厅、大厅等吊顶的情况,包括吊顶是否可以打开、吊顶高度、吊顶距梁的高度及其他。然后根据吊顶的情况确定水平主干线槽的铺设方法。对于新楼要确定是走吊顶内线槽,还是走地面线槽;对于旧楼改造工程需确定水平干线槽的铺设路线。找到布线系统要用的电缆竖井,看竖井有无楼板,询问同一竖井内有哪些其他线路(包括自控系统、空调、消防、闭路电视、保安监视、音响等系统的线路)。

  29. 4.3 建筑物现场勘察 (2)计算机网络线路可与哪些线路共用槽道,特别注意不要与电话以外的其他线路共用槽道,如果需要共用,要有隔离设施。 (3)没有可用的电缆竖井,则要和甲方技术负责人商定垂直槽道的位置,并选择垂直槽道的种类是梯级式、托盘式、槽式桥架还是钢管等。 (4)在设备间和楼层配线间,要确定机柜的安放位置,确定到机柜的主干线槽的铺设方式,设备间和楼层配线间有无高架活动地板,并测量楼层高度数据,特别要注意的是一般主楼和裙楼、一层和其他楼层的楼层高度有所不同,同时还要确定卫星配线箱的安放位置。

  30. 4.3 建筑物现场勘察 (5)如果在竖井内墙上挂装楼层配线箱,要求竖井内有电灯,并且有楼板,而不是直通的。如果是在走廊墙壁上暗嵌配线箱,则要看墙壁是否要贴大理石,是否有墙围要做特别处理,是否离电梯厅或房间门太近影响美观。 (6)确定到卫星配线箱的槽道的铺设方式和槽道种类。 (7)讨论大楼结构方面尚不清楚的问题。一般包括:哪些是承重墙,大楼外墙哪些部分有玻璃幕墙,设备层在哪层,大厅的地面材质,各墙面的处理方法(如喷涂、贴大理石、木墙围等),柱子表面的处理方法(如喷涂、贴大理石、不锈钢包面等)。

  31. 4.4 设计标准 • 国际标准ISO/IEC 11801-2002(第二版); • 北美标准ANSI/TIA/EIA 568-B; • 欧洲标准CELENEC EN50173; • 中国标准GB50311-2007、YD/T 926-2001。 • 选择时主要有以下两种做法: • 用户指定。比如一些在华的欧洲公司更喜欢采用欧洲标准。 • 根据综合布线的性质和功能由布线系统集成商推荐选定。

  32. 4.5 设计概要 4.5.1 设计原则 (1)尽量将综合布线系统纳入到建筑物整体规划、设计和建设之中 (2)尽可能将更多的信息系统纳入到综合布线系统 (3)长远规划思想,保持一定的先进性。 (4)扩展性。 (5)标准化。 (6)灵活的管理方式。 (7)经济性:

  33. 4.5 设计概要 4.5.2 设计等级特点 (1)基本型综合布线大多数能支持语音 /数据服务。 (2)增强型综合布线不仅具有增强功能,而且还有发展余地。它支持语音和数据应用。 (3)综合型综合布线的主要特点: 引入光缆,可适用于规模较大的智能建筑,其余特点与基本型或增强型相同。

  34. 4.5.3 设计步骤

  35. 4.5.4 使用的名词和术语

  36. 4.6 综合布线的网络结构

  37. 4.6.2 综合布线的网络结构

  38. 4.6.3 综合布线的系统结构 1 建筑物标准FD-BD结构 2 建筑物FD/BD结构 一幢楼 楼很矮

  39. 4.6.3 综合布线的系统结构 3 建筑物FD-BD共用楼层配线间结构 4 综合建筑物FD-BD-CD结构 一幢变三幢 每层楼点不多,多层变一层

  40. 4.6.3 综合布线的系统结构 5 建筑群FD-BD-CD结构

  41. 4.6.4 具体配置 (1) 子系统线缆长度 (2) 配线架 (3) 信息插座 (4)电信间和设备间 (5)引入设备 (6)电磁兼容性 (7)接地及其连接

  42. 例如:信息插座安装要求 • 离地面0.3米 • 离强电至少0.2米 • 离计算机5米以内

  43. 例如: 网络机柜安装要求 机柜离墙至少0.6米,前面至少0.8米 壁挂式机柜离地0.3米或2米

  44. 4.7 产品选型 (1) 满足功能需求 (2)结合环境实际 (3)选用同一品牌的产品 (4)符合相关标准 (5)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结合。 (6)电磁兼容性 (7)售后服务保障。

  45. 4.7 综合布线厂商简介 (1) 美国朗讯(Lucent)科技公司 (2) 美国IBM公司ACS先进布线系统 (3) 美国奥创利(ORTRONICS)公司 (4) 美国西蒙(SIEMON)公司 (5)AMP安普公司。 (6) 加拿大丽特(NORDX/CDT)公司 (7) 德国科龙(KRONE)公司 (8)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9)万泰(WONDERFUL)Elite综合布线系统 (10) DINTEK鼎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11) 广州市唯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More Related